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成本视角下房建工程预算编制绩效管理模式研究

2023-11-17 02:45李文晖LIWenhui
价值工程 2023年31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李文晖 LI Wen-hui

(龙岩城发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有限公司,龙岩 364000)

0 引言

全成本绩效预算管理是成本方法、理念在预算管理各环节的贯彻,这一过程可考虑投入成本、绩效目标、效益匹配、产出质量等原则、成本效益分析法进行各方投入成本的全面预算及衡量[1]。相关部门要将公共服务、财政支出、成本定额制定一个统一标准,再安排预算、成本设置,将质量、效益提升,并有效监督成本效益,合理使用资金[2]。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预算管理体制也相应地进行变革,随之出现预算绩效管理。目前,在房建工程预算编制绩效管理的实践过程中,没有深入的绩效理念,轻绩效管理,重投入管理及支出管理[3];绩效考核没有完全覆盖经费,仅限于一部分经费;绩效评价结果与薪酬激励、预算安排挂钩机制尚未建立等。针对房建工程预算编制完整的、实际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基于精细化成本视角,探讨了建筑施工项目预算编制的绩效管理模型。

1 房建工程预算绩效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

房建工程内部建立包括预算审批、预算编制、预算监控、预算执行、预算分析、预算调整、预算考核全预算管理制度。目前,房建工程预算管理主要存在问题包括:一是预算不能进行管理效能的发挥,预算限制于财务数据计算、统计,不能发挥管理效能。二是内部预算和部门预算脱节,受预算编制模式限制,内部预算和部门预算没有有效融合,部门预算对房建工程监管职能无法有效实现。三是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效率不高,房建工程财政资金绩效目标不明确、不清晰,项目支出及基本支出资金有严重交叉等现象。房建工程在配合部门预算过程中形式多于实质,部门预决算未发挥管理财政资金的效能。四是科学绩效评价体系缺乏,房建工程现行绩效评价体系侧重于财务指标、短期评价指标,非财务指标、长期评价指标涉及较少。图1 为房建工程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图1 房建工程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 房建工程预算编制绩效管理模式做法

通过建设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建立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通过对建筑施工项目进行全面的预算绩效管理,实现了建筑施工项目的目标。

2.1 构建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模式

2.1.1 整体运行纳入绩效管理

在房建工程的预算编制中,以该单元的工作活动、具体职责、职能绩效目标为中心,以该单元的日常运营情况为中心,从重点工作的完成情况、经济技术指标的完成率、日常管理情况等方面来衡量该单元的整体运行情况。图2为房建工程预算编制绩效管理模式图。

图2 房建工程预算编制绩效管理模式图

2.1.2 工程收支情况纳入绩效管理

房建工程支出包括项目支出、基本支出。在预算绩效管理中,将房建工程预算编制、项目支出收支情况、基本支出收支情况等因素都纳入其中,从过程、输入、效果、产出等方面进行考量,对预算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全面的衡量。对重点的、实施期限长的工程实施实时动态调整、全程跟踪,清理到期效率低下、未完成项目。

2.2 加快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

构建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就是要构建出一个工程事前、事中、事后绩效管理的闭环,然后构建出一个对预算执行有监督、对预算编制有目标、对评估结果有反馈、对预算完成有评估、对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图3 为房建工程预算编制绩效管理系统图。

图3 房建工程预算编制绩效管理系统图

2.2.1 事前绩效评估及预算编制

要做好房建工程预算编制的事前绩效管理工作,构建一个绩效评价系统,对来年将要实施的重大专项、重大政策进行事先的绩效评价。利用行业第三方机构、专家等合力评估工程能否做好、有无必要做、能否产生预期效果、预算是否充实等,决定资金是否给出,将预算安排、评估结果相挂钩。在预算绩效管理中,绩效目标设定质量情况与年度绩效考核有直接关系。在房屋建筑项目的预算编制中,要对专项经费、部门总经费、预算项目的绩效指标进行科学的设置,以保证预算的质量。表1 为绩效目标质量评价标准。

表1 绩效目标质量评价标准

2.2.2 事中做运行监控及分析调整

在事中,要对业绩目标的预算执行率和完成程度进行双监控,在房建工程预算编制过程中,要对上半年的绩效预算执行情况、目标完成程度进行实时监控和总结,将各个部门的预算信息进行整合,编制一份报告,提交给预算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再由预算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对这份报告进行审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2.3 事后绩效评价及反馈

通过外部考核和内部考核,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建立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机制。绩效评价是整个预算绩效管理流程的核心环节。每个部门都要向政府提出绩效执行情况的报告,然后由预算绩效管理办公室对其进行总结,并提交给政府。考核方法为外部考核和内部考核,结合绩效评价结果,及时反馈整改。

3 房建工程预算绩效管理运行模式

3.1 预算指标体系设置

预算绩效管理首要任务是构建合理、科学的预算指标体系。房建工程预算指标体系包括财务预算指标体系、绩效指标体系,两套指标体系间具有统一性、兼容性。图4 为预算指标体系设置。

