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养殖常见病成因及防治

2023-12-11 07:02张宝军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10期
关键词:猪舍病猪成因

张宝军

双辽市双山镇综合服务中心,吉林双辽 136408

中国作为猪肉消费大国,生猪养殖业是畜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给养殖场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是农业经济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减少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的发生,降低对生猪养殖产业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提高生猪养殖场户的经济效益,本文笔者根据生产实践对生猪养殖中的常见病及其防治措施进行了总结、归纳和深入研究,供相关人员参考。

1 猪养殖常见病以及成因

1.1 猪气喘病以及成因

猪气喘病是猪养殖的常见病之一,也称之为猪支原体肺炎,是一种接触性、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无论是仔猪,还是生长育肥猪、成年猪,都会出现高发现象。该病还会通过水源、空气、饮食、分泌物等渠道传播,传播性极强,能够在短时间内引发全部感染。一旦感染之后,如果未能及时诊断治疗,会严重影响猪的生长繁殖,给养殖人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主要是因为该病毒会在入侵猪体内后,破坏猪的呼吸道、肺组织、免疫系统等。猪气喘病发生的成因,主要表现在:第一,免疫接种不及时,以及疫苗质量不佳,操作不当;第二,在仔猪购买时,未做好免疫检疫工作,且未能将其隔离饲养;第三,抗生素使用不当,导致猪的免疫功能被破坏;第四,猪舍管理不当,由饲养人员、老鼠、水源等途径将病毒带到猪舍内部;第五,猪的日常饮食、猪圈清理不当,增加了发病率。

1.2 猪丹毒病以及成因

猪丹毒病也称之为红热病、钻石皮肤病,是由红斑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仔猪,常见症状为皮肤出现疹块、淤血、呕吐等,进而出现食欲不振、久卧不起,引发仔猪死亡。一般情况下,低于3 月龄的仔猪在发病后3 ~4 d 内就会出现死亡。此外,该病毒在侵入环境后,会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传播,且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因此发病率较高,且较为频繁。其成因主要为:第一,传播渠道较广,如供水口、通风口、饮食用具、粪便、口鼻分泌物等,且潜伏性较强;第二,部分健康猪的扁桃体和其他淋巴组织内,潜伏着猪丹毒病,且无法通过有效手段进行检测;第三,猪丹毒病能够与其他猪病同时发生,从而攻击猪的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增加了治疗难度与死亡率;第四,养殖人员不够重视,忽视仔猪的免疫检疫工作,或者免疫接种不当。

1.3 猪传染性胃肠炎以及成因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猪场养殖的常见消化道疾病,主要症状为腹泻、呕吐、脱水、食欲不振、久卧不起等。长时间食欲不振、呕吐的病猪,就会逐渐消瘦,最终引发死亡。同时,部分病猪还伴随发热等症状,高发于仔猪、成年猪、生长育肥猪,可通过粪便、饮食用具、水源等途径传播。其成因为:第一,未做好外购猪的检疫免疫工作,导致病毒从粪便、口鼻分泌物中排出;第二,空气、水源、通风口、饮食用具等都会致使病毒传播,且传播速度较快;第三,该病会寄生在病猪的器官、血液、排泄物中,从而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面积感染;第四,未做好日常饲养工作,导致发病率较高,如冬季通风、保暖措施不当,且饲喂营养不足等。

1.4 猪流行性腹泻以及成因

猪流行性腹泻也是猪养殖的常见疾病之一,一旦发病之后就会导致仔猪生长缓慢、成活率低,为养殖人员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是一种冠状病毒,主要寄生在病猪的肠绒毛上皮细胞和肠系膜淋巴结上,然后随着粪便排出。一般情况下,各个年龄段的猪都会感染该病毒,但是1 ~7 日龄的仔猪发病率最高,死亡率几乎为100%。在发病后,病猪通常会出现食欲减退、腹泻、消瘦等症状,如果诊断治疗不及时,就会引发死亡。其成因为:第一,免疫接种不当或不及时,疫苗质量不佳,导致仔猪和育肥猪缺乏母原抗体;第二,猪圈的清洁消毒不当,导致该病的发病率较高;第三,由于天气变化剧烈,仔猪的抗病能力较弱,因此发病率极高。

2 有效防治措施

2.1 预防措施

2.1.1 做好检疫免疫工作

检疫免疫是猪病预防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其具体措施为:第一,在种猪或仔猪外购时,需要立即进行检疫,并且进行免疫接种。然后将外购猪饲养到单独的猪舍内,隔离观察一个月左右,确认没有疫情后才可混群饲养;第二,对于仔猪、生长育肥猪、妊娠母猪等,要定期、及时、规范、全面进行接种,且必须使用质量合格的疫苗。通常情况下,免疫接种需要2~3次,才能起到免疫效果。

