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琵琶演奏中审美力与表现力的提升策略

2023-12-10 13:07王丽娟
名家名作 2023年21期
关键词:表现力琵琶演奏者

王丽娟

传统民族音乐艺术承载了中华上下五千年古典文化的旋律,这是一种精神的生成与传承,音乐能够调动听众的感性认同感,成为一个民族的符号与象征。在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中,琵琶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音色深受人们的喜爱。琵琶的指法技巧多彩,优秀作品丰富,使琵琶的表现力极强,既可以表现烟雨缥缈、委婉秀丽的柔情,如《梦入江南》《天山之春》等曲目,又可以将战争的氛围和紧张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十面埋伏》《汉将军令》等。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同时也是时间的艺术。无论是何种乐器,演奏均是以乐器本身为载体,结合音高、节奏、和声等音乐要素来展现情感和描绘场景。乐器的音色和演奏的方式让人们通过听觉去感受和理解音乐,从而引发听众的共鸣,让人们与音乐产生共同的情感体验。那么,在琵琶演奏中,审美力与表现力会对作品表达产生什么影响?采用何种策略能够提升审美力与表现力?本文将对此问题展开一一分析。

一、审美力与表现力在琵琶演奏中的重要性

音乐的审美力是指人们对音乐的感知、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它涉及个体对音乐的美感、美学品位、情感共鸣和文化价值的认知和理解。音乐的审美力不仅包括对音乐作品的美学特征和技巧的辨识和评价,还包括对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意义和主题的深度理解和体验。音乐的审美力涵盖了对音乐美学的认知和理解。美学是研究艺术和美的学科,包括审美的原理、美的特征和美的价值等方面的研究。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

音乐的表现力是指音乐作品或演奏所能传达和表达的情感、意象、故事、主题等方面的力量。音乐的表现力主要通过音乐元素和音乐结构来实现。音乐元素包括旋律、和声、节奏、音色等,它们通过不同的音乐组合和变化,传递出不同的情感和意义。音乐的表现力需要演奏者具备一定的技巧和表现力。演奏者通过对音乐元素的掌握和表现,使音乐作品更加生动、有力地传递出情感和意义。演奏者的表演技巧和个人风格也会影响音乐的表现力,使同一首音乐作品可以有不同的演绎和诠释。

在琵琶演奏中,审美力与表现力都非常重要。首先,审美力可以帮助演奏者更好地理解琵琶作品,感受琵琶演奏中所传递的情感和意义。对于琵琶演奏者来说,只有真正理解和感受到琵琶作品的内涵,才能够通过演奏将其传递给观众。审美力可以帮助演奏者对琵琶作品的音乐元素、音乐结构和演奏技巧进行分析和解读,从而更好地演绎琵琶作品的情感和意义。其次,表现力是琵琶演奏的重要一环。演奏者通过对琵琶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法的运用,使琵琶作品更加生动和感人。琵琶作品的表现力主要通过演奏技巧的运用和个人风格的展示来实现。演奏者需要通过琵琶的音色、音量以及演奏的速度和力度等方面的掌握,来实现对琵琶作品的情感和意义的表达。演奏者的表演技巧和个人风格也会影响琵琶作品的表现力,使同一首琵琶作品可以有不同的演绎和诠释。

二、琵琶演奏中审美力与表现力形成差异的原因所在

(一)历史人文因素

琵琶作为一种古老乐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据史料记载,琵琶源自西域,在南北朝时期便传入中国。在历史进程中琵琶深受古代人文历史的影响,成为古代音乐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在唐朝,琵琶的地位达到了巅峰。许多著名的音乐家和文人,如李白、白居易等,都对琵琶情有独钟。他们以琵琶的优美音色来创作诗词,并广泛传播。作为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乐器,其形成与中国古代的人文思想审美紧密相连。古代中国人尊崇自然、追求和谐,这种思想在琵琶演奏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琵琶演奏在审美上强调柔美、内敛、含蓄的表现方式,注重音乐中的情感表达,以及音乐与文学、绘画、舞蹈等艺术的有机结合。这种审美观影响了琵琶演奏中的表现力,使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注重情感的抒发,以及对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意境、情感进行准确的表达。

