中国小蚓类中文名与拉丁名之对照(附分布及生境)

2023-11-06 08:19崔永德王洪铸
湖泊科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文名生境种类

崔永德,王洪铸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 430072)

对物种进行命名是分类学的一项基本任务。世界统一的物种名均以拉丁名表示。在中国分布的物种,一部分在命名时已有中文名,而一部分则无中文名,中国学者要了解及进一步在我国研究和交流这些物种,需要对这些拉丁名翻译成中文。目前,生物的拉丁名是如何规范翻译成中文的,总的来说没有统一的约法规定,但是大体分为意译、音译以及主观翻译等几类情况。并且各物种在分类订正的过程中时常会发生同物异名合并、分类位置变更、勘误等,中文名未及时变更,导致二者不对应或者混淆,尤其在生态学文章中易出现。

为了规范寡毛类环节动物中小蚓类各物种中文名的使用,作者对中国小蚓类进行系统整理,在此给出中文名与拉丁学名之对照,关于小蚓类的更多术语见即将出版的《中国动物志》卷册[1]。

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根据体形的大小将寡毛类分为小型寡毛类(Microdrile oligochaetes)和大型寡毛类(Megadrile oligochaetes),分别简称小蚓类和大蚓类(即蚯蚓)。两者大致以体长40 mm为界。这种分类法虽然不能反映亲缘关系,也非基本分类单元,但因方便而被广泛使用[2]。根据Brinkhurst[3]的划分,正蚓目(Lumbricida)的绝大多数被归入大蚓类,另有少部分被视为大、小蚓之间的过渡类群,包括3个小科,即链胃蚓科(Moniligastridae)、异向蚓科(Alluroididae)和合殖蚓科(Syngenodrilidae);小蚓类包括8个科,即单向蚓科(Haplotaxidae)、带丝蚓科(Lumbriculidae)、黑蚓科(Dorydrilidae)、线蚓科(Enchytraeidae)、仙女虫科(Naididae)、颤蚓科(Tubificidae)、后囊虫科(Opistocystidae)和玄蚓科(Phreodrilidae)。小蚓类广泛栖于淡水、海洋和陆地,甚至在冰川和深海等极端环境亦有分布,是群落碎屑食物网的主要成员,具有突出的生境构建功能,也是经济动物的天然饵料和环境污染的指示生物,常作为生态毒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小蚓类在中国有6科,即单向蚓科、带丝蚓科、线蚓科、仙女虫科、颤蚓科和蛭蚓科,已发现81属293种(表1),其中淡水种类51属140种,海洋种类26属89种,陆栖种类16属73种。

表1 中国小蚓类种类与分布统计Tab.1 Number of taxa of Microdrile Oligochaeta known from China

本文以附录的形式列出我国分布的小蚓类物种名录,包括其系统位置、中文名与拉丁学名,一并给出分布区域、生境以及参考文献,便于相关从业者查阅。

附录

附录见电子版(DOI: 10.18307/2023.0661)。

猜你喜欢
中文名生境种类
枣树适应干旱生境研究进展
加媒点评政客中文名
种类丰富的酒具
消防车种类知多少
镜头像差的种类
消防车有哪些种类
金秀瑶族长鼓舞传承的文化生境
不同生境中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与本地种接骨草的光合特性
泉州湾洛阳江口2种红树林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