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腺胃炎的预防与防治

2023-12-11 07:02王海艳董桂红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10期
关键词:肌胃鸡雏腺胃

王海艳,董桂红

1.东丰县横道河镇综合服务中心畜牧站,吉林东丰 136300;2.东丰县猴石镇综合服务中心畜牧站,吉林东丰 136300

腺胃炎是养鸡业的常见病,各种日龄、品种、性别的鸡都会发生,对养鸡业的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影响。腺胃是禽类特有的器官,呈纺锤形,上面与嗉囊连接,下面与肌胃合成一体。腺胃内有大量腺体,开口于腺胃乳头,主要作用是分泌消化液,使食物进行化学消化。笔者在此就本病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及愈后的饲养管理进行阐述,希望能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帮助。

1 发病原因

腺胃炎的发病主要因素有:①由于饲料污染,造成霉菌毒素超标,导致肌胃受损,腺胃增厚,出血溃疡。腺胃炎多发在雨季,这时的饲料、玉米、垫料容易发生霉变,散养鸡发病率高于笼养和网上养殖鸡;②种源净化不好导致的遗传性疾病,如一些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曲霉菌素等沉积在鸡胚中,孵化期间垂直传播给新生鸡雏,伤害了肌胃和腺胃,导致鸡雏采食量低,生长缓慢,胎毛脱落的慢,引起的肠道疾病增加了腺胃的消化负担;③饲养管理不当,开料过早,由于腺胃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善,喂料过早会影响腺胃黏膜的形成,缺乏了黏膜的保护易造成腺胃炎。如果开料过晚,鸡雏暴饮暴食,造成消化不良,胃酸过多,容易引发腺胃炎。各种日龄鸡均可发病,尤其雏鸡在2 ~4 周多发。

2 发病症状

2.1 临床症状

病鸡初期表现精神沉郁,闭眼呆立,翅下垂,羽毛蓬乱,采食及饮水减少;鸡只生长迟缓或停滞,消瘦,体重增重停止或逐渐下降,有的鸡体重仅为正常鸡的50%或更少,鸡群整齐度差;鸡体苍白,极度消瘦,饲料转化率降低,粪便中有未消化的饲料,鱼肠样便多,排白色或绿色稀粪;有的鸡有流泪、肿眼症状。

2.2 剖检症状

腺胃肿大如球状,有半透明感,呈乳白色,仔细观察可见灰白色格状外观;切开见腺胃壁增厚、黏膜水肿,指压可流出浆液性液体;乳头肿胀外翻、乳头基部呈粉红色,周边出血、溃疡,有的乳头已融合,界限不清,后期乳头穿孔、凹陷,消失;肌胃萎缩,肌筋易剥离,边缘苍白有裂缝。肠道前期肿胀,充血,呈暗红色,剖检肠壁外翻,后期黏膜脱离,易碎,肠壁变薄无物,肠道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性炎症,内容物为含大量水的食糜;个别病死鸡有的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十二指肠轻度肿胀,空肠和直肠有不同程度的出血。

3 鸡腺胃炎与新城疫的区别

新城疫一般会出现呼吸道症状,而腺胃炎一般没有呼吸道症状。并且新城疫有神经症状;从易发时段来看,腺胃炎一般发病在雏鸡,成年鸡较少;而新城疫多发在青年鸡或成年鸡;死亡情况有差别,新城疫发病较急且重,短时间内会造成较高的死亡率,病死的鸡体态不会很瘦;腺胃炎发病慢,持续时间长,病死率并不高,但不论是没有死亡或者死亡的发病鸡都异常消瘦;从剖检情况看,腺胃炎只是在腺胃和肠道出现一些典型症状;而新城疫除此以外,在气管、肌胃、气囊等都会有症状。

4 治疗方案

治疗的基本原则是修复腺胃、肌胃和肠道黏膜,调节菌群平衡,降低胃酸到合适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力,杜绝能够引起腺胃炎疾病的一些不利因素。

方案一:上午用利巴韦林+黄芪多糖+西米替丁,下午用强力霉素+球虫药或者肠毒药物。

方案二:腺胃炎能引起梭菌肠炎,诱发肠道腹泻拉稀,可配合使用肠毒清和控制大肠杆菌的药,同时使用脱霉剂和鱼肝油拌料。

辅助治疗:当鸡患腺胃炎时,胃酸分泌过多,可用小苏打(3‰)饮水6 ~8 h,也可以拌料。另一方面,在饲养时,加强管理,适当空料控制光照,避免高温高湿,防止饲料发霉,同时注射腺胃炎抗体,以预防腺胃炎的发生。

5 预防措施

治疗不但会增加养殖成本,而且鸡群发病后严重影响生长,降低经济效益。养殖业重点还是预防为主,加强饲养管理,注意每个细节。饲养管理不好,会使鸡群免疫力下降,诱发腺胃炎等疾病。而腺胃炎发病后又会造成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下面谈一下有关的养殖管理。

5.1 卫生消毒

每批鸡淘汰后,对鸡舍进行全面消杀,确保没有上批鸡的残留物,比如鸡粪、鸡毛、剩余饲料、灰尘,一切可能留有上批鸡病毒的东西都要确保清除,冲洗的污水进行无害处理,鸡舍冲洗干净后,进行空舍2 ~3 周,进鸡前用碘类消毒药和戊二醛消毒药交替消毒,如有条件可以用高锰酸钾和甲醛熏蒸消毒,饲喂设备、场地、水线、谷壳垫料等消毒,避免霉菌超标,外部道路也要进行消毒。在消毒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各种消毒药的配比,特别是饮水消毒,而且不同的消毒剂一定不要混合使用,也要注意舍内温湿度,掌握消毒时间。