2.1.2 加强日常饲养管理

在日常饲养管理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做好猪舍环境管理。猪舍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等。需要饲养人员先在秋冬、冬春季节交替时,做好猪舍、产房等温度管理,且借助机械设备进行通风换气,将猪舍温度控制在25 ℃左右,保障室内有足够的新鲜空气。接下来需要勤换垫料,或者使用保温设备进行保温,在中午光照较好时,进行猪舍的开窗通风,保障内部光照充足。然后需要借助相应辅助设备,完成猪舍内部的光照、温湿度控制、通风工作。比如风扇设备,以及温湿度检测仪器的使用等;第二,做好消毒清洁管理。猪舍内部的清洁消毒工作,必须做到定期、全面、彻底,才能有效防止疫情的大规模发生。作为饲养人员,在进出猪舍前,需要做好自身的全身清洁、消毒工作,并且按照规范佩戴防护服,防止将病毒病菌带入到猪舍内。接下来需要定期进行猪舍的清洁,包括粪便、残渣的打扫,以及饮食用具、地面的清扫。然后要全面、彻底进行猪舍的消毒,可以使用含碘消毒、含氯消毒、含碱消毒等方式,做到每天一次。如果为疫情高发期,需要每天2 次。不仅要做好猪舍内部的消毒,还要做好猪舍周围环境的全面消毒,防止发生大规模感染。最后还需要做好猪舍的驱虫、防护工作,防止蚊蝇、老鼠等将病毒携带到猪舍内;第三,做好饲喂管理。仔猪、妊娠母猪、生长育肥猪等需要采用不同的饲喂方式,且保障营养均衡与充分,才能增强猪的抗病力。对于低日龄的仔猪,可以采用人工饲喂的方式,且做好免疫接种,保障仔猪的健康。对于妊娠母猪,需要在饮食、水源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和维生素等。对于生长育肥猪,需要将驱虫药、抗生素等与饲料混合饲喂,并且做到饲料的营养均衡,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2.2 治疗措施

2.2.1 猪气喘病治疗

猪气喘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为:第一,疫苗免疫。疫苗一定要注入胸腔内,肌肉注射无效;注意注射疫苗前15 天及注射疫苗后两个月内不饲喂或注射土霉素、卡那霉素等对疫苗有抑制作用的药物;第二,由于猪肺炎支原体可以改变表面抗原而造成免疫逃逸,导致免疫力减弱,因此需要配合药物防治,一个疗程一般3 ~5 d,特别是妊娠母猪需要将药物拌入饲料中,其所产仔猪单独饲养。不具备单独饲养的猪场,尽可能减少母猪和仔猪的接触时间,如新一代喹诺酮类是最佳的治疗药,也可以肌肉注射止咳因子;第三,猪喘气病弱素冻干苗可用于20 ~25 日龄健康仔猪,免疫率可达80%以上。

2.2.2 猪丹病毒的治疗

猪丹病毒的治疗方法为:第一,在发病早期,需要使用青霉素进行治疗,且需要待病猪的体温恢复正常,食欲恢复之后才能停药;第二,如果发现青霉素治疗无效时,就需要使用四环素、林可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然后观察病猪的症状是否恢复;第三,对于慢性猪丹毒病,可以通过饮食、饮水中加入维生素C、葡萄糖等方法,并且联合抗炎症类、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

2.2.3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方法为:第一,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从而降低感染率与死亡率;第二,妊娠母猪、仔猪、生长育肥猪等需要及时进行疫苗的注射,以增强猪的免疫力。对于仔猪,需要注射弱毒冻干苗;对于生长育肥猪、妊娠母猪,需要注射灭活菌苗,以防止感染;第三,对于出现呕吐、食欲不振等病猪,可以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维生素C、葡萄糖、补液盐等,或者在饲料中加入金丝桃素、黄芪多糖等。并且采用肌肉注射磺胺嘧啶钠的方式,或者使用氯化钠、碳酸氢钠等进行口服液的配制,连续服用2 ~3 d即可快速恢复。

2.2.4 猪流行性腹泻的治疗

第一,在妊娠母猪的饲养中,需要及时接种腹泻二联苗,以增强妊娠母猪与初生仔猪的抗病力,保障母猪的营养均衡。在母猪生产后,需要由人工饲喂仔猪,且做好产房的清洁、消毒工作;第二,每年10 ~11 月份,要及时接种疫苗,且要保障疫苗质量,做到规范操作、全面接种。后备母猪在产前20 天接种,妊娠母猪在产前一个月接种,仔猪在断奶后半个月内接种;第三,一旦发现猪流行性腹泻疾病,就要立即进行隔离,且加强饲养管理。如及时清理猪舍的粪便、口鼻分泌物,定期进行猪舍、水源、饮食用具的消毒,防止病原传播;第四,在饲喂过程中加入葡萄糖、碳酸氢钠、土霉素等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当病猪出现脱水现象时,需要及时补充电解多维营养剂,且通过盐糖水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猪场养殖中,其常见病包括猪瘟、猪流行性腹泻、猪丹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等,其都具有着发病率高、传播性强、死亡率高的特点,给养殖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阻碍了养殖业的良性发展。因此就需要针对常见猪病的成因、防治措施,展开详细深入的分析,从而增强猪的免疫能力与抗病力,降低疫情的发生率、传播率、死亡率,从而增加养殖场的经济收入,促使我国养殖业获得良性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猪舍病猪成因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病猪喂药有办法
克林霉素对猪肺炎霉形体病的治疗效果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标准化猪舍设计技术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和猪瘟混合感染的诊断》图版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