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短视频的应用研究

2023-12-07 07:17孙鑫鑫
知识文库 2023年22期
关键词:历史资源课堂

孙鑫鑫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流量时代的不断发展,“刷”短视频成了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生活方式,这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激发了学习兴趣,还促进了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并推动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模式转变。历史短视频是历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辅助教学资源,它的出现为历史多样化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发现学习和自主探究学习成为教学的主流,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只注重知识的说教与归纳,未注意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课堂变得枯燥无味,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和“5G”技术的发展,短视频获得了井喷式的发展。作为网络时代“原住民”,被称为“Z世代”的“00后”们更愿意接受新事物,相较于静态的图片和枯燥的文字,直观生动的动态视频更受青睐,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见缝插针”“有事没事刷一下”成为他们新的生活方式。同时短视频的开发与使用能够让历史教学的途径更加丰富多样,形式更加生动直观,给历史教学的变革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在面对浩如烟海的历史短视频资源中,如何进行甄别和选择,是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

1 短视频资源教学的可行性

短视频资源适应了学生成长的需要,在促进学生学习的同时,不断地推进教学过程的优化和高效课堂的建设,其自身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短视频资源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

相对于较长篇幅和具有完整叙事结构的纪录片和电影来说,短视频具有精细化、小巧化的优势。历史短视频往往是对某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进行详细的讲解,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学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习到一个具体的知识点,理清一个历史事件的基本脉络以及发展的前因后果。并且短视频的时长大都控制在8~10分钟,这避免了学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产生的疲倦感和厌倦感,保证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历史教学的效率。

例如,学生在学习部编版《两次鸦片战争》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将“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平台中鸦片战争这一系列的短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通过生动形象的短视频最大程度还原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了解到鸦片战争的前因后果,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新课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积极性。通过观看林则徐、关天培等爱国志士面对列强入侵不屈不挠斗争的事迹,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自信心,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1.2 短视频资源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要

网络的出现不仅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更满足了人们对于知识“爆炸性增长”的需求。相对于传统媒介,短视频以其极具时效性、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优点迅速在学生群体中“爆火”。加之中学生又处于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的青春期,短视频的出现正好满足了他们的猎奇心理,结合自己的兴趣有选择性地观看,随时随地地学习,使学生逐渐从课本和课堂中解放出来。除此之外,伴随着共青团等各种官媒和学者专家的入驻,知识型短视频的形式和内容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在学习《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这一课的时候,教材上对“珍妮纺纱机”“蒸汽机”“电话”等重大发明只是用了几幅简单的插图简单说明,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可以播放纪录片《世界历史》中《工业革命》的有关片段,通过生动形象的短视频展现工业革命对生产力的巨大变革和人类伟大的创造力,不断丰富学生的史学知识,把“历史活水”源源不断地引向学生。通过短视频和中学历史课堂的融合,培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时代新人。

1.3 短视频资源能够增添历史素材,丰富历史教学内容

由于课时的限制,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通常是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对教材中的重难点进行讲解的,对其他的内容略讲或者说是不讲,在学习方法上也倾向于死记硬背的机械式记忆,这种教学方法未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与兴趣需要,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流于形式,失去了生机与活力,学生也失去了主体的地位。而历史是一门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社会科学,教材上仅有的素材难以满足教学的要求,教师难免要补充教材之外的时事政治、社会热点、最新的学术动态以及新出土的考古文物等信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以短视频的方式呈现上述信息,提供给学生充足的学习资料,也可以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地对一些历史事件或现象进行拓展延伸和深入学习。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这一节的时候,需要借助大量的出土文物和遗址遗迹进行佐证,由于课本的编排具有滞后性,很多最新考古出土的成果无法及时地出现在教材中。教师在讲授“四羊方尊”或者“后母戊鼎”的时候,就可以将国家博物馆中的相关视频推荐给学生;在讲授良渚文化的时候,可以向学生展示良渚古城的最新考古动态信息,让学生透过短视频对我国的文化遗存形成深刻透彻的理解,并且在展现最新文明成果的过程中,感悟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1.4 短视频资源推进教学方式的变革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和智慧课堂的推进,灌输式的、填鴨式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合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体验式课堂、情境性课堂、活动课堂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构建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新趋势。短视频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资源,在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教学相长。在课前,学生通过观看短视频,能够了解到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形成基本的知识结构,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为教学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在课上,教师利用短视频能够进一步还原历史现场,营造历史氛围,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兴趣,顺利开展教学活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课后,教师可以将本节课的相关知识点录制成微课的形式并要求学生课下观看,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这一课的时候,教师播放《中国通史》中《文景之治》的相关片段,并要求学生根据视频总结“与民休息”政策提出的背景,视频播放结束后,让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和分享自己观看后的感受,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做好评价和补充。通过这种短视频与问题导向结合的方式,既可以为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做好铺垫,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例如在学习《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中“孔子与老子”这一子目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纪录片《中国:双星闪耀——儒道思想的开创》相关片段,要求学生仔细观看,视频播放结束后,采用“快问快答”的教学方式,教师问,学生答,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对本课知识点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活力。