5.2 饲料存放及饲喂

饲料一定要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防止霉变。进雏后,由于鸡舍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饲料要少加勤添,一是节省饲料、二是防止发霉变质,引起胃肠道疾病。饮水时如果用钟式饮水器,就要确保每2 h 换一次饮水,防止饲料带入水中时间过长,腐败变质引发腺胃炎。在此要注意投入开口药的水量,能饮用2 ~3 h 即可,杜绝浪费药物。笔者根据经验研究,凡是腺胃炎发病严重的鸡场,卫生都很差,同一车来的鸡雏,不同养殖场发病的严重程度不一样,很多鸡场都忽视了环境卫生带来的影响,需要养殖人员科学的管理和精心的饲养。

5.3 鸡苗的选择

鸡雏选择好了是成功的一半,养鸡能否成功,笔者认为饲料占30%,管理占30%,鸡雏质量占40%,鸡雏质量好就赢在了起跑线,所以鸡雏的选择成为关键,有些养殖户贪图小便宜,买便宜鸡雏,这样的鸡雏多数都有问题,笔者认为还是选择大厂家,质量相对来说有保障。挑选鸡雏是首选体重在50g 左右的,眼睛圆而亮,喙发育良好,不能有歪嘴的,羽毛光泽,鸡爪粗壮湿润不干燥,握在手里蹬踏有力,脐带闭合良好。

5.4 温湿度控制

5.4.1 现在很多育雏舍非常简陋,预温更是不好,尤其冬季鸡舍空了很长时间,只在进鸡前3 天预温,导致鸡雏进来后,鸡舍各个位置温度不均衡。根据笔者多年的养殖经验,这也是腺胃炎发病的一个原因,如果温度上不来,湿度就无法上来,由于雏鸡自身的生理特点制约,雏鸡只有吃料后才能产热,致使鸡体忽冷忽热,这样的环境容易发病。所以建议养殖户一定要有足够的预热时间。育雏1 ~7 d时温度控制在34 ~37 ℃,8 ~14 d 时温度控制在30 ~33 ℃,15 ~21 d 时温度控制在28 ~32 ℃,22 d 以后逐渐降低到常温,相对来说冬天的育雏温度要比夏天高1 ~2 ℃,晚上比早上高1 ~2 ℃。整体来看育雏的温度要看鸡群的状态,当鸡群动作舒展,能够散开,状态是最好的。当鸡群扎堆时说明温度低了,当鸡群张嘴呼吸时,说明温度高了,所以要勤观察及时调整温度。

5.4.2 当舍内湿度过低,舍内粉尘会过大,易引发呼吸道疾病,羽毛干燥无光,鸡爪干,影响生长。调整湿度可以在加热设备上放水盆,让水自然蒸发,或者安装加湿器。当舍内湿度过大时,同样会造成呼吸困难,饲料发霉,容易滋生腺胃炎和寄生虫病。一般把育雏初期的湿度控制在60%~70%,中期50%~60%,后期一般控制在40%~50%。

5.4.3 通风系统,通风不好容易造成舍内氨气浓度过大,引起呼吸道及大肠杆菌等疾病。通风方式不当可能会引起感冒等疾病,总的来说进风口不要直接吹到鸡群,通风的同时保证舍内温度,要协调好彼此关系。

5.5 营养管理

选择优质饲料,供给鸡雏均衡营养。其实养殖成绩的好坏,主要在育雏育成期。在10 日龄以前雏鸡肝脏和肠道发育不完善,应避免控料时间过长,不然容易引起低血糖,造成死亡率增加;10 d 以后消化器官发育完善,控料时间可达2 ~6 h,这个时间不要超量给料,控制生长速度,如果生长过快,容易造成免疫力下降。根据笔者现场经验来看,营养均衡是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

5.6 饲养管理

5.6.1 减少鸡群的应激,比如光照管理、通风管理、卫生管理、转群、接种疫苗。体重管理主要就是体重和采食量的关系,根据体重情况增减光照时间,以达到预期的体重指标。并不是鸡长得越快越好,如果长得太快容易发生“猝死症”。按照免疫程序做好防疫,同时勤于观察,发现疾病早期治疗,早期控制,减少用药成本。

5.6.2 笔者遇到一个实际案例,鸡群7 日龄发病,经诊断为腺胃炎,治愈后,养殖户第一步挑鸡,把瘦小的鸡挑出来,单独饲养;第二步针对挑出的雏鸡用不同的饲养方法,添加促进消化吸收的药物,同时改变饲料配方,增加营养,直到与大群体重相近为止。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小群投入,降低成本,体型会在12 周之前撵上去,均匀度就会调整好。

6 结语

要想养好鸡也需要和政府积极沟通,发展新型养鸡业,在场址的选择、圈舍的设计、水质的鉴定等方面加强支持力度,保证鸡的生存环境和环保问题都能得到解决;加大技术培训力度建设高素质技术队伍,加强动物疫病防治力度,树立养重在防,防重于治的观念,加强饲养管理,减少疾病的发生,从而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肌胃鸡雏腺胃
浅析家禽发生腺胃炎和肌胃糜烂的原因
提高鸡雏成活率的技术措施
母鸡(节选)
鸡传染性腺胃肌胃炎的诊断和治疗
灯泡先生
鱼粉制作过程中肌胃糜烂素生成的影响因素探究
浅谈淘汰鸡雏在野生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禽肌胃糜烂病的防治
1例肉鸡腺胃肌胃炎的诊治
家禽腺胃糜烂综合征防治药物——腺胃康的临床药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