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再跨越 备战应考绘新篇

2023-12-11 00:54周春林
读写月报(初中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命题中考作文

周春林

2023年是昂扬奔放的一年,这一年我们释放了许多存放已久的热情。生活的秩序在重新建立,思想的激情在重新燃起,我们愈发意识到人的内在力量与态度的重要性。2023年中考已圆满落下帷幕,出于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钟情于语文教育的初心,我搜集整理了全国各省市的106道中考作文题目,并与2022年全国各省市的中考作文题目进行了对比分析,试图从不同层面来把握2023年中考作文命题方向,又在全面回顾分析之后,对2024年备考提出了几点建议。守正创新再跨越,备战应考绘新篇。可能考什么?可能怎么考?为什么可能这么考?怎么才能考好?正所谓欲“决胜千里之外”,就必须“运筹帷幄之中”。

一、命题形式:坚持守正创新,趋势呈现三个特点

笔者翻阅2023年中考作文106道大小作文题,具体统计数据如下:

将以上数据与往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如下三个特点:

1.自选任务的命题增多,命题作文依然坚守

由表一可见,采用单一作文命题形式的试卷超过半数,位居第一,采用大、小作文命题形式的试卷(江苏南京、甘肃省、山西省)占比不到3%。值得关注的是,采用二选一或三选一试题形式的试卷占比高达43.4%,多题选一的形式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选题作文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因为它“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了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能释放学生的思想力和表达力,有助于学生表达真情实感。

这些选题作文中,大多数为两个相对独立、形式不一、风格各异的题目组合,还有少数是由同一个材料或情境引出多个写作任务的“一料双(三)题”“一境多题”式选题作文。前者如2023年湖北荆州市中考作文试题,要求阅读材料后,从下面的三个情境中选取一个完成写作任务:①讲好荆州故事——上下求索、一诺千金、包容悦纳、敢为人先、筚路蓝缕、一鸣惊人,这些荆楚文化的美好品格一直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融汇在我们的生活中。请你以“______的故事”为题,从上述品格中选择一个填入空白处,写写自己或身边的故事。②畅游荆州名胜——请选择一处你在荆州范围内游览过的山水风光或人文胜迹,自拟题目,写一篇游记或说明文。③畅想荆州未来——凭借想象,可以再造时空,表达美好愿望;化身为凤,可以飞越荆楚,见证过去未来。请发挥联想和想象,以“一只凤鸟的奇幻之旅”为题,写一篇作文。命题者将写作者的个性化差异考虑在内,允许考生依据自身特点,选择自己熟悉、擅长的内容和文体进行写作。这种多选一的命题形式由封闭走向开放,有助于考生自由表达,也体现了考试的公平性,应该会成为作文命题的趋势。

由表一和表二可见,非选题作文形式还占主流,但选题作文逐渐受到命题人的青睐。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是作文中的“老门老户”,既能坚守传统,又能与时俱进,坚守创新,不断革除与形势发展不和谐之处,永葆青春。

①强化情境性。一是材料+作文题目的方式,给出一段情境材料,用情境触发考生关注生活、体验内心;用情境引导考生联系感悟、触发情感,从而有内容可写,有情感要抒,同时给定作文题目以规定写作的“跑道”。另一种形式就是一个题目,但这个题目包含或暗示一种情境和一个任务。如2023年甘肃兰州卷:请以“唤起内心的勇敢”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本题虽然是命题作文,但从题意来看,这不仅是一个动作,还是一个情境,更是一次思想、态度和感情的升华,考生审题的重点应该是还原或设想出合理的情境,并根据这个情境构思写作。

②表述更简洁。广东广州卷“一样的______,不一样的我”,湖南株洲卷“以和为贵”,新疆卷“我和你”,上海卷更是数十年选用命题作文,从去年的“这不过是个开场”至2023年的作文题目“会心之乐”,只是增添了几句导语。这些命题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相生、思维辩证。

2.漫画、图片类命题增多,部分考区题目难度加大

江苏、浙江都是文化大省,也是教育大省,江浙中考作文题历来以极高品位、厚重文化成为全国中考的“风向标”。有位老师曾戏言:“江浙试卷,引领风骚;认真揣摩,必会受益。”

①浙江卷守正创新,多数考区采用了漫画(图片)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如浙江金华卷“行,思,坐,忆”,浙江温州卷“犯错”,浙江宁波卷“决定大自然的美好未来”,浙江丽水卷“你与图书馆的回忆”等等。漫画、图片类作文有别于其他材料作文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以图形而非文字的形式呈现,考查的是学生的读图能力。能不能全面准确理解画面,把握画面的核心内涵与深刻寓意,将直接决定考生的审题与立意。

