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服务问题 问题检测素养

2023-12-13 23:49谭孟
考试周刊 2023年47期
关键词:问题情境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谭孟(1994~),女,汉族,吉林舒兰人,舒兰市第十八中学校,研究方向:高中地理教学。

摘 要:新课改实施背景下,核心素养受到了人们的密切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即学生应具有的以使社会、自身发展需要得到满足的品格与能力。针对高中地理教学而言,核心观念的提出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只是要牢固掌握课本知识,同时还要注重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提升。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也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如此,在教学中引入问题情境教学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使其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培养。对此,文章主要对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问题情境教学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47-0151-04

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会先讲解知识,之后再要求学生运用在情境中,久而久之会造成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差。孔子曾指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即不仅要对学引起重视,同时还要注重思,而学和思的前提则是问题意识。现实情境要求人们主动界定、发现问题,然后才可以解决问题。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十分有必要为学生创设科学合理的问题情境。一般来说,问题情境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眼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科学有效的提问可以让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一、问题情境创设的内涵

问题情境则是结合相关条件,基于教学内容,教师精心设计问题,给予学生启发,让其感知问题情境,全面思考,深入挖掘情境中的相关信息及因素,同时运用已有的能力和知识解决此问题的情境。“问题情境创设”则是在情境中巧妙地融入问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深入挖掘学生潜能,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认真阅读、动手操作等,全方位探寻问题及解决的方法,从而轻松地解决问题。对地理问题情境进行有效创设,并融合多样化教学模式,如实验探究,以此来实现高效教学。

二、高中地理问题情境教学的原则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其展开深思,借助向学生提问,给予学生引导,让其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自主思考问题,合力分析、解决问题,进而获得答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问题情境教学法而言,教师需要秉承下述原则:第一,围绕教材创设情境,以教学重难点为中心,对问题情境进行设计,在所有课中设计的问题情境均是以达到一定教学目标为目的,对明确的核心素养进行设计。第二,立足于现实创设情境,在现实生活中提问。地理知识和生活联系密切,精心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使学生充分了解地理知识的重要性,给予学生鼓励,让其展开合作学习,使学生通过交流合作有效增强团队意识、集体观念,进而促进教学效率提升。第三,创设的问题情境应能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索积极性,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正确指导学生,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学习方法,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下,促使教学目标顺利完成,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在自主探寻过程中轻松地解决地理问题。除此之外,在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确保所创设的情境具有启发性和直观性,增强地理知识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高中地理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的意义

对地理学科而言,其综合性特征明显,囊括了大量知识。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设问,可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习热情。因此,创设同新课程改革要求相一致的问题情境,对高效地理课堂的构建尤为有利。

(一)调动学生参与地理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地理教师结合教材知识点,精心设计趣味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专注,确保学习状态最佳化。问题探究过程中,学生思维得以激发,可轻松地掌握与理解知识点,切身体会到成果的喜悦感,如此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二)有利于再現地理课程

地理过程是一种地理现象或事物形成、发展与演变的过程,对陆地表层系统相关事物及现象不断变化的规律进行了阐述。创设问题情境,对地理过程进行再现,可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地理知识,了解整个地理事件的发展过程。再现地理过程,能够为学生创设更加广阔的空间,激发其思考热情,发挥想象力,进一步强化学生创造性思维。

(三)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地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可对教与学进行统一,师生积极参与其中,从而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及目标。在整个参与过程中,学生主体性得以体现,与同学、老师交流时,可对知识进行深刻理解,并懂得怎样合作。在课堂上,教师可采取小组合作方式,引导学生共同探寻问题,积极讨论与合作,延伸思维面,对知识点进行全方位理解。

