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加工和干燥方式对滇龙胆品质的影响

2023-12-09 05:01许宗亮左应梅徐慧声何凤春
农产品加工 2023年21期
关键词:阴干烘箱龙胆

许宗亮,刘 昊,杨 雁,左应梅,黄 彬,徐慧声,何凤春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昆明 650200;2.云县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云南临沧 675803;3.云县信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云南临沧 675800)

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Franch.ex Hemsl.) 为龙胆科龙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称坚龙胆、苦草、韭药花根,是传统保肝中药龙胆的基原植物,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的功效[1]。其主要有效成分龙胆苦苷对于肝脏缺血、肝损伤型肝炎等肝脏疾病具有显著疗效,通过口服或静脉给药后可在体内多个器官广泛分布,具有抑制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抗纤维化、抗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等多种药理作用[2]。目前,滇龙胆的市场供应以人工种植为主,云南省临沧市云县截至2021 年底滇龙胆草种植面积约为10 khm2,占全国产量80%以上,是滇龙胆的主要产区。

中药材产地初加工是药材品质形成的关键因素,对中药材、中药饮片及制剂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通过调查发现,在关于滇龙胆的产地初加工大多凭农户主观经验操作,随意性较大,缺乏标准规范的初加工规范。饶高雄等人[4]研究发现,酶解和水洗均会影响滇龙胆药材中的龙胆苦苷含量,在药材采收后应尽快干燥以避免酶解破坏,且不宜过度清洗。曹悦等人[5]通过研究龙胆的加工方法发现,龙胆苦苷含量会随着水洗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吴昕怡等人[6]选择热烫时间、热烫温度、烘干温度为考查因素,最终确定最优的工艺参数为热烫时间5 min,热烫温度40 ℃,烘干温度60 ℃。相对于天麻、三七等著名道地药材[7-8],关于滇龙胆的产地初加工研究较少。因此,通过对当地普遍采用的清洗、修剪、干燥方法进行研究,以筛选出适宜加工方法,为规范加工工艺、确保药材品质提供数据支持。

1 仪器与材料

HPLC-10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含HPLC-10ATVP泵,7725i 手动进样器,SPD-M10AVP 型二级管阵列检测器,190~800 nm),日本岛津公司产品;SY3200-T型超声波清洗仪,上海声源超声波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产品;SHZ-82A 型振荡摇床,金坛新瑞公司产品;83T106 型离心机,赛默飞公司产品;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美国奥豪斯公司产品;FW-100 型高速万能粉碎机,天津市华鑫仪器厂产品;CS101 型电热鼓风干燥箱,浙江余姚温度仪表四厂产品。

对照品龙胆苦苷,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提供(批号110770-201313);乙腈、甲醇为色谱纯,美国Fisher 试剂公司提供;水为自制超纯水。

试验样品为人工栽种满3 年的滇龙胆,采自云南临沧云县,由同一时间、同一地块播种且水肥管理一致,于2021 年1 月10 日采收。经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药用植物所张金渝研究员鉴定为龙胆科龙胆属植物滇龙胆。

2 试验方法

2.1 加工方法

结合生产及实际情况,设计5 种清洗条件、7 种修剪条件及7 种干燥条件,选择同一等级[9]、大小基本一致的新鲜滇龙胆药材,除去泥土和杂质后混匀,随机分组,每组设置3 次重复。

药材加工方法见表1。

表1 药材加工方法

2.2 含量测定

色谱条件参照2020 年版《中国药典》 (通则0512) 并结合试验测定,采用C18岛津液相色谱柱(Shim-pack VP-ODS,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A 为0.1%甲酸水溶液,流动相B 为乙腈,梯度洗脱(0~2.5 min,7%~10%B;2.5~20 min,10%~26% B; 20~29 min, 26% ~58.3% B; 29~30 min,58.3%~90%B),流速1.00 mL/min,检测波长243 nm,柱温25 ℃,进样量5 μL,理论板数按龙胆苦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 000。

龙胆苦苷HPLC 色谱图见图1。

2.3 水分、灰分、浸出物含量测定

参照2020 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0832)第二法测定水分含量,(通则2302) 测定总灰分含量,(通则2201) 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 热浸法测定水溶性浸出物含量。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清洗方法对滇龙胆药材品质的影响

图2 不同清洗方法对滇龙胆药材品质的影响(±s,n=10)

由图2 可知,经水洗及不同时间浸泡后,滇龙胆样品中的龙胆苦苷含量均高于不洗,在快洗和浸泡2 h 条件下龙胆苦苷含量达到最大值7.2%,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滇龙胆样品中龙胆苦苷含量逐渐降低;水分、总灰分及浸出物含量相比不洗均有所降低,且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均呈递减趋势,在浸泡6 h 处理中,其水分、总灰分含量分别达到最小值8.4%、2.3%,浸出物含量在不洗处理中达到最大值48.9%。

