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在主播媒介形象建构中的作用

2023-11-16 01:26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赵嫣然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3年19期
关键词:主播社交受众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赵嫣然

在传统媒体中,主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负责主持各种节目,包括新闻、综艺、访谈等类型,起到串联节目和观众的桥梁作用。主播需要具备良好的口才、形象气质和专业知识,以吸引观众的关注并传递信息。然而,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传统媒体面临着一些挑战。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和娱乐内容,观众的选择更加多样化。同时,社交媒体的出现也让观众有了直接发声和参与互动的平台,这对传统媒体中的主播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在新媒体背景下,主播需要适应变化,并积极借助新媒体的力量进行发展。通过社交媒体与观众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增加互动性,开展线上活动,提升影响力。此外,主播还可以利用新媒体的平台进行自我推广和品牌建设,通过发布个人内容来增强影响力。

总的来说,在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中的主播转型需要进行形象的塑造,也应利用新媒体优势来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积极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明晰自身在融媒体环境下所承担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

1.主播在融媒体环境下的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媒行业也在不断创新,从第一代的报纸到如今的手机,从传统的多媒体时代到如今的融媒体时代,时代在变化,处于融媒时代的传媒人也在不断探索创新。在现在的融媒体环境下,主播的发展现状非常活跃和多样化。融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主播可以通过各种平台和渠道与观众进行互动和沟通。主播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电视或广播节目,而是可以利用网络直播、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形式与观众进行即时互动。

主播在融媒体环境下具有更大的自由度和创造力。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选择内容,并且可以与受众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同时,主播也面临着更多的竞争压力,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创作能力,以吸引和保持观众的关注。

总的来说,融媒体环境为主播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主播们需要不断适应新技术、满足观众需求,并保持创新精神,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2.新媒体对主播媒介形象的塑造

2.1 主播播报方式的转变

在传统媒体当中主播为凸显出新闻本身的严肃性和庄重感,通常会采用特有的播音腔以及书面化,格式化的书面语言,这种固定形象长久下去会掩盖主播本身的性格特点,让受众感到无趣、生硬。如果不是对事件有一定的关注兴趣,很难从主播口中对新闻本身产生兴趣,而融媒体环境下主播的媒介形象恰巧可以打破这种严肃、刻板、固定、格式化的传统播报模式,更加具有风格化的表达。传统新闻主播呈现出的这种单一固定的媒介形象无形之中会增加主播与受众间的距离感,削弱受众的兴趣。现如今的主播在融媒体环境下的内容表达具有个人的主观色彩,在报道中可以适当融入个人情感,成为具有自我意识的个体面对受众进行表达,例如在一些媒体发布的官方vlog中,主播以自我的视角看世界性赛事,在报道中包含着对于现场情况的评价性语言,将个人观点融入日常记录。这种含有个人主观色彩的表达,无形之中拉近了与受众间的距离,使受众感受到“面对面”交流的亲切感。同时,语言的丰富性打破了传统播报严肃、端庄的风格,增添了内容的趣味性,从而更加吸引受众。

2.2 主播对外形象的转变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主播的对外形象发生了一些转变。传统上,新闻主播通常被视为严肃、庄重的媒体人,注重专业性和正式的形象。然而,随着社交媒体和互联网的兴起,融媒体时代的新闻主播需要适应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传播方式。

首先,原先的主播对外呈现的形象都是西装笔挺,主播服不离身端坐在镜头前,现如今新媒体发展使得主播的媒介形象不再只是局限于台前的展现,而是走进现场更加立体自然,生动活泼。戈夫曼在传播场景的拟剧理论中,曾提出传播情景有台前与幕后的划分,台前是表演者在具有情景特征的场景中展示自己公共形象的地方,幕后是表演者个人的私密空间,不希望被观众所接触和感知的地方。而在新闻中,台前指要报道的新闻事实本身,是已经加工制作过的内容;而幕后指的就是后台,是新闻制作的过程。正如一些官方发布的vlog将后台前置化,全程记录主播的工作生活,包括个人行李、配音间以及空闲时带观众游水晶宫等,都是隐私公开化的体现。时政新闻场景一定程度上的公开,能够满足受众的好奇心,同时还原了新闻原貌,实现了现场的零距离,改变了传统主播局限于演播厅内对新闻的报道以及重语言轻画面的呈现方式。

