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畜产品加工研究进展”课程建设

2023-12-09 05:01朱迎春王腾飞付丽红吴锁柱蒙志明
农产品加工 2023年21期
关键词:畜产品研究进展加工

朱迎春,王腾飞,付丽红,吴锁柱,蒙志明

(山西农业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 晋中 030801)

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畜产品加工研究进展”2021 年入选山西省教育厅“优秀课程、教材、案例库建设项目”,实施2 年多来,经建设和实践之后,该课程建设已经取得初见成效。教学团队建立了一套标准、规范的教学档案制度,既包括课程简介、教学大纲、课程计划等常规文件,又完成了网络平台的基础建设,对常规课程结构和内容展开了变革,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方式展开了创新,大大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在此次课程建设的教学实践中,将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教学项目的改革创新为宗旨,对常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旨在培养出一批有中国特色的高素质研究生,为实现新时代研究生培养目标奠定基石[1]。

1 课程建设的主要举措

“畜产品加工研究进展”全面介绍主要畜产品(肉、乳、蛋) 原料的组成、理化性质、加工原理、加工方法和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既包括理论深度研究,又包括新型工厂化生产最新技术及贮藏技术;既包括我国特色畜产品的升级换代及质量监控,又包括国际前沿的最新进展。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畜产食品加工原理、畜产品生产工艺流程、产品质量管理及控制手段的基础上,了解畜禽产品研究的最新进展,达到拓宽知识面的目的。在建设优秀课程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1 修定课程目标

课程围绕山西省十大产业集群建设,立足于山西省“北肉南果”战略,结合学校建设“地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在提出的的课程目标中不仅涵盖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还增加了德育目标,在德育目标中阐述我国现阶段在畜产品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以培养学习者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培育学生对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意识,养成良好的道德操守;灌输正确的学习价值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2]。

1.2 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畜产品加工研究进展”课程内容与畜牧业生产、人类食品安全和卫生、动物健康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许多知识点具有德育的潜力和价值。在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时,将知识、技能、品格三维培养目标全面推进,落实于教学全过程。与此同时,将课程内容中包含的思政元素、具有教育功能的素材进行了整理,并将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使其与专业知识有机契合在一起,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的认同度,提高爱国主义情怀,致力于培育出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社会和职场公德心以及良好职业操守的学生。例如,提及细胞培养肉时,重温了该领域的发展历史,并聚焦于我国南京农业大学周光宏团队研发细胞培养肉的进程,告诉大家我国在肉品研究方面已经不再是“跟随者”而是“引领者”;在介绍肉的宰后变化与肉品加工时,展现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的最新研究成果- 成熟肉适于加工西式肉制品而热鲜肉适于加工中式肉制品,打破了多年来肉品界对热鲜肉的不公正看法,这一观点的修正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畜产加工的科研水平已经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基于大量的科学研究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念,提高了学生对于我国科学水平发展日新月异的自豪感;在有关金华火腿加工新技术的教学过程中,以《健康中国2030》为楔入点,展现金华火腿可能呈现的新品种(如低盐火腿、低脂火腿和低亚硝火腿) 和利用的新技术(如控温控湿技术、滚揉技术、高阻隔包装技术、风味感知技术等),培养学生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1.3 选择适合的网络教学平台

近年来,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学习平台得到迅猛发展,出现一大批在线教学平台,其中Moodle,Blackboard,Coursera,Udemy,Open Culture,Edx,Udacity 等是国际上比较知名的在线教学平台,而中国大学MOOC、学银在线、雨课堂、智慧树、超星学习通、网易云课堂等是国内最具代表性的在线教学平台[3]。基于山西农业大学教务部所推荐的网络平台,并考虑到与学生之间的交通方便,选择了“超星学习通”为该课程的网上授课,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通过手机、计算机设备进入并访问,极大地便利了教学内容的实施。

