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按摩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影响研究

2023-12-11 10:41马海梅王文娜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23期
关键词:腓肠神经病传导

马海梅 张 文 孙 杉 王文娜*

(1.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山东 滨州, 256600;2.滨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山东 滨州, 256600)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病变既可累及周围神经(包括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也可累及中枢神经,临床以前者多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占全部糖尿病神经病变的80%以上,尤其以远端感觉神经病变常见,占比超过50%[1]。目前,临床尚不完全明确DPN 的发病机制,认为可能是高血糖代谢紊乱、神经内膜缺血缺氧、微血管损伤、神经营养因子缺乏、氧化应激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DPN 随着糖尿病慢性进展而出现,临床治愈困难,西医干预主要通过控制血糖、改善代谢、营养及修复神经等方式改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进展,但效果往往一般[2]。DPN在中医学领域称消渴下肢痿痹,归属“痹证”“痿证”范畴,采用中医手法益气养阴、温补脾肾、活血化瘀,对改善患者病情有益。穴位按摩能够激发人的经络之气,可以调理脏腑和气血,疏通经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3]。本研究对穴位按摩干预DPN 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 年1 月—2022 年12 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18 例DPN 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9 例。试验组男33 例,女26 例;年龄39~72 岁,平均年龄(58.68±4.73)岁;糖尿病病程6~11年,平均糖尿病病程(9.51±2.51)年;DPN 病程1~4 年,平均DPN 病程(2.11±0.54)年;轻度DPN 18 例,中度DPN 27例,重度DPN 14 例。对照组男32 例,女27 例;年龄38~74岁,平均年龄(58.29±4.60)岁;糖尿病病程5~12 年,平均糖尿病病程(9.47±2.62)年;DPN 病程1~4 年,平均DPN病程(2.17±0.51)年;轻度DPN 19 例,中度DPN 25 例,重度DPN 15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临床诊疗指南(2016 年版)》[4]诊断标准,有明显的DPN症状和体征,病程不限;②年龄≥18 岁,性别不限;③近期血糖控制良好,至少稳定1 个月以上;④近2 周内未接受过DPN 针对性干预。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可能引起周围神经病变或疼痛的因素,如酗酒、药源性疾病、慢性骨关节病、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等者;②年龄≥75 岁者;③合并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无法配合研究者;④合并肢体畸形、外伤或严重水肿者。

脱落标准:①未完成试验自行退出者;②未依照疗程完整的接受干预者;③未规范进行血糖管理,干预期间血糖控制不佳者;④干预期间发生其他不良事件者。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患者接受血糖管理,严格遵医嘱服用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并行饮食及运动疗法,平稳控制血糖水平。同时,给予患者营养神经药物以及止痛等对症干预。

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穴位按摩护理。根据病变部位,在患者手足相应的基本反射区穴位(腹腔神经丛、肾上腺、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症状反射区穴位(胃、内分泌、十二指肠、胰腺)和关联反射区穴位(肺、心、肾脏、神门)进行手法按摩。按摩依照上述反射区依次进行,每个反射区均按照左手、左足、右手、右足的顺序进行按摩。3 个反射区均向心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每个反射区各按摩5 min 左右,力度以患者可耐受疼痛为宜,增力和减力时注意放缓。另外,对双侧足三里、三阴交和涌泉穴进行重点按摩,采用推、按、点、揉相结合的手法,按摩2~3 min/穴,30 min/次,1 次/d,按摩前1 h 不宜进餐和沐浴,按摩后饮温水500 mL,禁食30 min。

两组连续干预4 周。

1.4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神经病变临床症状。神经病变临床症状,包括肢体麻木、肢体疼痛、手足畏寒、倦怠乏力4 项,依据有无及严重程度分为4 级,分别计0~3 分[5]。肢体麻木:无为0 分;仅指和足的末端发麻为1 分;手足发麻或偶尔累及前臂和小腿为2 分,肘和膝盖以下持续发麻或累及更多躯体部位为3 分。肢体疼痛:无为0 分;偶尔疼痛,轻度可耐受,日疼痛时间累计≤3 h 为1 分;疼痛较为明显但仍能忍受,日疼痛时间累计≤6 h 为2 分;不可耐受疼痛或持续疼痛,需用止痛药物缓解为3 分。手足畏寒:无为0 分;肢端发凉为1分;肢端发凉且身体畏寒,但得温可减为2 分;肢冷体寒,得温难减为3 分。倦怠乏力:无为0 分;可进行轻度体力劳动为1 分;可正常生活但不耐体力劳动为2 分;勉强维持日常体力为3 分。取干预前后各项计分之和,得分越高,症状越重。

②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腓肠神经传导速度。使用神经传导速度测量仪(生产企业:纽诺麦斯有限公司,型号:NC-stat DPNCheck),测定两组双下肢腓肠神经传导速度,包括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神经传导速度越快,患者干预效果越好。

