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一个有趣的孩子

2023-11-29 05:11陈燕敏
师道 2023年11期
关键词:趣味长大女儿

陈燕敏

我必须试着变得柔软,而非坚硬。流畅,而非拘谨。温柔,而非冷漠。发现,而非寻找。

——琼·安德森《海边一年》

女儿刚满五周岁,白白净净,肉嘟嘟,说话奶声奶气却总喜欢模仿大人的成熟,别提多惹人喜爱了。

接女儿回家的路上,她告诉我:“我们班的林老师喜欢我,都想把我带回家了。”我问她:“老师为什么喜欢你呢?”女儿毫不犹豫地说:“因为我肉嘟嘟啊,妈妈没发现我們班就我最肉吗?”

躺在床上,女儿说要跟我说几句悄悄话,然后就在我耳边“叽里咕噜”地念着,当然,我也配合她“叽里咕噜”地耳语。女儿说:“妈妈,你听出来了吗?我说的是我好喜欢你,我知道你也好喜欢我。”

在女儿面前,我是一个有趣的妈妈。我甘心把自己扮得无比丑陋只为搏女儿一笑,我愿意搁置成堆的工作躺在床上和女儿无厘头地聊天,我享受和女儿紧紧拥抱在一起然后如触电般猛地把彼此推开再哈哈大笑的感觉,我乐意用极度夸张的口吻和表情模仿绘本中的一个个人物形象……我非常珍惜人类幼崽难得的单纯世界,努力给女儿最多的快乐。

其实,和女儿相处的种种方式都是多年前陪伴儿子的那套方法。

曾经的儿子也和女儿一样开心,虽然不像女儿那么会说话,那么会逗人,但总是乐呵呵的。有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都重复着“妈妈,我一起床就能看到你,好幸福啊”开始一天,又重复着“妈妈,我一定要梦见你”结束一天。现在儿子长大了,他的世界没有女儿那么单纯,也不像过去那么爱笑,文静了很多,坏毛病也不少(更多表现在卫生习惯上),偶尔还会对我吹胡子瞪眼。所幸,叛逆期缓缓来袭却并未让人束手无策,学习上虽有“不思进取”般的佛系,成绩却也稳稳地保持在中等水平。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心胸宽厚,为人善良,在家从不见他说同学坏话,顶多调侃一下老师的趣事。即使被我骂得狗血淋头,不到半天便又开始妈前妈后地哄我开心,总给人一种天真有趣的感觉。

王小波说,趣味是感觉这个世界美好的前提。在充满趣味的生活里、在爱的拥抱中长大的孩子,乐观开朗,笑容满满,自信十足。未来的他们极有可能考上一所普通大学,有一份普通的工作,然后平平凡凡地在芸芸众生中拼搏,但是他们对生活是热爱的,他们的内心是柔软而轻盈的,容易捕捉到生活中的幸福,一如他们平凡的父母一般。

岁月这东西,会把人变成各种样子,谁也看不清未来的路是怎样的。贫与富、顺与逆、祸与福、得与失,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唯一能控制的是自己在不确定面前的态度,用自己对生活的热爱拥抱人生的一切,捕捉生活中一切有趣味的东西,让自己快乐点,再快乐点。这种快乐不是为了未来,而是为了此时此刻。

现在很多孩子是不快乐的,其根源就在于学习的压力。为了让孩子未来更好地生活,为了释放自己的焦虑,为了学校的声誉,为了那份可观的绩效,大人们总喜欢用自以为是的“高瞻远瞩”逼着孩子在厚厚的习题集面前埋头苦干,孩子与生俱来的趣味性就一点点被磨灭了,变成背着厚重书包、拖着沉重脚步的工具人。

可能有人会说,现在只让孩子开心自在地生活着,长大后不学无术不是更痛苦吗?快乐和学习之间可以是没有鸿沟的,“学海无涯苦作舟”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当学习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他们不会觉得学习是苦的,相反,是一种充实的快乐。喜欢做饭的孩子会惧怕炉火吗?喜欢阅读的孩子废寝忘食不是常态吗?喜欢运动的孩子难道不会风雨无阻地奔赴操场吗?聪明的大人们,请别把学习和做几张试卷等同起来,学习可以和生活一样有趣,让教育回归“呵护童心、顺应天性、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本质,扯下孩子身上僵硬的木偶线,让他们都成为有趣的人吧。

(作者单位:广东揭阳市特殊教育学校)

责任编辑 晁芳芳

猜你喜欢
趣味长大女儿
大三的女儿
海的女儿
快快长大
我长大了
午睡的趣味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
富养女儿先富养自己
女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