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运动异常疾病的原因与控制技术

2023-12-11 07:02武晓莹安士峰赵楚琦邵洪泽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10期
关键词:蹄部跛行衣原体

武晓莹,姜 涛,安士峰,赵楚琦,安 冬,邵洪泽,冯 凯*

1.四平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吉林四平 136000;2.农安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吉林长春130200;3.公主岭市怀德镇综合服务中心,吉林长春 130000;4.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吉林长春 130062

随着畜牧业规模化发展和国家出台的森林、草原保护政策,养羊业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吉林省养羊业正由原来野外放牧,逐步变成舍饲、半舍饲的饲养方式。饲养方式的改变,使羊的饲养环境、营养需求和行为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特别是以往通过羊群同群运动,可以及时发现群中出现异常的病羊,而舍饲条件下,饲养者则不易发现,特别是只有高强度运动才表现的异常情况,从而导致病情加重,主要表现为羊跛行、关节肿胀、化脓、溃烂以及蹄裂和蹄壳脱落等。

1 发病原因

1.1 营养性

由于舍饲羊的饲料相对固定,如果饲料配方不合理,长期饲喂单一饲料可导致营养不良,特别是缺乏钙、磷和维生素D 或钙磷比例不平衡时,导致羊的关节肿大,行走困难。但也要注意长期大量饲喂紫花苜蓿和补充钙剂过多,可引起甲状旁腺降钙素细胞增生,进而引起钙在骨中沉积,关节增生钙化。患羊表现为关节肿大、僵硬,触之无热无痛,该病多发生于年龄较大的母羊和青年公羊。

1.2 外伤性

羊的蹄部被石子、铁钉、玻璃碎片等尖锐物体刺伤,发生肿胀、出血和化脓,导致其感染病原菌,也可因掰、别、卡或打滑等导致肌肉拉伤甚至骨折。

1.3 风湿性

主要是由于羊舍长期潮湿、寒冷、环境差、密度大等不良环境因素导致羊行动不便、四肢僵硬、关节肿大等。

1.4 感染性

细菌感染会导致羊关节或蹄部肿胀、化脓和坏死等症状,如羊链球菌病、坏死杆菌病等;有些病毒感染,会造成蹄部皮肤或关节损伤,如患口蹄疫、梅迪-维斯纳病和病毒性关节炎时,均会表现为关节或蹄部异常;羊感染衣原体不仅出现流产,也可出现关节明显肿大等症状;羊感染支原体时,不仅出现肺炎症状,还可造成关节肿大。

2 类型鉴别

2.1 营养性

病羊病初表现为关节肿大、跛行,严重时表现为骨骼畸形、骨折。羊的体温、采食和精神状态无明显变化,羊群中普遍发病但症状轻重不同。

2.2 外伤性

病羊多表现为蹄冠和蹄底部有伤口或创面,创伤部位有红肿热痛表现。蹄冠与角质层裂缝处肿胀,蹄底部肿大、化脓,行走困难,或因环境不良继发腐蹄病,表现为羊群中出现个别病例。

2.3 风湿性

病羊表现为行动不便、四肢僵硬、关节肿大或体温升高。同时伴有颈部风湿、背部风湿、肌肉风湿等症状。该病特征是反复突然发作,肌肉或关节游走性疼痛,肢体运动障碍。羊群中个体差异明显。

2.4 感染性

细菌感染时,可进行病原菌分类鉴定,选择敏感药物治疗有效。如感染链球菌病,羊表现为体温升高,眼结膜潮红,流泪,并有脓性分泌物,口鼻流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咽喉及颌下淋巴结肿胀,关节肿大,临死时出现抽搐、磨牙等症状;发生坏死杆菌病时,羊表现为跛行,食欲减退,喜卧,行走困难,蹄部肿胀或溃烂,并流出恶臭的脓汁。严重时蹄壳腐烂变形,患羊卧地不起。有的病羊表现为口炎、坏死性皮炎和腹泻;衣原体感染时,病羊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跛行或卧地不起。眼结膜充血、水肿,流泪,严重时溃疡或穿孔。孕羊还会出现流产、死产、产弱羔现象;支原体感染时,病羊不仅关节肿大,行走困难,还表现为高烧、咳嗽、呼吸困难,流浆液性或黏液性带血鼻汁等肺炎症状;病毒感染时,通常抗生素药物治疗无效。如口蹄疫:病羊表现为体温升高,口腔、蹄部、乳房的皮肤及外阴部发生水疱和烂斑,有的烂斑附有淡黄色渗出液。梅迪-维斯纳病:病羊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呼吸时鼻孔开张,头高仰,体温一般正常,渐进性消瘦,甚至出现乳房肿大、无乳或少乳,关节肿胀、跛行。病毒性关节炎:成年羊主要表现为慢性多发性关节炎。病羊表现为以一侧或两侧腕关节肿胀为特征。在病初,关节肿胀部位变黄、变小,很少跛行,随着疾病的发生,跛行严重,不愿走动,体重下降、衰弱,有时可见肩前淋巴结肿大。病羊行动不便,常见前肢跪地膝行。后期卧地不起、衰竭或继发感染而死亡。同时有的羊表现为脑脊髓炎和间质性肺炎的症状。

