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视野下东南亚国家 汉语教学现状分析

2023-12-07 07:17罗晨瑞雪赵启君杨智敏
知识文库 2023年22期
关键词:东南亚汉语一带一路

罗晨瑞雪 赵启君 杨智敏

作为国际汉语传播的重要区域,东南亚国家汉语教学的现状及效果向来是业界关注的重点,东南亚国家的汉语教学有助于推动国际汉语的广泛传播。基于此,本文将立足于实践,对当前“一带一路”东南亚国家的汉语教学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并将目光聚焦于区域内的教育政策、教育主体对象、教育师资力量、教育课程内容设置等多个角度,阐述当前东南亚国家汉语教学的基本特征,明确其教学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建议,提高东南亚汉语教学水平,优化东南亚汉语教学效果,为推动国际汉语广泛传播打下良好基础。

“一带一路”中的东南亚地区是国际汉语教学的重要市场,由于历史、文化和经济等方面的原因,汉语在东南亚地区具有很高的影响力和需求。东南亚地区涵盖了许多不同的民族和文化群体,如华人、马来人、泰国人、菲律宾人等。因此,东南亚国家的汉语教学和推广也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对东南亚国家汉语教学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明确其教学问题,并给出合理建议,也有助于提高东南亚国家的汉语教学效率,实现国际汉语的广泛传播,让不同地区感受到汉语言文化的魅力。

1 “一帶一路”东南亚国家汉语教学的现状

1.1 教学政策

在历史文化背景、教育制度、语言政策以及区域民间习俗和风土人情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下,东南亚国家的汉语教学也有其极为显著的特征。从教学政策方面来看,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进一步提升。在此背景下,东南亚各国和中国的关系也得到了较为成熟的发展,其汉语教学政策也不断调整优化,而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包括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印尼、越南、老挝以及柬埔寨等在内的东南亚各国都开始陆续推出有助于汉语推广教学的政策。其中,新加坡政府重视汉语教育,将汉语列为官方语言之一,并投入大量教育资源。政府通过设立汉语角、提供汉语教材、派遣教师等方式,促进汉语教学的发展。此外,政府还推广HSK和HSKK等汉语考试,在学生学习汉语后提供相应的证书和资格认证。而马来西亚政府也将汉语列为重要的第二语言之一,还推广HSK和YCT等汉语考试。泰国政府也密切关注汉语言教学的成果,并且将汉语列为第二外语,此外,泰国政府所推广的汉语语言考试认证主要包含HSK、YCT、BCT等。总之,东南亚国家的汉语教学政策各有不同,但都是为了促进汉语教学的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从政策层面上推动汉语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并为汉语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1.2 教学主体对象

就目前形势来看,东南亚国家汉语教学的对象主要包含华裔和非华裔,近年来,非华裔汉语学生比例更呈现明显上升态势。现阶段,华文学校依然是东南亚各国家汉语教学的最重要主体,相比于大学的汉语教学来说,中小学华文教育拥有更为深厚的根基,其教学规模更为庞大,教学主体数量也更多。而近年来,国际汉语在东南亚国家的传播和推广力度进一步加大,中国与东南亚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也愈发密切,人文风俗的交流进一步深化,在此基础上,东南亚各国的汉语教学更呈现迅猛发展态势。除了华人华侨的汉语学习热情不断上涨外,本地人学习汉语的积极性更明显提高,在区域政府政策的支持下,诸多东南亚国家也将汉语视为最热门的第二外语,东南亚国家大学汉语系本土学生数量更明显增加。