2 短视频资源教学的现状

虽然“互联网+教育”在不断地推进,各校软硬件设施在持续优化,教学过程不断地智能化、信息化,但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2.1 教师缺乏相应的教学理念,教学水平不高

短视频资源作为历史教学中重要的教学资源,对历史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辅助优势。在教学的过程中,一些教师由于计算机和网络技能缺失,不懂得如何去搜集和选择短视频,更不会对短视频进行剪辑和制作,甚至有一部分教师认为耽误上课的进度,多此一举,浪费授课的时间和精力,直接弃用。还有一部分教师认同短视频教学,且过分依赖短视频,在教学过程中掺加了大量的短视频资源,压榨了授课和课堂互动的时间,使得一堂历史课变成了“观影课”,学生不仅没有学习到知识,也使得課堂变得过于散漫。

例如,在学习《辛亥革命》这一课的时候,大部分教师往往只是通过播放“国家领导人纪念辛亥革命周年时讲话”的视频片段进行课堂导入,并针对视频提出相应的问题,然后请学生作答。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短视频资源对课堂导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之快速融入课堂。但是在新课讲授的过程中,又回归了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短视频资源仅仅停留在课堂导入中,未融入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这使得短视频资源在历史教学中趋于形式,窄化了短视频教学的功能,未发掘到短视频资源对教学的潜在价值。一堂课的主要环节是新课讲授,因此短视频资源也应集中于新课讲授环节中,发挥短视频资源对历史知识的补充和总结功能。

2.2 学校对学生缺乏适时的引导

青春期是青少年探索未知和开辟未来的美好时期,但同时也是心智尚未成熟的懵懂时期,虽然他们在以往的学习中或多或少地掌握了一些历史知识,但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缺乏理性的分析和正确的判断。由于学生距离相应的历史事件年代比较久远,他们无法对当时的历史状况感同身受,无法理解当时人们所做出的历史选择,加之自身经验和明辨是非能力的欠缺,无法做到真正的去伪存真。中学生主要生活的地方是学校,由于一些教师自身网络素养能力的不足,特别是对一些网络新术语和新词汇的理解欠缺,无法发现中学生在网络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无法对学生做到适时的准确性引导。此外,由于短视频的娱乐性特点,大学生往往都是出于娱乐放松的目的,更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乐趣和社交需要,这导致他们的理解始终停留在表层化,缺乏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深刻感悟。

例如,学生由于受到互联网中一些短视频UP主的影响,对一些历史人物采用戏谑的称号,比如“瓦剌留学生”“苏勋宗”“美伶宗”等称号,短视频博主采取这种方式往往是为了丰富视频的精彩度,提高视频的观看量,因此对一些历史人物、故事情节往往采用绰号或者讲段子的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中流传的网络用语,并且在课上重点对这些网络用语进行详细解释,使学生对相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全面的认识,同时告诫学生注意区分这些网络用语的真伪性,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和求真意识。并且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日常的兴趣爱好,特别是他们平时关注的历史博主,教师针对这些博主的视频要反复认真观看,在日常教学中针对视频中的错误观点要及时指正。

2.3 短视频平台缺乏规范性的引导

由于短视频平台具有自发性、低门槛、去中心化等特点,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在其商业化、娱乐化的粉饰之下,采用戏谑、恶搞、断章取义的做法,来歪曲历史、丑化英雄、亵渎经典,导致一些历史事实被恶意扭曲,给青少年的心灵带来了巨大创伤。由于短视频的制作极为简单,成本较低,视频资源鱼龙混杂,视频质量良莠不齐,加上视频平台监管的疏忽,一些视频打着还原历史、追求真相、深度解密的幌子向青少年传播错误的思想,侵蚀着学生的精神生活,严重歪曲了青少年对历史的正确认知,抹杀了历史教学的育人功能。

例如,当今历史类视频的方式越来越丰富,电视剧、电影、短视频、动漫等视频片段琳琅满目,特别是一些女同学沉迷于所谓历史题材的电视剧讲解片段,这些电视剧往往是换皮的偶像剧,电视剧中大肆宣扬爱情和个人英雄主义,而且这类电视剧通常把一个王朝或者国家的兴亡归咎于一个救世英雄或者一段甜美的爱情故事。这种观点是极其荒谬的,它与唯物史观的核心观点相悖,否定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蔑视了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电视剧中的错误观点要进行及时的纠正,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在平时可以推荐一些类似于《甄嬛传》《中国通史》《世界历史》等的优秀电视剧、纪录片或推荐一些知名博主例如“国家博物馆”“央视网”的视频,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3 短视频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短视频资源不断深入,在对教育产生巨大变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需要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协作,深入推进短视频资源的应用。

3.1 营造积极正确的历史氛围

第一,要积极宣传主流价值观和历史真相,构建历史的正向空间,建立规范科学的历史学科评价体系,让历史事实深入人心,让学生真正地去感悟历史和敬畏历史。第二,加强视频平台的监管,包括平台的自我监管和国家监管。短视频平台要严格规范审核程序,将诋毁、歪曲历史的视频拒之门外;要定期巡视,及时下架与历史真相不符合的历史视频,给广大民众一个正确、规范的视频“净土”。国家要加强对于视频平台的监管,依法下架和整改违规违法的视频平台,加强法律监管,依据相关法律,追究法律责任,严惩违法行为。

