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病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应用循环补液的护理对策及疗效

2023-11-18 12:38郑庆兰天津市泰达医院天津300457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3年22期
关键词:热射病降温体温

郑庆兰(天津市泰达医院,天津 300457)

热射病属于高温综合征,是重症中暑的一类,疾病发作后具有病情进展迅速、发病突然等特点,严重情况下可导致肌肉组织、中枢系统、肝肾功能损害,对患者机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均产生消极影响[1]。数据研究结果显示,疾病预后不良,死亡率高达10%-50%,后遗症严重,影响疾病预后。其中,热射病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病情恶化快,病死率高。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威胁患者的生命[2]。生命支持期细致全面的护理、有效的医疗救治及护理干预至关重要,可以有效降低疾病死亡率,对改善患者生理指标状况具有积极意义[3]。急救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干预措施,该方案的实施可以帮助患者加快疾病恢复进程,对血压及心率等指标稳定具有促进作用[4]。为进一步分析该护理措施的实施价值,本文对2021年1月-2022年12月共计40例患者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旨在为患者选择最佳护理方案,提升疾病治愈率,现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40例热射病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20-46岁,平均(33.17±2.05)岁;男12例,女8例。研究组:21-47岁,平均(33.19±2.03)岁;男11例,女9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提示存在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热射病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者;②自主加入试验者;③资料完整者;④可正常交流者。排除标准:①严重脑血管疾病伴昏迷者;②肺性脑病患者;③资料不全者;④对本次研究不配合者;⑤精神障碍者;⑥不可恢复和诊断为脑死亡者;⑦一般中暑者;⑧肝肾功能不全者;⑨合并严重脏器器质性疾病者;⑩中途退出研究或转院治疗者。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及时给予其呼吸监测、降温等护理干预措施。