(二)地域差异因素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域有各自独特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民族、语言和习俗等,这在琵琶演奏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不同地域的琵琶演奏风格各具特色,体现了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琵琶的起源决定了此种乐器在演奏西域风格作品中蕴含的独特韵味以及美感,如富含新疆音乐风格的《送我一枝玫瑰花》《龟兹舞曲》。除此之外,不同地域背景下的琵琶曲同样也具有深厚的艺术魅力,如江南地区的《春雨》《江南三月》、河南风味的《高山流水》、西北风情的《高原魂》《渭水情》《秦土情》等。这些作品均体现出创作者对于中国地域文化的理解,在其中将中国不同地域风格的音乐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独特的音乐美术价值。

(三)时代发展因素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人们的审美观念跟随着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在琵琶演奏中同样明显。因为互联网为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同时不少国内的音乐创作者大部分有过西方古典音乐作曲系统的训练,在创作过程中形成了中西融合、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新作品,新作品涌现出来,琵琶演奏的表现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加上新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琵琶演奏者在演奏中更加注重个性化的表达,追求与时代相契合的音乐风格,以及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跨界融合。这种时代发展因素使琵琶演奏在审美力与表现力上产生了新的变化。不仅如此,互联网自媒体、短视频的兴起更是为琵琶演奏、中国传统民族器乐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动力与选择。

(四)演奏技术因素

琵琶演奏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从古代的传统演奏技法到现代的新技术应用,演奏者们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使琵琶演奏的技术越发成熟与体系化。演奏者演奏技巧的提高不仅使琵琶演奏在技术层面上更加完善,同时为演奏者在音乐表达上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通过对琵琶演奏技术的不断探索和创新,演奏者可以更好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和意境,提升琵琶演奏的表现力。

三、提升琵琶演奏中审美力与表现力的策略分析

(一)剖析作品的文化内涵

琵琶演奏中通过剖析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内涵能更好地形成音乐审美,以及更好地表现作品。琵琶演奏中需要穿透表面的音响技巧,去深入理解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只有通过对作品的文化内涵进行剖析,演奏才能更加丰富、细腻,使音乐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剖析作品中的文化内涵可以帮助演奏者更好地理解作曲家的意图,从而准确地表达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和主题,实现与观众的有效沟通,使观众更容易理解和感受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演奏者可以通过对作曲家的背景和时代背景进行研究,了解作曲家创作该作品时所处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环境。同时,还可以通过对作品的曲式、调性、旋律、和声、节奏等方面的分析,展开细致、专业的谱面分析,探究作品所传达的意义和情感。在剖析作品的内涵时,还可以借助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当时的艺术形式和流派等方式。

如在演奏《霸王卸甲》这首作品时,首先,了解其背后的故事。这首曲子出自曹操和刘备的故事,通过音乐表现了曹操在赤壁之战中败北后,为了逃生而卸下自己的铠甲。因此,在演奏时,演奏者需要了解这段历史,通过琵琶音乐表达出曹操在战败后的悲壮与无奈。其次,需要对曲子的音乐结构进行分析。在《霸王卸甲》中,音乐的节奏明快而激烈,充满了战斗的紧张氛围,演奏者通过适当的速度和节奏把握,让曲子有恰如其分的动感。同时,曲子中的音符跳跃、音域广阔等特点也需要演奏者在演奏时予以突出,以展现出琵琶的独特魅力。最后,演奏者还需注意曲子中的情感表达。《霸王卸甲》中蕴含了战败者的悲壮与无助,演奏者需要通过琵琶的音色、音量、音调等因素,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同时,演奏者还需注重细节的处理,如音符的连贯性、音色的变化等,以增加曲子的表现力。

(二)掌握娴熟的演奏技巧

掌握娴熟的演奏技巧对于提升琵琶演奏中的审美力与表现力至关重要。通过运用不同的技巧处理,演奏者能够更加准确、灵活地表达音乐的情感,使作品更加丰富多样、生动有力。技巧的熟练程度决定了演奏者如何准确、灵活地表达音乐的内容和情感。只有掌握了娴熟的演奏技巧,演奏者才能在演奏中自如地运用各种技法,呈现出准确、流畅、富有感染力的音乐语言,从而使作品更加生动、丰富、饱满。