②江苏卷保持特有的哲思与审美特质。

(1)文趣之美。江苏的作文题向来含着文气,题目就带着美感。从2023年的几个命题、半命题作文来看,题目非常值得被诠释好,作深刻且富有韵味的解读。比如南通卷“行走间,我发现了______”的“行走”,可以从不同形式的行走入手去写;常州卷“方寸之间天地大”中的“方寸”只是空间的虚指,实则是很广阔的词,可以包容无限思考。宿迁卷“那一次,我与______深深共鸣”中的“共鸣”,意为心照不宣、灵魂震荡、默契美好。还有两份试卷出现了“甜”,“甜”这个词曾在中考试卷出现过。(2020年上海中考作文“有一种甜”)这些词语本身是美的、灵动的,照顾到了学生的文学情趣及体验。

(2)哲思之美。思辨性仍然是2023年江苏十三市中考作文的难度所在,苏州卷提到了身体与思想的双重活泼,扬州卷“跨代组合”考查对人际关系的思考;淮安卷的“之后”和泰州卷的“越来越”都是典型的哲思考查点,要求思想上的转折或递进。其中,南京卷的思辨性更加深刻:考查要求从“校园活动”到“为什么要选择校园活动”,是从记叙到议论的巨大改变,要求考生不仅着眼于記叙的对象本身,更要从抽象的层面对其进行分析,体现了从“是什么”的记叙型作文到“为什么”的思辨型作文的转变。

3.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考区增多,设置情境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成为新宠

由表二可见,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考区增多,占比41.33%,与命题作文几乎要“平起平坐”,有重新崛起之势。

近几年来,中考命题在材料深浅、难易的选择上,把握得更有分寸。坚持创新,命题更科学合理,更贴近考生实际,考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几经探索与训练,材料来源更多样,内容更丰富,材料作文逐渐为师生所接受。2023年采用话题作文的考区稍稍增多。四川绵阳以“照亮”为话题,四川达州以“慢慢”为话题,四川遂宁以“价值”为话题,江苏盐城以“善良,撑起一片天”为话题,江苏淮安以“尝过甜头之后”或“尝到苦头之后”为主题等。

在发展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任务驱动型写作悄然兴起。浙江各地区考卷更是受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影响,在表述、任务分派环节的选择上,都与其有相似之处。2023年,陕西省、四川自贡市、重庆B卷、江苏盐城,湖南长沙、浙江杭州等8套中考试卷均采用了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可划分为应用文类、观点表述类、介绍说明类。近年来,各地中考试卷把应用文作为重点,符合课标中“语言运用”的考查目标,即考查考生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的能力。应用文让考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可有效考查考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如浙江绍兴卷中考作文有两个任务,第1题,要求学生以“名著,我生活中的教科书”为题,写一篇名著阅读读后感。第2题,要求学生以“在更广阔的世界中_____(认识、改造、发展、超越、成就……)自己”为题,写一篇社会实践的感悟与收获类文章。考生可根据自己所长,选择文体,进行创意表达。这些试题不给考生套作或宿构的空间,启发考生深刻思考、勇于探究、批判质疑,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思维水平。

二、命题内容:对标核心素养,关注热考六大主题

1.成长感悟类。湖南长沙卷围绕“成长”设置“成长银行”这一情境,引导学生回顾成长过程中有“借鉴价值或启迪意义”的经历,并将其记录下来作为自己的“存款”。福建卷以“韧战”为题,启发考生从革命先辈、先进人物和时代奋斗者身上汲取力量,助力个人成长。其中奋斗励志、超越自我类,如山东聊城的“奋斗之歌”、四川遂宁的“珍藏在心底的______”、甘肃武威的“踏出一条路”;还有梦想憧憬类,如云南昆明“劳动的遐想”、浙江台州市根据“开”字的字形和注释,展开联想,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乐观生活类,上海市的“会心之乐”、湖北恩施的“幸福无需太多思考”;兴趣习惯类,如江苏南京的“介绍一次学校活动,劳动、文艺、实验三者任选一个”;感恩真情类,如四川泸州市的“我初中生活的关键词”、江苏盐城的“善良撑起一片天”、新疆乌鲁木齐的“我和你”;青春类,如湖北荆门的“与自信相伴,青春飞扬”、山东德州的“青春三色彩”、山东泰安的“赋能人生精彩”等。

