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2023-12-05 08:47高正杰
云南农业科技 2023年6期
关键词:金平红河州全州

高正杰,段 晶

(红河州农业科学院,云南 蒙自 661199)

红河州地处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节点和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前沿,拥有河口和金平国家级一类口岸及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红河综合保税区、国家级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等3 个开放发展平台,区位优势明显;州内雨热同期、水热资源丰富、高原型气候多样立体、得天独厚,中药材野生资源丰富多样,特点突出,是屏边三七、金平人参的分布中心[1-2],被誉为“滇南生物基因库”。截至2022 年底,全州成功申报“云药之乡”6 个。

1 红河州中药材产业发展概况

1.1 全州发展现状

近年来,红河州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的号召,先后出台《红河州“十四五”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 年)》《红河州“十四五”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文件,将中药材产业纳入打造“绿色食品牌”六大产业之一,全州中药材在种植规模、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2022 年,红河州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36 万hm2,产量22.57 万t。从表1 可以看出,除2020 年因种植结构调整、导致种植面积下降外、种植面积总体呈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为6.99%;2022 年种植面积达10.36 万hm2。从产量方面看,2019 年因雨热不均和市场价格下降的双重影响减产外,总产量持续保持增长,年均增长率为14.55%,2022 年总产量为2018 年的1.72 倍。

表1 2018—2022 年红河州中药材种植情况

1.2 县(市)发展现状

目前,中药材种植已遍布全州13 个县(市)。2022年,红河州中药材种植面积1.5 万hm2以上的县有屏边县、金平县、绿春县,0.5 万~0.9 万hm2的县(市)有蒙自市、红河县、建水县、元阳县、河口县,0.5 万hm2以下的县(市)有泸西县、开远市、弥勒市、个旧市、石屏县。从表2 可以看出,红河州中药材种植主要集中在屏边县、金平县、绿春县、蒙自市、红河县、建水县6个县(市),其种植面积占全州总面积的75.43%,产量占全州总产量的61.06%。

表2 2022 年红河州各县(市)中药材种植情况

表3 2022 年主要药材品种种植及分布情况

红河州中药材种植面积最大的为屏边县,2022 年达到2.32 万hm2,占全州总面积的22.34%,产量2.45万t,占全州总产量的10.85%。种植品种主要是砂仁、草果、八角、生姜。种植面积第2 的为金平县,2022 年达到1.61 万hm2,占全州总面积的15.56%,产量3.55万t,占全州总产量的15.71%。种植品种主要是砂仁、草果、南板蓝根、香茅草。此外,得益于政策支持,屏边县、红河县、绿春县、泸西县、金平县、弥勒市6 个“云药之乡” 中药材产业发展迅速,总面积占比达到67.80%,产量占比达到44.20%。

1.3 种植品种及地域分布

红河州是云南省中草药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已查明记载的中药材资源种类911 种,占全省总资源的13.89%(全省药用生物资源6559 种),常规种植中药材品种54 种,占比37.24%(全省常规种植145 种),其中规模化种植品种5 种,占比16.67%(全省规模化种植品种30 种),是重要的“云药”生产基地[3]。2022年,红河州中药材优势主栽品种(种植面积666.7 hm2以上)有12 种,其中1.0 万hm2以上的品种有草果、砂仁、万寿菊、生姜、八角,0.5 万~1.0 万hm2的品种有南板蓝根,0.1 万~0.5 万hm2的品种有三七、黄精、红豆杉,0.1 万hm2以下的品种有香茅草、重楼、薏仁。优势主栽品种覆盖全州13 个县(市)。经过近5 年的发展,全州中药材产业逐渐形成了以屏边县、红河县、绿春县、泸西县、金平县、弥勒市6 个“云药之乡”为产业核心,砂仁、草果、万寿菊等优势主栽品种集群发展,三七、金果榄、辣木等特色品种突出发展,黄精、当归、葛根等药食同源、粮药兼用品种多元发展的新格局。