1.3 师资力量

从教学师资力量方面来看,东南亚国家汉语教学师资力量现状各有不同,对比之下,新加坡的汉语教学师资力量非常强大,政府每年招募数百名中国籍教师前来教授汉语,同时也有许多新加坡本地教师具备高水平的汉语教学能力。近年来,马来西亚的汉语教学师资力量不断提高,政府通过资助本地教师到中国进行汉语培训、派遣中国教师到马来西亚教授汉语等方式,提升了本地汉语教师的水平。此外,泰国的汉语教学师资力量相较于其他东南亚国家稍弱,但政府正在加强汉语教师培训和招聘工作,同时也在引进中国籍教师前来教授汉语。而包括菲律宾等在内的汉语教学师资力量主要依靠中国籍教师的支持。而从汉语教师学历方面来看,东南亚国家公立大学汉语系教师普遍拥有较高学历,这些重要的师资力量多集中于实力较为强劲的高校中。

1.4 课程内容设置

东南亚国家的汉语课程设置因国家而异,但一般都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是汉语口语。汉语口语是东南亚国家汉语课程中的重点,包括基本词汇、语法和发音等方面。通过实践活动、口语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日常生活用语和交际技能。其次是汉语听力。汉语听力是东南亚国家汉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听力练习、听写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和表达能力。第三,汉语阅读。汉语阅读是东南亚国家汉语课程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练习、词汇积累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基本阅读技能和阅读理解能力。第四,汉语写作。汉语写作是东南亚国家汉语课程中的关键内容,通过写作练习、作文评改等方式,帮助学生提高汉语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最后是汉语文化学习。汉语文化是东南亚国家汉语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介绍中国历史、文化、风俗等方面,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而在汉语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会根据汉语学习的难易程度将课程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初级课程所设置的主要内容以汉语的拼音、汉字和听说为主,中级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则包含汉语的阅读、会话、写作以及汉语语法的概要了解,高级阶段的汉语学习则涵盖汉语翻译、汉语文学、历史等课程内容。

2 “一带一路”东南亚国家汉语教学的问题

2.1 师资力量不足

师资力量不足是东南亚国家汉语教学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一方面,由于东南亚国家本土汉语教育的历史较短,相比于国内汉语教育领域,汉语教师的数量较少。另一方面,由于东南亚国家汉语教学市场增长迅速,而中国本土的汉语教师供应量有限,这也导致了一些学校和机构雇用了一些教育背景较弱、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来教授汉语。此外,东南亚国家汉语教育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一些机构为了降低成本,采用了低价引进中国籍教师的方式,但是这些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课程安排往往不能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因此,东南亚国家汉语教学需要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汉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增强他们的教学能力和课程设计能力。与此同时,除了泰国和新加坡等国家之外,其他东南亚国家政府给予汉语教育的财政支持力度并不大,以缅甸和老挝为代表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其汉语教师收入不高,所以教师的流动性极大,其教学积极性也有待提升。

2.2 教材问题

教材不足是东南亚国家汉语教学面临的困境之一。由于汉语教育在东南亚国家相对较新,教材的数量和品质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学校和机构使用的教材缺乏系统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课程目标。就目前形势来看,东南亚国家所使用的汉语教材大多以中国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为主,这些教材的内容不仅相对陈旧,而且过于简单,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水平。某些学生可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汉语基础,但是教材内容却过于简单,没有挑战性,这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下降,影响学习效果。同时,某些教材内容过于烦琐,难以理解和吸收,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除此之外,东南亚国家本土化的汉语教材数量极少,虽然包括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等在内的大学,汉语教师针对本土学生的汉语教学编写了特定的教材,但这些教材大多只在大学内使用,其使用推广率和普及率并不高。最后,还有部分东南亚国家的华侨会使用中国台湾所编写的汉语教材。不同汉语教材的应用导致汉语教学存在一定混乱性,教材的频繁更换甚至会影响到当地学生汉语学习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3 课程设置问题

虽然目前东南亚国家在汉语课程设置方面已趋于成熟,课程设置的内容也相对丰富,但是,仍然有部分国家的汉语教学课程设置存在明显问题。首先,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一些学校和机构的汉语教学课程缺乏系统性,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学生和教师往往随意选择课程内容,系统性和针对性明显不足,难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其次,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一些学校和机构的汉语教学课程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缺乏实用性。学生学习了很多理论知识,但是不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难以提高汉语应用能力。此外,课程内容缺乏文化内涵。某些学校和机构的汉语教学课程注重汉语语言的讲解,但是缺乏文化内涵的传授。学生缺乏对中国文化的了解,难以深入理解汉语的内涵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学生即便按部就班地完成了规定课程的汉语学习,其依然无法正常运用汉语进行会话,更无法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应用汉语。

