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运输应激综合症的临床症状及防治

2023-12-11 07:02郭小满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10期
关键词:综合症猪只病猪

郭小满

梨树县畜牧业服务中心,吉林梨树 136500

为了适应当前生猪养殖业市场的供应需求,仔猪、种猪、育肥猪的运输已经十分普遍,长途运输时有发生,如何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避免发生因为长途运输而产生的负面问题,就需要了解生猪运输应激综合症的发生原因和临床症状,为及时准确的防治采取正确的措施。

1 生猪运输应激综合症发生的原因

1.1 运输过程中的挤压

生猪在运输过程中常常面临拥挤和挤压,运输车辆的空间有限,可能导致生猪受到挤压、碰撞等应激刺激,引起应激综合症的发生。并且,当生猪进入到陌生、封闭的环境后,会使生猪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中,从而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精神状态失常,出现一系列应激症状。

1.2 高温和高湿度环境

生猪运输时,尤其是在夏季或炎热地区,车厢内温度可能会上升,空气湿度也会增加,导致生猪体温调节功能受损,引发应激反应。在高温、高湿环境的影响下,生猪会出现严重的散热困难,导致出现体内积热、脱水等情况,严重的会危及到生猪身体机能与生命。

1.3 运输过程中的噪音和振动

运输车辆行驶时会产生噪音和振动,这些外界或内界的刺激可能对生猪的神经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应激综合症的发生。其中,这些刺激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车厢内生猪间的相互踩踏与争斗,二是由于路面导致的颠簸,这些均可能成为应激源。从实际情况来看,上述这些应激源通常是同时存在的、持续不断对生猪神经或感知系统进行干扰,进而导致应激综合症的发生。

1.4 饥饿和缺乏饮水

运输过程中,由于饮食受限和饮水受限,可能导致生猪长时间处于饥饿和口渴的状态,造成应激综合症的发生。而之所以会造成这一情况,与运输过程中管理不当或运输条件不符合要求有关,生猪一旦缺乏饮水或出现饥饿的情况,便会导致代谢紊乱,出现脱水或代谢性酸中毒的情况。

1.5 其它因素

不适当的运输操作可能导致生猪受到惊吓或其他伤害,这些刺激也可能引发应激综合症的发生。同时,不同的生猪个体可能对应激刺激有不同的反应,有些个体更容易出现应激综合症。总之,生猪运输应激综合症的发生是由于运输过程中的各种应激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的,这些因素会对生猪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引发应激反应和相关的健康问题。因此,合理管理和优化运输环境对于减少生猪运输应激综合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2 生猪运输应激综合症的临床症状

生猪运输应激综合症,也称为猪应激性死亡综合症(PAS),是一种猪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因应激导致的临床症状,其主要症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呼吸急促和困难。受运输中的环境变化和应激影响,猪可能出现呼吸异常,呼吸频率增加,表现急促和困难症状。直观表现为目光锐利、肌肉硬拘、口吐白沫等;二是心率加快。生猪经历运输应激时,心率可能增加,出现心跳加速的情况,同时往往还会伴随呕吐、呻吟以及眼结膜潮红等症状;三是体温升高或下降。生猪在运输过程中的体温可能受到调节的影响,出现体温升高或下降的情况,体温最高可升至41 ℃;四是厌食或厌水。生猪在应激情况下可能出现食欲和饮水减退或完全不进食、不饮水的情况;五是精神紧张和活动减少。生猪在应激状态下可能出现精神紧张、烦躁、异常兴奋或活动减少、神经抑制的情况;六是肌肉震颤或抽搐。部分猪在应激情况下可能出现肌肉震颤或抽搐的症状;七是皮肤病变。部分猪可能出现皮肤病变,如溃疡、瘀斑等。

3 防治措施

3.1 减少生猪运输时间

为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减少猪在车辆中的停留时间,可以优化路线规划,选择较短的运输路线。比如,尽量避开交通高峰期和繁忙的节假日,选择交通流量较小的时间段进行运输。在出发前及时获取实时交通信息,了解路况和道路工程情况,避免拥堵的路段,尽可能选择高速公路或铁路进行运输。根据目的地之间的距离,合理安排中转站来减少运输时间。进行集中运输,将多个农场或供应商的猪只集中在一起进行运输,以减少往返农场和目的地的次数。此外,在装载和卸载猪只时,需采取高效的操作和设备,减少等待时间和处理时间,并选择有经验和专业设备的运输公司,他们通常能够更快速和高效地完成生猪运输任务。

