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务驱动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整合学习策略研究

2023-12-01 08:42王月霞
教育界·A 2023年30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小学语文

【摘要】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期间,教师需要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有效获取知识。文章简要分析了大单元整合学习模式和任务驱动理念的内涵及价值,并提出教师可以采取基于学习目标设计任务、围绕任务设计学习活动、系统评估学生任务完成成果等策略,更好地发挥任务驱动理念和大单元整合学习模式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提升小学语文课程育人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任务驱动;大单元整合学习

作者简介:王月霞(1981—),女,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幸福里实验小学。

指引学生开展大单元整合学习活动已然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开展相关工作可以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提升学习深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践行任务驱动理念,以任务为支架,驱动学生找出学习与探究的方向,挖掘大单元学习材料中的信息,顺利构建大单元知识体系,并逐步提升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教师需要深度剖析大单元整合学习和任务驱动的内涵,明确二者对教学的积极影响,并选择科学的教学策略,有效结合任务,驱动学生开展大单元整合学习活动,推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进程。

一、大单元整合学习概述

(一)概念剖析

大单元整合学习是指教师以教材中的自然单元为基础,确定大单元教学内容,基于大单元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从人文素养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索入手,将课内外资源整合重组,形成完善的大单元教学结构,让学生基于大单元教学结构展开综合性学习活动,以此构建完整的大单元图式的学习模式。

(二)价值分析

大单元整合学习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局限,顺利构建知识体系。大单元中的课文、综合性学习、导语等多个板块以及课外材料之间有很多共同的要素,引入大单元整合学习模式,学生可以在学习活动期间顺利感知这些要素之间的关联,既能够利用大单元的多个学习材料深度解读某一篇文章或某一段文字,又可以基于某一篇文章的解读经验系统梳理不同的学习材料,打破思维的局限,避免局限于一篇文章或一课内容,顺利构建大单元知识体系。

二、任务驱动概述

(一)概念剖析

任务驱动是一种基于任务教学法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师要合理设计一个或一系列学习任务,让学生以任务为动力、以完成任务为目的开展学习与探究活动。在践行这一理念期间,教师需要以任务为媒介,指引学生参与到感知、体验、实践、合作等活动中,让学生主动围绕任务获取知识,而非完全依赖教师。

(二)价值分析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生的知识是通过有意义的构建方式获得的,教师只是学生开展知识构建活动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要认识到“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无穷”的道理[1],指导学生参与到深度学习活动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主动获取知识,提升学习能力。通过引入任务驱动理念,学生可以在任务的指引下参与学习活动,既能够得到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提高学习效率,又能够丰富主动学习的经验,逐步摸索出学科知识学习的方法。如此,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即便没有他人的直接帮助,学生也能够有效获取知识,顺利解决问题。

三、基于任务驱动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整合学习策略

鉴于大单元整合学习模式和任务驱动理念均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将二者有效结合,让学生主动而有效地参与到大单元学习活动中。基于此,笔者开展实践研究活动,在分析教学案例的过程中总结了如下基于任务驱动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整合学习策略。

(一)基于目标设计任务,指引学生整合大单元内容

为将任务驱动理念与大单元整合学习模式进行有效融合,借助任务突出大单元整合学习模式的优势,教师需要基于大单元学习目标设计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使下开展大单元整合学习活动,逐步挖掘单元内容的联系,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深度探索并系统整合大单元学习内容。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多个能够促使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相关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由浅入深地参与大单元整合学习活动。同时,教师要注意任务的总数不宜过多,以免让学生产生过大的学习压力。教师可以根据大单元学习目标的达成难度,设计3~5个任务[2]。以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开展以下工作。

1.统整学习目标

本单元的单元导语、阅读板块、写作板块、语文园地和“快乐读书吧”栏目均涉及“神话”这一主题,教师可以将与神话相关的材料作为补充资源,并整合课内外资源,如将与“盘古开天地”相关的文言文材料引入课文《盘古开天地》的解读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提升对盘古的认识,并为分析文言文课文《精卫填海》做准备。完成大单元教学结构构建工作后,教师可以确定如下大单元学习目标。

目标1:学习本单元的神话故事,基于语境挖掘阅读材料中生字的含义和部分生字的写法(指向语言运用素养)。

目标2:在阅读的过程中有序梳理神话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体会神话故事中神奇的想象(指向思维能力素养)。

目标3:在阅读的过程中归纳神话故事传递的精神,体会中国的神话故事中蕴含的积极价值理念,学习神话故事的积极元素(指向文化自信素养)。

目标4:在阅读神话故事的过程中挖掘人物的美好品质,体会中外神话故事的异同,感知每篇文章的语言特色,并基于已学知识完成“我和 过一天”的写作任务(指向审美创造素养)。

2.综合设计任务

在统整大单元学习目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大单元任务,为学生提供大单元整合学习的方向。

任务1:结合“语文园地”板块“交流平台”的内容和单元导语“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一语文要素,分析阅读神话故事期间需要注意哪些元素。

任务2:阅读课文、教师补充的阅读材料和“快乐读书吧”栏目中提到的部分中外神话,查找生字的含义,记录各个神话故事的起因、經过和结果。

任務3:基于阅读成果完成单元写作任务。

教师在明确大单元教学结构的基础上,系统挖掘大单元学习目标,并由此设计大单元任务,为学生系统开展学习活动、研读课内外学习材料提供指引,有助于其顺利达成大单元学习目标。

