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导向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分析

2023-12-13 06:39姚国华
考试周刊 2023年47期
关键词:问题导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姚国华(1986~),男,汉族,山东菏泽人,东明县刘楼镇实验学校,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摘 要:随着当今教育领域的逐步发展,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而问题导向教学,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地实现数学学科的教学目标,以数学问题的方式,正确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数学问题,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由此,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文章以小学数学人教版的教材内容为导向,阐述了以问题导向为基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意义以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问题,从而探求相关的具体策略,以此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问题导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47-0072-04

问题导向教学,是指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相关教学内容的探究方法、思维方向、解决途径等信息以问题的形式来间接引导学生对相关的内容进行问题探究、积极思考、深度考量的一种辅助型教学方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将问题导向引入数学教学阶段,能够帮助学生借用数学问题来进一步探究数学知识内容的深刻含义,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以此来实现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进而能够实现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数学课堂教学,推动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还能够切实提升小学生主体认知的目的性、过程性以及有效性。

一、基于问题导向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意义

在小学教育阶段,将问题导向引入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有着一定程度的深刻意义,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实现数学教学的目标,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由于教育领域的不断创新和改革,当前学科教育的教学重点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内在适应个人以及社会发展的品格以及价值观的一种素养,它能够使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为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将问题导向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进而让学生从中获得数学的逻辑思维以及客观解决问题的方式,以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六大核心素养的进一步提升。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还较为薄弱,在面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时,无法在头脑中进行相应的转化。因此,将问题导向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通过问题导学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敢于挑戰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好胜心,使得学生从被动接受数学的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数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有利于提高教师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些教师的教学效率往往不高,而将问题导学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教师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以数学问题作为引导,让学生逐步借助数学问题对数学相关知识循序渐进地进行深入探索,帮助学生梳理数学知识的思维逻辑,使学生在清晰明了的数学思维下顺利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从而更好地提高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存问题

在小学教育阶段,数学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或多或少地给学生和教师带来了影响。

(一)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就是教师要明确数学教学目标,深入培养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的六大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然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些教师并没有明确教学目标,在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时候,只是为了完成相应的数学教学任务。他们认为,将数学教材内容上的知识教授给学生就算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并没有意识到教学的真正含义。由此,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学生数学综合素质发展的培养,只是“授之以鱼”,并没有做到“授之以渔”,进而导致学生在面对数学相关知识的时候,并没有深入理解其中的逻辑思维,严重阻碍了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和进步,不利于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方式不恰当

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些教师还存在教学方式不恰当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了单一的单向教学模式,比如利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内容课件的播放、在黑板上进行同步数学知识内容的板书教学等。与此同时,教师只是专注于对数学知识的输出,忽略了学生相关的反馈,形成了单向的数学教学。然而,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双向的,单向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师生之间缺乏教学互动,导致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得不到提高,因此影响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教学内容趣味性不强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讲的数学内容都是根据课本的顺序来进行的,而数学课本编制的依据也是从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的角度出发的。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太过于依赖数学课本上的内容,从而导致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学生会认为数学知识都只存在于课本上,对于生活实际没有用处,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数学思维的培养。与此同时,无趣的教学内容还会使学生丧失对数学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从而不利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展。

三、基于问题导向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

在小学教育阶段,针对将问题导向引入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应该采取相关具体的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以此来促进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与进步,由此达成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数学教学目标,进一步增强教师的数学教学水平。

