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常见营养代谢病的防治

2023-12-11 07:02于振波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10期
关键词:低血糖症佝偻病泌乳

于振波

梨树县梨树镇综合服务中心,吉林梨树 136500

猪的常见营养代谢疾病发生原因比较复杂,通常表现不明显,如果不及时地采取针对性治疗,将对以后的正常生产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导致死亡发生。为了减少疾病的发生,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现介绍如下。

1 猪营养代谢病概述

猪在机体新陈代谢出现问题,或者是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常常会患上营养代谢病。猪营养代谢病有不同类型,发病绝大多数是因为日粮搭配不合理,表现为营养物质不够齐全、比例不均衡,亦或者是完全缺乏一种或者几种营养物质。猪自身肠胃功能不好,代谢能力差或有障碍,亦或者是患有胃肠道疾病等,消化与吸收能力会降低,同样会诱发营养代谢病。饲料和饮水中如果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或者是抗生素用量比较大,常常会使得猪的肠道菌群出现变化,这种情况下对于营养物质摄取极为不利,可能会抑制有益菌,最终引发营养代谢病。针对猪在配种、妊娠、哺乳等特殊的阶段,对于需求考虑不周。

猪营养代谢病具有发病缓慢,病程长的状况,并且具有缺乏特征性临床症状的问题,患病后多会出现食欲不振、精神状态不佳、生长发育慢、生育能力下降、贫血等症状,易于与营养不良混淆,或者是与寄生虫病混淆。猪营养代谢病具有无传染性特点,只要及时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在一段时间内就会恢复,还有则是在早期发病时会体温偏低,这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临床特征。

2 猪常见营养代谢病分析

2.1 仔猪低血糖症

2.1.1 发生的原因

猪营养代谢病之中,仔猪低血糖症比较常见,通常是因为母猪自身问题或者妊娠后期饲养管理不当,比如乳腺与乳房发育不完全、营养不良、激素分泌量少等,导致泌乳机能低下,在仔猪出生最初几天内不能为其提供充足的母乳,使得体内的糖原消耗殆尽,从而引起营养代谢疾病。母猪泌乳特别少,人工没有及时干预下同窝仔猪的发病率高,在30%~70%之间,死亡率通常为25%,严重情况下会出现整窝死亡的情况。仔猪出现低血糖症另外一个原因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未做好保暖措施,存在低温的情况,亦或者是空气中湿度过高,仔猪受寒而发病。仔猪本身患有链球菌病、大肠杆菌病,亦或者是患上具有传染性肠胃炎,食欲会下降,泌乳少且不能很好吸收糖,这种情况下也会出现低血糖症。仔猪有先天性问题,比如消化障碍、糖原不足、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也会诱发这类疾病,另外仔猪刚出生血糖是胚胎期积攒于母乳中而来,7 d 内如果自身糖异生能力低下,那么体内的糖会快速被消耗完,从而引发疾病。这里需要注意,糖异生作用要依靠酶类,仔猪这个方面能力不足通常是缺少需要的酶类。

2.1.2 临床症状

仔猪在患上低血糖症的初期表现为不再吮乳,四肢没有力气,行走不稳,身体摇摇晃晃,或者是卧地不起。仔猪精神会变得格外沉郁,运动也会失调,还会出现肌肉震颤的情况。仔猪某些部分会浮肿,常见的有后肢、颈下、胸腹下等部分,也会有头部后仰的问题。患病仔猪会有阵发性神经症状,比如尖叫、抽搐、发抖,进行类似游泳状运动,有些还会口吐白沫,瞳孔变大,持续性磨牙和在没有食物下空嚼。病猪的皮温会下降,感觉机能会变差,毛看起来蓬乱,还有整体看起来苍白。仔猪低血糖症比较严重将会反应迟钝,心跳变快,心率不齐,整体状况差。病猪在后期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全身瘫软,心跳特别慢,或者是昏迷不醒,处于没有意识的状态,假如未能得到及时与妥善的救治,将会在36 h 内病死。

2.1.3 防治措施

2.1.3.1 加强对妊娠期母猪的管理,喂食全价饲料,保证营养成分的丰富与比例合理,通常要含有矿物质、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等。母猪产仔后要进行哺乳,30 d 内是泌乳高峰期,应当在饲料中加入适当的鱼粉,确保泌乳量满足仔猪需求。产后母猪饲料结构要多样化,在其可正常采食下适当的喂食新鲜的青绿饲料,比如白菜、大头菜等,喂食量要逐渐增加,但是要保持合理。对于产后母猪要在夜间补食,喂青绿饲料,有利于泌乳量的增加。

2.1.3.2 饲养人员要了解产后母猪泌乳实际状况,发现存在无奶,或者是泌乳过少的问题,应当及时地采取措施,防止仔猪由于摄入母乳不足而出现低血糖症。母猪配种过早,或者是太肥与太瘦,可针对其喂食催乳饲料,比如米粥、亚麻籽糊。部分哺乳期母猪会因为仔猪拱奶没有力而不放奶,通常要进行乳房按摩,轻轻地揉,也可控制好力度挤压乳头,解决乳头孔堵塞的问题,每次20 min,早晚各进行一次。母猪泌乳少,可准备干净毛巾,将其浸润到45 ℃左右水中,然后用毛巾敷母猪乳房,这样有利于此处血液循环,泌乳量会增加。一般要上午与下午各敷一次,每次10 min 即可。

