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音乐歌唱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3-12-07 07:17倪子云
知识文库 2023年22期
关键词:歌唱情景核心

倪子云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师开展歌唱教学活动应当衔接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教学项目,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品质为出发点,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研讨项目,进一步提高初中生的音乐核心素养。本文在核心素养背景下,衔接新课程标准,对初中音乐歌唱教学策略进行分析探索,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歌唱学习水平和音乐核心素养。

音乐教师在歌唱教学过程中须结合多项内容,整合多方位要素,分析当前在教学期间存在的各种问题,转变观念,把握核心素养内涵,开展多方面的教学活动。为此教师须优化课程内容,把控教学原则,同时开展情景教学、学科互动教学,整合理实一体化的研学项目,提高教学水平。

1 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教学要求

1.1 总目标

新课程标准对音乐课程性质进行了重新定义,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教学须凸显出人文性、审美性,秉承“以美育人”的基本教育思想观念,将文化、传统、教育进行统一协调,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同时当前的新课改也进一步增强了音乐课程教学实践性,帮助学生参与实践研学探索,帮助其打下更加牢固的学习基础。在此期间,音乐教师须结合音乐审美、音乐表现等多方面的核心素养元素,将其作为教学指导思想,从文化语境出发,衔接音乐课程的表现特征、表现形式,做好对音乐教学工作的整体把控,并且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夯实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为目标,给予学生差异化的学习体验,将学生的认知和思想进行深层次融合互动。在此理念下,音乐教师可结合以兴趣为导向的教学工作,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以更加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探索的主观能动性。

1.2 强化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新课程标准也提出强化音乐实践,引领学生参与音乐创造,让学生整合演唱、演奏、聆听以及综合性的艺术表演活动、表演话题来开展音乐鉴赏、音乐创新、音乐审美学习,同时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合作意识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由于音乐课程具备较强的艺术性、创造性,在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除了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审美能力,还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思维,激发其创造潜能。

1.3 教学方式的转变

在初中音乐教学环节,教师须对其中的核心纲要、核心指导思想进行融入、互动,整合注入情景式教学支架、项目式教学支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创造意识。另外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也需要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性教学内涵,因此教师也需要适当衔接学科互动项目,开发出学科互动课程,可借助跨学科教学理念,整合多門学科内容,夯实学生的多门学科学习基础。

1.4 文化主线

在新课改背景下也提出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学的核心指导思想。在多元文化活动中,教师须培养学生多元音乐审美能力、多元音乐表达能力、创造能力,同时在此基础之上弘扬民族音乐,并学习西方以及外域优秀的音乐文化,在学习探索过程中做到文化守正与创新的融合发展,理解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内容,最终开阔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总体来说,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音乐教师需要对基本的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机制进行多方位整合,以此为依据来完成课程设计、课程开发,引领学生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迁移发展,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增强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并且重点提升学生的模仿、探究、合作以及综合能力。

2 初中歌唱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开展初中歌唱教学须保证学生能全方位参与到其中,但是大部分初中生普遍对音乐课程的学习未引起足够重视,通过实践调研不难看出,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课程的态度相对较为散漫,在学习期间还存在娱乐、放松的心态,由于音乐考核不严谨、不严苛,以至于大部分学生没从思想上对音乐课程的学习引起足够重视,在其固有的思想观念中认为音乐课程是用来放松的,是用来调整心态以及舒缓紧张情绪的,以至于大部分学生在音乐学习环节存在应付了事的心态。另外部分初中生处于青春发育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也存在不同的情感、能力、素质,部分年龄相对较大的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具备较强的表现能力、表达能力,但是针对部分较为腼腆的学生,其音乐表现意识却相对较为薄弱。此外部分中学生参与音乐学习也存在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的情况,其综合能力较弱不具备较强的音乐表达能力,并且随着初中音乐歌唱教学难度以及课程知识难度的不断增加,大部分学生在歌唱训练以及歌唱学习过程中的负担也在进一步增大,会进一步消磨其参与音乐学习的热情,以至于音乐歌唱教学无法正常高效开展。总之,由于大部分学生不参与主动学习,对歌唱学习未引起足够重视,再加上部分教师缺少对学生的精准培养,在歌唱教学期间未秉承“因材施教,寓教于乐”的教学思想观念,以至于教学活动难以长期开展。