例如,在B站上坐拥400多万粉丝的UP主“历史调研室”,他在介绍二战中西班牙的佛朗哥相关的视频中,采用了许多与史事不符的史料和错误的言论。起先这个视频竟然在B站通过审核并成功发布,视频发布后在平台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在第二次的审查中,视频被下架进行整改,删除了视频中的错误言论和英雄主义的观点。视频平台在审核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疏漏,因此国家必须强化视频平台的审核,特别是要加大复审力度,特别是加大对百万UP主的视频审核,强化正确历史观的引导,督促他们弘扬主流价值观,形成正确的舆论氛围。

3.2 转变教师观念,提升教学技能

21世纪的今天,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有合格的教学操作能力,特别是要掌握必备的信息技术能力。21世纪的教育是“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教育正在面临巨大的变革,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逐步迈向日程。教师首先要摆正自身的教育观念,善于接受新事物,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录像,开展微格教学。教师还要做好反思日记,及时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短视频应用的熟练度,逐步认识到短视频资源的重要性。学校要组织专门的技术人员对教师进行网络技术操作技能的培训,不断整合优质教师队伍,实现网上教育资源共享,构建“互联网+历史”的历史学科建设平台。学校还要定期组织历史学习小组进行专题研讨,针对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分享教学经验,实现教师之间的相互借鉴和共同进步。

例如,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提高短视频的应用水平,教师在短视频的选择上要用心用力,不仅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现有的知识水平,更要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一个正确的选择是一堂课程顺利进行的前提与基础。在新课讲授的过程中,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往往不能将视频完整地复制在授课中,因此需要对视频进行剪辑,教师不仅仅需要对剪辑软件熟练运用,更要在剪辑过程中注重视频的流畅性和逻辑性。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短视频与教学方式的融合,短视频资源不仅仅具有补充史料的作用,还有拓展知识和总结课堂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发挥短视频的潜在价值。

3.3 加强学生应用短视频的指导

伴随着短视频行业的不断发展,一些短视频平台例如B站上线了新一级的分区“知识区”,其中下设了“人文历史”的二级分区,用于分享各类历史知识,但是在面对浩如烟海的视频资源中,如何对青少年正确地选择视频资源进行引导,是社会各界都需要面对的问题。一方面,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视频的播放量和弹幕量或者博主的关注量来进行粗略的选择,譬如像“小约翰可汗”“历史调研室”等UP主的视频质量比较高,往往可以直接点击观看。另一方面,可以关注一些传播人文历史的官方媒体账号或者高校历史教师的公开课,像“国家博物馆”“央视网”等官号,这类视频比较权威,质量较高,可以选择直接性观看。除此之外,教师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教育,向学生灌输正确的历史观念,不断强化思维训练,让学生在纷杂的历史中学会抽丝剥茧、明辨是非。强化主题学习的意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主流价值观的学习,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发挥历史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去。

3.4 加强课堂教学与短视频的深度融合

以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六课《全球航路的开辟》为例。在课前,教师通过播放短视频《马可波罗游记》中的相关片段,并提问“14世纪和16世纪服饰有哪些不同”,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挖掘视频中的矛盾冲突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全球航路的开辟。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教材上的内容进行平铺直叙,更要激发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活动当中,教师在讲解“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栏目时,面对教材中枯燥繁杂的四段文字,教师通过播放纪录片《世界历史》中《欧洲人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的相关片段,以视频为依托并配合相关的讲解,让学生在视听结合的氛围中了解当时西欧人的生活状况和“寻金热”潮流,视频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并总结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通过观看视频的方式进行学习,不仅可以使复杂枯燥的知识简单生动化,同时也训练了学生对各类史料的阅读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对于“其他航路的开辟”这一栏目的学习,由于知识点较少,内容比较简单,教师可以播放“中学历史教学园地”中的相关视频,通过视频引导并结合教材的方式让学生完成对该栏目的自学任务。

课后,教师将重点内容以及思维导图做成相关的微课视频并上传到学习平台上,并且辅以3~5个相关练习题进行巩固提升,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查缺补漏,拓宽学生视野,增加知识量,还能实现课上课下、随时随地地学习,起到温故知新的效果。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纪录片《世界历史》中《新航路开辟》这一期的相关片段,结合这一期的介绍深入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程与影响,并结合视频内容撰写一个历史剧本或者航海路线图,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

在信息技术的不断加持下,“互联网+教育”的时代在一步步地向前推进,历史短视频如雨后春笋一般布满了各个平台,为传统教育方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契机。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采用短视频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实现教学相长。但短视频资源终归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课堂教学仍然是学校教学的主要方式,短视频只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方式,并不能完全取締教师的课堂讲授,所以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握好短视频的“度”。

(作者单位: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猜你喜欢
历史资源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美在课堂花开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资源回收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