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式低压快速吸痰联合手动间歇性声门下吸引在ICU 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2023-11-24 09:26刘菡玉周小金黄素菲
医疗装备 2023年20期
关键词:密闭式分泌物例数

刘菡玉,周小金,黄素菲

江西省吉安县人民医院 (江西吉安 343100)

ICU 患者因病情危急,多存在气体交换障碍,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故需给予人工气道管理。人工气道管理是一种常用的辅助呼吸方法。而人工气道建立后会影响患者上呼吸功能,导致呼吸道内分泌物干燥,难以排出,严重时可导致气道阻塞等[1]。既往研究指出,进行人工气道管理时,患者咳嗽反射能力下降,不能及时排出分泌物,需给予吸痰处理[2-3]。而常规吸痰处理多为外部侵入性操作,易导致低氧血症。研究表明,密闭式吸痰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低氧血症发生率[4]。气管导管可使声门和导管气囊之间形成死腔,口鼻腔分泌物可向下进入声门下、气囊上形成滞留物,导致肺部感染,故进行声门下分泌物吸引极为重要[5]。基于此,本研究探讨密闭式低压快速吸痰联合手动间歇性声门下吸引在ICU 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7 月至2022 年7 月我院收治的94 例行人工气道治疗的ICU 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7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纳入标准:于我院ICU 治疗;存在吸痰指征。排除标准:吸痰前出现严重肺部感染;合并严重慢性肺病;入院时即为Ⅲ度黏度痰液。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人工鼻及开放式吸痰护理:患者气道管直接与人工鼻(美国泰利福医疗,型号:41312)连接,侧孔与吸氧管连接,根据患者情况更换。气道管理:随时观察气囊测压表变化,避免含有病原菌的滞留物漏入下呼吸道;严格按照无菌原则进行操作;吸痰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吸出物的性状、量等,如出现异常,立即给予针对性处理;给予患者口腔护理,拔管后即刻将口咽部分泌物处理干净;定期进行痰细菌培养,如患者出现感染等情况,及时给予抗菌药物治疗。

试验组给予密闭式低压快速吸痰联合手动间歇性声门下吸引。应用湿化器及密闭湿化水罐(新西兰费雪派克,型号:MR850),设置输出气体温度37 ℃、绝对湿度44 mg/L,并采用一次性密闭式吸痰管(太平洋医材股份有限公司);加温湿化器的两端分别与氧气流量表、湿化管路连接,确保各部分连接完整后进行人工气道管理。选择有创模式,开始吸痰时动作轻柔,缓慢回抽吸痰管,吸痰完成后将吸痰软管远端回抽至安全转盘内侧,冲洗时经蓝色注液口用不带针头的输液器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同时按住负压控制阀;进行吸痰处理时需确保处于无菌环境,避免出现管道内凝水现象,并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调节分钟通气量;吸痰时用纱布、棉签等湿润患者嘴唇,提高口腔舒适度,避免来回抽、插损伤气道黏膜,吸痰时间不超15 s/次,连续吸痰不超3 次。气道管理方法同对照组,进行气道管理时,需严格观察吸气管理长度,避免吸气过长影响加温加湿效果。手动间歇性声门下吸引:每2 小时进行1 次手动声门下吸引和冲洗,先用注射器连接气管导管的声门下吸引管,将声门下滞留物吸尽,用另一个20 ml 注射器抽0.9% 氯化钠注射液3 ~5 ml,注入声门下吸引,如此反复进行,直至抽吸出清洗液澄清为止,保持导管通畅,避免堵管,根据滞留量调整吸引间隔时间。

1.3 观察指标

(1)治疗相关指标:比较两组吸痰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ICU 住院时间等。(2)气道湿化满意度[6]:分为湿化满意、湿化过度和湿化不足;痰液较为黏稠且不易被吸出,为湿化不足;吸引管内并未见痰痂同时痰液较为稀薄,可通过自主咳嗽排出,为湿化满意;痰液过度稀薄且需要不断吸引,双肺和气道存在痰鸣,为湿化过度。(3)呼吸循环相关指标:应用Detax Ohmeeda 监护仪连续监测患者脉搏血氧饱和度(saturation of peripheral oxygen,SpO2)、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心率(heart rate,HR)。(4)痰液黏稠度:比较干预后两组痰液黏稠度,Ⅰ度痰液为湿化过度表现,即痰液过度稀薄等现象;Ⅱ度黏痰成团状或块状黏痰,为理想湿化痰液,即湿化满意痰液;Ⅲ度黏痰为有痰痂形成的黄色黏痰,咳痰困难。(5)气道状况:参照相关研究以气道状况评价表评价患者气道状况,包括气道通畅程度等3 项,每项0~10 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气道状况越好[7]。(6)并发症:统计两组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8]。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相关指标比较

试验组治疗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相关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相关指标比较(±s)

吸痰时间(s)试验组 47 8.16±1.73 11.04±2.19 117.69±20.34对照组 47 11.37±2.06 13.59±2.21 101.33±21.16 t 8.181 5.619 3.821 P<0.001 <0.001 <0.001组别 例数 ICU 住院时间(d)机械通气时间(d)