2.2 教师方面的欠缺

开展初中音乐歌唱教学须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但是大部分音乐教师却不具备较强的课程策划能力、组织能力,比如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标准的理解认知不到位,在教学期间仍然沿用固有的填鸭、灌输方式,对音乐内容、音乐教学形式和方法的选用过于单一,未能主动引发学生思考,无法调动学生的探索兴趣,以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守旧的思想。同时教师在教学环节也未引入新颖的元素,以至于整个初中音乐歌唱课堂的教学过于死板。另外部分初中也缺少专业化的音乐教师,再加上部分学校不注重指引音乐教师专业能力的成长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弱化了音乐学科的整体地位。例如大部分音乐教师很少参与培训实践学习环节,其无法在执教过程中同步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专业素质。此外大部分教师也未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在教学环节未参照学生当前的身心规律来完成对定向化歌唱课程的开发和打造,以至于教学工作的开展缺少针对性、侧重性的元素。最关键的是,大部分音乐教师对初中音乐歌唱课堂核心素养的理解、认知存在较大欠缺,未对音乐感知、音乐审美、音乐表现、音乐文化、音乐创作等相关元素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索、分析、评定,未参照核心素养来开展教学组织设计,从而无法在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总体来说,音乐教师缺少较强的音乐课程组织能力,再加上其缺少良好的成长发展空间,对新标准、新课程概念解读不细致、不深入,未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当前新课标的改革发展诉求,以至于现有的音乐课程教学存在管理落后的情况。

3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音乐歌唱课程教学实践

3.1 转变教师观念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开展初中音乐歌唱课程教学须优先转变教师固有的思想观念,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新思想、新方法、新策略,对原有的课堂教学生态结构、教学模式、方法进行创新、改善、优化,从而才能提高教学水平。首先,教师应当转变原有“单一考核”的思想,尽可能进行全面的、综合性的音乐考核,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关注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指导,从学生音乐核心素养能力提升层面作为教学评价依据,以及课程改革依据来完善教学活动。其次,初中音乐教师也需要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引领学生实现音乐创新、音乐创造,为此教师须深入解读新课程标准,对其中的各项教学内容进行审视、审核分析。在该环节学校可组织专业化的研讨活动、研学活动,引领音乐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目标以及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学需求做出更加详细、深入的论证,以此来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除此之外,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学生往往被动参与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须转变原有的被动式教育观念,引领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创造,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更多开放式的话题,引领学生参与到开放式的学习探索空间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除此之外,音乐教师也需要转变过往的精英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全体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为目标导向,开展综合、高效的教学活动,力求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保证每一名学生的音乐素养、音乐能力均得到有效提升。

3.2 把握核心素养开展分层教育

新时期,在初中音乐教学环节开展歌唱教学活动,引领核心素养的培养指标也需要结合分层教学手段、教育方法,从而才能真正意义地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正。不同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能力存在相应的差异和出入,比如部分学生具备较强的音乐审美素养以及音乐表达能力、表现能力,而部分学生却在学习过程中不具备较强的合作意识以及创新创造意识,针对此类情况,音乐教师可开展分层教学培养工作,以核心素养的培养指标作为依据来开展歌唱分层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水平、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综合音乐能力素质的发展。

具体来说,在讲解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歌舞青春”相关课程单元期间,教师在本单元可开展多元化的团队合作项目,结合青春舞蹈等相关话题,让学生自由、自主地开展学习。首先,可在青春舞曲歌唱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从青春美丽、青春生机活力的角度,领略青春的美好,开展音乐审美教学,培养学生积极正向的审美情趣、审美观念;其次,也可以通过集体舞、校园歌唱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协作精神;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将相关核心歌曲,如《拉起手》作为衔接项目,引领学生实现合作互动;之后还可通过各种各样的乐器演奏,让学生进行创新表达,比如让学生通过竖笛、钢琴、小提琴,对《青春舞曲》进行差异化演奏,从多个方向衔接多类工具来开展歌曲表演。因此,教师可串接核心素养内容,完成对教学工作的科学合理组织,开展分层教学、差异化教学,衔接多个项目,让学生自主选取相关核心活动项目进行研学探究,以此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科核心能力素质。

