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 发展“中国式” 乡村民族音乐

2023-12-12 02:27李百炼
音乐教育与创作 2023年10期
关键词:乡村音乐民族民间山歌

□ 李百炼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意在根本性地解决农民问题和农业农村发展问题,促进乡村发展、农业农村经济进步和产业经济兴旺。

音乐作为人类情感最朴素、最广泛的表达形式,与乡村振兴有着深度的交集和互动作用,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实现乡村文化发展,促进乡村经济社会进步,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守正创新、踔厉奋发。

乡村地区的民间音乐,无论其风格、形式还是内容,都脱胎于乡村又传承、发展于乡村,脱离了乡村土壤的音乐将失去其本身的特色和价值,无法发挥乡村振兴的作用。在现阶段的乡村振兴中,对音乐价值的发挥,应当注重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坚守。

一、 保护乡村音乐发展的土壤, 发挥乡村音乐的重要价值

各个地区在应用本地民族民间音乐资源的过程中,要结合自身所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应用。例如傣族章哈,作为一种傣族聚居地区传承、发展的民族民间音乐,其本身包含诸多丰富的民间曲目,并且在历史的传承中形成了多种主题的音乐作品,如勐海县“瓦竜勐”(大佛寺)的二佛爷康朗温(刀曙明),与该寺都拉丙、都温罕等佛爷一起,根据经书中记载的传说《沙梯莫跌》片段,由他执笔改编成了章哈音乐剧剧本;又如傣族民族文艺工作者,创作出了《岩香悔过自新》《走合作化道路》《曼庄海》《岩景尼》《依拉罕》《凤尾竹下》等大、中、小型剧目,这些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色彩的音乐作品从剧本创作、音乐设计、舞台表演、舞台美术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极大地丰富、发展了傣族章哈的艺术形式。

二、 传承发展山歌文化, 促进乡村振兴

山歌是回荡在田间地头的旋律,也是几代人的共同回忆,承载着深厚的乡情和代代相传的农耕文化。我们要充分挖掘山歌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激发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活力,提高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促进乡村振兴。山歌中凝聚着中华民族最纯真的思想智慧,维系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生活记忆。振兴乡村文化需要像《刘三姐》中讲述的那样,传承与创新山歌文化,桥头街尾、茶山花海、田秧塘岸,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娱乐场所。儿时,经常能听到乐手在众人的围观下对歌,而现在,山歌只是童趣的回忆。对于中华儿女来说,山歌中承载着文辞音律、风土人情和故人旧事,一首简单的调子通常蕴藏着天文地理、农田水利以及人生哲理等知识。著名山歌电影《刘三姐》中有个最经典的对歌片段,以刘三姐为代表的农民与莫财主带领的秀才在河边对歌,短短20分钟的对歌,内容就包含了文学、天文、农业等知识。

三、 创作好村歌, 彰显好民风

创作村歌要根在村庄、源在乡土、情在村民。村歌作为村民的乡愁记忆,承载着乡村的历史文化、乡风民俗和风土人情,赞美了家乡建设取得的成就和新时代的崭新面貌,饱含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待。好村歌传承好村风,彰显好民风,歌唱家乡美,每一首村歌都是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浙江省江山市大陈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由何蔚萍作词、陈宏君作曲的村歌《妈妈的那碗大陈面》,描写的是村庄的历史和孝道文化:“轻轻地在风中翻转,香香地在碗中盘旋。美美地和着我们欢笑,那芳香诱人的大陈面。遥远地从徽州迁来,落户在大陈的山间。祖宗殷殷的叮咛和嘱托,就像这浓浓的大陈面。妈妈的慈爱游子的祝愿,浓缩进芳香可口的大陈面。不管我们走得多么远,故乡永远在我们的心间。”

上王乡牛庄是山西省运城市盐湖革命老区,村里有18人为国捐躯,1935年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心党小组,1938年建立了牛庄党支部,1943年7月,中条山地委在牛庄成立了“稷麓县抗日民主政府”。村歌《爱我牛庄》 就重现了这段历史,“稷麓烽火在这里燃烧,解放之歌在群山回荡,青沟红岭把奇迹创造……”