图4 预算指标体系设置

预算绩效指标体系包括项目支出绩效指标、整体支出绩效指标。在设置房建工程预算绩效指标体系时根据相关政策设置,房建工程绩效目标与相关部门管控方向一致。根据房建自身管理要求、发展战略,房建工程应设置预算指标,全方位、多维度进行预算管理内容展示。单一的绩效指标对于房建工程绩效效果不能全面反映,指标设置应考虑房建工程年度目标、战略规划、社会效益等因素,从持续发展、运营效率、满意度设置预算绩效指标体系,确保指标体系全面将预算绩效管理内容反映出来。房建工程预算绩效指标体系包括定性指标、定量指标,需财务层面进行运营数据分析,综合考量非财务类指标。图5 为房建工程财务预算指标框架。

图5 房建工程财务预算指标框架

3.2 预算绩效目标编制

绩效目标是预算分配、安排的基础,也是实施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和依据。房建工程要合理、科学进行房建整体绩效目标的确定:绩效目标要对预期产出、最终效果进行清晰描述。预期产出是在预算周期内,预算资金的工作成果。最终效果是产出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绩效目标采用绝对值、相对值量化形式表述,量化形式不能表述的内容采用分档、分级形式定性表述。拟定目标采集历史值,制定预算目标较以往情况要有提高、改善。收集绩效标准值作为预算目标拟定参考依据,标准值包括行业标准、历史标准、财政部认可的其他标准、计划标准。

3.3 预算执行跟踪监控及绩效评价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要求对业务动态随时掌握,定期检查、监管预算具体执行情况,对阶段性成果、预期效果是否趋同进行监控,及时纠正错误,保证业绩目标的质量,按时按量完成。预算执行结束,通过绩效评价报告形式分析、对比、评价预算绩效完成情况。评价内容包括对预算执行进度的评价、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房建工程内部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组织、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评价指标分为个性指标、共性指标,由主管部门统一制定共性指标,由房建自主选定个性指标的绩效评价,并进行各考评指标权重的合理设置;房建工程预算绩效评价采用外部评价、内部评价相结合模式。房建工程内部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小组对房建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整体绩效目标开展绩效自评,针对各预算责任中心专项投资、绩效目标、重大项目进行绩效评价,重点评价风险高、规模大、战略意义重要的项目绩效成果、投资,形成自评报告;在房建工程绩效自评基础上,业务主管部门进行绩效评价。绩效评价标准分为计划标准、行业标准、经验标准、历史标准等。选择绩效评价方法包括比较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因素分析法、公众评判法等绩效评价方法。具体见图6 所示。

图6 房建工程内部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3.4 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在预算周期的末尾,对房屋建筑项目的业绩考核结果进行了合理的运用,其运用的内容主要有: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体系,并对绩效评价进行了反馈和修正;绩效考核结果在绩效分配和预算安排中起着关键作用;建立评价结果公开机制及问责机制,相关主管部门房建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公示、公开,增加房建工程运行透明度;将房建工程预算绩效考评结果与房建排名财政投入等激励机制挂钩;绩效评价结果要在财政预算安排、分配中应用。通过预算绩效对具体执行结果进行评价,为制定后续年度预算提供可行性建议:优先保障绩效目标完成较好项目,收回长期沉淀预算。

4 房建工程预算编制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应用建议

房建工程预算编制绩效管理基准是单位年度绩效目标,针对单位运营过程中的各个因素,持续改进和调整,采用激励措施,评价手段,以保证单位的高质量发展。从本质上讲,住房建设项目的预算编制主要是由资金运营预算、一般公共预算、其他来源的收入等构成。在经费的使用上,注重经费的使用效率、分配效率。对评估结果进行客观评估,并对资金的投资方向、支出政策、资金的投入方式、资金的合理使用、资金的优化使用、资金的加快进度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4.1 预算业绩考核模型下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

绩效评估关键在于评估指标,只有构建出一套完整的、科学的评估指标,才能实现绩效考核的目标。以实践工作需求为基础,在现有的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房屋建设项目的预算编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充实,构建出一个行业标准库,添加一个行业的个性化评估指标,让绩效评估工作有一个可以依据的评估标准。

4.2 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应与制度相协同

预算绩效管理将单位的总体绩效目标与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运用考核评价、目标分解等方法,对分配的各类资源展开了最优的组合,同时,将内部审计监督和内部控制等系统的协同作用融入到预算绩效管理模型中,发挥其协同作用,实现整体绩效目标。

4.3 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应用需得到支持和配合

各部门之间要互相协作,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协调,使得预算绩效管理成为一种纸上谈兵,流程机械化、程式化,绩效考核责任模糊。只有高层次的决策人参与资源分配、目标设定、考核评估,并在低层次的人员中贯彻落实,才能保证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性。

5 结语

本文基于精细化成本视角,对房建工程预算编制绩效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①在建筑工程中,构建并实施预算编制绩效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单位的管理软实力,对促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全面、深入进行具有积极的意义,对资金的合理分配,可将资金使用效率、运行效率提升。②利用对管理流程的优化,加速了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完成有评价、预算执行有监督、反馈结果有应用、评价结果有反馈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项目成果将为项目预算绩效管理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和参考,对提升项目绩效管理工作效能、促进项目建设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③预算绩效管理模型的构建属于管理学的领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修改、研究和完善,才能更好地为房屋建筑项目的建设提供有效的服务。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