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波压力治疗仪联合药物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恢复时间的影响

2023-11-24 09:26曾华华
医疗装备 2023年20期
关键词:肝素钠全血剖宫产

曾华华

福建省龙岩人民医院 (福建龙岩 364000)

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LEDVT)的发生与妊娠期血液高凝、手术刺激、血管内皮损伤、术后卧床等多因素相关[1]。LEDVT 患者可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花斑及坏疽等,脱落的血栓可增加肺栓塞风险,因此需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预防。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是临床常用的药物抗凝方式,其可通过与抗凝血酶因子结合抑制凝血因子活性,抗凝效果较好[2]。研究表明,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剖宫产后LEDVT 发生率[3]。但大量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存在出血风险,而小剂量使用单通路作用效果欠佳,因此探究其他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现实意义。物理预防是临床预防LEDVT 的重要手段,常见手段为使用弹力袜,但此法施加压力有限,促进血液回流效果欠佳。空气波压力治疗仪(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为间歇加压系统,通过对下肢自远端向近端周期性充放气,模仿骨骼肌泵血功能,促进肢体血液循环[4]。研究显示,IPC 在促进肌肉损伤恢复、改善水肿等方面疗效显著[5-6]。基于此,本研究在小剂量注射低分子肝素钠药物干预的基础上联合IPC 干预,分析其对产妇术后LEDVT 发生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恢复时间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2 月至2022 年12 月于我院经剖宫产分娩的106 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3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产妇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纳入标准:剖宫产分娩,单胎;无LEDVT 病史或家族LEDVT 病史;近期未使用过抗凝药物。排除标准:对低分子肝素钠过敏或存在IPC 禁忌证;严重脏器功能不全;合并免疫类疾病、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妊娠并发症;精神异常、认知障碍。

1.2 方法

两组均行剖宫产术,均接受常规干预,包括踝泵运动、体位管理、弹力袜预防,其中踝泵运动15 min/次,3 次/d。

对照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杭州九源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国号准字H10980113,剂量100 IU/kg),100 IU/kg/次,2 次/d,连续注射5 d。

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IPC(Covidien SCDTMExpress 感应压力泵),充气时间设为10 s,梯度压力设为脚踝45 mmHg(1 mmHg=0.133 kPa)、小腿40 mmHg、大腿30 mmHg,压力呈阶梯变化;10 s 后自动排气,30 min/次,2 次/d;连续干预5 d。

1.3 观察指标

(1)LEDVT 发生率:统计干预期间两组LEDVT发生率,LEDVT 诊断标准参考《中国血栓性疾病防治指南》[7]。(2)凝血功能指标:干预前、干预5 d 后,采集产妇外周静脉血,置于-80 ℃冰箱保存;同批待测血样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3)血液流变学指标:干预前、干预5 d 后,采集两组静脉血送检,同批待测血样采用FASCO-3020 型全自动血液流变快测仪测定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采用Sysmex XT-2000i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红细胞比容。(4)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皮下出血、皮疹、血小板减少等并发症发生情况。(5)恢复时间:比较两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尿管拔除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LEDVT 发生率比较

干预期间,试验组1 例产妇发生LEDVT,发生率为1.89%;对照组7 例产妇发生LEDVT,发生率为13.21%。试验组LEDVT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7,P=0.027)。

2.2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干预5 d 后,两组PT、APTT 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PT、APTT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 干 预5 d 后,FIB、D-D 均 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 组间、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aP<0.05;PT 为凝血酶原时间,TT 为凝血酶时间,APTT 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FIB 为纤维蛋白原,DD 为D-二聚体

组别 例数 PT(s) TT(s)干预前 干预5 d 后 干预前 干预5 d 后试验组 53 11.26±1.14 12.97±1.65a 16.89±1.35 16.92±1.32对照组 53 11.31±1.15 11.86±1.42a 17.03±1.47 17.11±1.41 t 0.225 3.831 0.511 0.716 P 0.823 <0.001 0.611 0.476组别 例数 ATPP(s) D-D(mg/L)干预前 干预5 d 后 干预前 干预5 d 后试验组 53 25.13±3.23 28.54±3.76a 3.75±0.63 2.47±0.56a对照组 53 25.08±3.16 26.87±3.51a 3.82±0.71 2.71±0.66a t 0.081 2.364 0.537 2.019 P 0.936 0.020 0.593 0.046组别 例数 FIB(g/L)干预前 干预5 d 后试验组 53 5.34±1.09 3.67±0.91a对照组 53 5.45±1.23 4.12±1.25a t 0.487 2.119 P 0.627 0.036

