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类课文教学建议

2023-12-06 09:02黄铃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3年11期
关键词:寓言寓意讲故事

黄铃

寓言主要是以比喻性的故事来说明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常带有讽刺或者劝诫的作用。2022年版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阅读与鉴赏”中指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并乐于与他人交流。”那么,在寓言故事教学中,怎样才能凸显出寓言故事的教学价值呢?

一、指导朗读讲述,走进寓言故事

寓言主要是以故事的形式存在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读故事、讲故事的方式走进寓言故事,让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活”起来,“立”起来,帮助学生初步感受寓言故事中人物形象的特点。

1.朗读故事

寓言故事中的语言一般是以叙述语言、对话语言和心理语言为主,并且人物有着各自的语言,通过这些语言来让故事中的人物开口说话。因此,朗读是走进寓言故事的第一步。朗读叙述语言时,语气、语调的起伏不要太大,要让学生读得自然、流利些。朗读对话语言时,要有角色意识,学生朗读时的语气、语调等要符合人物的身份或者说话者的意图。朗读人物心理活动时声音可以稍微低一些。如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一文,在朗读第1自然段时,教师要让学生将“细长的葫芦藤上”“几朵雪白的小花”“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这些句子重读,读出美感来。朗读第2、3自然段中邻居与葫芦主人的对话部分,要让学生读出每个人物说话的语气来,尤其是要读好语气词。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寓言故事,可以让学生走进寓言的世界,也为学生更好地感知寓言故事奠定了基础。

2.讲述故事

教材中,寓言故事的课后练习提出了让学生讲述故事的要求,教师让学生练习讲故事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讲故事的对象感,让他们明白故事是讲给别人听的。讲述故事可以促进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内化,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极大的发展。如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课后练习中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而这篇课文既是文言文,也是寓言故事。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能够借助注释了解课文讲述的是怎样的故事,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若要学生讲得更加精彩,就要让学生有一种“代入感”和“对象感”,这儿的“代入感”是指在讲故事时要学生把自己假定为卖矛或卖盾的人,还可以当作是围观的群众,让学生具有群众意识、听者意识,这样有讲述者,有倾听者,才可以更好地还原故事的原貌。教师对学生讲故事的指导,也可以促进学生理解与认知人物形象的特点,内化语言,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关注思维体验,揭示故事寓意

理解寓言寓意是寓言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寓意的理解方面,教师要避免学生产生死记硬背寓言寓意的现象,要结合寓言故事引导学生层层推理、抽丝剥茧,帮助学生获得对寓言寓意的深刻理解与认识。

1.关注人物的思维过程

寓言故事一般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来表现人物的形象特点的。在寓言故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外在表现、语言等,揣摩人物的内心,进而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如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一文,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语言来揣摩人物内心。从“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这句话可以看出养羊的人认为羊已经丢了,没有必要再修羊圈,他对此事的处理是不以为然、漫不经心的。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发现羊又少了一只”这句话中的“又”进行品味,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心理,感受养羊人的恍然大悟、悔不当初,引导学生感受养羊人的内心变化,让学生真正明白做错了事情,只要能够及时改正就不算晚的道理。在寓言故事教学中,关注人物思维过程可以让学生真正走进人物内心,深化学生对寓言寓意的理解,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关注学生的感受体验

寓言故事讲的虽然是别人的事,但是对学生来说,不能仅仅当作故事来读,而要关联自己的生活,置身于故事中,理性看待人物的言行,更加深刻地理解寓言寓意。如三年级下册《鹿角和鹿腿》一文中鹿对自己美丽的角和难看的腿的看法,其实就暗含着美丽与实用两方面的观点。追求美丽与追求实用到底哪个好,哪个更为重要呢?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谈一谈:“在平时的生活中,你是倾向于实用还是美丽呢?假如你是鹿,有了这次虎口逃生的经历,对美丽和实用会有怎样不同的看法?如果你的身边有像‘鹿这样的人,你会如何劝说他们?”将故事与学生的生活关联起来,帮助学生获得更深刻的感受,让学生真正了解寓言的寓意,明白每件东西都有自己的价值,不要只看美丽的外表,更要讲究实用。在寓言故事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找到寓言故事与学生体验相关联的地方,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三、引导拓展读写,提升表达能力

寓言有着讽刺与劝诫的意味,因而会表现出一定的语言交际功能。在寓言故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寓言交流活动来引导学生探究寓言中隐含的语言智慧,提升学生的领悟能力。

1.链接阅读素材,引导互动交流

在寓言故事教学中,教师适当拓展一些与寓言相近的阅读内容,可以帮助学生习得学习寓言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懂得更多做人的道理。如三年级上册《守株待兔》的课后“阅读链接”编排的内容是《南辕北辙》,《陶罐和铁罐》课后“阅读链接”编排的内容是《北风和太阳》。教材在“阅读链接”中编排的内容与课文的寓意之间有着相似或者相关的特点,教师可要求学生交流故事中的异同点。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比较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感受相似寓言在寓意或者表达方面的不同之处,可以深化学生对寓言寓意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寓言故事的拓展教学,教师可以选择课后“阅读链接”中的内容,也可以针对寓言故事的特点为学生推荐一些阅读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达到“教一篇,知一类”的效果,不仅让学生学会了阅读寓言的基本方法,还提升了学生的阅读与表達能力,落实了核心素养。教材中许多寓言故事都提出了让学生与同学交流看法的要求,教师要以课文为载体,通过引导学生拓展交流活动,开阔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认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2.链接读写素材,提升读写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依据故事情境续编故事,也可以让学生仿照课文中寓言故事的结构创编故事,这样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可以凸显出寓言的功能价值。如教学二年级下册《揠苗助长》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农夫的儿子看到禾苗都枯死了以后,会对农夫说些什么,后面还会发生什么事情。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时,可以让学生仿照着课文的结构形式以《我要的是黄瓜》《我要的是南瓜》等为题目,试着自己创编一篇寓言故事。教学《守株待兔》一课后,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农夫是如何被宋国人笑话的,农夫以后会怎样做,再写下来。教学《陶罐和铁罐》一课后,可以让学生仿照课文形式创编一个故事,使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或者短处,千万不要瞧不起人等。在教学中,教师这样引导学生进行读写结合训练,可以促进学生对寓言寓意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的想象与表达能力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在寓言故事教学中,教师要能够以2022年版课标理念为指引,尊重寓言的文体特点,对学生进行讲故事、编故事等训练,深化学生对寓言寓意的理解,真正将寓言故事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张泾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唐 敏

猜你喜欢
寓言寓意讲故事
美好寓意品芝麻
讲故事的人
盛放的寓意
寓言
《绿野仙踪》中隐含的颠覆性寓意
成长的寓言
时装寓言
Max讲故事——逃跑的熊
Max讲故事——杀手算命
Max讲故事——温柔的鬼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