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域下医师职业精神教育研究的发展脉络分析

2023-11-11 11:26鞠昕蓉王雯霞
卫生职业教育 2023年22期
关键词:教育领域医学教育医师

许 丹,韩 爽,鞠昕蓉,王雯霞,徐 爽

(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122)

为推动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发展,医学类院校和专家学者需要了解国际医学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及时更新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1]。高等医学教育中的医师职业精神是合格医师应当具备的核心胜任力之一,对医学生进行医师职业精神培养已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近年来关于医师职业精神教育的研究报道有很多。牛启超等[3]提出通过教学改革实践来构建“5+3”一体化临床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以期提高医学人才职业素养培养质量。李鸿鹤等[4]从医师职业精神内涵研究的发展时期、国际权威机构解释、研究框架3 个方面详细对医师职业精神研究的演变轨迹和特征进行总结与梳理,并对我国新时代医师职业精神的内涵发展进行探讨。

有学者对国内医学生职业素养研究运用文献计量学和CiteSpace 软件科学知识图谱分析,了解该领域近15 年来的研究发展及变化趋势[5]。从医学教育入手,对医学生加强职业素养的培育,使他们拥有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人文精神和高尚的医德品质,对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和实现“健康中国”战略都具有重大意义[5]。也有学者[6]对国际视域下中国医学教育研究的发展特征和研究前沿进行分析,为推动我国医学教育的改革发展提出参考意见。这些分析存在数据范围有间断、时间较早且研究欠全面的问题,因此本研究从文献学角度出发,全面系统地对21 世纪以来该领域内研究主题的趋势及发展变革的主要路径进行梳理,为医师职业精神教育领域进行全面分析解读并提供决策支持。同时与国内医师职业精神教育研究热点主题内容进行对比,以期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中医师职业精神的培养和评价提供助力。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

在WOS 平台中选取SCIE/SSCI 数据库,利用高级检索制定如下检索策略:TS=Spirit of physician practice OR medical professionalism OR medical professional spirit OR(professional identity formation AND medical) OR (professional behavior AND medical education)OR(Physician AND(professional quality OR humanistic quality)AND medical education),时间范围设定为2000 年1 月1 日—2021 年12 月31 日,得到7 096 篇文章。

在CNKI 数据库中制定检索策略:SU=(医师职业精神+医师职业素养+医生职业精神+医生职业素养)OR(SU=医学教育AND SU=(职业行为+职业精神+职业素养)),时间范围设定为2000 年1 月1 日—2021 年12 月31 日,获得我国医师职业精神教育研究文献862 篇。上述文献数据下载日期均为2022 年1月8 日。

1.2 研究方法

对国际领域内医师职业精神教育研究文献利用VOSviewer进行文献计量学统计及可视化网络分析,运用Histcite Pro 软件绘制引文编年图并用Pajek 进行研究领域的主路径绘制,从引文分析的角度进行梳理,探讨研究主题的趋势脉络演变情况。

对国内医师职业精神教育研究文献进行关键词聚类并获取研究热点主题。利用BICOMB 软件提取关键词,生成高频关键词词篇矩阵,随后运用gCLUTO 软件进行聚类分析[7]。

2 国际领域内科研产出分析

2.1 论文增长趋势分析

发文数量是研究领域科研关注度的重要体现之一,可以了解到该主题研究的历史变迁及热度变化。2000 年至2021 年间,医师职业精神教育领域发文数量总体呈稳步上升趋势,中间有些许缓步平稳时期,最终显示出稳步向前发展的态势。2000—2001 年是该领域研究的初始起步期,发文基数不大。2002 年,美国内科医师协会和欧洲医学会联盟[8]共同发表了《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医师职业精神教育开始缓慢发展,发展趋势缓慢平稳。自2006 年开始到2018 年是该领域逐步发展壮大时期,发文数量逐年上涨。自2019 年起该领域快速发展,年发文量均在500 篇以上,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加入该领域的研究和探索。

2.2 国家/地区和期刊分析

医师职业精神教育研究文献共来自95 个国家和地区,发文数量排名第一的是美国,处于遥遥领先地位,发文数量有3 393篇,占据了总数的近一半,其次是英国和加拿大,前10 名主要分布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大陆地区发文数量为190 篇,位列第七,详见表1。

医师职业精神教育研究发文数量最多的期刊是美国医学院协会杂志Academic Medicine,Medical Teacher 和BMC Medical Education 分别位列第二、第三位,前10 名来源期刊中有4种期刊属于2022 版中科院升级版的1 区当中,详见表1。经过分析发现医师职业精神教育的研究与各个学科之间联系紧密,能够将医学教育研究理论贯穿于各学科教育教学中,对各学科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2.3 作者分析