(二)围绕任务设计活动,推动学生展开大单元学习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独立完成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具有一定的难度[3]。鉴于此,教师可以巧妙借鉴心理学中的“门槛效应”,即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明确任务内容的基础上,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围绕任务设计与之相对应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逐步开展学习活动,逐步提升学生的探究深度,增强其学习信心,从而推动学生顺利完成任务,使其参与到大单元整合学习活动中。在设计学习活动期间,教师可以将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结合,也可以将个体思考与集体讨论结合,并关注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提升学生的大单元学习效果。

以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为例。在引导学生基于任务参与小学语文大单元整合学习活动期间,教师可以设计“阅读课文,分析每篇课文中哪些元素可以让读者把握人物特点”这一任务。结合这一任务,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活动。活动1:自主阅读。活动2:小组讨论。活动3:师生互动。

在活动1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展开思考,基于既往的学习经验和活动内容划出课文中可以突出人物特点的词、句、段,初步形成自己的理解。在参与活动2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相互交流意见,共享自主阅读收获,从而在组员的辅助下进一步探索各篇课文中与人物特点相关的词、句、段信息,避免学生出现参与学习活动兴趣不足的问题。在活动3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系统整合介绍人物特点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按顺序展示教材中的课文,请学生指出课文中可以突出人物特点的内容,做好标记,并记录人物描写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补充学生容易忽视的信息,如“通过标题凸显人物特点”“通过典型事例凸显人物特点”等。接着,教师可以与学生重新浏览课文,整合其中的内容,并出示如下问题。问题1:为什么要描写人物的特点?问题2: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有哪些?问题3:如何做到精选典型事例?问题4:如何描写细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解读成果回答问题,让学生列举课文中的范例证明自己的观点,并将学生的答案和选择的例子整合到思维导图中,分享给学生。

教师结合任务内容有序设计多个与之相关的活动,可以让学生顺利、有效地参与任务探究环节,取得相对理想的任务成果。

(三)系统评估任务影响,科学补充大单元学习任务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指出,教师要将教学和评价结合起来,形成新的反馈教学,及时查漏补缺,助力学生掌握知识[4]。因此,在指引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要注意评估任务影响,判断学生是否达成预期目标,从而科学补充大单元学习任务。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评、回顾学生课堂学习表现等策略评估任务影响,基于不同学生的任务影响评估成果,为其制订有针对性的拓展学习任务或指导计划。若评估成果理想,教师可以指引学生进一步参与拓展探究活动,提升学生的大单元整合学习深度;若评估效果不理想,教师可以找出学生未达成的目标,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设计后续学习任务。

以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教学为例。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鲁迅的性格、经历和作品,并学习如何以事写人,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师在指引学生完成大单元整合学习活动后,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检验学生的任务完成成果。如针对“阅读《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文章,收集与之相关的背景资料,深度分析并学习鲁迅身上的精神品质”这一任务,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评估任务对学生的影响。

1.问卷调研

教师可以设计网络问卷,开展调研活动,请学生完成“鲁迅先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一多选题。在问题下方,教师可以设计“儒雅”“上进”“有傲气傲骨”“有爱国情怀”“关心人民”“其他”等选项,并鼓励学生结合自己所选的内容展开简要论述,说明哪些故事、文章可以体现鲁迅的这一特点或品质。教师在分析问卷调研成果时,既可以通过学生选择的选项判断其是否全面认识鲁迅先生,又可以通过学生论述的内容判断其学习的广度。如果学生能够写下“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样的名言或《狂人日记》等课外文章,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分享拓展探究的成果,在保持其拓展探究热情的同时,让其他学生也能受到影响,提升学生大单元整合学习的广度。

2.分析学生日常表现

教师可以分析学生的日常表现,以此判断学生能否践行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5]。例如,教师可以在休息期间观察学生能否主动帮助身边的人,能否在升旗仪式上做到严肃地列队站立……基于观察成果,教师可以开展评估活动,判断学生是否真正在生活实践中发扬鲁迅先生的优秀品质。

基于评估成果,教师可以有效检验这一任务对学生的影响,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后续育人计划,补充学习任务,保障学生更深入、广泛地收集与鲁迅先生相关的信息,形成积极的价值理念。同理,教师也可以巧妙评估其他任务对学生的影响,灵活调整教学方案,促使学生有效完成大单元整合学习活动。

结语

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工作期间,教师要把握当下的教学改革趋势,认识到有效指导学生参与大单元整合学习活动的重要性,以及任务驱动理念对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探索基于任务驱动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整合学习策略。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教材中的单元出发,明确教学目标,基于教学目标科学设计任务,在此基础上,设计多个教学活动,使学生逐步掌握完成任务的方法,顺利构建大单元知识体系,提升语文学习能力。最后,教师需要通过恰当的手段评估学生的任务完成成果,有针对性地完善教学细节,通过补充学习任务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保障大单元教学完成质量。

【参考文献】

[1]林碧玲.小学语文主题学习模式下的单元整合策略[J].华夏教师,2022(20):73-75.

[2]薛小亮.任务驱动,让小学语文课堂更高效[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2(6):13-14.

[3]胡多军.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2(11):49-50.

[4]蒋琴.单元大任务:引导学生走进真实的阅读场域:以统编版小学语文四下第二单元为例[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2(11):23-24.

[5]董亚宾.略谈任务驱动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2(9):45-47.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小学语文
基于任务驱动的实验报告及其在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