琵琶演奏中常用的技巧主要包括左手技巧和右手技巧。其中,左手技巧包括指法、换弦等。指法技巧是指演奏者使用左手的指尖来按压琵琶的琴弦,通过不同的按弦方式,可以产生不同的音色和音高;换弦技巧是指在演奏过程中,根据需要迅速地从一个弦跳到另一个弦上,确保音符的连贯性和准确性。右手技巧包括指法、扫弦、滚弦等。指法技巧是指演奏者使用右手的指尖来弹拨琵琶的琴弦,通过不同的指法,可以产生不同的音色和音响效果;扫弦技巧是指用右手的指肚或指甲横向地扫过多根琴弦,弹奏出连续的音符;滚弦技巧是指用右手的指尖或指甲按顺序滚动弹奏琵琶的琴弦,产生连续的音符。

在琵琶演奏中,不同的技巧处理对作品表现的影响有所不同,使用不同的左手技巧可以改变音色和音高,从而表现出作品中不同的情感色彩。例如,使用柔和的指法和滑音技巧可以产生温柔、浪漫的音乐效果,而使用短暂的按弦和强烈的换弦技巧则能够表达出紧张、激烈的音乐情感。右手技巧同样也是如此,使用扫弦技巧可以产生连续流畅的音符,使音乐节奏感强烈、动感十足。而使用滚弦技巧可以产生连续的琴音,使音乐具有层次感和丰满度。

(三)技术与艺术的平衡处理

在音乐艺术表演中,技术与艺术的平衡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技术是指演奏者在琵琶演奏中所运用的各种技巧和技能,而艺术则是指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对音乐的理解、感悟和表达。技术与艺术的平衡关系能使演奏者更好地达到音乐所要求的技术,并将其转化为艺术的表现,从而更好地传达音乐的情感和意境。

在琵琶演奏中,技术是为艺术服务的。琵琶作为一种乐器,它的演奏需要演奏者具备一定的琵琶演奏技术。只有通过技术的熟练掌握和运用,演奏者才能更好地表达音乐的情感和意境。技术的处理能力对于琵琶演奏的准确性、流畅性和表现力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琵琶演奏中,演奏者需要通过反复训练和练习来提高琵琶演奏的技术水平,包括音准、音色、技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同时可以提高自己对音乐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感悟,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研究和分析来把握其情感和意境。在演奏过程中需要将技术与艺术结合起来,通过巧妙运用技巧和表达方式来传达音乐的情感和意境。只有技术与艺术的平衡处理,演奏者才能够更好地展现琵琶演奏的魅力,并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获得

在琵琶演奏中,持续的能力获得非常重要。琵琶演奏是一门技术性很高的艺术表演,需要演奏者具备良好的技术和表现能力。持续的能力获得意味着演奏者需要不断地学习、练习和探索,以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只有通过持续的能力获得,演奏者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琵琶演奏技巧和艺术表现力。

要通过持续的能力来提升自己的艺术表现力,首先,演奏者需要保持学习的心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琵琶演奏的技巧和表现方法。可以通过参加琵琶演奏课程、研究琵琶演奏的教材和音乐作品,以及与其他演奏者的交流来不断提升自己的演奏水平。其次,演奏者需要进行系统的练习,包括琴技练习、音乐理论练习和音乐作品的演奏练习等。持续的练习能够帮助演奏者巩固技巧,提高演奏的准确性和流畅性。此外,演奏者还可以通过参加音乐比赛、演出和音乐会等活动来提升自己的演奏技巧和艺术表现力,这些活动可以帮助演奏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琵琶演奏的要求,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表演能力。最后,演奏者需要保持对艺术的热情和执着,不断地追求艺术的完美。只有通过持续的能力获得,演奏者才能够持续地提升自己的艺术表现力,并实现艺术的进步和突破。

四、结束语

琵琶作为一种民族乐器,在其演奏艺术中承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琵琶艺术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中积淀了深厚的内涵。音乐的审美力和表现力在琵琶演奏中都非常重要。通过审美力,演奏者能更好地理解和感受琵琶作品的情感和意义,并将其传达给听众。而表现力则通过琵琶的演奏技巧和个人风格展示,使琵琶作品更加生动和感人。此外,琵琶作为一种民族乐器,承载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作为年轻一代,只有通过对琵琶的热爱和学习,才能将民族音乐传承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表现力琵琶演奏者
El instrumento predilecto de la música folclórica china La pipa es una combinación perfecta entre herencia e innovación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如何增强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如何通过线描画提高幼儿观察力和表现力
论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
谈电视剧音乐的艺术表现力
论民族声乐的声音表现力
窈窕淑女琵琶妹
浅析钢琴演奏过程中如何放松
我的“反弹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