在山青水美的广西,歌唱家乡美早已是各村村歌的共同主题。广西桂林永福县龙江乡龙山村的村歌《罗汉果之歌》以优美的旋律、婉约空灵的吟唱,歌颂了当地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以及土特产品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的美好场景。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西郊村的村歌《荣光与梦想》 根据该村回族、汉族和谐而居、亲如一家的特点,“城西郊,渠水活,圣惠荡清波,回汉儿女一家亲,共唱幸福歌……”表达出了各民族团结一心,爱党、爱国、爱家的情感。广西是少数民族地区,这里的村歌带有少数民族音乐的元素,更关注地域民族特点和人文风情。村歌《醉在边关美女村》以崇左市龙州县中越边境素有“美女村”之称的板池屯为创作背景,曲调优美,富有壮族山歌的曲调特点,充分展现了浓郁的边关风情和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板池屯新农村、新面貌、新风尚的生活气息。广西柳州市鹿寨县平山镇石豆屯是当地有名的山歌之乡,“石豆的山,石豆的水,石豆的山水美呀美……”其村歌《石豆情歌》在曲调中引用了自治区非遗——“平山山歌”的要素,并融入了新摇滚元素,描述了当地男女青年对唱山歌这一婚恋习俗,形象地展示出了石豆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豪迈情怀和不懈追求。浙江省江山市彭里村的村歌《幸福的彭里在歌唱》描写了新农村的新气象、新生活。“西山脚下,鸡公山旁,有一个美丽幸福的村庄,村里的百姓很勤劳,打着腰鼓迎太阳;村里的农民很时尚,跳着排舞追月亮。改革开放带来了新思想,转变观念让农村大变样。”山西运城盐湖区席张乡王马村在整村搬迁后,村民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其村歌《腾飞的王马》就以歌唱王马村的改变为主,表达了村民走出大山、搬出穷窝、搬进新家的喜悦之情。

四、 表现非遗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利用民俗音乐赋能乡村振兴

把握新消费特点、适应新媒体环境,面向新需求人群,切实保障民族手艺文化的传播质量。通过各级文化部门的牵头,建立以传承主体为核心的行业组织联络网络,根据非遗具体门类组建行业专委会,在非遗所在村落进行定期交流、讨论,充分发挥“村落孵化器”的功能。

围绕深耕产业,调研组建议通过对加强文创、制造领域的产品开发,利用农产品、农副产品的产品包装和文化营销,发掘对文旅项目中纪念品价值等的探索,以此融入相关产业,发挥相互促进的带动作用,提高发展活力,推动非遗“双创”在村落中与旅游、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及体育领域的融合发展。

精神文化遗产包括乡规乡约、民风民俗、族谱族规中的优秀乡土文化,对乡村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原住民的道德素养,乃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都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有必要对其进行价值再认知。要加强对精神类文化遗产的内涵转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运用地方戏曲、小品说唱等民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样式,以乡村生活、乡村生产、乡村习俗为切入点,潜移默化地发挥优秀精神文化类非遗的教化功能。同时,也要建立“乡村优秀精神文化遗产档案”,及时收集散落在民间的珍贵资料,引导乡村民众爱国守法、诚实守信。

民进天津市委会建议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对各类非遗项目进行体验与实践,传承中华造物智慧。创造基于“互联网+”模式下的村落虚拟网络教学环境,扩大教学范围。利用网络的存储与回放功能,建立权威性网站,支持更多的社会传习人学习,充分发挥乡村产业数字信息化优势。改变以政府为主导的单向“输出式”传习办学模式,广泛与学校、企业、社会组织、其他培训机构合作,加强在资金、技术、设施、师资等方面的资源共享,有效地对村落现有资源进行再整合与再利用,传递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使非遗文化发挥赋能,助推社会发展,以文化振兴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五、 地方职业院校定期支教乡村音乐教育

让中西古典音乐进乡村学校,帮扶留守儿童学习和掌握一种小乐器、组建小乐队,以捐、帮、带等方式促进文旅融合,融入党史学习,助力乡村振兴,让未来乡村更富有音乐文化底蕴。

在乡村振兴中,人才的培养是关键。这不仅是乡村振兴中经济发展道路的关键点,还是乡村振兴中文化传播和乡村文化继承的关键点,因为乡村文化中民族民间音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受制于传播范围和本土文化适应性,本身的影响面就相对较窄,如果不进行合理的人才培养,那么乡村音乐的失传就是时间问题。如果连自身的存在都保障不了,又从何而谈对乡村振兴的支援和帮助呢?因此,在当下的乡村音乐发展中,应注重做好人才培养,通过有效的人才培养,为当下的乡村地区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培养接班人。接班人的培养不仅是为了传承文化与音乐,还是为了促进更多新青年群体回归乡村、投身于乡村的发展,如此就可以实现乡村振兴中所需优秀青年人才的获取。这就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建立专门的文化部门和小组进行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重视本地音乐人才的培养和外来优秀人才的引入,举办各种乡村音乐节、民族民间音乐活动等,扩大本地乡村音乐的影响力,为乡村音乐的教育和文化传承奠定基础。

音乐资源开发最重要的工作,还在于对本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产业的开发。一方面,应当注重落实线下资源的开发应用,通过举办各种音乐节和音乐活动,提高本地音乐文化资源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则需要开展线上音乐活动并进行音乐资源的线上拓展,通过开展农民音乐会、乡村音乐会、乡村歌唱比赛等线上音乐活动,拓展本地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外部延伸,促进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乡村音乐民族民间山歌
山歌还要妹起头
西方乡村音乐与中国乡村音乐发展谫论
民族民间音乐之于民族声乐演唱及教学
山歌
冬奥背景下我国民族民间冰雪运动传承研究
信息技术视域下小学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改革
苗山歌
苗山歌
美国乡村音乐文化探析
浅谈美国乡村音乐的风格及其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