3.2 不同修剪方法对滇龙胆药材品质的影响

不同修剪方法对滇龙胆药材品质的影响(±s,n=10) 见图3。

图3 不同修剪方法对滇龙胆药材品质的影响(±s,n=10)

由图3 可知,相比于不做修剪,修剪后再进行清洗、干燥的滇龙胆样品中龙胆苦苷的含量更高,在保留2 cm 芦头的处理中达到最大值10.1%;水分含量与浸出物含量均在保留1 cm 芦头处理达到最大值,分别达到8.6%,50.3%,且随着芦头保留量的增加而降低,完全剪除地上部分的处理样品水分与浸出物含量则略低于保留1 cm 茎段处理;总灰分的含量在保留4 cm 芦头处理达到最大值2.5%,在保留3 cm 芦头达到最小值2.2%,总灰分含量与芦头的保留长度未表现出明显的关联。

3.3 不同干燥条件对滇龙胆药材品质的影响

不同干燥条件对滇龙胆药材品质的影响(±s,n=10) 见图4。

图4 不同干燥条件对滇龙胆药材品质的影响(±s,n=10)

不同干燥条件下,经烘箱烘干的滇龙胆样品中龙胆苦苷含量均高于阴干及晒干处理,其中晒干条件下干燥的样品中龙胆苦苷含量最低,在40~60 ℃的烘干条件下龙胆苦苷含量随烘干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并在60 ℃达到最大值7.1%,当烘干温度继续升高,滇龙胆样品中的龙胆苦苷含量将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水分含量在阴干条件下最高,为8.5%,在80 ℃烘干条件下最低,为8.0%;经烘箱烘干的滇龙胆样品中总灰分含量均低于阴干及晒干处理,40 ℃烘干的滇龙胆样品总灰分含量为最小值2.9%;浸出物含量在60 ℃烘干条件下达到最大值46.7%,在晒干条件下达到最小值43.6%;在不同烘干温度下,滇龙胆样本水分、总灰分及浸出物含量差异不大且未表现出关联性。

4 结论

我国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历史悠久,由于缺乏加工技术具体指标的规定,现实却是中药材产业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10],因此急需开展相关的研究并制定标准加以规范。试验中,滇龙胆样品中龙胆苦苷、总灰分、浸出物含量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与饶高雄等人[4]的试验结果相一致;试验证明小于2 h 的浸泡对有效成分的影响较小,且更便于药材清洁。芦头一般是指药物的根头、根茎、残茎、茎基、叶基等部分,古人应认为芦头属于非药用部位,为了达到净制的要求而除去[11],但关于滇龙胆的修剪尚无统一标准。试验中,龙胆苦苷含量随着芦头保留长度的增加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变化,猜测其原因可能由于滇龙胆茎部横截面小于根部,保留一定长度的芦头可减小切口面积,间接减少植株内可溶性有效成分的流失,当保留的芦头过长,由于茎叶部分蒸腾作用大于根部,在干燥脱水的过程中滇龙胆根部的可溶性有效成分随植株体液向茎叶部流动,降低了根部的龙胆苦苷含量。不同的干燥条件下,60 ℃烘箱烘干的植株样品中龙胆苦苷含量最高,且不同干燥处理的样品中龙胆苦苷含量为烘箱烘干>阴干>晒干,推测其原因,在烘箱中较高的温度可使滇龙胆中的酶相对于阴干、晒干条件下更快失去活性,从而减弱其酶解效应,烘箱中较快的干燥速度也可减少干燥过程中的成分损失,其结果可与徐燕等人[12]、吴昕怡等人[6]研究结果相互印证;当温度过高时,龙胆苦苷在高温作用下分解变性,当烘干温度超过60 ℃后龙胆苦苷含量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相对于阴干处理,晒干处理的样本可更快地减弱其酶解效应,长时间日晒同样会加快龙胆苦苷发生分解,因此在试验中表现出晒干条件下样品中的龙胆苦苷含量低于阴干。试验比较了主产区应用较为普遍的修剪、清洗、干燥技术与方法。试验结果显示,浸泡2 h 清洗为最佳清洗方式,清洗干燥前保留2 cm 芦头为最佳修剪方式,烘箱60 ℃烘干为最佳干燥方式。结合试验结果与滇龙胆产区生产实际情况,可考虑将修剪并保留2 cm 芦头、浸泡2 h 清洗擦干、烘箱60 ℃干燥的处理方法作为滇龙胆产地初加工的统一标准。

猜你喜欢
阴干烘箱龙胆
龙胆泻肝汤辅助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
洗后干燥条件对防水效果的影响
不同干燥方式对连翘花主要成分的影响
一种橡胶制品喷烘箱
不同干燥方法对布渣叶中牡荆苷含量的影响
烘箱改造提高纸张涂布干燥效率及效能
尖叶假龙胆化学成分的研究
复合材料生产车间电烘箱的改造
5种龙胆属植物种子生物学特性比较
不同厂家龙胆泻肝丸中龙胆苦苷、栀子苷、黄芩苷的溶出度测定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