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爽颗粒治疗肝硬化患者的疗效观察

2023-11-17 09:20蒋家珍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20期
关键词:肝部肝功能纤维化

蒋家珍

( 黔南州人民医院,贵州 都匀 558000)

慢性肝炎先发展为肝纤维化,再发展为肝硬化,最后发展为肝癌是肝脏病变的发展过程。肝硬化是进行性、弥漫性的肝病终末阶段。严重的肝硬化,会使肝脏功能异常,导致肝功能失代偿,从而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在日常对肝脏功能进行定期检查,预防肝炎及肝硬化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肝爽颗粒是一种复方中药制剂,主要成分有党参、柴胡、当归等,由13 种中药混合研制而成[1]。这些中药的功效各不相同,又相互辅助,混合在一起能够使药效发挥得更好。该复方中药制剂,能够抑制病毒对肝脏细胞的破坏,促进肝脏细胞功能的恢复。其中的一些中药成分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够促进肝脏血管的血液循环,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还具有消炎的作用;能够改善肝组织,增强肝组织的再生能力,增强机体的自体免疫力;可以通过加速肝脏纤维组织的分解和抑制肝脏纤维组织的生成来实现对肝脏的恢复和治疗。本试验以黔南州人民医院的100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对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效果,为该药临床使用评价提供研究证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试验以我院在2021 年1 月-2023 年1 月收治的肝纤维化、肝硬化患者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50 例患者,试验组50 例患者。对照组有27 例男性患者,23 例女性患者,年龄在30 ~65 岁,平均年龄(45.02±2.3)岁;试验组有28 名男性患者,22 名女性患者,年龄在30 ~65 岁,平均年龄为(44.04±2.1)岁。两组患者的随访时间均为(3.0±2.1)年。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等均未见显著差别(P>0.05),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30 ~65 岁之间的年龄段。(2)检测肝功能的各项指标,符合肝硬化的诊断标准,确诊为肝硬化患者。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G >2 的炎症反应和S >2 的纤维化位点。(3)在进行该试验之前没有对病症进行过系统的治疗。(4)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失代偿性肝硬化,原发性转移性肝细胞癌,以及其他肝脏疾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病;(2)血小板<5×109/L;(3)血液中凝血因子的表达异常;(4)甲胎蛋白(AFP)>200ng/mL;(5)患有其他疾病,例如有胃肠道溃疡或气喘等病史,内分泌及心肺肾等方面的严重疾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肝治疗方案,使用恩替卡韦(0.5mg/ 片;国药准字H20052237 :中美上海施宝贵制药有限公司)治疗,用药方式为口服,用药剂量及频率分别为0.5mg/ 次,1 次/d,治疗周期为2 个疗程,1 个疗程为3 个月。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肝爽颗粒(保定天浩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Z20027671,规格:3g/ 粒)治疗,每次用量3g,口服用药,一天3 次。两组患者连续用药治疗3 个月。试验过程中密切关注两组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不适立即中断试验。

1.5 观察指标与方法

1.5.1 临床效果:有效:通过对患者的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如乏力、腹胀、呕吐等显著改善,并且患者的肝功能改善程度大于30%;显效:经过药物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有所缓解,肝功能各项指标有趋于正常的趋势;无效:患者在服用药物后,其临床表现和肝脏功能未见显著好转。总有效率:有效和显效的患者总数占该组患者的百分比。

1.5.2 肝功能指标:使用药物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静脉抽血,然后离心,提取上清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中谷丙转氨酶(ALT)的含量变化、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变化以及总胆红素含量(TBil)。并利用法国Frbroscan 仪器测定肝脏硬度值(LSM)的变化。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6.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²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

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n(%)]

2.2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及试验组ALT、AST、TBil 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相较于对照组ALT、AST、TBil 水平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

2.3 两组患者肝硬度值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及试验组的LSM 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相较于对照组LSM 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LSM 指标比较