其次,主播从第三人称叙述变成使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者,即叙述者本身参与新闻过程。例如在许多新闻vlog当中主播公开自己的日常和工作生活,部分主播的原创vlog中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表达给受众,让受众看着也津津乐道,这种叙述不仅实现了主播对外形象的转型同时也实现了从官方视角到民众视角的切换。主播不仅仅是讯息的传达者,更是具有自我意识的叙述主体,在叙述过程中有自己的主体意识,可以通过镜头前的微表情或动作来展现。受众在观看内容时,从主播的个人表现当中就能与受众建立起互信关系,例如,受众在获取会议信息或新闻事件要点时,不再是被动式了解其参与内容及时间安排,而是存在自我参与感,即主播转换为“民众视角”一方,以新奇、好奇的情感发现内容并展现给受众。融媒体环境下,主播不再单单是时政新闻的传播者,更是故事的叙述者,改变了传统新闻自上而下的表达方式,打破了以往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处于相对较低、主播相对较高的不平等对话模式。主播的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拉近了受众和讲述者间的情感距离,形成情感共鸣。

2.3 主播报道范围的转变

新媒体环境给主播报道范围带来了很大的转变。传统媒体主要依靠电视、广播和报纸进行新闻报道,范围受到了时空限制。然而,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主播们现在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社交媒体和直播等渠道进行报道。例如,原先的火箭发射、卫星发射都是通过各个电视台之间进行转播,在播出当中还会受到时空距离的影响,但现如今依靠新媒体的发展,不仅可以实时观看现场直播,而且依靠互联网新媒体技术,观看更加清晰,报道范围也更加广阔。

新媒体让主播报道不再局限于特定地域,他们可以迅速获取全球范围内的新闻事件。无论是国际新闻、科技进展还是社会热点,主播们都可以通过网络跨越地域边界进行报道,并与观众实时互动。这种转变为主播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灵活性,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

此外,新媒体环境也使主播从以往的依赖纸质新闻稿,转变成如今的“现场版”报道。加入主播在现场的所见所感,让主播即兴发挥,从而使报道范围扩大。

3.融媒体环境下主播媒介形象塑造路径

3.1 主播业务能力的提升

在融媒体环境下,主播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以适应新的报道范围转变。以下是一些建议:

3.1.1 多平台输出

融媒体时代意味着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主播可以通过在多个平台上发布内容,如社交媒体、视频网站、直播平台等,扩大影响力和触达更多受众。

3.1.2 多元化报道形式

除了传统的文字报道,主播可以尝试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报道,以吸引不同受众群体的注意力。同时,还可以尝试与其他领域的专家合作,开展跨界报道,为观众提供更丰富的内容。

3.1.3 数据分析能力

融媒体时代数据驱动journalism。主播需要具备基本的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分析数据洞察用户需求和行为习惯,调整自己的报道策略和内容策划,从而提高报道效果。

3.1.4 专业知识更新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主播需要持续学习和更新专业知识,保持对各个领域的了解。这样才能及时准确地报道新闻事件,并为受众提供高质量的信息。

3.1.5 增强沟通能力

融媒体时代主播不仅需要与受众保持良好的沟通,还需要与其他媒体从业人员、专家学者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主播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以便更好地与其他人合作,共同完成报道任务。

总之,融媒体环境下,主播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适应报道范围的转变。这包括多平台输出、多元化报道形式、数据分析能力、专业知识更新以及增强沟通能力等方面的提升。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主播可以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环境,提高自己的能力。

3.2 主播对外形象的打造

在融媒体环境下,主播除了需要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新媒体行业。同时也要注重自身形象的打造。

