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猪常见呼吸道疾病的鉴别诊断及防治

2023-12-11 07:02贺伟光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10期
关键词:狂犬病圆环猪瘟

贺伟光

吉林省大安市安广镇综合服务中心,吉林大安 131300

猪呼吸道疾病是对猪呼吸系统疾病的统称,近年来,该病的发生及流行日益复杂和严重,成为危害各地养猪业的一个主要传染病种,猪呼吸道疾病已不单是由某一种病原引起,常常表现为几种病原先后或同时感染,引起猪生产性能下降,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1 猪常见呼吸道疾病

1.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也称作猪蓝耳病,该病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导致,妊娠期母猪感染疾病,会出现发热、繁殖障碍、死胎、流产、木乃伊胎、弱胎等情况。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的致死率极高,属于二类传染病,是养殖业最主要的病毒之一。妊娠母猪易感染该疾病,并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染给仔猪,生猪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后,会将该病毒传染给其它易感猪群。该疾病的主要感染途径为呼吸道感染,除此之外,猪群的转移也会导致该病毒的扩散,该病毒还可通过空气传播。

公猪感染症状不明显,母猪感染会出现体温升高、呼吸不畅、嗜睡、食欲减退等症状,母猪的食欲明显减退,妊娠期母猪出现流产情况,公猪感染后精液质量降低。感染的仔猪会出现咳嗽、喷嚏、呼吸不畅等明显的症状,耳尖和肢体皮肤发绀,出现眼球突出、消瘦的症状,背毛能够明显看出粗乱。

1.2 猪圆环病毒病

猪圆环病毒广泛传播,有较强的致病性,对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有较大负面影响。猪圆环病毒病可引起多种疾病,对肺部造成感染,造成猪的间质性肺炎。该病毒容易感染各周龄猪,常见于6 ~14周龄的仔猪。

猪圆环病毒可通过口腔、粪便、鼻腔分泌物进行传播,也可通过垂直传播,有极强的感染力,并且传播的强度不会随着季节的变化出现显著的差异。

猪圆环病毒(PCV)包括PCV-1 和PCV-2 两种类型,PCV-2 可能导致多种疾病,包括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猪圆环病毒感染等,断奶仔猪出现的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猪皮炎与肾炎综合征等都是由PCV-2 引起,除此之外,PCV-2 还可能导致猪增生性和坏死性肺炎等疾病。受感染的病猪可能出现生长迟缓、精神萎靡、行动迟缓等症状,并且伴有咳嗽和呼吸困难,背毛混乱,少部分病猪可能出现腹泻和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的症状。

1.3 猪瘟

猪瘟由猪瘟病毒(CSFV)导致,是一种传染性极强且致死率极高的疾病,属于A 类传染病,一旦出现就会大范围暴发。猪瘟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的方式传染,生猪、猪肉产品、病猪粪便、血液、接触过的饲料等都可作为传染源。猪瘟病毒可通过口腔黏膜传染,并且不具有季节性特征。非典型的猪瘟发生在刚断奶的仔猪群体中,幼猪患病后会出现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腹泻交替、精神萎靡等症状,但死亡率较低。育成猪感染非典型猪瘟不会出现明显的外部症状,但猪瘟病毒依旧有较强的传播性。

典型的猪瘟病毒会与其他病毒和病原体混合感染猪群,猪瘟病毒会导致猪免疫系统功能失效,机体无法抵抗猪瘟,并且易受其他病毒的感染,在实际情况下,病猪会因为受到混合病毒的感染而出现极高的死亡率。患猪瘟的病猪会出现体温急剧升高、畏寒、食欲减退、皮肤出血等症状,猪的白细胞数量急剧降低,在20 d 之内会死亡。亚急性猪瘟病程一般在30 d 之内,病程进展缓慢。

1.4 伪狂犬病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病猪会出现严重的发热、剧烈瘙痒和神经症状,伪狂犬病病毒会引起猪患多种继发感染疾病,包括PRRSV、PRDC等。伪狂犬病病毒通过空气、呼吸道、乳汁等途径传播,一般在母猪生产期间大量暴发,可在猪群中消灭,达到根治的效果。

2 猪常见呼吸道疾病的鉴别诊断

2.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2.1.1 临床诊断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分为急性型、慢性型和亚临诊型。病猪如出现呼吸困难、腹式呼吸、背毛粗乱、食欲下降、体温增高、腹泻等情况,一般为急性型,可明显观察到仔猪的耳部发紫,患病仔猪的死亡率高达75%,断奶后的患病仔猪增长缓慢,且死亡率急剧增加。生长猪和育肥猪一般为慢性症状,表现为病猪生长缓慢、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染其他细菌性疾病或病毒性疾病等。患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病毒易感染传染性胸膜炎,链球菌病等呼吸道疾病。