2.2 两组人工气道湿化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气道湿化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人工气道湿化满意度比较[例(%)]

2.3 两组干预后痰液黏稠度比较

试验组痰液黏稠度由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后痰液黏稠度比较(例)

2.4 两组呼吸循环相关指标比较

吸痰前两组呼吸循环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吸痰时的SpO2、MAP 高于对照组,HR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呼吸循环相关指标比较(±s)

表5 两组呼吸循环相关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aP <0.05;SpO2 为脉搏血氧饱和度,MAP 为平均动脉压,HR 为心率;1 mmHg=0.133 kPa

组别 例数 SpO2(mmHg)吸痰前 吸痰时 吸痰后试验组 47 94.37±10.68 94.02±9.47 93.58±10.39a对照组 47 94.06±11.39 88.16±9.08 92.74±10.12a t 0.136 3.062 0.397 P 0.892 0.003 0.692组别 例数 MAP(mmHg)吸痰前 吸痰时 吸痰后试验组 47 77.03±5.19 78.75±7.02 78.16±6.49a对照组 47 76.58±5.54 74.16±7.38 76.35±7.12a t 0.406 3.089 1.288 P 0.685 0.003 0.201组别 例数 HR(次)吸痰前 吸痰时 吸痰后试验组 47 109.27±10.29 109.85±8.56 110.71±8.62a对照组 47 110.35±8.76 115.67±8.19 117.38±9.04a t 0.548 3.368 3.661 P 0.585 0.001 0.000

2.5 干预前后两组气道状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气道状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气道通畅情况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干预前后两组气道状况比较(分,±s)

表6 干预前后两组气道状况比较(分,±s)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气道通畅情况干预前 干预后试验组 47 3.08±0.65 7.34±1.52a对照组 47 3.11±0.63 6.62±1.27a χ2 0.227 2.492 P 0.821 0.014组别 例数 湿润程度干预前 干预后试验组 47 3.25±0.68 7.27±1.05a对照组 47 3.38±0.71 6.79±1.12a χ2 0.907 2.143 P 0.367 0.035组别 例数 气管内出血情况干预前 干预后试验组 47 6.01±0.95 7.39±1.17a对照组 47 6.09±0.73 7.91±1.06a χ2 0.458 0.651 P 0.648 0.516

2.6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表7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人工气道管理是ICU 患者救治过程中常用的辅助呼吸手段。进行人工气道管理时,患者咳嗽反射能力下降,不能及时排除呼吸道内分泌物,需行辅助排痰处理[9]。目前传统开放式吸痰需要呼吸机治疗,可增加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密闭式吸引借助无菌辅助装置,可有效减少吸痰过程中血氧饱和度降低风险[10-12]。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吸痰时间长于对照组,痰液黏稠度低于对照组,提示该干预措施可有效缩短患者吸痰时间,降低痰液黏稠度,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其原因为,密闭式低压快速吸痰联合手动间歇性声门下吸引干预利于痰液咳出[13]。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试验组吸痰时SpO2、MAP高于对照组,HR 低于对照组,即对患者给予加温湿化器干预配合密闭式低压快速吸痰护理,可降低低氧血症发生率。其原因为,密闭式低压快速吸痰过程处于密闭情况下,吸痰时不直接接触吸痰管,不会中断呼吸机送气,可降低低氧血症发生率。本研究结果另显示,试验组气道湿化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湿化不足率低于对照组,气道通畅情况、湿润程度及气道内出血情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提示该模式可改善气道通畅情况,这主要与联合措施能将气囊上方分泌物吸出有关。手动声门下吸引时间歇性吸引可使气囊上方的气道黏膜得到充分休息,气道湿度变化小,能有效减轻气道损伤,尽可能维持气道生理状态。

ICU 患者咳嗽反射能力下降,影响肺泡气体交换,降低血氧含量,且其呼吸道内部堵塞较多分泌物,可进一步增加肺部感染发生率[14]。同时,气管导管可在声门和导管气囊间形成死腔,使分泌物滞留于声门下和气囊,进一步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风险。本研究结果显示,该模式可一定程度上降低肺部感染、低氧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其原因为,进行密闭式低压快速吸痰联合手动间歇性声门下吸引时,可有效切断口腔—下呼吸道逆行感染途径,减少口咽部细菌移位定植,防止感染性分泌物误吸,减少细菌滋生,进而降低肺部感染率。

综上所述,将密闭式低压快速吸痰联合手动间歇性声门下吸引应用于ICU 患者人工气道管理,可缩短患者ICU 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维持吸痰时血流动力学稳定,并提高气道湿化满意度,改善气道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密闭式分泌物例数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密闭式吸痰法与开放式吸痰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根系分泌物解铝毒作用研究进展
眼屎给你的健康忠告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花生根系分泌物的鉴定和化感作用研究
密闭式矿热电炉生产锌粉节能优化设计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不同类型垃圾收集设备的环境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