3.2.1 多媒体技能

现如今新媒体技术发展迅猛,想要拓展对外的受众群体,互联网是一个不错的渠道。而掌握多种媒体形式,如视频制作、摄影、剪辑等,可以在不同平台上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内容,展示更多元的自己。

3.2.2 广度和深度

主播在对外展示的过程中同时也是自身文化储备的一个展现,在报道时,既要关注事件的核心,抓住关键,同时也要关注时下热门话题和流行趋势,也要拓宽视野,深入挖掘潜在的故事,提供独特而有价值的观点和分析。

3.2.3 自我品牌建设

塑造一个积极、专业和有影响力的形象。设计自己的个人名片,与观众保持交流,提供专业意见更有利于对外形象的塑造。

3.2.4 学习和沟通能力

持续学习,跟进行业的发展和最新的技术趋势。同时,提高沟通能力,与观众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积极回应他们的反馈和需求。

3.2.5 合作与网络

与其他主播或相关行业人士进行合作,共同打造有趣和有价值的内容。扩大自己的网络,建立业界人脉,获取更多机会和资源。

总之,对于在融媒体环境下的主播来说,不断学习、适应变化,并与观众保持互动是打造对外形象的关键要素。

3.3 主播与新媒体的融合

融媒体环境下的主播媒介形象,已经实现从符号性到人格化的转变,主播的个性化特征成为辨识主播的关键性因素。根据索绪尔符号学中“能指”与“所指”的原则,“能指”是为“所指”而服务的。传统时政新闻中,重要的是新闻内容本身,而主播只是“所指”,根本目的在于传播新闻事实,主播作为符号形象为新闻内容服务。而融媒体环境下,主播更多承担的是叙事者的角色,以个人的独特视角去呈现内容,向人格化形象转变。主播的符号性减弱,而人格化的形象变得更加丰满化、立体化。在现在的社交媒体环境中经常可以看到主播的身影,主播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的镜头中,在部分社交媒体当中可以看到主播的Vlog,以及社交动态。主播在自己的个人Vlog中发挥整体内容的连接作用,成为视频的核心角色,其个人形象也呈现品牌化趋势,成为内容的重要组成。主播早先在电视节目中呈现个性化形象,会使自己带有“标签化”的特征。“标签化”形成主播形象IP,即主播成为一种现象或者自身形成一种效应。IP是从文化领域延伸来的术语,具有“品牌”的含义,通常包含粉丝、故事、情感以及内容输出、价值体现、传播渠道等元素,在某一领域或群体能产生影响力和号召力。由于电视主播本身具有高知名度,使其自带高流量性的光环,也更容易形成IP化效应。同时,由于Vlog特殊的呈现方式,故事化叙述更能赋予主播形象个性化、人格化的特征。例如,受众现如今所熟知的电视节目主播,都是主播与新媒体进行融合的最好案例。主播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会更有利于自身对外形象的发展也有利于融媒体时代主播媒介形象的构建。

4.结束语

在新媒体环境下,主播的报道范围发生了转变。主播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和社交媒体与观众进行更直接、即时的互动。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媒体正在积极谋求转型发展的道路,通过与新媒体进行全方位对比,客观认识自己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才有可能实现竞争力的提升。除了文中提到的主播需要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打造对外形象与社交媒体的融合发展,还有许多潜在的问题与提升的方面需要不断探索。主播作为融媒体环境下的主要组成之一更要主动学习提升,以适应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发展。

新媒体的发展不仅对主播的媒介形象建构起到一定作用,也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新媒体提供了更多元化的信息来源和传播渠道,使得人们可以获得更广泛、更及时的信息。这同时也为主播的信息报道提供了一个窗口,吸引更多人了解时下社会热点。其次,新媒体改变了人们获取和共享信息的方式。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人们可以轻松地与他人进行互动和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这种互动和共享为主播了解民众意向搭建了一个平台,主播可以随时根据民意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

总体而言,新媒体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带来了便利和机遇,也需要主播理性看待和应对其中的挑战。适当的引导和管理,能够更好地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猜你喜欢
主播社交受众
社交之城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社交距离
第一次做小主播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我是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
用心感动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