2 课程建设的主要成效

2.1 课程知识结构和内容设计更加合理

在研究生专业课程的内容设计上,更加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畜产品加工研究进展”课程总共有为32 学时,在理论方面,采取教师课堂讲授与自修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知识与能力构成的比例是6∶4,讲授内容与自修内容的比例是5∶5。课程讲授内容分为9 个知识模块,包括畜产品加工的发展概况、冰温技术在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超高压技术在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屠宰技术规范及新技术应用、羊肉加工技术发展现状、腌腊肉制品的加工及发展现状、功能性肉制品的开发及质量安全控制、杂粮的功能性成分在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和天然防腐剂的发展及在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讲授内容远远突破了本科教学的范畴,增添最新的技术、设备及研究方向。例如,讲到腌腊肉制品时附国家安全标准GB/T 19088—2008 地理标志产品——金华火腿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30—2015 腌腊肉制品,讲到冰温技术在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时,附上若干篇最新发表的相关SCI 文章作为参考资料供大家学习。

课程知识结构、思政元素和教学设计见图1。

图1 课程知识结构、思政元素和教学设计

2.2 网站课程资源丰富多彩

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为学生收集了大量的线上文字、图片和影音教学资源,可使学生随时获取各类信息资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4],其中教师的PPT 课件、课程的视频录像、各种畜禽产品生产的录像、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学术资料等,都是优质的在线教学的丰富资源,学生可随时使用。此外,该平台还提供了各种肉类、蛋类、乳类相关的网站链接等信息。在网络平台上,支持学生上传自己的学习材料,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秀论文、PPT 讲稿等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便于学生相互学习与交流。

2.3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采用了线上和线下灵活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线下授课与线上学习进行有效的融合,提升了教师的授课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在教学中具有先导作用,同时也强调了学生是真正的学习主体[5]。“翻转课堂”是一种逆转传统的教学方式的新型混合教学模式。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学习,课堂上教师不会直接讲授教学平台中发布的内容,而是与学生共同探索讨论学习中所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6]。“畜产品加工研究进展”在网络教学平台布置了课程作业“绿色加工新技术在畜产品加工中的应用”,要求大家查阅资料,归纳总结,并做成PPT,在课堂上讲解。全体学生都高度参与并全面调研了国内外各种相关的资料和数据,确定要介绍的新技术,并就该技术的工作原理、所用的设备、特点、在畜产品中的应用一一归纳总结,最后用PPT 的形式在课程上做了精彩的展示,充分体现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提升,同时还以可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独立思考、创新精神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作业展示见图2。

图2 学生作业展示

“畜产品加工研究进展”的教学采取了“翻转课堂”的方式,将主要的教学内容放在了互联网平台上,具体有PPT 课件、微视频和其他相关教学参考资料等。以教学日程为依据,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会向学生提供一些学习指导教材,并提出学习要求,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这个网络平台,预先掌握相应的课程内容。授课内容运用翻转课堂模式,构建出将线上学习和线下课堂学习有机融合在一起的混合式教学,将学生的热情充分激发起来,更好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考及问题解决技巧。

2.4 考核方式多样化

在考核方式的设计及成绩的给予上,将平日里的学习表现作为考核重点。学生在平时的表现中,主要考量的是对互联网平台资源的利用效率、所提交的课程论文及所制作PPT 的讲解与讨论情况。课前讨论、任务点完成(21 个任务点)、课后作业(每个专题后面均有作业)、讨论都纳入到了考核范围内。这种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可以更好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也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性和积极性[7]。

3 结语

通过2 年的优质课程建设,打造了一个具有卓越教育能力、素质过硬且科研与教学结合紧密的教师群体。同时,通过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技术手段,开拓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范畴,加强和促进了学生自我学习的内在动机和热情,在提升教学效果的的路上迈进了一大步。优秀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工作,今后将从以下3 个方面继续加强建设:一是继续关注研究畜产品加工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加工方式,更新课程资源,确保课程先进性;二是加强师资培训,与国外知名大学加强合作交流,全面提升教学能力;三是重视学生的反馈信息,优化教学细节,提升课程建设水平。

猜你喜欢
畜产品研究进展加工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2016年10月畜产品进出口统计表
菱的简易加工几法
未来10 年我国农业展望:畜产品将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