2 红河州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标准化、绿色化生产滞后

目前,红河州中药材种植主要集中在屏边、金平、绿春等边疆县(市),种植模式仍处于“一家一户”分散化经营阶段,农场式、合作社等新型中药农业组织模式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种植基地建设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较为滞后;种植过程中存在滥用农药、“大水大肥”等问题,中药材农残超标、品质下降问题突出,“三品一标”认证程度低;产地缺乏统一的加工标准,全产业还处于原料型、初加工型生产阶段,整体呈现“大资源、小产业”的状况,产业集群优势不明显。

2.2 品牌竞争力不强,从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近年来,红河州中药材产业发展迅速,但依旧缺乏具有行业影响力、核心竞争力的本土龙头企业,同时从业企业存在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知名品牌数量少、产品品牌化程度低、市场占有率低等问题,很大程度上也制约了“红药品牌”的“走出去”。截至2022 年底,全州共有中药材企业93 户,其中加工企业30 户,省级以上龙头企业仅4 户,其余大部分企业主要以初加工为主、精深加工程度低、品种较为单一、品牌化程度低,未能实现品牌引领产业发展,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局面。

2.3 市场体系不健全,全产业链融合化、信息化、数字化程度低

目前,全州中药材产品交易市场仍以传统农产品交易集散中心为主、交易模式以传统 “药商收购”为主,全产业链仍然以第一、二产业为主,未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多级联动的多产业融合发展生态圈;缺乏统一的专业产品交易集散中心及电子信息平台,全产业链信息化、数字化程度低,缺乏集约化、专业化仓储条件,药材储存环境简陋,药材混乱,药材品质不佳,市场信息不透明,从业人员无法及时掌握市场动态信息。

3 对策及建议

3.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标准化、绿色化建设

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乡村振兴发展等项目,加强中药材主产区道路、水利设施等建设,全面推进道地药材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种植,推广生态种植、仿野生栽培、半野生栽培等绿色种植模式,加强绿色综合防控技术应用,积极推进绿色、有机认证、地理标志认证,从源头保证道地药材质量;依托“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建设,引导、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升从业人员整体水平。加强科技研发和数字化协同应用,制定产地加工标准、引进产地加工先进技术和自动化设备,提高中药材产地加工的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水平。

3.2 引进产业龙头企业,打造世界一流“红药”知名品牌

引进产业龙头企业,推动发达地区资本、技术、市场等资源与红河州中药材产业优势相结合,推动“药材”变“药品”。带动区域内产业由原材料产出向精深加工转变,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中药材产品附加值。同时,加强培育壮大本土州级、省级龙头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通过新闻媒体、微信、短视频、电商等新媒体、新平台加强对龙头企业的宣传力度,提升“红药”知名度。巩固提升“红河灯盏花”“泸西除虫菊”“金平人参”“金平砂仁”等地理标志产品、将其打造成红药区域公共品牌。

3.3 推动多级融合发展,打造中药材全产业链

全面整合资源优势,建设集交易流通、仓储物流、质量检验检测、线上线下交易、数据服务的“五位一体”现代化交易流通中心,打造辐射全省、面向世界的中药材全产业链全产业集群。在现有产业链的基础上进一步“补链、延链、强链”,推动产业链向智能化、信息化、动态化、绿色化、集群化转变。同时将中药材产业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多级联动,形成多产业融合发展生态圈,打好中药材“健康牌”“旅游牌”“文化牌”三张牌,建设省内领先的集医药保健品深加工、养老养生、健康旅游的综合发展体,建设集民族药种植加工,药膳生产加工,休闲度假的综合发展体。

猜你喜欢
金平红河州全州
SiC trench MOSFET with dual shield gate and optimized JFET layer for improved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safe operating area capability
《全州三江口》
欧来荣作品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and their isomers in the atmosphere
Effect of anode area on the sensing mechanism of vertical GaN Schottky barrier diode temperature sensor
创享空间
文山州总工会:全州工会维权维稳工作会议召开
新时代红河州法治政府建设研究
说谎和开玩笑
红河州地区女性感染人乳头瘤病毒亚型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