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的联系记忆法在温病学教与学中的应用*

2023-12-03 09:52樊烜婷钱占红丁鑫荣宝山刘派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卫气温病教与学

樊烜婷 钱占红 丁鑫 荣宝山 刘派

(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临床基础学科,是中医学经典课程的主要课程之一,是一门连接中医基础学与中医临床学的桥梁课程,在中医学临床思维的培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该课程教学内容涉及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内容跨度大,涵盖内容多,学生在学习中不容易从整体上把握各知识点的联系和区别,很难将之前学习的知识点与之后的内容联系起来,形成中医思维,容易进入死记硬背的误区[2]。

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教育家Tony Buzan提出的一种运用于学习、思考、记忆的模式,可称其为发散性思维模式[3]。近些年这种模式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当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进行大脑的开发,对学生之后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在有限的条件下,重视应用思维导图,优化教学设计,启迪学习思维,建立有效的联系记忆,探索温病学学习新模式,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自主性,达到最佳“教与学”的效果。

1 思维导图在温病学教与学中的应用优势

思维导图可以将抽象广泛的知识系统整合为图像的模式,使复杂的知识转变为更加直观形象、浅显易懂的图像,从而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使学习内容可视化[4]。在中医学教育中,中医思维的培养是教育的重点内容,中医经典的学习是关键,也是难点,将思维导图运用到中医学教育中,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中医经典的学习,培养中医思维[5]。在运用思维导图法教学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课前使用思维导图预习、课中制作课堂笔记、课后复习,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知识点,加快学生记忆知识的速度,显著提高学习效率[6]。

思维导图是学习与艺术的结合,在制图的过程中,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思维过程外现,把成片的知识信息变成有逻辑的结构图,能够顺应学生大脑的记忆规律,可促进提升学生的记忆兴趣[7]。在《温病学》这门基础与临床桥梁的课程中,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准确迅速地将课程的重点、关键点和联系点找出来,一方面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另一方面使学生抓紧知识主干,分解知识点,降低学习难度,增强学习效率[8]。思维导图有发散性思维的特点,从一个主题无限地向四周放射,学生在预习、学习、复习过程中通过自己制图,可以把之前学习的基础知识点与现在的知识联系起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是知识积累与整理的过程[9]。

2 思维导图应用于温病学教与学中的形式

思维导图应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逐渐形成中医学思维模式,采用两种风格形式将思维导图贯穿于温病学的教与学中,既把温病学的内容作为独立学科进行理解记忆,又把它作为桥梁课程将之前的基础知识联系记忆,为之后的临床课程做准备[10]。(以湿温病为例)

2.1湿温病作为独立疾病的整体学习 湿温病作为温病学中重要的一个病证,从定义、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治则治法及辨证论治等方面与其他病证既有相同之处,又有独自的特点,因此在学习中容易混淆,现将其内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出来,方便层次的理解与记忆。

根据思维导图的中心思想使用XMind8软件,选取核心主题,进而向周围发出分支,将重点知识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分层次地、细致地展示处理,来构建更加立体的知识框架[11]。当制作思维导图时,以湿温作为关键词,置于导图中心;其次,将湿温病的概述、病因病机、诊断、辨证要点及治则、常见证型及涉及原文[12]等作为二级节点,从中心向外扩展;根据二级节点的内容,来判断是否需要建立三级节点,依次类推,最后建立起湿温病思维导图结构图[13],见图1。

2.2湿温病中独立证型与中医基础学科的联系学习 中医学的特色是辨证论治,湿温病在其辨证论治中有多个证型,每个证型的内容涉及到症状、病机、病位、治法和方药等方面,这些内容属于之前中医基础学科的范畴,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和方剂学[14]。为了将现有的知识与之前的知识联系记忆,采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有效的将中医基础课程和温病学巧妙的结合起来,构成一幅清晰易懂的思维导图。(以湿温病湿遏卫气证为例)

根据思维导图的中心思想使用XMind8软件,选取核心主题,进而向周围发出分支,将重点知识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分层次地、细致地展示处理,来构建更加立体的知识框架[15]。在湿遏卫气证思维导图制作中,将湿遏卫气作为中心主题,放在导图中央;其次,将中基、中诊、方剂、中药作为二级节点,从中心向外扩展;根据二级节点的内容,来判断是否需要建立三级节点,依次类推,最后建立起湿遏卫气证思维导图结构图,下图2。

