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生态文明报道要关注哪些关键词?

2023-12-10 07:51文龙杰
中国记者 2023年10期
关键词:中新社选题文明

□ 文龙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扩大景深,以更广的视角来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思想财富。中国新闻社是中央重点外宣媒体,发挥国际传播独特优势,以权威视角、鲜活内容、独特表达,致力讲好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故事,向海内外受众展现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的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本文尝试以中新社生态文明报道的相关实践为研究素材,归纳总结此类报道在选题策划、内容生产、传播实效等方面的经验,供业内参考。

一、如何确定生态文明报道选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向世界讲好中国的生态文明故事,是国际传播的题中应有之义。

讲好中国的生态文明故事,要落实到一个个具体的新闻选题上。如何确定选题?“天线”“地气”“外需”是要关注的三个关键词。

中新社的生态文明报道,首先探索在中观层面将选题落实到主题报道、经济报道、民生报道、文化报道等具体领域,而后在微观层面进一步细化选题时注意到既接“天线”又接“地气”。例如,在主题报道领域,《习近平福建行,于观山、看城中见“人”》《再到漓江,习近平山水之间看生态》《“站”在三江源 习近平释中国之治的高与远》等稿件均是从具象“山水”折射出宏观“生态”。

与此同时,选题还要因应“外需”,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习惯和特点,采用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表述,把我们想讲的和国外受众想听的结合起来。以《从美丽中国到美丽世界,习近平展现的知行合一》一稿为例,习近平主席2021年10月12日下午以视频方式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时,以“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作为他当天主旨讲话的结尾,引起全球广泛关注,中新社围绕该焦点确定选题,在稿件中既阐明生态文明建设已被视作“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又具体列举了中国将率先出资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解了世界了解中国生态文明故事之“渴”,并以循循善诱的方式让受众悟了中国生态文明之“道”。

国际传播是中新社的主责主业,“应对外部质疑”“回击外部抹黑”“说清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也是确定选题的重要考量。通过检索国际主流媒体、社交媒体的相关信息可以发现,海外主要关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以下方面:一是算中国的生态旧账,关注中国究竟应在全球气候变化应对中负多大责任,比如质疑中国按照发展中国家标准遵照巴黎协定设定排放目标是否合理;二是关注中国双碳战略的实施情况,包括具体路径、实行现状、能否按时完成等;三是关注中国新能源发展态势、核心技术发展程度、全球铺展的战略是否成功等;四是渲染极端天气带来的危害。

中新社有的放矢,播发《全球气候治理,习近平示中国的“着眼”与“着力”》讲“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瞄准碳中和目标 中国如何打造低碳经济?》讲中国正以实际行动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应有贡献;《开启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 中国如何实现碳达峰 ?》讲中国正着力推动降碳减排和碳达峰,开启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邢巧:蓝碳如何为全球“碳中和”探索新途径?》讲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对全球的贡献与启示。

此外,回溯历史纵深,从中国生态文明故事的中华文化渊源上寻找选题,如《陈来:中国文化为何能为生态文明提供理念基础?》;拓展横向对话,从中国与世界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共通性寻找选题,如《“人象冲突”的世界性难题怎么破?》。

二、如何讲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故事?

营造良好国际舆论氛围,展示负责任大国形象,“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如何组织精彩、精炼的故事载体?这是讲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难点。为既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实践和成效寓于其中,又使人想听爱听、听有所思、听有所得,中新社在讲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故事时,特别注重“精”“变”“美”三个关键词。

“精”:提炼精品案例。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讲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故事,首先要展现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中新社调动各地分社资源,通过深入调研,筛选出精品案例,通过“解剖麻雀”的方式进行提炼和展现,例如《雄安,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样板》《桂林再现“一行白鹭上青天”“只此青绿”生态富民》《福建林农变身卖“碳”翁:“青山绿水越来越值钱”》等稿件。

案例报道具有独特优势,采编成本相对较低、笔触相对聚焦、议题相对精准、行文相对具象,传播效果好,受众可从案例故事中自然得出结论并印象深刻。例如,2023年是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的第三年,中新社记者走访长江安徽段五个地市,通过江豚数量的增多反映出“八百里皖江景如画”;探访贺兰山腹地石嘴山段大磴沟,通过贺兰山的“伤疤修复”,阐释生态文明建设中自然资源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到访位于云贵交界的乌蒙山腹地的海雀村,通过讲述“碳票”使该村万亩林海变成“绿色银行”的故事,展现贵州协同推进增绿、护水、治污、降碳等多项行动的绿色经济新路。

“变”:突出今昔变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既可以展示为一幅静态的画卷,也可体现为动态的历史变化。以时间为叙事线索,以动态的视角观察静态的新闻事件,通过今昔之变,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自然而然地从笔端流出。这种写法具有逻辑清晰的优势,但也易落入平铺直叙的俗套。为避免成为堆砌材料的流水账,中新社的相关报道注意围绕时间线,穿插进数据、特写、人物和议论,通过事实说服人,通过形象打动人,通过情感感染人,通过道理影响人。将叙事与陈情、说理结合起来,从而使报道由线扩大到面,由面再拓展为立体的故事。