2.4 教学方法问题

教学方法过于单一陈旧也是东南亚国家汉语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这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过于重视传统笔画教学。某些学校和机构重视传统笔画教学,让学生先学会笔画,再学习汉字。这种方法比较单一,学生难以体验到汉字的实际应用场景。其次,讲解过于理论化。一些老师或教育机构只是简单地讲解汉字的构成、读音、笔画等基础知识,而没有将其联系到实际应用场景中。还有一些老师或教育机构在讲解汉语教学内容时,缺乏实际案例的引导,让学生难以顺利地进入教学情境。最后,教学方式缺乏趣味性。部分汉语学校和机构的教学内容比较枯燥,缺乏趣味性,难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问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降低教学质量。

3 东南亚国家汉语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师资问题的对策

(1)强化教师培训

东南亚国家的各大教育机构和高校可以组织汉语教师培训,包括教学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汉语水平。培训可以分为现场培训和在线培训两种方式。现场培训可以选择在国内或东南亚地区举办,通过邀请国内外知名汉语教师授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在线培训可以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进行,提高教師的汉语水平和教学技能。在教师培训中,可以注重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能培训,例如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教学评估等方面的培训。同时,注重汉语语言文化方面的培训,例如汉语发音、汉字基础、汉语语法和汉语文化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汉语水平和文化素养。

(2)加大教师招聘

教育机构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招聘优秀的汉语教师,例如国际招聘、本地招聘、合作办学等方式。首先是国际招聘。教育机构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发布招聘信息,吸引来自不同国家的优秀汉语教师来到东南亚地区进行教学。通过国际招聘,可以引进汉语教学方面的专业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教育机构可以在本地招聘具有优秀汉语教学经验和资历的教师。本地教师了解当地学生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教学环境和需求。

(3)建立合作关系

东南亚国家的汉语教育机构以及高校可以与中国高校、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引进优秀的汉语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首先,可建立教育合作项目。教育机构可以与中国高校、教育机构合作,共同开展汉语教学项目。通过合作办学,可以引进优秀的汉语教师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教育机构可以与中国高校、教育机构建立教师交流机制,为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教师可以在国内或东南亚地区进行短期交流,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技能,提高教学水平。最后,教育机构和东南亚地区高校可以与中国高校、教育机构合作,共同开展汉语教学研究。通过合作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当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优化教学效果。

(4)提高教师待遇

东南亚国家的教育机构和高校可以提高汉语教师的薪资待遇,吸引更多优秀的教师加入汉语教学行业。同时,教育机构还可以根据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和表现,进行绩效考核和奖励,激励教师的积极性和敬业精神。其次,教育机构可以为汉语教师提供完善的福利待遇,例如社会保险、住房补贴、交通补贴等,提高教师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满意度。最后,教育机构和高校可以为汉语教师提供职业发展机会,例如通过教师培训、交流、研究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为教师提供晋升和发展的机会。

3.2 教材问题的对策

(1)加强教材研发

政府和教育机构可以加强对汉语教材的研发,推动开发更加实用、系统、科学的教材,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课程目标。对于东南亚汉语教学,定制教材可以更好地满足当地学生的汉语学习需求和文化背景。当地教育机构和高校首先需要了解当地学生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以便针对其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和教材编写。例如,东南亚地区有许多华裔学生,需要将汉语与当地语言进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语语法和词汇。在编写教材时,可以融入当地文化元素,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例如,在教学汉语词汇时,可以使用当地文化元素进行解释和比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语的内涵和文化背景。除此之外,还可根据当地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用途,引入当地实用语言,例如商务汉语、旅游汉语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汉语于当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2)引进优质教材

