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猫因应激引发膀胱炎导致尿闭的病例报告

2023-12-11 07:02张佳慧陈诗琪翟晓虎贺卫华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10期
关键词:公猫患猫泌尿道

张佳慧,陈诗琪,丁 斓,周 平,翟晓虎,贺卫华*

1.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泰州 225300;2.上海睿金宠物诊所,上海 201508

猫自发性膀胱炎(FIC),是猫下泌尿道疾病的一种。FIC 病因尚不明晰,可能与应激、饮水不足、饲养管理不当等有关[1,2]。患病猫主要表现为尿频、尿血、排尿痛苦、排尿困难及乱排尿等症状,也可能出现频繁舔舐生殖器或膀胱区被毛表现。因排尿痛苦、排尿疼痛还可能出现尿闭,进而继发血液酸碱平衡紊乱和电解质平衡紊乱,引起急性肾损伤等[3]。本文详述一例中华田园猫因应激而引起膀胱炎,并出现尿闭的病例报告,经过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恢复良好,期望为同行兽医们提供借鉴。

1 病例信息

7 岁龄雄性田园猫,体重5.1 kg,疫苗、驱虫齐全。主诉:该猫于就诊前3 天中午被踢一脚后开始不吃饭,小便不畅、带血。

2 诊断

2.1 临床检查

患猫精神状况良好,腹围触诊膨大,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2 s,结膜颜色正常,听诊心肺无异常,体温为39.0 ℃,心率为156 次/min,呼吸62次/min。

2.2 血液学检查

2.2.1 血常规检查

由表1 可知,猫患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提示该猫患有急性炎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轻度升高,提示该猫轻微脱水。

2.2.2 血液生化检查

由表2 可知,患猫肌酐、尿素氮升高,提示该猫肾脏功能受损。

2.3 血气检查

血气结果显示血钠降低、血钾升高、pH 值降低、剩余碱降低,提示患猫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2.4 B 超检查

B 超结果显示膀胱壁增厚,约6.7 mm,膀胱黏膜不规则,膀胱内有多个点状强回声。

根据发病全因,结合临床症状、血液学检查结果、血气检查结果以及B 超检查结果,确诊该猫为因应激引发膀胱炎导致的尿闭。

3 治疗

治疗原则为疏通尿路、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控制感染及对症治疗。该病例因膀胱过度膨大挤压胸腔而出现呼吸急促,所以先进行膀胱穿刺缓解症状后再安装导尿管。

3.1 导尿

使用多咪静镇静患猫,舒泰50 麻醉,仰卧保定,新洁尔灭消毒,导尿管涂抹凡士林润滑;左手下拉包皮并固定,右手将导尿管缓缓插入尿道,向后拉直阴茎,尽量使阴茎部尿道要与脊柱进行平行,将尿液导出后,用抗菌液、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膀胱,固定导尿管。3 d 后根据尿液结果确定是否拆除导尿管。

3.2 补液

控制感染,0.9%氯化钠50 mL+拜有利0.3 mg静脉滴注,1 次/d,连用5 d;甲硝唑50 mL 静脉滴注,1 次/d,连用5 d;50 mL 乳酸林格静脉滴注+维生素B 1 mL 静脉滴注,1 次/d,连用3 d;5%葡萄糖50 mL 静脉滴注,1 次/d,连用3 d。

3.3 对症治疗

止血敏1 mL,皮下注射,1 次/d,连用3 d。

安置导尿管并住院输液的第1 天,排尿较为顺畅,症状稍有缓解,精神仍然沉郁,无食欲;第2天,排尿顺畅,症状缓解,精神恢复较好,有主动进食的意愿;第3 天,排尿正常,精神、食欲恢复正常;第5 天,血液常规、血液生化检查指标均在正常范围,随后出院,出院后饲喂泌尿道处方粮。一个月后回访,一切正常,未复发。

4 小结

猫生性胆小,对外界的刺激特别敏感,常常出现应激行为表现,且受到影响越大,产生的应激反应越强烈[4]。猫自发性膀胱炎是猫下泌尿道综合征中常见的一种疾病,病因复杂,但因应激引发膀胱炎进而出现尿闭的病例宠物门诊屡见不鲜。临床症状和其他下泌尿道疾病的症状相似,表现为频尿、排尿痛苦、血尿甚至尿闭,尿闭一般发生在公猫身上[5]。因为相比较母猫,公猫的尿道要细而长,而且公猫的尿道会有两个明显的狭窄部位。一方面膀胱炎下行感染可能导致尿道感染使尿道变得狭窄而发生阻塞,另一方面膀胱出现炎症后也容易形成结石而导致尿道阻塞[6]。

患猫发生了尿闭,膀胱过度充盈而压迫胸腔出现呼吸急促症状,须先进行膀胱穿刺再安置导尿管,以避免因膀胱过大导致的膀胱破裂。对于尿闭的猫,笔者认为,放置导尿管疏通尿路远比尿道造口术的治疗效果好,而且损伤小。尿闭时间较长可能会导致肾脏急性损伤,出现酸碱平衡紊乱和电解质平衡紊乱以及氮质血症。治疗早期氮质血症只通过补液即可恢复,一般不需要特殊治,在治疗期间要密切关注肌酐和血液尿素氮的变化。

猜你喜欢
公猫患猫泌尿道
西安地区猫杯状病毒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一例公猫下泌尿道综合征的诊疗
儿童再发性泌尿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一例猫瘟热的诊治体会
猫传染性腹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1 203例临床患猫的血象红细胞分析研究
公猫族与母猫族
一桩离婚官司
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并发泌尿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武汉地区泌尿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