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思路与方法探究

2023-12-10 04:59安文俊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3年10期
关键词:领导人员审计师审计工作

安文俊

一、前言

为了增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全面性、客观性、重要性、相关性和谨慎性,持续推进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保证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率,内部审计师应该对审计过程、审计理念要有清晰的认识,对审计工作中的要点有清晰的了解,持续不断地加强继续教育,进一步拓宽审计知识结构,更新并适应大数据审计思维方式,从而提升业务水平和工作质量。与此同时,需要强化工作汇报和内部交流,并将其他的审计工作和检查结果加以应用,做到信息互通、成果共享、一审多用,避免重复审计和加重被审计单位迎审负担。基于此,本文从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目标出发,详细论述了深化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路和方法,以供参考。

二、经济责任审计定义

本文所称经济责任,是指领导人员在本单位任职期间,对其管辖范围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推动改革发展,管理国有资产,防控经济风险等有关经济活动应当履行的职责,对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体系改革的必然选择。2019 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使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党的二十大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审计机关要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所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紧密地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坚定地肩负起“为国而审、为民而计”的责任和任务,找到为新发展格局提供的切入点,继续加强对审计的监管,持续地对营商环境进行优化,助力高质量发展。

三、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概述

(一)审计目标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具体目标,一是对国有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执行的相关政策进行监督,全面评估政策实施后所获得的成效,及时找到国企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管理缺陷,以及相关政策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实施的原因,进而改进经营管理,为国企提供各种风险保护,从而提高国企的生产和运营效率。二是对国有企业管理工作的开展、管理制度的执行,以及相关领导的工作状态、工作行为等进行全面考察,找到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领导工作的不合理之处,并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对问题加以纠正,以提升国企领导人的管理水平,进而增加企业的经济利益。三是根据实际状况,全面、多角度地评估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态度[1]。

(二)审计思路

在进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内部审计师要对审计项目过程进行清晰的认识,并以企业发展为基础,建立起“一个中心”“两个角度”“三结合”的审计策略。“一个中心”即围绕被审计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履职情况,对国有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和运营管理进行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对国企财务数据进行多层面的分析,对国有企业领导人的经济责任进行清晰界定,同时针对企业在生产和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审计意见。“两个角度”即以投资人与被审计单位为研究对象,基于投资人的立场,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经济责任审计体系,以公平、公正的方式评价国有企业高管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同时,基于被审计企业的立场,通过与经济责任审计机制相结合,能够及时地发现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缺陷和造成财务风险的具体因素,并给出有针对性对策,以提升国有企业的风险控制水平。“三结合”即根据被审计企业领导人员的有关决策和企业的经营内容,将国企战略决策与责任识别相结合,对决策的合理性、适用性进行分析。

四、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意义

(一)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监督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以密切关注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为主线,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审计评估,从根源上防止和惩罚腐败,有力促使国企领导人员尽职尽责和担当作为。内部审计机构作为国有企业的“保健医生”,对领导人员常态化开展“经济体检”,充分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功能,对推进权力规范运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防止职务犯罪起到积极作用,是贯彻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一把利器”。

(二)对领导人员进行有效监督管理

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员的绩效和执行任务的表现,为国有企业选拔、任用和考核领导人员提供重要的基准,还可以在激励管理者提高廉洁、自律意识方面起到积极影响,让他们自觉履行经济责任、自觉遵守法律,正确使用自身的权力。一份客观、公正的审计报告,不但可以有效地解决“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等问题,而且可以建立起一个正确的领导机构和用人导向,从而选拔出更多更好的人才。

(三)改善国有企业管理

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对重要经济事项决策的监督,对财务收支的监督、对领导人员的廉洁行为的监督,要针对在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管理漏洞,对其进行审计,从而为国有企业加强管理、提高财务效率、改进内部管理、防范经营风险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进一步保障国有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五、深化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思路和方法

(一)强调明晰经济责任,降低审计风险

为降低审计风险,必须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进行清晰定义。在职责界定和职责划分方面,被审计单位须作出书面承诺,保证所提供的财务资料是真实、完整、可靠和及时的,同时要注意预防和控制各种风险,明确各种风险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2]。同时,内部审计师既要规范自身的工作,培养自身的职业操守,又要认真贯彻落实审计“八不准”纪律要求。此外,加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意识,可以从加强法律法规方面的宣传入手,使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对经济责任审计在实现企业长期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有更深层次理解,从而使重大战略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要为经济责任审计创造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以提高其权威、效率,使其在“审”与“用”的结合上发挥作用[3]。