2.1.3.3 采用中药对产后母猪进行催乳,可采取不同的方案,比如将奶汪汪混到粥料中喂食,每天一次,连续喂食2 ~3 d。另外可各取一定量的白术、王不留行、穿山甲、当归、通草、白芍、党参、黄芪,加入到水中用火煎,并加入红糖,对哺乳期母猪灌服。

2.1.3.4 仔猪患病后,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频率为每4 ~6 h 一次,控制好用量,每次15 mL。肾上腺皮质素用量依据体重决定,通常为4 mg/kg,了解仔猪的血糖情况,正常即可停止注射,通常一个疗程为4 d。

2.1.3.5 加强饲养环境的管理,做好消毒与杀菌工作。对于母猪生产地要采取保温措施,并做好防风工作,保证产仔母猪与仔猪所在区域温度适宜。控制好空气湿度,避免过大。

2.2 佝偻病

2.2.1 发生的原因

佝偻病属于猪常见营养代谢病,引发一个主要原因是饲料缺乏维生素D、钙与磷,亦或是钙和磷的比例失调。这种情况下猪生长中钙化就会出现问题,属于一种骨营养不良代谢病。猪接触阳光少,自身无法生成维生素D2和D3,或者是使用蛋白饲料太多,产物将会与钙发生作用,最终形成不溶性钙盐,这种物质会大量排出,从而使得猪由于缺钙出现佝偻病。

2.2.2 临床症状

佝偻病有两种,一种为先天性的,另外一种是后天造成的。先天佝偻病表现为无力,通常在出生后很多天还无法独自站立,借助外物站立四肢弯曲,腰背拱起。后天性佝偻病表现主要有食欲不振、精神差、瘦弱、消化不好、异嗜癖,以及四肢骨、躯干变形,行走困难。随着病情的加重,骨骼会软化,嘴巴无法正常闭合,且齿会钙化不足,将会直接影响进食。佝偻病会使猪的发育停滞,后期常常卧地不起、关节肿胀、胸骨突出,强行站立姿势扭曲,同时会痛苦呻吟。

2.2.3 防治措施

2.2.3.1 做好疾病的预防,在平时要喂食富含维生素D 的饲料,同时要加强钙磷等物质补充,一定要确保比例合理,除了这些之外应从整体上保证饲料营养物质均衡。饲养中可适当地补给鱼肝油,多让猪活动和晒太阳。

2.2.3.2 猪患上佝偻病以后,治疗中要及时补充维生素D,饲料中加入适量的鱼肝油,或者是将酵母进行紫外线照射,然后取适量的拌入到饲料中。补充磷酸钙,使得体内的钙磷更为平衡,同时要保证猪每天有一定时间的阳光照射,以及补充鱼粉与骨粉。针对病猪注射维丁胶性钙0.2 mL/kg,每天注射一次,连续注射5 ~7 d,同时使用维生素D 效果更好。治疗可注射碳酸钙、磷酸钙、乳酸钙等,或者是口服。治疗注射10%的葡萄糖酸钙,控制好注射量,采取静脉注射的方式,每天一次,连续注射5 ~7 d。另外可采用中药治疗,准备五加皮、茯苓、苍术、大黄、小麦麸、健骨散骨粉等,将其研磨,与骨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然后每天分两次拌料喂食,每天总用量为30 ~50 g,一般喂食7 d就可以达到治疗目的。

2.3 维生素A 缺乏症

2.3.1 发生的原因

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或者是维生素A 原少。饲料加工与储存存在问题,致使所含有的维生素A被破坏,无法从饲料中获取,体内自然会缺乏。饲料中磷酸盐、硝酸盐等过量,将会使得维生素A 被分解,或者导致无法正常地吸收与利用。

2.3.2 临床症状

病猪的消化与呼吸黏膜会出现炎症,此外还会咳嗽和拉稀。猪的皮肤会变得粗糙,生殖能力会变差,发育缓慢,视力下降,运动失调。严重的情况下会走路不稳,难以自控,最终瘫痪。妊娠母猪患上维生素A 缺乏症以后,常常会流产,或者产出的仔猪死亡、畸形、全身水肿,成活率差。

2.3.3 防治措施

2.3.3.1 预防要从饲料入手,根据不同时期猪的需求,确保喂食饲料营养均衡情况下,还要兼顾维生素A 摄取需求,采用富含这种成分的饲料。有时需要换饲料,对于维生素A 达不到要求的,可添加相关的制剂。饲料要控制好硝酸盐、阿磷酸盐等含量,且要多让猪运动和晒太阳。

2.3.3.2 对于病猪要注射维生素A 制剂,通过这种方式补充,一般要肌肉注射。向病猪喂食鱼肝油,控制好量,避免出现过量补充的问题。

3 结语

综上所述,猪患上营养代谢病,大多是因为后天饲养不合理所造成的,将会严重影响猪的发育和生长。所以必须要加深对这种疾病的认识,明确常见营养代谢病发生的原因,掌握临床症状,以确保在饲养中能够根据猪的表现识别疾病与及时地采取治疗措施。对于猪营养代谢病还要预防为主和防治结合,最大程度降低发病率,及时控制病情,以此避免对猪的生长产生影响。

猜你喜欢
低血糖症佝偻病泌乳
X连锁低磷性佝偻病一家系报告并文献复习
新生仔猪低血糖症的病因、临床特点和防治措施
母猪泌乳量不足的危害及提高措施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不来月经加上泌乳,说不定是脑子长瘤了
不同泌乳阶段驼乳理化指标和体细胞数的测定分析
抗佝偻病的维生素D(下)
持续脑功能监测在早期诊断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低血糖症应如何调治
BALP活性测定对亚临床性佝偻病诊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