3 防治措施

3.1 营养性

3.1.1 预防措施:加强舍饲羊群的饲养管理,饲料原料要多样化,并保证钙、磷和维生素D 的供给和比例协调。有条件的羊场可进行全价混合饲料饲养,保障羊群营养均衡。

3.1.2 治疗方法:肌肉或皮下注射维丁胶钙注射液0.5 ~2 万IU,同时口服鱼肝油,成年羊为10 ~20 mL,羔羊为5 mL,配以葡萄糖酸钙适量,一次内服,连服数日。对于严重的病羊可用3%的次磷酸钙溶液100 mL 静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3 ~5 d。10%葡萄糖酸钙50 ~150 mL 静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3 ~5 d。

3.2 外伤性

3.2.1 预防措施:加强羊的圈舍内外管理,及时清理尖锐异物,避免羊只受到伤害。羊舍实行自动漏粪饲养模式的,要注意检查铺板或竹床,发现破损及时修补,防止羊蹄陷落或别卡。

3.2.2 治疗方法:及时修整蹄部,清除羊蹄部的异物。若蹄叉已腐烂化脓,可用1%~2%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再涂10%的碘酊液。若蹄底部有孔洞,可向孔洞内填塞5%的硫酸铜粉或5%的水杨酸钠粉,包扎后外面再涂上松节油或消炎软膏。为了防止羊败血症的发生,还应注射恩诺沙星、头孢喹肟、磺胺间甲氧嘧啶等药物。

3.3 风湿性

3.3.1 预防措施:改善羊群饲养管理,主要是要防止舍内阴冷潮湿。应保证羊舍干燥、卫生,在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同时搞好舍内通风。羊群每天可在运动场自由活动,没有运动场的至少保证羊的适量运动。还应注意饲料的搭配,保证饲料中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的含量。

3.3.2 治疗方法:①氢化可的松注射液120 mL、10%水杨酸钠注射液200 mL、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300 mL、5%葡萄糖生理盐水1 000 mL,静脉注射;②水杨酸甲酯软膏40 g,患部涂擦,每隔4 ~6 h涂擦一次;③肌肉注射,一侧水杨酸钠25 mL,另一侧强的松15 mL,每天一次,连用3 d,配合使用安痛定效果最佳。

3.4 感染性

在防控方面,应加强生物安全防范措施,措施仍然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动物三方面。在具体到各种疾病方面,所采取的预防措施也不完全相同。

3.4.1 链球菌病:①预防措施。羊主要感染溶血性链球菌,于冬春寒冷季节、羊群体况较差时易感染。可在易发病季节前、体况允许时用菌苗进行预防注射,怀孕羊慎用。发现病羊及时进行隔离,并做好养殖场或圈舍全面消毒工作,并对病死羊进行无害化处理。②治疗方法。肌肉注射80 ~160 万IU 青霉素,每天2 次,连用3 d,或者肌肉注射20%磺胺嘧啶钠5 ~10 mL,每天2 次,连用2 ~3 d。重症病羊肌肉注射30%安乃近3 mL,同时静脉注射5%葡萄糖盐水500 mL+地塞米松10 mL+安钠咖5 mL+维生素C 5 mL,每天2 次,连用3 d。

3.4.2 坏死杆菌病:①预防措施。坏死杆菌病为慢性传染病,多种畜禽均可感染。羊主要通过破损皮肤感染,而病原为环境常在菌。预防方面主要是防止羊蹄部外伤,如有外伤应及时对羊蹄进行消毒,防止感染。同时加强羊舍的管理工作,及时清除圈中粪尿,地面不要形成积水坑和淤泥堆积。②治疗方法。应及时修整蹄部,如蹄叉腐烂,可用5%~10%的碘酊或1%~2%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若蹄部软组织腐烂,要彻底清创冲洗,然后在蹄底孔洞内用5%硫酸铜粉或5%水杨酸粉填塞包扎,并外涂松节油,用以防腐。病情严重或者防止继发感染的可以选用磺胺类等敏感药物治疗。

3.4.3 衣原体病:①预防措施。圈舍外的野生动物和禽类是衣原体的自然贮主,养殖场应加强管理,防止场外动物进入圈舍。对发病羊只进行隔离,减少病原传播,并做好消毒工作。每年定期做好衣原体病免疫接种工作,接种衣原体灭活苗,预防本病发生。②治疗方法。肌肉注射土霉素20 mg/kg,2 ~3 d 使用一次。肌肉注射10% 的氟苯尼考0.2 ~0.5 mL/kg,每天1 ~2 次,连用1 周。肌肉注射青霉素80 万~160 万IU,每天2 次,连用3 d。

3.4.3 支原体病:①预防措施。支原体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且传播迅速,因此,防止引进病原最关键。羊群感染支原体后,病羊应及时进行隔离,逐步淘汰病羊。预防该病的主要措施是每年定期接种疫苗。②治疗方法:肌肉注射,一侧恩诺沙星,另一侧地塞米松;或肌肉注射,一侧土霉素+支原净,另一侧地塞米松;也可肌肉注射泰乐菌素,所有药物剂量均按说明使用。

猜你喜欢
蹄部跛行衣原体
奶牛蹄部护理措施
猪衣原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控
如何保证奶牛蹄部健康
如何保证奶牛蹄部健康
夏季需防羊腐蹄病
PCR检测衣原体及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意义
衣原体感染导致母猪繁殖障碍的诊治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对妊娠的影响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黑龙江东部某牛场泌乳牛跛行调查及其与产奶量、胎次和干物质采食量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