今昔之变可具体为新旧之变、穷富之变、大小之变、多少之变、美丑之变、优劣之变,“变”会天然地吸引读者,但同时也要避免“突变”,报道要注意把握节奏,在娓娓道来中把“变”讲出来。以《从“生态之患”到“塞外明珠”,探寻乌梁素海重生之路》为例,开头以“乌梁素海澄澈如镜”起笔,接下来由“景色并非一直如诗如画”转入,讲述从“生态之患”到“塞外明珠”的变化历程。其间穿插水域面积数据、“黄苔”特写、林场职工感受、治理理念阐发,使整个报道逻辑清晰而又饱满生动,使受众在“动”与“静”的和谐律动中晓事明理共情。

“美”:遵循美学规律。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路径,遵循美学规律是生态文明建设报道的一条重要经验,相关报道高频出现“美丽画卷”“美如画”“生态美”也佐证了这一点。“美”既是生态文明本身特征的客观反映,也是新闻传播内在规律的科学应用。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生态的有机性与和谐性决定了“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属性,审美价值是生态文明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新闻传播与审美也有着天然关系,新闻作品基于传播的需要,通常在基于客观事实的前提下符合单纯齐一、对称均衡、调和对比、多样统一等形式美的基本原则。正如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孙德宏所说,好新闻一定是美的。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报道中,要以审美的眼光发现和捕捉事实素材,以美学关怀作为事实素材展开的阐释立场,以尊重受众审美诉求作为新闻传播的落脚点。

例如,中新社《“黄河上中下游就都走到了” 看习近平对黄河治理精准施策》《习近平心系长江:让一江清水绵延后世、惠泽人民》《绿色极境——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实践》等视频报道,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讲述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青藏高原等地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在时空跨越的大基调中,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的回忆与掷地有声的指示,在一张一弛间彼此呼应,构成“总书记论述—治理实效—微观见证”的叙事闭环。在视觉语言上,以航拍大远景为主,中近景、特写相结合,全面展现“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态之美,给读者以充分的视觉震撼与享受。画面中严重污染的旧状与山清水秀的当下,在视觉感官上形成净与污、美与丑的强烈对比,使受众切实感受到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必要和卓越成就。

三、如何扩大生态文明报道的传播效果?

“动”与“静”是扩大和提升生态文明报道传播实效要关注的两个关键词。生态文明报道的稿件以“探访”类居多,这是因为总体来说这类报道的客体多偏“静态”。动与静是事物存在的两种状态,二者既对立又统一。简而言之,任何事物都是动静的结合体,但偏动偏静有所不同,新闻事件也可分为偏动态或偏静态。针对素材总体偏“静态”这一特点,为提升传播效果,生态文明建设报道应寓静于动、以动带静,即通过动态的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新闻时间节点破题,从而“引起所咏之词”,带出背后的生态文明建设故事。例如,2023年8月15日是中国首个全国生态日,中新社抓住这个动态节点,由“节日”谈及生态文明的“立法保障”,又扩展至“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动态的节点与静态的信息相互结合,获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在香港《明报》、美国《侨报》、菲律宾《商报》等近十家海外华文媒体落地。

此外,将生态文明建设报道融于重大系列报道中,借助系列报道塑造出的“磁力场”使生态文明建设故事获得更广泛的传播。例如,《探访成都大运会场馆:低碳智能运行 践行绿色理念》是成都大运会系列报道中的生态篇,《绿色长江的“五彩生态经”》则是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系列中的生态篇,《专访王金南院士:中国式现代化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则是全国两会报道中的生态篇。

有的新闻节点与生态文明建设报道有直接关系,有些则看起来无甚瓜葛。为了扩大生态文明报道与后一种新闻节点的连接,记者需要带着一双火眼金睛,及时发现两者之间隐藏着的内在联系。传递信息是新闻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从哪个角度传递这个信息。同样一则新闻事件,由于切入的角度不同,可以成为经济报道,可以成为社会报道,可以成为时政报道,如果我们从生态角度切入,就可以成为一篇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报道。看起来,是传播主体(记者、编辑)切入的角度不同,而实际上是素养决定了角度。这就要求我们进行深入系统的学习,只有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学深悟透,我们在面对一个新闻事件时,才能及时精准地找到切入口,将中国的生态文明故事借由具体的新闻事件报道出去。例如,《(经济观察)南水北调,如何实现一泓清水向北流?》一稿就跳出关于南水北调的惯常写法,从生态文明建设角度切入,讲了山东省泗水县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让恶水穷山变成绿水青山,南水北调东线沿线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的美丽中国故事。

结语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向世界讲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故事,传播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声音,是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新社立足自身定位,在生态文明建设报道的实践中,通过既接“天线”又接“地气”、因应“外需”确定选题,通过提炼经典案例、突出今昔变化、遵循美学规律生产优质内容,并注重借动态的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时间节点来引领静态的新闻素材,以扩大和提升传播效果。

作为国际传播领域的重要方面军,中新社将进一步秉承中新风格生产鲜活内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向世界讲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故事。

猜你喜欢
中新社选题文明
第二届消博会闭幕展会规模超过首届
请文明演绎
海外视角 新锐表达
漫说文明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