(二)对被审计对象进行全面、客观评估

经济责任审计评估是对领导人员在任内履行经济责任的状况作出的一种全面评估,是考核和奖罚的一个主要依据。《规定》提出要根据国有企业的具体情况,科学确定国企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估指标。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估常常是根据个别的经营指标,而没有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在没有统一评估指标体系作为支撑的情况下,不同审计团队对同一个实体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或者在相同的审计团队对不同业务的领导人员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就会产生不恰当、不真实、不公平和不够细致的评估结果。这将引起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抵触,并由此引起矛盾和冲突,降低了审计评估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因此,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更应客观、公正、准确和坚持实事求是,并要实现三个“坚持”。一是遵循法律法规、规章、管理制度等,对审计事项的真实性、合规性、有效性等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做出客观的评估。二是要“统筹兼顾”,即“业绩”和“不足”“功劳”和“苦劳”“结果”和“过程”都要兼顾,做到周全、周密,避免主观臆断。三是要坚持质与量的统一,构建并健全一套科学的、符合企业实际的、与之相匹配的评估指标,结合国有企业的业务特征,设置一个合理的挂钩指数,用量化的方法来评估国企的经营绩效,用定性方法来评价是否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是否符合企业的要求,以及是否符合企业自身的廉政建设等方面的要求,把质和量统一起来[4]。

(三)建立健全大数据审计体系

将精准的大数据应用于审计评价,既是高效完成经济责任审计的关键,也是构建新型审计模式的必然趋势。因此,应该运用大数据构建一个多维度评估体系的数据平台,从多角度展开数据相关性分析,提升数据信息的有效性,并以事实为依据,进一步提升数据化水平,提升经济责任评估系统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从而为组织部门提供更具说服力的审计绩效报告。一方面,要在一定范围内构建一个统一规范的大数据综合审计平台,以大数据平台为基础,实现审计资源的集中归纳,推进互联网审计。构建具有数据收集、集成、分析等功能的大数据审核平台,对各类数据进行汇总,统一存储与管理,并对数据的存储格式进行标准化,对不同层次的数据实施分级加密,保证数据的安全。同时,搭建一个大规模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将全国的信息资源整合起来,形成纵向的信息资源整合,做到跨行业、跨地区、跨年度的信息资源整合。在这个平台上,审计机构和被审计单位之间可以进行数据交换,可以实现对被审计单位的最新的业务数据的传输、分析和存储,从而大大地提升了审计的效率[5]。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大数据的处理。首先,审计依据呈现出多元化特点,除一般的财务文件、业务文件等非结构化资料外,还存在大量的图片、音像等非结构化资料,其中包含着大量的非常重要的审计信息。但现有的方法无法对其进行有效处理,亟待发展基于非结构化资料的图文图像分析软件,实现对资料的可视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掘其潜在的价值。其次,设计一个高效、简便、人性化的大数据审计分析软件非常关键,将数字转换成图表等可视化的元素,满足不同知识背景的内部审计师需要,实现信息的高效流动,从而推动审计工作的高效进行。

(四)加强专业训练,提高审计师的综合素质

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需要建立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复合型审计团队。在国有企业中,存在内部审计师以财会为主,而专长型的审计师所占比重较少的现状。在面临复杂情形时,单一的专业知识难以做出相应的解答,不能达到目前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需求。另外,一些审计师是“半路出家”,不具备审计经验,也未接受过专业的审计教育,这对审计质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将持续加强内部审计师的专业敏锐度和眼界,通过轮岗锻炼、交流审计会议、继续教育培训,全方位地剖析和评价审计工作;要与信息化发展的时代脚步保持同步,对内部审计师的大数据分析思维进行训练,从而对在审计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要持续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和法治理念,对内部审计师的整体素质进行提升,逐渐形成结构合理、专业能力强的审计人才梯队,对审计工作的层次和审计结果的质量进行全方位提升。

(五)审计关口前移,注重审计现场质量

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要实现由“离任必审”向“任中必审”转变。传统的经济责任审计通常采用离任审计为主的方式,领导人员已经离开了岗位或是履新了,组织人事部门才下发审计委托书。审计时间上的延迟,这必然会造成审计结论的滞后,对于企业高管的选拔、委任等决策没有任何借鉴意义,而人员监督又往往会给企业带来无法弥补的负面效应[6]。因此,应将审计关口前移至领导任职期间,做到“任中审计”为主,“离任审计”为辅的审计监督模式。同时,因相关职能部门的部门职责存在着差异,在进行审计时,要明确各部门的对应责任,要强化总公司与下属业务单位的联系,要恰当地审计总公司的业务和财务资料,还要强化对现场审计工作的监控和清点,以保证审计流程的规范化、合理性和审计结果的准确、客观和公正。

(六)科学使用审计结果,巩固审计成效

为确保审计工作的可靠性、有效性和权威性,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可充分运用审计项目前期相关审计报告和内外部检查、巡视巡察结果,再对国有企业的内部经营环境及有关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内部审计机构要加强对审计问题整改工作的监督评定,促进建立有效的审计整改长效机制。被审计单位要根据评估成果,查摆类似问题,举一反三、全面清理,避免屡审屡犯、边改边犯、先改后犯,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公司合规经营管理水平。

六、结语

做好新时期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工作,内部审计师必须始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学懂弄通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并紧密联系审计工作实际,做到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基于此,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充分发扬斗争精神,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的审计监督,把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奋力开创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猜你喜欢
领导人员审计师审计工作
审计师驻村“治未病”桐庐“纪审联动”延伸至村 打通“最后一米”
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制度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财务重述、董事长更换与审计师变更
审计师轮换类别与审计结果
——基于“关系”的视角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电力公司优秀年轻领导人员“三层四维”能力素质模型构建与应用
领导人员队伍理想年龄结构应用研究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管理规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