研究组:①降温护理:如果患者的核心体温没有迅速下降,可能会导致不可逆转的大脑损伤,危及生命。患者入院后,及时对其体温状况进行分析,结合患者实际状况,实施紧急降温措施,直到体温降至39℃以下。在转运过程中,做好患者的持续降温护理,使用冰袋进行物理降温,帮助患者降低体温至37℃左右。除此之外,对患者加强体温监测,最佳间隔时间为4小时左右。在对患者进行降温药物选择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对于热射病,目前尚无加速降温的药物,因为退烧药容易引起肝脏损伤,会加重凝血功能障碍,所以禁用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退烧药,此外,应对患者实施综合物理降温措施,包括使用降温毯、减少盖被、冰袋、CBP(连续性血液净化)、降低室内温度等方式,进而有效控制热量。CBP是血管内冷却、器官支持的重要手段,与药物降温、物理降温相比,CBP具有稳定、快速、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当患者体温>38.5℃时,透析器的温度设定为36.5℃,可以显著提升降温效果。②心血管系统的护理:根据患者实际状况,给予其充分液体复苏,并做好患者心电及血压指标的监测,若患者血压仍偏低,需要给予患者血管活性药物,并在医嘱指导下实施,将患者平均动脉压控制在65mmHg以上,进而保证重要器官(心、脑、肾等)血液供应。入院后,监测动脉血气指标,间隔时间为4h,监测中心静脉,间隔时间为6h,床旁心脏超声每天3次。为避免液体超负荷,应根据乳酸、心脏超声、血压、中心静脉压、心率以及动脉血气等指标的监测结果对患者实施合理补液。③呼吸系统的护理:为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需注意气管插管期间的护理干预。在实际护理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将患者床头抬高30°-45°,做好气囊压力的监测。结合患者实际状况,给予其雾化吸入护理,并坚持无菌操作原则,按需吸痰,减少感染的发生。给予患者无创呼吸机治疗,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呼吸训练器,进行有效咳嗽、深呼吸,进而改善呼吸系统状况,加快肺功能恢复进程。④神经系统的护理:热射病发生后,脑损害是其首要表现,中枢神经系统对热应激最为敏感。住院后,护理人员需要重视对患者头部的保护,做好持续体温护理,进而降低脑组织水肿的发生。根据医生的建议,快速静脉输注甘露醇、激素,进而改善脑水肿状况,以缓解脑水肿。做好大脑的保护工作,遵医嘱用药,包括依达拉奉、醒脑静等。气管插管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患者镇痛及镇静的护理干预,做好患者的疼痛以及躁动指标的评估,并做好动态监测,合理使用镇静、镇痛药物,进而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⑤消化系统的护理:在早期循环不稳定之前,胃肠功能没有恢复,胃肠血流量减少,静脉给予肠外营养,予以持续胃肠减压。在患者的循环稳定后,尽早开始肠内营养,受到长时间禁饮、禁食的影响,在开始前一天给予少量肠内营养:重建胃肠功能,盐水10mL/h经胃管管饲,经营养泵匀速管饲康全力10mL/h,观察患者大便、肠鸣音、胃肠耐受情况。对肠鸣音较弱的患者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乳果糖口服液管饲,以促进胃肠蠕动。⑥横纹肌溶解的护理:横纹肌溶解与糖脂代谢异常、炎性肌病以及线粒体异常等存在直接相关关系,是热射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对患者进行持续床边CPB治疗,CBP可以清除细胞因子、肌红蛋白,降低核心体温,清除炎症介质,改善和保护身体多个器官、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具有抑制作用。对于患者在CBP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动静脉壶、过滤器、透析机的参数,尽快发现并处理堵塞管道的原因,避免因透析管路的凝结而造成非计划下机;正确固定透析管路,防止导管压力、扭曲引起机器频繁报警,从而缩短过滤器的使用寿命;上下机时正确冲洗管路,坚持无菌操作原则,确保管路通畅备用。⑦早期康复:在对患者进行镇静、镇痛护理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双下肢气压治疗,最佳间隔时间为每日2次,进而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对患者进行被动运动指导,降低压疮的同时避免肌肉萎缩。对于已经恢复意识的患者,需要结合患者病情指导其进行股四头肌运动、踝泵运动,并鼓励患者早期下床,协助其下床活动。在运动护理期间,需根据患者机体承受能力对运动量及运动时间进行控制,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而实现最佳运动效果。⑧心理护理:患者清醒后,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患者的情绪评估,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抑郁及焦虑情况,并实施正确的疏导。除此之外,重视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指导,帮助其更好地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对于护理期间出现的疑虑问题,护理人员需要耐心进行解答,提升其依从性。除此之外,加强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了解其实际需求,保障护理的针对性。告知患者家属多给予患者社会支持及鼓励,发挥家庭的最大支持作用,进而降低患者心理压力,实现身心健康。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心率、体温和有创血压指标状况进行分析,并准确记录;生理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肌酸磷酸激酶(CK)、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有效率(100%-死亡例数占比=有效率):痊愈(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好转(各指标趋于正常)、死亡(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且病情加重,最终死亡)。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n(%)]以及计量资料(±s)分别实施卡方(χ2)、t检验。P<0.05表示对比有意义。

2 结果

2.1 心率、体温和有创血压 护理前,两组各指标差异小,P>0.05;护理后,研究组有创血压显示高于对照组,心率、体温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统计学对比有意义,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心率、体温和有创血压对比(±s)

表1 两组心率、体温和有创血压对比(±s)

组别例数有创血压(mmHg)体温(℃)心率(次/min)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研究组2060.27±12.1479.23±6.1239.12±0.3337.05±0.18102.40±31.3486.03±13.18对照组2060.26±12.1365.82±6.1139.15±0.3238.53±0.19102.42±31.3395.62±13.15 t-0.00266.93470.291825.28890.00202.3035 P-0.99790.00000.77200.00000.99840.0268

2.2 生理指标控制情况分析 护理前,两组各指标差异小,P>0.05;护理后,研究组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统计学对比有意义,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生理指标控制情况对比(±s)

表2 两组生理指标控制情况对比(±s)