2.1.2 实验室诊断

由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临床症状与猪细小病毒病、猪瘟等临床症状十分相似,因此很难直接通过临床诊断的方式来确定病原。实验室诊断主要采用病毒分离鉴定、血清学诊断、RT-PCR 等方法来进行病原的检测。采用荧光定量检测的方法,能够通过试剂盒快速检测出病猪是否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阳性。

2.2 猪圆环病毒的鉴别诊断

2.2.1 临床诊断

受感染的仔猪在断奶后会出现体重减轻、贫血等症状,还可能出现黄疸。在临床解剖上可发现,患病猪淋巴结存在明显增大,尤其是支气管颌下等部位的淋巴结存在显著变化。大部分感染猪圆环病毒的病猪,会出现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全身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等多种综合病征。断奶后感染猪圆环病毒的病猪,一般伴随患有猪皮炎肾病综合征,皮肤出现分泌炎性物质,发展成为斑点状病变,感染圆环病毒的母猪则更易患有RF,临床上出现流产、死产等情况,母猪生育率大大降低,新生仔猪存在头部和四肢颤抖的情况。

2.2.2 组织病理学诊断

猪圆环病毒需要通过组织病理学来进行诊断,判断病猪的增生性或坏死性肺炎。感染猪圆环病毒的病猪,淋巴结、肝脏、脾脏等器官组织观察到肉芽性炎症,淋巴细胞存在浸润现象,肾脏体积变大且出现瘀斑,淋巴结肿大,且存在点状出血。病猪出现间质性肾炎、肺脏衰竭等症状,病猪支气管部位可观察到大量病灶,肺部可观察到肺泡粘连。

2.2.3 实验室诊断

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包括组织病理学观察、免疫荧光法、PCR 法血清学诊断技术等。

2.4 伪狂犬病病毒的鉴别诊断

2.4.1 实验室诊断

猪瘟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包括病毒分离、间接血凝试验、荧光定量TR-PCR 检验、基因芯片检测技术等方法。其中荧光定量RT-PCR 经常使用且检出率高,该方法对猪瘟病毒有较强的特异性,且不会存在散毒情况,对于与猪瘟病毒有较高相似性的疾病,例如伪狂犬病等,也能够很好地准确测量。

2.4.2 临床诊断

伪狂犬病表现为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疾病。病猪体温可升高至42 ℃,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的情况,嘴角会出现泡沫状唾液,眼睑能明显观察到水肿,出现神经症的幼崽死亡率高达100%,出现呼吸不畅和食欲降低的情况。患病后四肢僵硬、视觉减退、震颤、惊厥,少数病猪出现耳尖发紫的症状。

2.4.3 组织病理学诊断

临床使用病毒分离鉴定,血清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等方法,来诊断为狂犬病。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发明了核酸探针杂交技术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来进行伪狂犬病病毒的检验。

3 猪常见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3.1 加强饲养管理

在冬季做好猪场的保温通风工作,局部设置保温设施。保障猪舍内适宜的温度,同时做好猪舍的排风系统和换气系统,减少猪舍内的有害气体,保持猪舍的干燥。夏季需要做好猪舍的降温、通风和定期清洁工作,做好密度管理,避免高温情况下猪群出现应激。

3.2 做好安全防护

建立猪场的生物安全体系,做好全员、全物品各环节的消毒工作,避免将病原微生物带入猪场。降低饲养密度,保障猪群拥有足够的活动空间,降低疾病的传播概率。对猪舍进行定期消毒,尤其是产房和保育舍应当采用冲、消、熏、刷、消、烧六遍消毒法,保障猪舍的彻底消毒。

3.3 加强饲料管理

做好饲料管理,为不同需求的猪群提供相应的饲料和营养,提供适口性好和营养全面的饲料,提高断奶仔猪、孕产母猪的饲料养分,逐渐增加或减少饲料量及成分,避免换料出现的应激反应。做好区域划分,设置隔离区域、分娩舍等,做好不同种类猪群的保健措施。

3.4 做好免疫接种

对猪群做好口蹄疫、传染性胸膜肺炎、猪瘟、萎缩性鼻炎、猪伪狂犬病、蓝耳病等预防接种工作,以及驱虫工作。对不同种类的猪群进行易感疾病的预防接种,对公猪进行萎缩性鼻炎、猪瘟等疫苗接种。对产前母猪做好传染性肠胃炎、流行性腹泻、大肠杆菌三价苗、伪狂犬病疫苗等的注射,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科学设置免疫程序。

3.5 加强药物预防

对易感疾病进行药物预防,提高仔猪对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效果。在仔猪出生后的21 d 注射长效米先,断奶后饲料中添加多西环素等药物,对种猪和后备猪进行预防投药。

猜你喜欢
狂犬病圆环猪瘟
加权全能量最小的圆环形变
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诊断和防治
一例鸭圆环病毒病的诊断
打败狂犬病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圆环上的覆盖曲面不等式及其应用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一例非典型性猪伪狂犬病的诊治
藏犬狂犬病的防治体会
浅谈猪瘟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