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大学乡村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思考
——基于西部一般农业型地区乡村振兴战略视角

2023-11-17 23:14
科教导刊 2023年24期
关键词:城乡农户大学

许 敏

(陕西开放大学 陕西 西安 710119)

1 综述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中,将教育作为精准扶贫的关键抓手已经成为学界和政府的共识之一。大部分学者对于扶贫及乡村振兴的研究,也都把视角定位于教育发展和乡村人力资源的培养。如通过远程开放学习方式,清华大学对贫困地区基层干部群众进行教育扶贫,并取得明显成效,张忠义等[1]证明了远程开放教育扶贫模式的可行性;张曼茵等[2]回顾了教育部依托国家开发大学及其系统启动的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总结了主要经验和显著成果,并对远程教育培养乡村振兴本土人才提出了相关建议。上述研究极大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有效助力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但是关于乡村远程教育的研究大多就乡村谈乡村,而少有跳出乡村内部通过提升乡村教育水平,促进城市与乡村互动而带动乡村振兴的,如国家开放大学的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教育对象主要是乡村干部,当前就面临着生源逐步下降的趋势[3]。舒尔茨[4]在对传统农业的研究中发现,传统农业的现有资源已经得到有效率的配置,但是不存在有回报的投资机会,真正有回报的所有农业投入要素都来自农业外部,而且需要提高农业生产的人力资本质量,正规学校教育和社会培训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质量、产生报酬递增途径之一。

基于此,文章从作为乡村振兴制度保障的城乡融合发展视角入手,在分析西部一般农业型地区乡村特点的基础上,直面西部地区开放大学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项目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开放大学乡村远程教育在生源选择、资金获取、资源丰富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期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教育力量。

2 作为制度保障的城乡融合机制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历快速的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变,截至2022 年,中国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65.22%,人口流动规模持续扩大,其中包含户籍在农村但常住城镇居民,即人户分离情况;同时也出现人口回流现象。但常住城镇的 “农二代” 与乡村的关系更加疏远,在经济上表现出期望更好地融入城市的愿望,在社会特征上具有较强的离村不回村倾向。上述迹象或表明中国即将进入城市化成熟阶段。

在城市化成熟阶段,西方国家出现了人口和经济活动向乡村、小城镇、城市外围郊区迁移的现象,即逆城市化和郊区化。这种现象本质上可以说是城市化达到一定水平以后,资本、人口等要素在城乡之间重新分配,社会结构、城乡经济表现出与快速城市化阶段明显不同的特征,即城乡融合[5]。不同于简单地将社会划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的城乡二分传统范式,城乡融合是城乡转型的一个阶段,其基本特征为人口在城市和乡村的双向流动的融合、土地利用多样性和混合型的空间融合、乡村经济非农化和城乡产业结构趋同化的经济融合,及城乡居民认知和观念差异缩小的价值融合。了解了城乡融合特点,进而就可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动城乡的融合,努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当然由于各地条件不同,中国不同区域发展阶段差异较大,城乡差别特征比较明显,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区域发展特点探索不同的城乡融合路径。

3 西部一般农业型地区乡村现状

广大中西部地区与珠三角和长三角东部沿海经济带地区的农村有很大的差异,特别是西部由于缺少区位优势以及错失乡村工业化的机遇,发展模式仍然靠传统农业,或者近些年由种大田作物到改种高附加值经济作物。但是种植高附加值经济作物是以其高投入和高风险为代价(成本)的,在充分市场条件下,扣除风险与投入因素,任何一种具有超额利润的经济作物种植都会吸引大量模仿者,种植大田粮食作物的收入与种植经济作物的收入长期来看近乎是等值的。故广大西部农村属于一般农业型地区[6]。

中国当前全国农村经营耕地10 亩(1 亩≈666.67 平方米)以下的农户约2.1 亿,农户户均经营规模只有7.46 亩(韩国是我国的3.12 倍、日本是我国的4.58 倍)[7],西部农村农民全国占比又较高的情况下,一般农业型地区农业生产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达不到规模经济,仅靠传统农业显然是无法致富的。很多农户每年仅靠土地收入已无法维持日常生活,大部分农民因而选择进城打拼,另外,大部分西部农村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等仍然比较落后。因此适当划分,当前西部农村存在着四类有差异的农户:一是举家迁入城镇、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富裕农户;二是由于缺少全家进城的经济能力,从而 “半耕半工” 的农户家庭,即老年人留守乡村务农、家庭中青壮年劳动力进入城镇,期望通过家庭代际分工来分别获得务工和务农收入,最终实现渐进式进城;三是部分农户家庭因为不能或不愿进城而全家留村农户;四是少数因历史原因形成的老弱病残家庭。其中比例最大的是第二类,占西部农村农户的70%左右。像这样的半耕半工农户,进城后如果得到相对稳定的收入与就业,逐渐满足了全家人进城的条件,就很有可能在城镇里买房,并全家进城安居,最后真正成为与农村脱离的城市人。这类方式应当是当前中国农民渐进城市化道路的主要选择。当然,部分进城务工农民由于技能知识及当前城市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限制,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难以在城市找到适合的就业机会,返乡可能是他们迫不得已的一个选择。第三类农户全家留村的家庭,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留村,他们只通过种植自家承包土地的收入是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因此他们想方设法地获取各种农村获利机会,并扩大其农业经营规模。