医师职业精神教育研究发文数量最多的学者是Pawlina W,其次是Hafferty FW 和Cruess RL。利用VOSviewer 软件绘制作者合作共现网络图,发现医师职业精神教育研究领域内有7个作者合作研究团队,见图1。(1)以埃默里大学医学院的Branch WT、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的Frankel RM 和来自休斯顿贝勒医学院的Haidet P 为核心研究团队;(2) 以来自莫纳什大学健康教育中心的Rees CE、邓迪大学医学教育中心的Chandratilake M 和Roff S、卡迪夫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的Monrouxe LV、我国台湾大学医学院的HO MJ 为核心的研究团队;(3)以麦吉尔大学医学院医学教育中心的Cruess SR、Cruess RL和Steinert Y 为核心的研究团队;(4) 以麦吉尔大学医学院的Cruess R 和Cruess S 为核心的研究团队;(5)以曼彻斯特大学医学院希望医院的Dornan T、奈梅亨大学医学中心的Helmich E、纽约大学医学院的Kalet A、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医学中心的Teunissen PW 为核心的研究团队;(6) 以多伦多大学医学院的Ginsburg S、Regehr G 和Lingard L 以及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城医学院的Arnold L 为研究核心的团队;(7)以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医学中心的Van Mook WNKA 和Van der Vleuten CPM、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的O'Sullivan PS、乌得勒支大学医学中心的Ten Cate O、美国内科医学会的Holmboe ES、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Teherani A 为核心的研究团队。可以看出,这些研究作者团队主要集中在欧美、北美等发达国家的研究机构当中,也有来自我国台湾大学台北医学院的优秀学者。

图1 医师职业精神教育领域作者合作研究团队示意图Figure 1 Schematic diagram of author collaboration research team in the field of physician professional spirit education

2.4 机构分析

医师职业精神教育研究文献共来自5 520 个机构。运用VOSviewer 可视化软件绘制合作机构共现网络图,见图2。医师职业精神教育研究领域内五大合作研究机构群体分别是:(1)以贝勒医学院、德州儿童医院为核心的研究机构;(2)以麦克马斯特大学、英国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渥太华大学等为核心的研究机构;(3)以美国医学院协会、美国医师协会、布里格姆妇女医院、哈佛大学、麦吉尔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为核心的研究机构;(4)以马斯特里赫特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挪威卫生知识服务中心、爱丁堡大学、墨尔本大学、牛津大学、悉尼大学等为核心的研究机构;(5)以美国医学会、凯斯西储大学、乔治华盛顿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梅奥诊所、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芝加哥大学、密歇根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罗彻斯特大学、华盛顿大学、耶鲁大学、弗吉尼亚联邦大学为核心的研究机构。

图2 医师职业精神教育领域机构合作研究团队示意图Figure 2 Schematic diagram of collaborative research teams among institutions in the field of physician professional spirit education

3 国际医师职业精神教育领域内研究主题脉络演变及主路径分析

3.1 2000—2015 年主题脉络演变涵盖医师职业精神的定义、评测、培训和职业认同的形成

用Histcite Pro 选取文献集中被引频次最高的30 篇文献(LCS=30)进行引文编年图绘制,见图3。图中显示了文献发表时间覆盖了2000—2015 年,并展示出30 篇文献之间的引用关系。最主要引文团涉及了医师职业精神的定义内涵、评估及衡量[9-12],医学专业素养教育促进职业身份形成的框架构建[13-15],医学专业素养教育课程设计及评估改革[16],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开展医师职业精神教学培训[17],医患沟通中的同理心(共情能力)研究[18],以及美国关于职业精神在社交媒体的调查研究报告[19]等内容。

图3 医师职业精神教育领域2000—2015 年引文编年图Figure 3 Citation chronology in the field of physician professional spirit education from 2000 to 2015

运用Pajek 软件绘制出研究领域内的主路径及文献详细题录信息,如图4 所示。该研究领域主路径展现了2000 年至2015年间的11 篇重要节点文献,内容涵盖医师职业精神的定义、评估、衡量测度,医师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认同的形成,以及通过专业素养教育获得职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等方面。从2000 年起至2005 年形成一条引文主线,包含文献136、346、650、769、902,从2002 年发表医师职业宣言开始,涉及医师职业精神的规范定义、职业行为和职业精神的评估和评价、职业素养的衡量和职业精神对比分析研究[9-13]。在2006 年分为两条支线,一条由文献1 033 和1 742 组成,研究了美国视角下的医师职业教育以及医师职业精神评估蓝图[20-21];另一条由1 104、2 581 组成,研究了医师职业教育培训、医学生职业身份的形成[22-23]。最终两条支线在2014 年重新汇聚成为一条新的研究主线继续发展(即文献3 639、3 924),主要内容涉及重新构建医学生和住院医师的职业身份形成[14],通过医学专业素养教育使得医学生和医师获得职业身份形成(职业认同)及社会责任[15]。

图4 2000—2015 年医师职业精神教育领域主题发展主路径图Figure 4 2000-2015 main path map of theme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physician professional spirit education

3.2 2016—2021 年主题脉络演变延续了医师职业身份形成这一主题概念

由于2016—2021 年间的发展趋势及脉络梳理仍不清楚,笔者对2016 年至2021 年间发表的3 304 篇论文再次利用Histcite Pro 软件及Pajek 进行引文分析及主路径的绘制,选取被引频次最高的20 篇文献进行分析(LCS=20),引文编年图如图5 所示,主路径如图6 所示。