3.3 结合歌唱教学原则,优化课程内容

在初中音乐歌唱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秉承以下四点原则来开展相关组织活动,如教师须重点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强调审美感知的基础教学原则,同时也应当以引领学生个性化发展,秉承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另外也需要注重音乐本位,在教学期间秉承寓教于乐的基本思想观念来开展趣味教学活动,并且强调协同融合,鼓励学生创新发展。在参照相关准则的前提下,教师可完成对相关教学内容的定向化、精细化打造,尽可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通过引入多元化的课程内容以及丰富的教育手段,指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比如在讲解“冬之旅”的知识单元板块中,音乐教师可参照音乐课程教学原则,从多个角度来完成对整个单元教学活动的科学组织、划分。

例如,可让学生以雪为主题,对不同的音乐载体、主题形式进行差异化学习,从而获取更加良好的学习体验。比如,可以让学生以聆听“踏雪寻梅”为主题,对歌曲中轻巧、融洽、欢快的曲调进行领略探究,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紧接着也可以让学生以“沁园春”为主题,从诗词韵律的角度,结合语言文字来开展赏析探究,对其中的文字美、艺术美、音韵美进行衔接互动融合探索,以此来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感知体验。另外,教师在此过程中也需要重点引领学生参与合作研讨,比如让学生尝试结合本单元、本课时中有关雪的主题,将本学年段以冬季为主题的歌曲进行融合互动,让学生开展合作探索学习。比如让学生分小组利用思维导图,将每一首歌曲中的冬季美提炼出来、整理出來,以此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表达能力、展现能力。总体来说,音乐教师须根据歌唱教学原则,完成对初中音乐课程知识结构的整理划分,结合情景活动,结合多元化的教学项目,以开放式的活动话题为核心,启发学生思维思想,从而提高初中音乐歌唱教学效率。

3.4 开展情景教学

在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师须重点关注课程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引领学生尊重艺术,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尽可能在音乐教学期间指引学生完整、全面地聆听音乐作品,在获取到音乐体验、感受的前提下进行审美鉴赏学习,学习音乐特征以及其中的艺术内涵、精神内涵,之后让学生通过模仿学习,例如进行演奏、改编,进行观察、比较、练习,积累丰富经验,通过模仿学习为后续开展深层次探究打下坚实基础。在此类教学需求、教学标准的前提下,初中音乐教师须尽可能地整合情景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结合多元化的目标情境,引领学生在学习探索过程中参与情景互动、情景调研,以此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情景学习体验。因此,教师可利用仿真训练系统、微课短视频,以及多元化的软硬件设施,创建良好的情景学习空间,比如,教师可在当前新课改背景下融合数字化技术,打造完善的情景教学活动,构建良好的情景互动探索空间、探索话题,指引学生参与情景总结思考探究互动,以此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歌唱学习水平和效率。

在情景教学活动中,教师也应当对各类情景元素进行科学、高效的体验、总结、探索,例如在教学《春江花月夜》音乐篇章期间,音乐教师可营造良好的视听情景、视听环境,结合微课短视频、轻音乐,将《春江花月夜》所描绘的美丽场景向学生进行展现,让学生在学习、互动、探索过程中通过视频、音频的正向引导,近距离感知音乐意境、音乐文化,从而获取到更加良好的音乐学习体验。紧接着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入细致地解读《春江花月夜》中的歌曲结构形式,以及其中的歌词文化特征,参与模仿、演奏、改编、创作学习,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理解,在情景空间环境中融入自身的感触,对音乐歌唱形式进行创新、创造,或对音乐歌词内容进行改编,以此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表达能力。另外,教师也可将《春江花月夜》的歌曲创作背景,以故事活动探索的形式向学生进行讲解,以此来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究兴趣,在故事情景环境中进一步开阔学生的学习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歌唱水平。因此,教师须结合情景教学,整合多元化的情景任务、情景空间话题,提高初中音乐情境教学效率。

