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炎性因子、APN及预后的影响

2023-11-17 09:20孟丽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20期
关键词:胺碘酮心室房颤

孟丽华

(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山东 济南 271199)

冠心病是临床心内科的常见病,40 岁以上人群是本病的高发群体。目前,临床尚未彻底阐明冠心病的发病原因,多考虑与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酗酒、缺乏体力活动、肥胖等因素有关。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的比例较高,这可能与炎症相关[1]。胺碘酮是临床上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房颤的常用药,属于抗心律失常药物[2]。美托洛尔能减低心室率及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负担,降低心肌耗氧量,抑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进而可有效缓解心绞痛。以往临床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关于二者联用对老年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的治疗效果如何鲜有研究[3]。基于此,本研究以老年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84 例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了胺碘酮合美托洛尔对老年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炎性因子、心房利尿肽(ANP)及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2 年1 月至11 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84 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美国冠心病诊断与治疗指南》[4]中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且经心电图检查发现房颤,心室率超过100 次/min ;对研究中所用药物无过敏反应;年龄在60 周岁以上;患者本人或其家属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甲状腺功能异常、支气管哮喘者;心、肝、肾等器官存在器质性损伤者;有药物过敏史或精神疾病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均各有患者42 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16 例;年龄62 ~82 岁,平均(73.15±2.46)岁;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Ⅱ级28例,Ⅲ级14 例。对照组中,男25 例,女17 例;年龄61 ~82 岁,平均(72.89±2.51)岁;NYHA 分级:Ⅱ级30 例,Ⅲ级12 例。两组一般资料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注射液(生产厂家: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 ;批准文号H20120496 ;规格:3 mL:0.15 g)治疗,将150 mg 此药与葡萄糖溶液混合,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滴注时间控制在20 min 内。滴注完毕后,改为静脉泵注,泵注速度为1.0 ~1.5 mg/min,6 h 后将泵注速度降至0.5 mg/min。经心电监护发现心律转变为窦性心律且心室率为50 ~70 次/min 时,停用胺碘酮。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生产厂家: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5355;规格:25 mg×30 片)治疗,口服,50 mg/ 次,每12 h 用药一次,用药后心室率控制不满意者可将药量增至75 mg/ 次。

1.3 疗效判定标准与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显效、有效、无效评估。显效:治疗24 h 后心律转为窦性心律,房颤无复发;有效:治疗48 h 后心律转为窦性心律,心室率控制在100 次/min 以内;无效:治疗72 h 后心律未转为窦性心律,心室率超过100次/min。总有效率=(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2)炎性因子及ANP。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 d 的炎性因子及ANP 水平,炎性因子包括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集患者的静脉血,离心后获得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s-CRP、IL-6、TNF-α、ANP 水平。(3)预后。出院后随访3 个月,统计并比较两组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81%(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及ANP 水平的对比

治疗前,两组的hs-CRP、IL-6、TNF-α、ANP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s-CRP、IL-6、TNF-α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NP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及ANP 水平的对比(±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及ANP 水平的对比(± s)

注:*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 <0.05。

组别 hs-CRP(mg/L) IL-6(ng/L) TNF-α(ng/L) ANP(mg/L)治疗前 治疗后3 d 治疗前 治疗后3 d 治疗前 治疗后3 d 治疗前 治疗后3 d观察组(n=42) 6.61±0.71 4.01±0.51* 15.13±1.86 9.04±1.25* 24.56±3.26 15.21±1.86* 6.23±0.81 7.51±1.02*对照组(n=42) 6.48±0.68 5.13±0.56* 14.89±1.91 11.26±1.48* 24.41±3.31 20.01±2.41* 6.26±0.82 7.14±0.96*t 值 1.238 12.961 0.814 9.721 0.293 12.907 0.237 2.497 P 值 0.218 <0.001 0.417 <0.001 0.769 <0.001 0.813 0.014

2.3 两组随访3 个月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的对比

出院后随访3 个月,观察组患者中1 例发生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为2.38% ;对照组患者中7 例发生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为16.67%,组间相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为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冠心病是引起房颤的常见因素。冠心病患者发生房颤的原因主要是心肌细胞应激或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发病后可见心房传导异常或出现折返、心房各部位心肌波动异常以及心室率紊乱[5]。目前临床上对老年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主要是进行药物治疗,其中胺碘酮较为常用。该药作为一线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起以下作用:第一,阻断心肌细胞中的钾离子通道,使得相关动作电位时程延长,进而有效缓解房颤;第二,抑制钠离子通道,改善窦房结功能[6];第三,此药为轻度非竞争性α、β 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可刺激血管平滑肌舒张,增加血流量。美托洛尔对于β1受体有选择性阻断作用,能降低心肌的耗氧量及心室率,扩张血管,有效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81%(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s-CRP、IL-6、TNF-α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NP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 个月,观察组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为2.3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说明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房颤疗效显著。hs-CRP、IL-6、TNF-α 等炎性因子与房颤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联系,而ANP 与冠心病联系紧密。胺碘酮与美托洛尔联合使用可协同增效,降低心室率,促进窦性心律的恢复,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的疗效[7]。

综上所述,老年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能显著改善炎性因子及APN 水平,降低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胺碘酮心室房颤
老年房颤患者,日常有哪些注意事项
预防房颤有九“招”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房阻伴特长心室停搏1例
冠心病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心室率控制研究
『孙爷爷』谈心室为孩子上网撑起『保护伞』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39例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82例分析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82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