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炎利胆片联合诺氟沙星胶囊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23-11-18 12:38陈志豪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湖南长沙410004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22期
关键词:诺氟沙星利胆消炎

陈志豪(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湖南 长沙 410004)

慢性胆囊炎指的是胆囊持续性且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过程,且慢性胆囊炎患者可表现为无症状或者是在饱餐后、食用油腻食物后出现腹胀、右上腹部不适感或疼痛等症状。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的变化,导致慢性胆囊炎发病数量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且有研究[1]表明,慢性胆囊炎的发生主要是由病毒、细菌或者是胆囊阻塞等情况引起的。目前临床中针对慢性胆囊炎的治疗主要以“去除病因、缓解疾病表现症状、预防疾病复发以及防治并发症”作为治疗目标。药物治疗是临床中针对慢性胆囊炎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其通过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药物干预,促进患者的症状缓解,有利于加速患者病情好转及康复。临床中大多给予患者西药治疗,虽然可以获得显著疗效,但长期服用西药可增加患者耐药性,从而影响患者整体疗效。诺氟沙星胶囊属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其抗菌谱较广,可通过对细菌DNA的复制产生有效抑制作用,以此达到抗菌目的。而中医学中将慢性胆囊炎归为“胆胀”范畴中,认为慢性胆囊炎的病机为湿热毒邪侵袭,促使肝胆气机不畅,因此对于慢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应当以清热利湿、疏肝利胆为主要治疗原则[2]。消炎利胆片属于中药制剂,其是由多味中药药物共同组成,具备清热祛湿、利胆的作用[2]。基于此,下文将分析联合应用消炎利胆片、诺氟沙星胶囊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详细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慢性胆囊炎患者,选取时间范围为2020年8月-2022年8月,采用抽签法等分为两组,每组各有48例。参照组:男性患者为28例,女性患者为20例;年龄范围在32-64岁,平均(46.89±9.86)岁;病程时间范围在1.1-8.4年,平均(4.65±1.62)年。综合组:男性患者为29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范围在33-65岁,平均(47.05±10.12)岁;病程时间范围在1.2-8.2年,平均(4.38±1.43)年。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①此次研究中所有入组患者均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②所有患者经超声检查与CT检查确诊为慢性胆囊炎。③意识清晰,且认知正常者。排除标准:①并存恶性肿瘤者。②并存重要脏器器官功能严重障碍者。③伴有免疫系统疾病者。④对此次研究中涉及药物有过敏反应者。⑤中途自动脱离研究者。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参照组单纯应用诺氟沙星胶囊(药物规格:0.1g×12粒×2板)治疗,单次用药剂量为4粒,每天服药2次,均在餐后用药,持续治疗2周。

1.2.2 综合组 综合组则以消炎利胆片+诺氟沙星胶囊开展联合用药治疗,给予患者消炎利胆片(药物规格:0.26g×100片),单次服药剂量为6片,每天用药3次,均为餐后服药;并给予患者诺氟沙星胶囊,药物用法与剂量和参照组相同;持续治疗2周。

在患者药物治疗期间,向患者讲解药物作用效果及用药后副作用反应等,提高患者对药物的认知度,并且叮嘱患者服药期间严格遵照医嘱服用药物,确保药物疗效。此外,叮嘱患者及其家属密切关注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一旦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则立即入院接受诊治,确保药物治疗安全性。同时叮嘱患者饮食方面要坚持健康合理膳食,保证机体营养需求,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规律作息,坚持运动,以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病情康复。

1.3 观察指标 ①疗效:评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疗效等级分为:治愈(患者治疗后,腹痛、腹胀、恶心等症状完全消失,且B超检查结果显示炎症表现消失)、显效(患者治疗后的症状表现基本消除,且B超检查结果显示炎症表现有显著改善)、有效(患者治疗后的症状表现相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B超检查结果显示炎症表现减轻)、无效(患者治疗后的症状表现相比治疗前未出现明显变化,且症状表现及炎症表现明显加重)。②肝胆功能指标:分别于患者治疗前后采集空腹静脉血样(5ml),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并以B超检测胆囊壁厚度。③血清生化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分别于患者治疗前后采集空腹静脉血样(5ml),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总胆固醇、胆红素、总胆汁酸;并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hs-CRP(超敏C反应蛋白)、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④记录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所有数据均以SPSS25.0版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计量数据以(±s)表示,计数数据以例(n)、百分比(%)表示;计量数据对比用t检验,计数数据以χ2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如表1显示,综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明显高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9.58%),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两组肝胆功能指标比较 由表2结果表明,治疗前两组的AST、ALT水平以及胆囊壁厚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AST、ALT水平以及胆囊壁厚度均要低于治疗前,且综合组低于参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肝胆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肝胆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n=48)AST(U/L)ALT(U/L)胆囊壁厚度(mm)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参照组81.25±10.3570.25±8.46a81.67±13.2569.12±7.67a4.28±0.643.43±0.42a综合组81.46±10.2562.15±7.31a81.57±10.6260.34±7.36a4.36±0.722.72±0.31a t 0.0995.0220.0415.7220.5759.423 P 0.921<0.010.968<0.010.566<0.01