图5 医师职业精神教育领域2016—2021 年引文编年图Figure 5 Citation chronology of physician professional spirit education from 2016 to 2021

图6 2016—2021 年医师职业精神教育领域主题发展主路径Figure 6 Main path of theme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physician professional spirit education from 2016 to 2021

由2016 年至2021 年文献发现,主路径跨度从2016 年延续到2019 年,包含4 个重要节点文献(171、502、680、1720),延续了职业身份形成的相关研究。2016 年,Cruess RL[24]指出在评估专业性米勒金字塔四层理论下(Knows,Knows How,Shows How,Does),有人建议提出顶端增加第五层,反映职业身份存在的这一水平应为“IS”,评估职业身份形成的方法和身份信息的性质应以目前可用的方法为指导。同年,Irby DM[25]源于对医学教育中课程、教学方法和评估的分歧,提出职业精神的3 个不同框架。第一个框架是关注道德品质和人文品质;第二个框架是基于行为,强调表现突出的专业能力;第三个框架是职业身份的形成,重视社区实践和社会责任。2017 年,Kalet A[26]探讨了职业认同形成在早期医学专业基础课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2019 年,Sylvia R[27]继续支持职业身份的发展,建议把职业身份形成作为一种教育目标成为现实。

此外,对2016—2021 年引文编年图中的文献进行分析,还可以发现除对主要路径中职业身份形成这一研究的延续外,研究主题还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美国医师所经历职业倦怠现状及干预策略和患者安全、满意度调查研究[28];(2)美国、加拿大等在医学教育中通过开展隐性课程培训来促使医学生专业能力发展,包括应对挑战和情感体验、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29-30];(3)医学教育中解剖课程教学模式及方法变革评估[31];(4)住院医师幸福感调查[32];(5)社会媒体对医学专业课程发展影响[33]。

4 我国国内医师职业精神教育领域研究热点主题聚类分析

利用BICOMB 提取高频关键词,选取阈值为10 的49 个高频关键词生成词篇矩阵,并利用gCLUTO 软件进行聚类分析获得国内医师职业精神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主题,经聚类调整优化后最终获得六大类研究热点主题内容。它们分别是:(1)医学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重视医学人文精神培养;(2)新冠感染环境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及岗位胜任力的评价;(3)临床医师岗位胜任力影响因素、现状及对策研究;(4)面对欧洲发布新千年医师宣言,我国开展的医学生职业素养、职业精神的教育培养;(5)通过开设医学伦理学、医学人文、医德教育、医患沟通能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教育课程,以小组研讨会形式来促进医师职业精神教育;(6)医学院校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指标体系建设,包括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由此可见,我国该领域研究主题内容基本符合国际上研究领域内的主要认知。

5 讨论

通过对整个国际领域内医师职业精神教育领域中近21 年发表的文献进行研究梳理,并且与我国国内相关研究主题热点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后,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5.1 欧美国家医师职业精神教育领域研究发展迅速,研究主题内容丰富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欧美发达国家医师职业精神教育领域研究发展迅速,研究内容涉及广泛。发文数量前10 名中除我国外,均为欧美发达国家,美国发文数量最多,占到发文总数的47.82%;亚洲国家发展缓慢,发文数量排名前20 的亚洲国家只有3 个。我们应关注欧美国家的医学教育体系内容,除研究主线内容外,近几年还涉及美国医师职业倦怠现象及美国医学教育中隐性课程的设置来培养医师专业能力等。

5.2 国际医师职业精神教育领域研究主路径形成3 个框架阶段

通过从主路径研究中可以看到,国际领域内医师职业精神教育研究主要分为3 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0 年开始对医师职业精神的规范定义,形成职业精神的第一个框架,关注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第二阶段是从2002 年医师宣言提出开始,中间经历一系列变革,此为医师职业精神的第二个框架,是基于医生行为提出的,强调表现突出的专业能力如何。第三阶段是从2012 年职业身份形成概念的提出开始,对应了医师职业精神的第三个框架,是对医师职业身份的认同和形成,更加重视融入社区实践与身份发展。3 个阶段分别对应了医师职业精神3 个框架的形成。

5.3 我国医师职业精神教育领域研究主题符合国际认知并具有本国特色

经过研究对比发现,我国医学教育研究发表的国际相关论文较少,高被引论文也较少。我国的医学教育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在发文量及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方面与国外存在差距,但是近年来发展迅猛,表现出蓬勃的生命力[6]。虽然我国医师职业精神教育领域研究发展较慢,但研究主题内容基本符合国际领域内的研究主题认知,同时又具有我国自己的特色,更加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教育培养模式。

在未来,可以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国内医学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学习,探讨医学教育培养模式、医师职业精神教育课程的设计及改革,积极推进医学教育评价与培养的规范化进程,促进医师职业精神教育、职业素养培养领域的发展壮大,共同促进我国医学教育发展进步。

猜你喜欢
教育领域医学教育医师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3D显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成功运行的三大机制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初步认识
80位医师获第九届中国医师奖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