(一)以直观问题为导向,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问题导学教学方法的最终目的是以问题为学习导向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索,而并非将学生拒之于探究知识真理的门外。因此,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可以将直观问题作为教学导向,从而能够让学生在满足自身对数学知识认知需求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地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进而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数学综合能力。与此同时,直观的问题能够让学生直接了解到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便于教师更好地掌握数学课堂教学的节奏,从而能够完成高质量的数学课堂教学任务。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的时候,教师可设置一些直观的问题作为教学的导向。首先,教师在多媒体上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让学生说出该物品的名字,其中有三阶魔方、骰子、肥皂盒、抽纸盒、篮球、足球、保温杯、罐头、笔筒等,然后让学生自主思考,将这些物品进行分类。有的學生会根据物体的生活用途来分类,食品为一类,玩具为一类,日用品为一类,学习用品为一类,而针对这种学生的思考结果,教师应该鼓励这类同学的创新思维,同时还可以引导这类学生将数学知识融入进去,就会使问题解决更加完美。而有的学生观察出各个物体之间存在的联系,将不同的物体按照它们相关联的形状进行分类,如篮球和足球看着都是圆形的,应该归为一类;三阶魔方和骰子看着都是方形,应该归为一类;而肥皂盒和抽纸盒看着都是横着的长方形,应该归为一类;保温杯、罐头和笔筒看着都是竖着的长方形,应该归为一类。对此,在教师直观问题的导向下,学生进行自主深入探究,从而发现了各个物体的种类特征。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先鼓励这类同学能够自主思考。然后,教师再纠正学生存在的一些错误地方,如这些物体都应该看作是三维物体,所谓的圆形应该是球体,方形是正方体,而横着的长方形是长方体,竖着的长方形则为圆柱体。由此,教师可以在帮助学生纠正数学认知上的错误的同时,还能够推动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以问题情境为导向,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问题情境,是指针对某一问题内容进行情境的创造,从而能够将抽象化的学科知识具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因此,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应该以问题情境作为导向,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除此之外,教师在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问题学习情境的同时,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能够做到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进而实现激发学生自主思维的教学目标。与此同时,问题情境的创设,还能够赋予学生一种新奇的数学学习体验,进而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去探索数学相关的知识,从而有利于促进自身综合能力的发展和进步,以此在潜移默化中梳理自己的数学逻辑思维。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的时候,教师可针对相关的教学内容设置问题情境,以数学游戏的方式来开展,从而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首先,教师将学生集中在一个场地里,同时把学生分为红、橙、黄、绿四个小组。然后,为学生讲解游戏规则:由教师设置相应的数学问题,如9除以3等于多少,当学生听到问题时,应该快速计算出正确的答案。之后,根据所得出来的数字答案3,再去拥抱其他小组或者自己小组的成员,且拥抱的小组成员总数也必须是3这个数字。如果在每次倒数五秒之后,没有找到其他的成员,那么则视作淘汰。最终,所剩成员内,哪个小组的人数最多,那个小组就获胜,获胜的小组将会得到相应的奖励。

(三)以探究问题为导向,实现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众所周知,小组学习又被称为合作探究。在小组成员的帮助下,学生能够改善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学习其他小组成员优秀的地方,以此能够借鉴他人长处,在一定程度上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因此,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可以将探究问题作为导向,以此提升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合作的能力。除此之外,学生在探究问题的引导下,能够更加深入小组合作的学习过程,从而受益匪浅,以此获得数学知识以及优良的学习品格。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的时候,教师可针对“平均数”设置相关的探究性问题:“已知小明在环保校园活动中收集到了15个矿泉水瓶,小亮收集到了11个,小兰收集到了12个,小红收集到了14个,问: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然后,教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数学学习小组,同时还要保证每个小组的数学水平基本是一致的。让学生以数学学习小组的形式,对教师所设置的探究性问题进行讨论,并且整理出相应的讨论结果。最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由每个组的代表上讲台进行汇报,讲解自己小组得出平均每个人收集到多少矿泉水瓶的具体方法。由此,能够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强化自己的数学逻辑思维。

(四)以实际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能够帮助学生站在客观的角度去解决数学实际问题,从而能够有利于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高。除此之外,教师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与数学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关联,使二者之间建立了联系,由此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可以将实际问题作为导向,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迁移能力,进而能够做到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此同时,还能够让教师借助实际数学问题的构建,帮助学生搭建起与日常生活相关联的数学桥梁,促进数学课堂教学高质量、高效率地发展与进步。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的时候,教师可对其设置相关的实际问题:“小明家里养了6只兔子,然而家里的胡萝卜的数量不足,14根胡萝卜只能支撑兔子们这一周的粮食,因此,小明需要在下周每天买多少根胡萝卜呢?”至此,创设出与实际情境相关联的问题导向,从而能够让学生结合自身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相关内容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有关“倍数”的知识,以此来培养学生数学学习方面的核心素养,使教师能更顺利地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教育阶段,针对将问题导向引入数学课堂教学,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能够从中得到一定的收获。对学生来说,问题导向的引入,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以此来强化自身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数学学习效果。除此之外,学生还能够以数学问题为导向,进一步探索相关的数学知识,提升自身的数学综合能力,使得学生能够以感兴趣的方式学习数学,继而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以此提高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对教师来说,问题导向的引入能够实现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进而促进自身数学教育能力提升,以此打造出高质量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顾红莉.基于问题导向简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36):38-40.

[2]张金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0(36):161.

[3]寇随心.小学数学课堂中问题导学教学的路径分析[J].成才,2023(1):72-73.

[4]郭蕾.问题导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9):167-169.

[5]宋天赐.基于问题导向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例谈[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2):154-155.

猜你喜欢
问题导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小学数学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研究
克拉玛依区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
十八大以来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理念、思路与路径
大学英语教学中PBL教学模式的实施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