西部一般农业型地区农村和农户的特点决定了我们的乡村振兴是一个复杂工程,需要在多方面做出努力,教育可以说做出了先行探索,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2 年更名为国家开放大学)2004 年即启动的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为各地本土人才培养和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推动作用,也有力地推进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乡村振兴贡献应有力量。但由于仅聚焦于乡村内部谈乡村振兴,未能认识到在广大农业型地区,只有不断地减少农民,提高农业生产的人力资本质量,走城乡融合之路,才能让 “农民” 能够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才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发展潜力不足,面临招生瓶颈、资金困境及师资和教学资源短缺等问题,急需拓宽思路,改变发展模式,保持可持续性。

4 对开放大学乡村远程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城乡融合机制是乡村振兴的制度保障。如前所述,我国当前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之中,即将迈入城市化成熟阶段,已呈现城乡融合趋势。西部一般农业型地区农村农民占比较高,传统农业的现有资源已经得到有效率的配置,边际收益呈递减之势。如何让具备一定资质和条件、愿意进城谋生的农民具有更专业、更高或更多的技能,从此扎根城市,不再低效益占用农业资源,特别是农地,让愿意留在农村的农民逐步转变观念,转型为优质人力资本的新型职业农民,在外部资本进入或引入下,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过渡,提高农业资源的边际收益率, “活业、活人、活村” ,在城乡融合的基础上,实现乡村振兴?开放大学乡村远程教育或可从此视角进行有益探索。

4.1 适度扩展招生对象,突破生源瓶颈、缓解区域差异

开放大学乡村远程教育可将招生对象适度扩展,不只局限于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项目中的村干部或大学生村官,而以上述第二类、第三类农户农民为主,结合地域特色,通过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使其拥有扎根城市的更多技能或谋生手段,或拥有适应农业现代化的技能、具备新型职业农民理念,在村干部带领下,推动城乡融合、促进乡村振兴。

除此之外,乡村教师也是开放大学乡村远程教育教学对象的上佳选择。开放大学可通过现有的县级工作站,利用系统内较为完备的远程教学网络体系, 实施 “乡村教师继续教育工程” ,对广大农村教师传授优秀的传统科学文化知识、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教育理念,让他们进一步提高业务能力和提升学历水平,转变理念,进而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培养未来更多的农村年轻人进入城市生活。

4.2 积极争取各类资金支持,按专业类别划分收费标准,缓解资金困境

现有开放大学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项目资金来源更多是学校自身投入或地方财政支持。随着国家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对农村的投资力度,各类政府专项资金源源不断投入农村或农业。为了乡村振兴,据统计自2018 年至2022 年,国家平均每年就有1 万多亿资金用于乡村建设,累计向农村投资超过7 万亿元。而且根据2023 年农业农村部预计,未来5 到10 年农业农村投资需求近15 万亿元。随之而来的还有由其带动的社会资金和企业资金的投入。开放大学可积极与各类资金的主管或投入部门合作,争取资金支持。

同时,为进一步缓解资金困境,开放大学也可按生源的专业类别(扎根农村还是进城务工)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如对于上述第三类愿意留在农村发展的中坚农民学生和第二类返乡创业农民学生,可根据其所选专业采用完全免费形式;对于乡村教师继续教育项目,在积极争取地方财政资金支持的前提下,由于其相对于中坚农民毕竟具有较稳定的收入,可降低收费标准收取一定费用;对于第二类农户农民想通过学习提高城市谋生手段和技能的,则可参照开放大学现有其他远程教育类型的收费标准从低选择收费。

4.3 加强与高校、职校、企业合作,丰富专业、师资和教学资源

当前我国关于农民的职业培训及教育除开放大学开展的乡村远程教育外,主要还有以下几类:一是以农业推广部门为主体的侧重于农业技术推广的农业生产技能培训;二是以中专、高职等为主体的农民科技教育和培训,侧重于以各种手段传播基本的农业科技方面知识;三是以本科类高等院校为主体的农民职业学历教育培训,侧重于农民职业教育高层次的科技教育。开放大学应从长远出发,认识到这些机构并非竞争对手而是合作对象,应加强与之协作发挥各自的优势,通过师资和教学资源共享快速解决乡村远程教育师资和教学资源短缺问题。

此外,开放大学还应加强与引入或进入农业农村的企业、其他社会力量合作,同时充分挖掘和利用农村社会内部的教育资源,发挥乡贤和返乡新乡贤余热,缓解师资困境,将远程教育项目与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以及农村各项技能教育、短中期培训项目进行整合,多途径多渠道丰富专业、师资和教学资源。

5 结语

乡村振兴是一项复杂工程,城乡融合是制度保障。开放大学应从有助于推动城乡融合视角探索乡村远程教育发展路径,充分发挥或借助市场、政府和社会三方力量,形成可持续发展战略,助力传统乡村现代化,实现个人和社区的价值提升,促进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城乡农户大学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留白”是个大学问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城乡涌动创业潮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