3.5 学科互动教学

学科互动教学是当前核心素养背景下音乐教师所需要关注的一大核心议题。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音乐教师须指引学生参与多元文化学习,比如在音乐文化探索环节,教师须指引学生对其中的文化多样性色彩进行领悟探究,从多个角度理解不同的音乐文化内容,从不同的人文社会环境中理解并尊重音乐课程的文化思想,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针对此类教学需求,教师可以整合跨学科互动教学项目,结合其他学科的文化知识、文化情景,衔接音乐文化核心内容,让学生尝试进行多元文化探究学习。比如,大部分学生在完成语文诗词的学习之后还未对其中的核心文化思想以及音乐文化内涵进行凝练探究,在唐诗、宋词中,诗人将诗词与歌赋的地位进行了同等设立,即在诗词、歌赋中讲究歌唱、演奏、表演与词风、曲风的融合互动。诗歌是用来传唱的,因此在诗歌中所蕴含的音乐文化、艺术情感也较为深厚。音乐教师可以与语文教师进行互动交流,让学生尝试从诗词、歌赋的角度对音乐歌曲进行学习,从诗词文化的立场来赏析其中的音乐美学内涵和规律,例如,可以整合柳永的经典诗歌创作,让学生衔接宋朝时期的歌伎文化,让学生对柳永创作中的音乐美、辞赋美进行赏析学习,让学生对诸如《雨霖铃》中的音乐律动以及歌唱元素进行赏析探究,从文字语言的角度,感受相关诗词所具备的人文美、艺术美、情境美、意境美,从音韵的角度领略句式结构的对仗美、曲风美,从而提高学生的歌唱学习品质。另外,音乐教师也可以与劳动、道德与法治、数学甚至体育教师进行合作交流,衔接多门学科文化,让学生在学习期间获取到更加良好的互动学习体验,提高音乐歌唱教学的维度,促进学生多门学科能力的发展。

3.6 开展理论与实践一體化教学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师须结合多元化的授课活动,转变原有单一、枯燥的授课模式,提高教学水平。在该环节,音乐教师可整合实践探索活动以及实践表演项目,抓住每一次学校以及社区的音乐歌唱表演项目,让学生参与实践探索学习,以此来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表达能力。大部分音乐教师在教学期间往往只关注基础理论知识讲解,或者在课堂上整合情景教学,但是却没有重点培养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以及在紧张状态条件下的音乐学习潜能。在当前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师可整合丰富多样的舞台表演活动,创建良好的表演情景、表演空间环境,给予学生互动探索以及情景学习的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在多维度的学习探索过程中获取不一样的学习感触。在情景空间环境中,教师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创新能力,比如在紧张的条件下,学生的思维、思绪在快速转变,能够发现自身在表演过程中的不足和欠缺,同时也可通过视频录制,让学生回顾整个情景表演以及舞台表演的过程,让学生对整个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学习,可进一步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在学习期间的欠缺,参照相关方向来进行深度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为此,教师可以联系社区音乐文化活动主办方,以及学校的每一次大型演出,为学生争取相应的表演机会,同时让学生在表演活动中做好提前彩排、提前演绎,在真实表演环境中积累经验,同时也进一步满足学生的表达欲、展示欲。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音乐教师可开展音乐歌唱教学活动,整理、融合多项各项教学指标,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提高音乐教学效率。同时教师也需要明确现阶段的教学主体思想观念,整合多方位的教学项目,提高初中音乐歌唱教学水平。

(作者单位:桂林市第十七中学)

猜你喜欢
歌唱情景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情景交际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石化企业情景构建的应用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歌唱十月
楼梯间 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