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文字失语症”

2023-11-23 19:22
读报参考 2023年33期
关键词:热词语言文字年轻人

“文字失语症”也被称为“语言贫乏症”,是指无法用逻辑完整的语言来表达内心想法的现象。全国政协委员王灿龙接受采访时表示,“文字失语症”属于网络时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即依赖网络用语进行交流,致使正常的表达能力弱化;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和能力的提升。

文字“复健”

26岁的周丽从事市场推广工作,她的工作偏向文案撰写,积累词汇的经验就是在小红书搜“文案写作”相关笔记。2023年3月,一篇“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小组的推荐笔记跃入了周丽的视线。

“我感觉自己语言表达能力被摧毁了。”周丽告诉记者,她发现,近几年,大家都倾向于在最短时间内接收具有相当密度的信息,自己渐渐习惯于使用“充满网感”且“碎片化”的词汇去描述事物。早在2019年3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2名受访者进行调查: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61.9%的受访者基本不会说诗句,不会使用复杂修辞手法的比例也达到了57.6%。显然,语言贫乏的问题不仅存续已久,且影响范围甚广。

29岁的孙蕊是一名艺术学理论专业的在读博士,她告诉记者:“当看到豆瓣推荐栏中出现了‘文字失语,便想到无数次经历过的那种有感受却无法表达的瞬间,立刻点了进去。我觉得自己找到了同类。”“组内互相尊重的氛围以及网络本身的匿名性能够让大家尽情发言,不用担心自己说得不好。”在孙蕊看来,小组的文字“复健”活动是围绕一张图片或一个瞬间描述一两句话,相比起系统性的写作训练,这种方式更轻便,也更适合生活忙碌的人,而且没有表达负担。

翻看“联盟”热帖,发现有组员提问:“该怎么描述窗口凋零的花。”跟帖者的回复五花八门:“我被锁于阳光之下,绽放,然后静待死亡。”“我曾拥抱青春,而今在昨日中梦靥。”“装点了过往的梦,咂摸了窗外的光,面对了未来的凋亡。”“透过玻璃,暖阳倾泻而下,而我终是无根之花。” 事实上,“联盟”更像是当代年轻人为提升语言文字能力开展的“自救”行动,而它不过是这个时代年轻人面对语言贫乏窘境的缩影。

语言缘何贫乏

互联网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已扎根20余年。人们无法离开网络,也接受着依赖性的反噬。人们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普遍退化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找到病因是解决问题的抓手。

“‘语言贫乏症人群主体为网生代,这一代人与互联网媒介伴生成长。”暨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郑焕钊告诉记者。他认为,互联网社交媒介带来了年轻人普遍存在的“现实孤独”,引发对真实世界的社交恐惧,“他们不善于进行线下社交,宁愿选择虚拟形式。共同的次元文化兴趣所形成的‘梗及其他网络语言成为其社交语言的共同基础”。同时,为迎合互联网受众社交语言的需要,各类公众号的语言表达也日趋口语化、表情包化和粗鄙化,这极大程度地恶化了年轻人的语言环境。

周丽向记者举例描述自己的感受,我想形容一件事情很厉害,就会用“YYDS”(网络流行语,即“永远的神”的拼音缩写),这并没有实际意义的表达。久而久之,就会习惯用这样的词汇进行口语表达甚至写作,导致在写文章或应对正式的口语表达场合时“词穷”。

当每个人的微信中都储存着样式各异的表情包,以应对网络聊天中的各种场景;当人们遇到“词穷”困境时可以选择搜索、复制和粘贴的方式,意味着传统的以抄写、记诵与应用为基础的语言文字学习方式已被当代年轻人舍弃,日渐消失在生活、学习中。

“作为互联网语言的重要构成方式,网络热梗、网络热词成为今天年轻一代的共通语言,年轻人借助网络热梗、热词建构彼此的世代与身份认同,同时也通过对网络热梗、热词的戏仿、使用进行娱乐。这些热梗、热词也因此融入到網生代的语言词汇之中,成为其语言的一部分。”郑焕钊说。

郑焕钊认为,这种词汇本身的偶然性、肤浅化和无厘头性质,也极大地冲击了规范性、逻辑性和书面化的语言表述方式,从深层次上冲击了语言表达的深思熟虑、严谨准确和生动丰富,以及建立在这种语言特征背后的思维方式。

在郑焕钊看来,更值得关注的是,人们发现语言的贫乏限制了个人情感的抒发,却少有人注意到贫乏的内在精神同样束缚着人们的表达。“从深层次看,语言贫乏是由精神贫乏决定。互联网文化的虚拟化、浅表化、单一化和庸俗化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年轻世代的精神世界的深度与丰富。”

年轻一代的“失语纠偏”行为离不开互联网媒介及其社交渠道,因而,通过打造高品质的语文学习社交软件、节目等,形成年轻人追求提升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风尚,应是互联网媒介的可为之处。除此之外,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也不应缺席。2023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人大代表王灿龙提出建议,完善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提升大学毕业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郑焕钊看来,语言文字既需要应社会发展而发展,也需要坚持人文传统和语言传统。

(摘自《瞭望东方周刊》骆晓昀)

猜你喜欢
热词语言文字年轻人
热词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热词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热词
热词
当代年轻人有多惜命
年轻人如何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