③比较两组临床表现严重程度。采用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系统(TCSS)[6]评估DPN 患者临床表现严重程度,从症状、反射、感觉3 个维度进行评价。症状评分包括足部疼痛、麻木、麻刺感、无力、走路不稳、上肢症状6 项,阴性0 分,阳性1 分;反射包括踝反射和膝跳反射2 项,正常0 分,减弱1 分,消失2 分;于第一足趾进行感觉监测,包括针刺觉、震动觉、温度觉、触觉、关节位置觉,正常0 分,异常1 分。取各项计分之和,得分0~19 分,临界值为6 分,<6 分为阴性,≥6分为阳性,得分越高,症状越重。以6~8 分为轻度DPN,9~11 分为中度DPN,12~19 分为重度DPN。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神经病变临床症状比较

干预期间,试验组脱落患者3 例,有效病例56 例,对照组脱落患者5 例,有效病例54 例。干预前,两组神经病变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神经病变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神经病变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干预前后神经病变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s,分)

?

2.2 两组腓肠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干预前,两组腓肠神经的感觉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腓肠神经的感觉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腓肠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s,m/s)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腓肠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s,m/s)

?

2.3 两组干预前后TCSS 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TC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TCSS 评分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TCSS 评分比较 (±s,分)

表3 两组干预前后TCSS 评分比较 (±s,分)

?

3 讨论

在中医领域,DPN 的发生以消渴病(糖尿病)为基础,根本病机为燥热阴虚、脏腑虚弱。DPN 因消渴日久,耗气伤阴,气血阴阳俱虚,无力鼓动气血运行,久之血行不畅,脉络失于温煦,使血脉失和、血行瘀滞、脉络痹阻,故而发病。患者阴虚为本,标为痰浊瘀血痹阻脉络,因此中医干预提倡益气养阴、补气活血、温补脾肾,活血化瘀[7]。

3.1 穴位按摩对神经病变临床症状的影响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神经病变临床症状总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毕守红等[8]研究结论相符,表明穴位按摩护理可以有效改善DPN 患者肢体麻木、肢体疼痛、手足畏寒、倦怠乏力之症。穴位按摩改善神经病变临床症状的机制分析:穴位按摩是将专门的手法作用于人体表面腧穴或特定部位来进行保健的一种手段,是我国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以经络腧穴学说为基础,以推、按、点、揉等手法为施治,手法的渗透力强,能够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激发经络之气,从而发挥调节身体机能、平衡阴阳、疏通经络、强壮筋骨、滑利关节、驱邪扶正、散寒止痛、健脾和胃、放松肌肉、缓解疲劳等功效,可以帮助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保健以及促进疾病康复[9-10]。

3.2 穴位按摩对腓肠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腓肠神经的感觉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卢春键等[11]研究结论相符,表明穴位按摩护理可以有效提高DPN 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更好地改善DPN患者的下肢神经功能。穴位按摩改善腓肠神经传导速度的原因分析:一方面,按摩可以增强局部血液供应,对患者手足部腧穴进行按摩,能够帮助营养物质输送到肢端以及废物排出,从而改善手足部微循环,达到营养神经的作用效果[12];另一方面,按摩的刺激部位与治疗穴位周围多分布神经根、神经干、神经节或节段,通过手法操作进行刺激,可以改善周围神经装置及传导通路,从而促使周围神经产生兴奋,加速传导反射,从而提高神经传导速度[13]。

3.3 穴位按摩对DPN 患者TCSS 评分的影响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干预后TC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黄丽芳等[14]研究结论相符,证明了穴位按摩护理可以帮助改善患者病情,预防和控制DPN 进展和恶化。穴位按摩改善DPN 患者TCSS 评分的原因分析:根据中医全息理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机体的每一个组织器官在全息胚上都有特定穴位,在此基础上,取穴足三里、三阴交和涌泉穴进行重点按摩,三个腧穴均适用于气虚血瘀、痰瘀阻络证,其中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可以补中益气、扶正祛邪、疏通经络,经常按摩还可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可以调和气血,涌泉穴属足少阴肾经,可以滋肾益阴、强身健体,有“长寿穴”之称,针灸三穴或予以手法按摩,被证实可以通过穴位刺激对DPN 起到一定控制和改善作用[15]。

综上所述,常规干预基础上予以DPN 患者穴位按摩护理效果确切,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腓肠神经传导速度,延缓病情进展,值得临床应用。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病例数较少,随访时间较短,未能反映穴位按摩护理对DPN 的远期干预效果,有待扩充样本、长期观察,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结论。

猜你喜欢
腓肠神经病传导
神奇的骨传导
糖尿病人应重视神经病变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越测越开心
基于开关电源的传导抗扰度测试方法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外固定支架结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转移治疗足跟软组织缺损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及小腿皮肤软组织缺损
慎玩,当心成神经病!
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室性早搏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