图2 湿遏卫气思维导图

3 思维导图在温病学湿温病湿遏卫气证教与学中的应用

3.1教师教学准备中的应用 高质量的教学源于完美的教学设计。在老师备课时加入思维导图,进而使教师能够更好的掌握教材、了解教学大纲、进一步拓展教学思路,丰富课上内容,并能图文并茂的将湿遏卫气证的临床表现、病机、病位、治法、处方及用药等相关内容生动简洁的归纳在一起。如此,既可更好的掌握整体教学内容,又能帮助教师理清授课思路,避免无意义的重复,分清证型的要点是悉知其临床表现、病位、方药,难点在于讲明白“湿遏卫气”的病因、病机、选方及用药是怎样体现“宣上、畅中、渗下”,进而将复杂的问题浅易化、条理化、清晰化[16]。

3.2教学课堂中的应用 在教室授课环节中,提倡使用板书,将思维导图与板书生动的结合,用主题词湿遏卫气为中心,辅以图示,随着课程内容的进度,逐渐引领学生主动参加绘制思维导图的工作。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带领学生紧紧随着老师的思路深入探索,待课程讲授完毕时,条理简单、层次清晰而又内涵丰富的湿遏卫气思维导图已印于脑海,原本乏味的学习内容,一跃成为易记的、层次清晰的图画模式,使学生印象深刻,可分层次的使学生可以联系中医基础理论的病位、病机及治法等,中医诊断的症状分析,中药的作用主治,方剂的组成及功效等内容,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知识框架的构建。教师除了能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授课,还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多种教学方法的渗透,提高课堂的活跃度[17]。通过学习,使学生知晓该证型的病位、病机、临床表现、治法及处方用药,建立了初步的中医辨证思维[18]。

3.3学生课后复习中的应用 可以作为一种测试工具,测试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19]。当学生课下温习时,能够依据课上老师构建的思维导图,再次对导图内容进行增补、完善及延展,这样学生思路越来越清楚[20],使湿遏卫气证的知识点清晰明了,方便记忆及领会,尽可能达到“一图顶千言”的目标。而且在绘制导图时,能够将中基、中诊、中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碎片,进一步整合成完整的知识脉络。对于学生来说,思维导图可应用于学习的任何阶段,例如: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温习,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效果及学习的自主性。

4 思维导图在温病学教与学中的意义

“教学”活动是“教”和“学”的互动协作,在教学活动中应用适合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要提倡师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在授课时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达到自我提高、终身学习的宏伟目标打下基础,这些远大目标的实现是要基于教师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完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授课方法,而思维导图就是目前能使用的教学方法[21]。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可视化的工具,在中医学教学领域中经过多年探索应用。

首先,思维导图的应用有助于教师优化教学设计,将章节中心内容归纳在一张纸上,既可把握整体教学内容,从细节上理清教学思路,促进师生互动,对“教”与“学”质量的提高和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22]。其次,思维导图的使用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3],通过亲自制图,将其应用于预习、上课、复习等各个学习环节,并逐步构建知识框架,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培养了中医思维。最后,绘制导图时,能够将中基、中诊、中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碎片,进一步整合成完整的知识脉络。通过思维导图很容易发现自我知识的盲点,及时查缺补漏,提高学习效率,充分调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发散学生思维,扩展教学内容,可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切实提高教学效果[24]。

基于“思维导图”的联系记忆法应用于温病学教学,意在使学生学好本课程、本章节、本知识点的基础上,回顾复习中医基础课程相关知识,为之后中医临床课程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充分发挥中医临床基础课程的桥梁作用[25]。

猜你喜欢
卫气温病教与学
基于“卫气稽留”论治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楷书的教与学
从卫气与经脉关系论“审察卫气,为百病母”*
浅谈温病特色诊法之舌诊
教与学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秋天失眠、嗜睡,《黄帝内经》提醒你注意肠胃保健
卫气:保护人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奇异值分解的教与学
参与式教学法在温病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