BUN(mmol/L)Scr(umol/L)AST(U/L)ALT(U/L)CK(U/L)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研究组 2017.62±1.34组别 例数357.61±69.16对照组 2017.63±1.36 6.27±1.54 392.38±150.15 96.56±4.34 3794.13±1230.34 251.34±69.12 2048.24±789.22 108.23±30.24 2245.06±513.46 568.72±135.12 t-0.023412.54420.003710.76000.257013.37440.000119.95110.61586.2198 P-0.98140.00000.99700.00000.79850.00000.99990.00000.54170.0000 12.56±1.63 392.56±150.16 196.38±41.26 3694.12±1230.23 561.25±88.13 2048.28±789.24 305.46±32.25 2145.05±513.59

2.3 疗效评估 对照组死亡率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分析有意义(P<0.05),具体见表3。

表3 两组疗效对比[n(%)]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持续变暖,高温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反应更加复杂,如横纹肌溶解症、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以及内皮细胞损伤等疾病,随着疾病的发展及恶化,会对患者器官功能产生严重损害,包括肺、肝、心、脑、肾等[5]。此外,它还可以导致组织细胞的蛋白质变性、线粒体功能降低、细胞膜损伤,从而进一步损伤患者器官功能,导致重要器官出现不可逆的损伤,对患者机体健康及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6]。热射病是由患者出现中暑症状或者前驱症状得不到保护引起的,这种疾病不仅发病快,而且即使在短时间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预后仍较差,病死率高,数据显示一般在10%-50%之间。目前,临床上根据易感人群、发病原因将疾病分为劳力型热射病(EHS)、经典型热射病(CHS)两种,其中,户外工人、军事人员以及运动员发生EHS的几率更高。临床研究[7]显示,疾病发作后若未及时实施合理、高效治疗和护理,会导致并发症发生率升高,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护理至关重要,可加快疾病恢复进程。

临床研究[8]显示,在热射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其核心措施是早期快速降低患者体温,对保护患者重要器官功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等均有积极意义。循环补液是一种有效治疗措施,该方案在患者的治疗中发挥了显著优势,可以帮助改善症状表现,在治疗过程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水电解质紊乱,有助于排出患者身体的部分热量,对水分的过度流失具有一定的补充作用。但在疾病治疗期间,需要对患者加强体征监测,并做好日常血液检测,确定患者的电解质指标,并根据患者实际状况对监测频率进行控制,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在临床护理中,专业急救人员的协助是热射病患者快速降温的“主力军”,可以尽快降低其核心体温,对疾病治疗及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对比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体温、血压及心率指标均得到有效改善,且AST、ALT、CK、BUN、Scr等生理指标控制情况较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死亡率低。由此分析可以看出,急救护理模式的实施可以帮助患者保障生命安全,对症状缓解以及疾病恢复等均有积极意义。其原因为:急救护理模式重视以患者为中心,在实际护理干预中,通过实施降温护理、心血管系统的护理、呼吸系统的护理、神经系统的护理、消化系统的护理、横纹肌溶解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心理护理等,保障护理的针对性及全面性,对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具有积极意义。降温护理的实施可以帮助患者将体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提高疗效及预后;心血管系统的护理可以通过心电及血压的监测,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科学控制,改善患者血压及心率状况;呼吸系统的护理对感染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的控制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改善患者肺功能状况;消化系统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保持机体营养健康状况,提升机体素质,进而提升其对抗疾病的能力,加快疾病恢复进程;神经系统的护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保持大脑功能,减少疾病对大脑的损伤;早期康复护理通过对患者进行运动指导,减少并发症的同时可以改善机体素质,对加快疾病恢复进程具有积极意义;心理护理可以提升患者依从性,对患者心理健康具有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急救护理模式的实施重视从多方面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指导,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生理指标、心率、血压以及体温状况,对降低患者死亡率具有积极意义,预后显著,各院可加以推广。

猜你喜欢
热射病降温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动物降温有妙招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热射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间充质干细胞对热射病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七招给心脑“消署降温”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页岩气开发降温
肉牛发生热射病死亡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