2.3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干预5 d 后,两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红细胞比容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mPa.s,±s)

表3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mPa.s,±s)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aP<0.05

组别 例数 全血高切粘度(mPa.s) 全血低切粘度(mPa.s)干预前 干预5 d 后 干预前 干预5 d 后试验组 53 4.73±0.21 4.22±0.18a 8.65±0.78 8.14±0.32a对照组 53 4.69±0.27 4.45±0.14a 8.58±0.76 8.34±0.28a t 0.851 7.343 0.468 3.424 P 0.397 <0.001 0.641 <0.001组别 例数 红细胞比容(%)干预前 干预5 d 后试验组 53 37.95±0.25 37.32±0.32a对照组 53 38.07±0.43 37.63±0.27a t 1.756 5.390 P 0.082 <0.001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5 两组恢复时间比较

试验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尿管拔除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恢复时间比较(h,±s)

表5 两组恢复时间比较(h,±s)

组别 例数 下床活动时间 排气时间 尿管拔除时间试验组 53 17.86±5.31 24.15±5.26 19.77±6.79对照组 53 19.94±4.62 26.77±7.69 23.15±7.60 t 2.151 2.047 2.414 P 0.034 0.043 0.018

3 讨论

低分子肝素钠是产科常用抗凝药物,本质为高度硫酸化的线性多糖,经分级处理分子量降低,较普通肝素生物稳定性更强[8]。其可针对性灭活凝血因子Xa 等含丝氨酸活化中心的凝血因子,发挥抗血栓形成作用[9]。LEDVT 发生的主因是血液回流障碍,治疗应以促进血液循环为主要原则。临床采用多种物理干预手段,以弹力袜、IPC 较为常见。弹力袜通过对小腿持续加压达到促进血液回流的效果,优点是方便、快捷,但存在压力较小、无法调节等缺点,且弹力袜边缘长期压迫皮肤,可能造成压力性损伤[10]。IPC 为新型设备,主要利用充放气对大腿、小腿加压,促进血液回流。其间歇性加压更符合人体血液循环规律,避免持续加压造成的损伤;同时压力调节范围较大,可实现多部位加压,以更好地适应不同患者的预防需求。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LEDVT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IPC 联合药物干预可有效降低LEDVT 发生率。

多种原因导致的血液高凝状态是LEDVT 形成的生理基础,调节凝血功能是预防LEDVT 的重要环节。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PT、APTT 高于对照组,FIB、DD 低于对照组,说明联合IPC 可增强低分子肝素钠的抗凝效果。其原因为,低分子肝素钠中的肝素可与抗凝血酶Ⅲ结合,促使其构型改变更易与凝血酶结合,形成复合物,进而抑制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发挥良好的抗凝效果[11];同时,IPC 可通过脉冲式血流预防凝血因子聚集,避免凝血因子附着于血管内膜,起到高度抗凝作用[12]。

血液流变学是反映血液流动、成分等相关的科学。研究显示,剖宫产产妇受手术创伤和疼痛影响,围手术期血液流变指标波动较大,术后1~3 d 呈峰值状态,在此期间血液黏滞度呈异常状态[13]。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红细胞比容均低于对照组,表明采用IPC 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可积极调节剖宫产围手术期血液流异常状态。其原因为,低分子肝素钠在抑制凝血酶的同时可增强血管通透性,从而提高血液流动性,降低全血粘度[14];同时,IPC 气压泵式躯体循环可通过充气、排气过程的反复作用,提高血液流速,促进血液快速、稳定地单向流动,进而降低全血高切粘度。因此,联合IPC 可提高低分子肝素钠预防LEDVT 的效果,且未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表明此法较为安全。陶芳等[15]研究认为,此疗法不增加产后出血风险,与本研究结论相似。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尿管拔除时间更短,提示联合IPC 可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其原因为,使用IPC 可改善下肢外周循环,缓解术后末端缺血、水肿情况,不仅能有效预防血栓形成,还可通过刺激内皮功能促进剖宫产伤口恢复,有助于患者更早地开始自主活动[16-17]。此外,研究显示联合IPC 可减轻术后疼痛[18],可能是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缩短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IPC 联合药物干预可降低剖宫产术后LEDVT 发生率,改善凝血及血流变指标,缩短恢复时间,且不会增加安全风险。

猜你喜欢
肝素钠全血剖宫产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阿斯匹林或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对比研究
气压仪联合低分子肝素钠在妇科术后不同风险分级DVT患者中的应用
应用快速全血凝集试验法诊断鸡白痢和鸡伤寒
达肝素钠和肝素钠对小鼠毒性的比较
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