2.3 两组血清生化指标、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由表3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的总胆固醇、胆红素、总胆汁酸、hs-CRP、TNF-α等血清生化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后,两组的胆红素、总胆汁酸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综合组治疗后的总胆固醇、hs-CRP、TNF-α水平均低于参照组,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

表3 两组血清生化指标、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血清生化指标、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n=48)总胆固醇(mmol/L)胆红素(μmol/L)总胆汁酸(μmol/L)hs-CRP(mg/L)TNF-α(μg/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参照组7.42±2.34 4.35±1.02a综合组7.45±2.36±2.02a25.35±5.36 6.21±3.15a7.89±1.64 19.16±1.31a44.86±10.34 7.12±6.85a6.78±2.13 32.15 3.06±0.62a t0.0632.4180.4070.9530.0590.1960.0525.1590.0937.487 P0.9500.0180.6850.3430.9530.8450.959<0.010.926<0.01±1.36a25.79±5.24 5.34±3.02a7.87±1.67 18.56±1.19a44.75±10.31 7.07±6.02a6.82±2.08 25.36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如表4数据结果显示,综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25%,与参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0.42%)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慢性胆囊炎属于临床消化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疾病之一。胆囊结石是引起慢性胆囊炎的重要因素,而胆囊结石可对患者的胆囊管道造成阻塞,促使黏膜受损。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变化,当前慢性胆囊炎的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及生活质量。目前针对慢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大多采取药物治疗干预,通过给予患者对应的治疗药物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的表现症状,调节患者炎症反应,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诺氟沙星胶囊属于临床抗菌药物中比较常用的一种,用药后可作用于机体中的细菌DNA螺旋酶A亚单位,从而对细菌DNA产生抑制作用,以此起到灭菌作用[3]。消炎利胆片作为纯中药制剂,由多味中药制成,药物成分中的金银花与大青叶可起到清热解毒、凉血的效果,大黄则具有清热除湿、泄泻通便的功效,柴胡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滑石粉可起到清热、利尿的作用,黄芪则具有益气固表、利胆排毒的功效,多味药物共同作用,可达到疏肝解郁、清热利胆的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胆囊炎具有确切效果[4]。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综合组治疗后的疗效高于参照组,且综合组治疗后的AST、ALT水平、胆囊壁厚度以及总胆固醇、hs-CRP、TNF-α水平均低于参照组(P<0.05);而两组治疗后的胆红素、总胆汁酸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提示,对慢性胆囊炎患者采取联合治疗方案(消炎利胆片+诺氟沙星胶囊)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有利于改善肝胆功能及减轻炎症反应,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其治疗安全性较高。分析原因为,诺氟沙星胶囊服用后,主要是通过对细菌DNA内的螺旋酶A亚单位产生影响,以此干扰及抑制DNA的复制及合成,有利于促进细菌凋亡,从而有效减轻病菌导致的炎症反应严重程度,调节患者机体炎性因子水平,促进机体抵抗力提高[5]。而消炎利胆片作为中药制剂,药物成分中的柴胡与黄芪等中药成分可发挥疏肝解郁、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效果[6]。AST、ALT水平是临床中用于反映肝功能的重要指标,由于人体的肝脏与机体的代谢、分泌以及免疫等都有着密切联系,当人体肝脏受损时,患者的hs-CRP、TNF-α等血清炎性因子指标水平则会出现异常升高,促使AST、ALT水平上升。hs-CRP、TNF-α等血清炎性因子指标都是反映机体炎症程度的重要指标,通过检测患者的炎性因子指标变化,可有效了解患者的病情严重情况。胆囊炎可导致毛细血管扩张,促使胆汁流量减少,并且可以影响胆固醇的排泄,导致胆固醇升高。应用消炎利胆片可以有效治疗慢性胆囊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胆囊排泄,有利于改善因胆汁淤积引起的阻塞,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血瘀,减轻炎症,从而能一定程度地改善患者的胆固醇含量。

综上所述,在慢性胆囊炎的治疗中,以联合治疗方案(消炎利胆片+诺氟沙星胶囊)实施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肝胆功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且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有利于加快患者的康复。

猜你喜欢
诺氟沙星利胆消炎
HPLC法测定和肝利胆颗粒中黄芩苷和黄芩素的含量
三味中草药 消炎效果好
牙膏中甲硝唑和诺氟沙星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40189-2021)
RP-HPLC法测定诺氟沙星葡萄糖注射液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含量
金茵利胆复方制剂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6类食物给身体消炎
服用诺氟沙星要多喝水
利胆退黄夸茵陈
光催化Fe(Ⅲ)/柠檬酸降解诺氟沙星
消炎散结通乳汤治疗乳腺炎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