2.读书文化类。浙江丽水卷以与图书馆有关的社会新闻为材料,引导考生回忆与图书馆有关的故事,思考读什么、如何阅读、怎么营造全民阅读氛围等;嘉兴卷、舟山卷围绕读书的功用组织材料内容,引导考生回顾课内经典名著阅读,从主题、内容及书中人物的言行等角度,分享阅读感受及思考。上述试题均引导考生关注读书的实际功用,紧密贴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的课程目标,启示考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在阅读中发展思维能力、感悟成长力量,进而更好地肩负起时代重任。河北卷以“守常”为话题,导语中“守优秀传统文化之常”启发考生:写作时可从继承并传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角度入手。山西卷以词牌名别具美感、引人遐思的字面义入手,引导考生以词牌名“相见欢”“少年游”“定风波”中的任意一个为题展开写作。浙江台州卷依托“开”字的篆文写法及释义,启发考生关注汉字之美。湖北荆州卷围绕“讲好荆州故事”设置写作任务,引导考生传承荆楚文化折射出的一诺千金、包容悦纳、敢为人先等传统品德。四川甘孜州、阿坝州卷的“《______》让我学会______”,要求考生写一篇读后感等。

3.家国情怀类。山东济南卷以“今朝晴朗可喜”为题,可延伸的内容很多,可写个人经历、家庭生活。如果想要写得有高度,可以结合时代环境,从家国情怀的角度选材立意。四川自贡卷题目二以“奔跑吧,盐都少年”为题,题干材料指出:“未来的你,或成为科学家、文学艺术家,抑或成为工人、农民、军人、教师……无论你将来做什么,家乡建设、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重任都将落到你的肩上。”这既响应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培育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情怀”的指导思想,又在考生心中埋下了为“家乡建设、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奔跑、奋斗的红色种子。

4.辩证思维类。浙江金华卷以漫画形式呈现了一组大人与小孩间的对话——小孩:“天上的太阳会不会有两个?”大人:“天上的太阳怎么会有两个!”浙江温州卷围绕“犯错”这一核心词,给出三本图书封面及封面关键信息:科学进步的奥秘不是从不犯错,而是永不言弃;犯错并不代表我们无知或愚蠢,也不是我们道德沦丧,犯错是透视自我和人类的一扇窗;人们为什么会为自己的愚蠢看法、糟糕决策和伤害性行为辩护?湖南怀化卷题一以“圆”为核心词,启发考生辩证思考“圆与直、圆内圆外、阴晴圆缺”。上述试题均鼓励考生深入思考,打破固有观念,去探索本源,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其“思维具有一定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有好奇心、求知欲,崇尚真知,勇于探索创新,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这一课程目标有着紧密关联。再如山东潍坊卷的“遇到问题,孩子父母相互______”、江苏常州卷的“方寸之间天地大”等。

5.关注时事类。作文题多用故事、励志小诗、新闻事件来作引言或材料。每年中考,命题者都会关注当年的时政热点事件、新闻等,在命题时把事件融入作文材料与要求中。“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当代的青少年,不能只读“死书”,还要关心国家大事。这点在2023年中考作文命题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江苏扬州卷材料取自五月份神舟十六号乘组完成空间站使命的事迹,题目提炼为“跨代组合”。连云港卷致敬于考前作古的黄永玉先生,引用其画其言,总结为话题“别轻蔑少年时期感动过的东西”。这些都提醒我们:“窗外事”也需關注并进行及时的思考,这也是学以致用的意义。山东聊城卷的话题“奋斗之歌”提供的材料是“感动中国颁奖词”等。

6.跨学科整合类。四川南充卷的“我的互联网体验”、四川自贡卷的“劳动在我身边”、江苏镇江卷的“天气牵动______的心”等。《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关于“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要求明确指出:“考试命题应以情境为载体,依据真实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评定其素养水平。命题情境可以从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也可以从个人、学校、社会等角度设置。”跨学科整合类命题,是新时代新课标新教材的辐射类型,要予以高度重视。

三、备战应考:锁定命题热点,把准用好三大策略

1.锁定命题热点,把握命题方向

①关注青少年的生命常态。少年的生命常态应该是什么样子?最好的解释是江苏苏州卷材料引用的一首小诗:“我们是小羊/跳跃过山坡同草场/提起嗓子笑/撒开腿来跑/活泼是我们的主张。”也应当是江苏连云港卷的那一幅漫画“汗珠里的沙漠”——一名小男孩坐在石板上仰望星空,下面寫着“别轻蔑少年时期感动过的东西”。即我们想看见孩子们最真挚的情感、最真诚的思想以及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如徐州卷的“鼻酸一瞬”,镇江卷的“被天气牵动起的心”,都在强调少年原始的、真挚的情感,要求捕捉、再现生活中最真实、最朴素动人的时刻;连云港卷“别轻蔑少年时期感动过的东西”、苏州卷引言“把思想活泼一下”以及无锡卷以“赤子之心”“真诚生活”为主题的写作,都在探求少年对待此时生命状态的一份最真诚的态度;淮安卷“越来越甜”与盐城卷“善良,撑起一片天”,则是希望青少年诉说对真善美的思考,而真善美在年轻躯体及心灵上的体现,无疑更加真实。因为那些看似幼稚的举动、那些看似矫情的情绪、那些看似无理的冲动、那些看似莫名的执着,都是人性在固定的时期赋予我们的力量,它们蕴藏着生命的本质。