3.2 提供良好的生猪运输条件

在运输前,对车厢环境进行检查,确保运输车辆内部环境良好,保持通风和温度适宜,并尽可能地安装通风设备,确保车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新鲜,减少异味和猪只呼吸困难的现象;其次,还需将温度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避免过热或过冷对猪只的不适,并在车辆底部采用防滑材质,确保猪只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因为车辆颠簸而受伤;最后,需提供充足的空间,让猪只可以自由活动,对猪只的装载密度进行科学控制,避免出现过度拥挤的情况,以防止猪只互相攻击或伤害。除此之外,还需移除或固定车辆内部的尖锐物体或边缘,以防止猪只在运输过程中碰到并受伤,并注重卫生和清洁,以防止疾病传播和交叉感染,配置适量的饮水设施,提供干净的饮用水,以保持猪只的水分摄入和健康状态。通过以上措施,可以为生猪提供舒适和卫生的运输条件,减少运输过程中的应激和疾病风险。

3.3 加强生猪运输途中的护理

在运输过程中,需定期监测猪只的行为和状态,观察是否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如呕吐、腹泻、呼吸困难等。若猪只出现疾病症状,需专业人员及时处理和急救,以减轻病情并保护其生命;其次,确保运输车内配备足够的饲料和水源,定期检查和补充,以满足猪只的营养和水分需求。在长时间运输中,应适当设置休息站,为猪只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减轻运输应激;最后,定期检查运输车辆的结构和设施,确保安全和舒适,预防潜在的风险和问题。车辆底部使用防滑材质,防止猪只在运输过程中滑倒和摔伤。同时,还需注重运输车辆的安全和稳定性,确保运输车辆结构稳固,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颠簸和震荡。落实安全措施,如加装扶手和隔离网,防止猪只相互攻击和受伤。此外,在运输前,对生猪进行必要的疫苗接种和疾病防治措施,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3.4 做好运输前的准备

生猪被运输之前,需在一周内在猪饲料中添加针对应激综合症的药物、维生素以及电解质等,以此提高被运输生猪的免疫力,降低应激发生的概率;其次,在运输前需避免生猪处于过饱状态,当喂食后不应立即启程,等猪休息1 ~2 h 后起运。这样一来,当受到路途颠簸、挤压等外界环境影响时,能有效减轻生猪呕吐症状,避免生猪内脏出现损伤。在对生猪进行装运时,应尽可能将同一组群的生猪集中在一起,从而降低生猪间打斗情况的发生概率。

3.5 对症治疗运输应激综合症的病猪

对于受应激的生猪来说,由于抵抗力较差,因此在运输途中很容易患病,如未能得到及时、稳妥的处理,很可能危及到生猪的生命。因此车辆必须配备专业的兽医人员,并带上常用药物,以确保患应激综合症的猪得到及时治疗。首先,对于身体发热、出现震颤的病猪,可使用盐酸氯丙嗪23 mg/kg进行肌肉注射;其次,对于症状较重的病猪,则需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7 ~lO mg/kg 进行肌肉注射;最后,当病猪出现酸中毒、脱水等症状时,则需立刻使用35%碳酸氢钠溶液150 ~200 mL 进行静脉注射,针对继发感染的生猪,则还需配合解热药物与抗菌药物进行使用。此外,当生猪病症逐渐缓解后,还需注射葡萄糖生理盐水500 ~l O00 mL,以及维生素C 2 ~0.5 g,保持2 ~3 d。

在应对生猪运输应激综合症时,可用以下药物进行处理:①镇静剂,如盐酸氯丙嗪可减少猪只的紧张和焦虑,并有助于控制猪只的运动和呼吸。剂量根据猪只体重而定,通常0.5 ~1 mg/kg;②抗焦虑药,如笑气化可减轻猪只的恐惧感和焦虑情绪,使其更加平静和安宁。剂量根据猪只体重而定,通常为1 ~2 mL/kg;③镇痛剂,如布洛芬,可用于减轻猪只在运输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疼痛或不适感。剂量根据猪只体重而定,通常为10 ~20 mg/kg;④抗生素。如果运输过程中猪只出现感染或疾病的症状,可以根据兽医的建议使用适当的抗生素。剂量和使用方法应根据具体的猪只体重而定。需要注意的是,药物的使用应遵循兽医的建议和指导,并且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需要对猪只进行充分的健康检查和评估。药物的使用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和剂量要求进行,避免超量使用或滥用药物。此外,对于生猪运输应激综合症的治疗,药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需要根据合适的环境和护理措施,综合进行处理。最好在使用药物前咨询兽医,并遵循其建议进行合理的药物治疗。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处理运输应激综合症的病猪时,需要全面考虑猪只的健康状况和应激因素,并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如提供舒适的运输环境、减少运输时间、加强护理、做好运输前的准备以及对症治疗病猪,这些措施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措施,才能更好地预防和处理运输应激综合症的病猪,保障猪只的健康和运输质量。

猜你喜欢
综合症猪只病猪
降低日粮粗蛋白并添加单体氨基酸对断奶—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排泄的影响(中)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病猪喂药有办法
克林霉素对猪肺炎霉形体病的治疗效果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关注夹腿综合症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断》图版
闹闹的“吃什么”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