3 讨论

肝炎在中医学上属于“黄疸、胁痛、积聚”的范畴,主要病因是病毒侵袭、温热内蕴、瘀阻中焦,使人体正气亏虚,肝络瘀阻。在各种肝炎类型发展过程中,乙型肝炎会大概率诱发肝硬化。肝硬化一般是由于在一种或多种病因的反复影响和作用下,在肝细胞大面积的退化或坏死的状态下,出现肝功能异常、腹水、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症状。纤维结缔组织会使肝脏中形成假小叶,影响肝小叶的功能,肝小叶和血管发生病变,病情恶化之后引起肝硬化。临床上,肝硬化患者会出现消瘦、腹痛、腹胀、食欲缺乏、疲乏无力等症状。朱文萍[2]研究发现患者的凝血功能也会受到影响,轻者表现为牙龈及皮肤下出血,严重者可出现重要脏器出血危及生命。肝硬化患者常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如果病情严重会导致休克,甚至死亡。王义姗等[3]研究发现,肝硬化患者的并发症还有肝肾综合征,会出现顽固性腹水,患者可出现无尿或者少尿的症状,对利尿剂敏感性明显下降。还可能出现肝性脑病,影响患者的脑部功能,患者出现认知障碍、神志不清等症状。

临床上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一般都是药物治疗。在中医临床治疗上,遵循“清热利湿,疏肝通络,活血化瘀”的基本原理,采用清热化瘀法、护肝法、疏肝健脾法进行治疗。肝爽颗粒中含有多种中药成分,这些成分能够抑制肝部细胞的坏死,防止肝部细胞纤维化,降低肝部的炎症发生概率。其功效以清热散瘀、保肝护肝、舒肝健脾为主,可更有效地增强人体细胞的免疫力,保护肝部细胞不受损伤。而且对于肝纤维化有抑制作用,对于肝硬化的治疗也有一定的疗效,能够疏肝健脾进而发挥一定的防护作用。

本试验结果显示,使用肝爽颗粒的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高,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是因为肝爽颗粒有保肝抗炎、改善肝纤维化的作用。这与陈芳芳等[4]的研究结果一致,肝爽颗粒中的中药成分能够抑制肝细胞的损伤,促进肝细胞的自我恢复,其组分的补血益气的功效能够阻止肝脏细胞的坏死,从而改善或逆转肝纤维化、肝硬化,阻止肝脏损伤是该复合中药制剂的主要功能,也是治疗肝纤维化的主要方法。肝爽颗粒可以减轻肝部炎症,通过影响肝脏细胞的糖脂代谢改善纤维化,快速地给细胞提供能量,对各种毒素都有抵抗的作用,能够使细胞凋亡速度减慢。

肝硬度值测定(肝瞬时弹性测定)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评估肝纤维化病程的手段,操作简便,可用于评估肝纤维化病程。试验结果显示,使用肝爽颗粒后患者的肝功能得到了改善。肝硬度指标(LSM)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肝爽颗粒抑制了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发展。康玉彤[5]研究表明,肝爽颗粒能够抵抗肝脏的纤维化,还能够调节碱性光敏型肝脏脂肪变性。多种原因引起肝脏过度堆积的脂质,过度堆积的脂质在肝脏中进行了过氧化,引起了肝脏的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从而使肝脏的酶活性和线粒体的功能受到了抑制,最终形成了肝脏的脂肪变性。肝爽颗粒可以显著改善肝脏脂质过氧化状态,促进肝脏功能的恢复。张洋[6]经过研究发现,对于症状不重的患者,可以服用肝爽颗粒,起到疏肝清瘀,维护肝脏正常功能的作用。

通过本试验的研究发现,在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各项指标没有差异,经过药物治疗之后,试验组患者的ALT、AST、TBil 的水平都比较低,这是因为使用肝爽颗粒的缘故。肝爽颗粒有补气的作用,能够补血活血,还能够活血化瘀减轻患者的疼痛,这是桃仁和当归的作用。何平等[7]研究发现,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受损,气血都有不足,党参能够补中益气。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异常,肝细胞可能会出现水肿,枳壳、白术、茯苓能够健脾,有利于患者肝部水分的排出。对肝部功能有促进作用的还有白芍和柴胡,能够疏通肝部郁结,促进肝部的血液循环。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蒲公英、夏枯草能够排毒,促进肝部受损功能的恢复。刘莉等[8]通过研究发现,这些中药成分配伍在一起发挥出了补中益气、疏肝柔肝、祛瘀止痛的作用。

综上所述,肝爽颗粒可以有效提高肝硬化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肝硬度值,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肝部肝功能纤维化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研究进展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肝纤维化的中医药治疗
光学活检法可诊断肝部肿瘤
乙肝患者查肝癌应半年做次B超
肾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HBeAg(-)/(+)对长期抗病毒治疗慢性乙肝患者肝部癌变的影响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拉米夫定在乳腺癌化疗期间对肝功能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