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策略研究

2023-11-14 03:04姜之彬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29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所学数学教师

姜之彬

(颍上县第八初级中学 安徽阜阳 236200)

随着时代的发展,自学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初中数学教师不应该仅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这一教育背景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也能够为未来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有关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阐述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原则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时候,数学教师应该意识到要提前为学生做好教育规划。因为学生自学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养成的,它需要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具体而言,要想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首先,教师要遵循引导性原则,教师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时候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在让学生进行自学的时候,可以为学生提出一些质量比较高的问题。因为问题是思维的动力,没有问题学生也就没有思考,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就会极大地受到限制。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培养的时候,教师要善于利用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其次,教师要遵循主体性原则。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数学这门科目上取得进步。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师往往以讲授的方式为主,虽然教学进度加快了,但是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逐渐降低。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时候,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环节,因为只有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学生才会更愿意去学习。最后,教师要遵循交互性原则。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时候,教师要与学生建立紧密的联系,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在更好的教学环境下发展。由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培养的时候,应该坚持问题性、主体性及交互性三个教学原则。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意义

学生的自学能力强,则有助于其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并且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方面,自学能力是学生必备的重要能力。学生的自学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的。同时培养自学能力也是终身教育的一项最基本的要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带来更多的新鲜事物,当新事物来临的时候,就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这样才不会被时代抛弃。因此,在初中阶段如果教师仅仅教授学生学科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而是应该在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教授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才能够让学生之后面对竞争时可以冷静地调整自己的心态。

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教师应该及时改变之前程序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转变学习的态度。同时自学能力的提高也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使学生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中去。

二、“双减”政策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优化教学方法

初中数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培养的时候,需要注重激发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求知欲,学生有求知欲才能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去学习。基于这一背景,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这样学生就能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也要注意问题的难度,尤其是注意不要设计一些难度较高的题目,题目难度要适中,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

(二)鼓励学生课前预习,养成自学习惯

课前预习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之一,在当下的教学中,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正式上课之前预习好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了解学习重点与难点,这样教师讲课的时候,学生才会在教师讲解难度较大或者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时更加认真地听。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因为教材没有直接呈现学习重点与难点,如果上来就让学生闷头预习,不仅没有效率,而且学生也会抓不住重点。课前预习,能够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重点及难点,也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在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九章“分式方程”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应该明确该章节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学习分式方程,以及利用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在正式上课之前带领学生预习,这样学生就会更明确地知道本章节学习的重点与难点,避免浪费时间与精力,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更重要的事情上。这也符合“双减”政策的要求。在这一章节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目录,为学生整合关于分式方程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具体来说,“分式方程”第一节介绍分式方程的概念,第二节主要是介绍分式方程的计算方法,最后一小节主要是利用分式方程解决具体问题。由此,教师可以为学生简单地划分预习的重点,即分式方程的概念、怎样计算分式方程、分式方程的应用。其次,教师应该意识到预习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印象,基于这一原因,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朗读。虽然数学学科并不像语文学科一样需要背诵,但朗读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最后,学生预习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记笔记的时候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强化。

(三)加强数学概念学习

例如,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九章“分式方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应该着重加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学习,每一个数学概念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含义,一个数学概念就像是一个故事的背景,教师要想讲好“数学”这个故事,就要做到深入数学概念。分式方程是指分母里含有未知数整式的有理方程,学生只有掌握这一概念,之后的解题过程才能够更顺畅。因此,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加强学生数学概念的学习。

(四)优化课后练习,强化自学能力

练习是数学学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能够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也能够查漏补缺。因此,数学教师应该督促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能够在练习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自学能力的发展,加强自身的综合能力。

例如,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结论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的转折点,这一阶段所学的知识既是小学知识的延伸,又是高中知识的基础。数学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及时的反思,使得自身的教学模式更加科学化,使得学生的自学能力也能够得到提升。基于这一背景,数学教师应该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领下,受到更好的教育。因此,教师可以从创设问题情境,优化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课前预习,养成自学习惯;加强数学概念学习;优化课后练习,强化自学能力四个方面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所学数学教师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非所学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浅议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
做好课前预习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