②重视自我心灵感悟,折射理性光辉。近几年,让学生触摸内心、描画心迹、倾吐心声的命题呈快速上升趋势,今年由上海市的“会心之乐”领衔,更见其“热”。“天气,牵着____的心”(江苏镇江)、“珍藏在心底的______”(四川遂宁)等命题直接亮“心”。“最想留住______的味道”(云南省)、“我读到的北京”(北京市)、“远山近水皆有情”(湖北宜昌)间接含“心”字的命题也大量出现。有些考生不太适应这类“柔性”色彩较强的命题,以致“心声”乏味,“心迹”凌乱,得分不高。从现在起必须注重心理描写训练,努力做到“用心”写“心”,“故事不多,描写却细;情节不奇,心理却特”。方法是:让记叙“停一停”,让对话“缩一缩”,运用呼告、独白、自问等多种手段集中细腻地描摹心理;也可以分散写,让心理描写成为前后照应的“链条”,串联情节,以“心”见人。命题不局限于让考生展示自己的生活状态,更重视自我心灵的感悟。让考生在感悟中思索人生,折射理性光辉,体现人文关怀的作文命题比比皆是。湖北黄冈卷的“这一刻,我为______喝彩”、江苏宿迁卷的“那一次,我与_____深深共鸣”、四川凉山卷题二的“满满的______”等,体现得最直接。可以说,学会尊重、分享,学会思考,是中考作文命题的趋势。

2.用足课内教材,深耕习作实践

课本里的作文题,都可能成为中考作文命题的母题。命题与课本联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话题材料直接引自教材,作文知识依赖教材,作文命题溯源教材。

例如,江苏无锡卷考查了书信体,南京卷小作文考查了“正确的握笔姿势”,这都说明除了记叙文与议论文两大常用文体外,一些新颖的文体也不可忽视,课本中出现过的写作实践都要进行训练,如演讲稿、读后感、游记、新闻写作等。再如浙江舟山、嘉兴卷“简·爱得知罗切斯特已有妻子,就毅然离开了桑菲尔德;鲁迅辗转多处,易地求学,最终决定弃医从文。做事应当机立断还是反复斟酌?类似的阅读体验给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别想了,其实______”或“别想了?其实______”为题,写一篇叙事性的文章。

所谓抓住课本,就是抓住教材单元作文训练。初中语文教材一到六册,每一册每一单元后面都有写作训练。这些课本单元作文训练既有写作方法指导,也有写作实践题目。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应该把6册书中每单元的作文训练实践题一题一题扎扎实实地教给学生。

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卷,不论哪个地方的考题,不管作文考的是什么题型,都可以从语文教材的单元作文中找到“原型”。所以,我们只要抓住了教材的单元作文训练,基本上就可以轻松自如地应对中考作文了。

如何抓单元作文训练呢?复习紧张,时间有限,六册课本36个单元,一百多道题目实在让人抓狂。事实上,教材单元作文也分“轻重缓急”,平时上课各单元作文绝大多数都写过练过,复习时完全没有必要把一百多道题一道一道“过手”。这时候只需要梳理回顾一下,分门别类梳理一番,比如,新闻写作、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半命题作文、全命题作文、应用文写作、议论文写作……

3.瞄准本地考卷,精准高效复习

市级命题依然稳定,区域特色鲜明。除统一命题的省区外,同一省市的单独命题考区命题趋同的现象出现逆转,呈现主流相同、百花齐放的特点。2023年区域特色最为明显的是浙江,无论是命题形式、写作文体,还是材料引用等均呈现极其鲜明的特色,虽然还是分地市命题,但有着鲜明的省级特点。除浙江外,其余大部分省市的命题与往年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江苏南京的考题有着比较明显的“南京”元素,类似的包含地方元素的作文题在2023年各省市的考题中也不少见,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至于省级整合方面,2023年并未出现预期的变化,预计2024年这个趋势也不会发生变化。

单从作文命题看,比如,山东淄博几乎每年都考话题作文,内蒙古呼和浩特几乎每年都是一大一小的两题;再如山西考卷中,作文分占比并不很高,但是阅读题中有很多小作文性质的题目。

所以,我们在进行中考作文复习时,要瞄准本地考卷特色,有针对性地复习训练某些作文题型。这样,才能精准高效事半功倍。

年年花相似,来年别样红。但愿同学们能够关注生活、丰富积累,形成个人写作经验,写出有自我感受、自我体验、自我思考且富有想象力的好作文。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台南中学)

猜你喜欢
命题中考作文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
放松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