除了定制教材,教育机构还可引进更多元化和优质的教材。例如,可以使用中国内地、香港等地的教材,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汉语语言和文化。此外,教育机构还可以开发多种形式的教材,例如视频、电子书、线上游戏等,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构建教材评估机制

政府和教育机构需建立教材评估机制,对教材进行评估和认证,确保教材内容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需求。例如,近年来,中国对外汉语教育出版社在东南亚地区推出了一些新的教材,如《汉语生活口语》《汉语听力技能》等,这些教材融合了东南亚地区的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好评。这表明只有在教材研发、评估和引进上下功夫,才能提高东南亚国家汉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4)落实教材更新

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内容和方式也需要不断更新和优化,以适应不同时期和不同学生的需求。教材更新可以提高教学的时效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东南亚地区的教育机构和高校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学生反馈、教师反馈等方式,收集学生和教师对教材的评价和意见。根据反馈结果,及时更新和优化教材,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3.3 课程设置问题解决对策

(1)制订教学大纲

东南亚汉语教学应该根据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符合其学习需求和水平的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和系统性。首先,需了解当地学生的语言水平、文化背景、学习目的和用途等方面的情况,为制订教学大纲提供基础数据。其次,根据学生需求和学习目的,确定教学大纲的目标。例如,是否需要达到汉语水平考试要求、是否需要掌握商务汉语等方面的要求。此外,需根据学生需求和目标要求,制订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例如,教学内容是否需要包括词汇、语法、听说读写等方面,应该掌握多少汉语汉字等方面的内容。最后,需合理制订教学大纲的课程设置。根据教学大纲的内容,制订教学大纲的课程设置,包括教学时间、课程难度、教材选择等方面。

(2)加强实践教学

政府和教育机构可以加强实践教学,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汉语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注重文化传承和交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语的内涵和特点。例如,新加坡的汉语教育注重實践教学,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也会在实践中了解中国文化。新加坡的汉语教学大纲也比较系统,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这表明只有在教学大纲的制订、实践教学的加强和文化学习的引导上下功夫,才能提高东南亚国家汉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4 教学方法问题的解决策略

首先,东南亚国家的汉语教学机构需创新教学方法,可采用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游戏化教学、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等,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汉语教育机构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汉语教学经验,吸收优秀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提高汉语教学效率和水平。例如,中国的汉语教学已经发展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教学体系,采用了多种创新、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对话模拟、情境教学、文化体验等,能够让学生在更加丰富、有趣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汉语。东南亚国家可以借鉴中国的汉语教学经验,提高汉语教学质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一带一路”的东南亚各国现行的政策能顺利推动汉语教学活动的开展,现阶段,东南亚各国的本土汉语学生明显增加,高学历汉语教师大多集中于实力较强的各大高校,而高校与中国的合作交流相对密切。在此基础上,东南亚各国汉语学习的效果也明显优化。但在进行汉语教学实践过程中,包括泰国、新加坡等在内的诸多国家也存在明显问题,除了教学师资力量的不足之外,各国在汉语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教材应用方面都存在一定缺陷。针对这一现状,东南亚国家必须立足于当前汉语教学实际情况,从发展角度出发,通过强化教师培训、加大教师招聘、建立合作关系和提高教师待遇等方式,有效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在加强教材研发、引进优质教材、构建教材评估机制、落实教材更新的基础上,科学处理教材问题;并依托教学大纲的合理制订,有效解决课程设置问题。最后,东南亚各国教育机构还需加强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方法,让汉语课程的开展更具专业性和多元化特征。

本文系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教师类项目“语言景观视角下东南亚唐人街的汉语研究”,编号:2022J0971。

(作者单位:昭通学院)

猜你喜欢
东南亚汉语一带一路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追剧宅女教汉语
闽菜“太平肉燕”飘香东南亚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奇幻迷香 寻味东南亚
美俄聚焦东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