四、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问题情境教学

(一)创设生活问题情境,让学生经验走向深厚

创设生活问题情境有利于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应用意识以及端正学习态度。但在高考的压力下,地理课堂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而造成学生感到地理课程十分枯燥、乏味。与此同时,在初中阶段,地理只是一门副科,因此,诸多学生步入高中后仍不注重地理学科,对地理学习兴趣不足。所以,为了改变此现象,并充分彰显地理课程的魅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有效地创设生活问题情境,以此给予学生引导,让其积极思考和探究,帮助学生充分理解相关知识,进而显著提升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对“环境和环境问题”这一课时具体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下述问题进行思考:(1)温室效应是如何形成的?(2)汽车尾气的排放会带来什么影响?(3)酸雨是如何形成的?(4)为何很多地区均针对污染严重的工厂采取了限制开工的措施?(5)面对全球变暖的情况,我们应怎样做?……鼓励学生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思考上述问题,这些问题情境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是诸多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或听到的一些现象,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如此,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中心思想,顺利掌握本课的重难点内容,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环境问题和我们生活联系密切,进而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

(二)利用认知矛盾,创设探究性的地理问题情境

借助学生已有的客观规律和知识经验,或者将新问题之间的冲突利用起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知识,使之迫切地想要去求知、探索。所以,教师应善于找出此类认知矛盾,同时立足于此展开教学加工,借助情境创设增强教学效果。

以“地球的公转”相关知识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讲授远、近日点问题的时候,可以先故意设置错误的问题,以此误导学生:“夏季气候炎热,是否和地球距离太阳较近有关?”诸多学生都表示和此原因有关,进而了解近日点和远日点分别在一月初和七月初的知识点。此时,教师便可将夏季时南半球国家欢度圣诞的图片展示在学生面前,并问道:“事实证实,地球上冬夏季节之所以存在温度差异,和地球距离太阳的远近无关,那究竟和什么有关呢?”此时,教师引导学生从其他方面积极思考,如太阳直射点、太阳辐射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过程中,同时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在积极讨论的过程中产生“矛盾”,化被动为主动,进而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之中。

(三)角色扮演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针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角色扮演可以帮助其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新知识,使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充分发挥课堂学习主体作用。须知,区位选择、空间规划为高中必修二的重点内容,但学生在学习时并没有对深层次的逻辑性问题、概念展开研究,对此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引导,让其借助角色扮演发现问题。

比如,教师在教学“农业区位的选择”一课时,可对学生进行分组,各组分别扮演收购农产品商家、乳畜业代表、大牧场放牧业代表、商品谷物农业代表、水田农业代表、农业专家等角色。让学生以自身的角色为基础,对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同时整合资料。在课堂教学中,先由“农业专家”小组的成员通过理论传播交流的方式将农业种植中的相关知识点传授给广大农民,学生置身于此情境中,可以进一步掌握农业区位选择时应考虑的各种条件,如人文因素、自然因素等。接着农业代表再将自身实际经验联系起来让学生知晓,实际种植除了要严格遵循基本条件,还要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学生置身于此情境中,加深了对农业发展中因地制宜重要性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扮演好引导者角色,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此模式下,学生会置身于各种情境之中,产生诸多疑惑,通过生生之间的质疑最终解决问题。在这种课堂学习中,学生能够充分体验到解决问题的满足感,营造了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

(四)利用跨学科融合,创设趣味性地理问题情境

在其他学科中我们也能看到地理知识的身影,教师要对这些知识内容进行深挖和利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高中地理这门课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比如,教师可以借助语文学科中的各种术语和诗词歌赋给予学生引导,一同创设地理课堂情境,有效渗透学科知识点,让学生喜欢上地理知识,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地理知识。

以“热力环流”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为学生创设文化韵味浓厚的地理教学问题情境。教师可以问学生:“《夜雨寄北》中写‘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巴山一带多夜雨的原因是什么?”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展开分析:主要原因是盆地或山谷夜雨属于一种对流性质的雨,温差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这和盆地或山谷所处的地形特点与地理位置息息相关。盆地或山谷四面环山,地形闭塞,气流不通畅,同时全年空气比较潮湿,云雾较多。到了夜晚后,云层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而云层上部辐射快速冷却,容易导致水汽凝结,上冷下暖的气层缺乏稳定性,为夜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山顶昼雨较多,这和谷风是上升气流有关,地形不断升高,水汽易凝结,形成地形雨。山风为下沉气流,水汽凝结难度较大。这种跨学科知识融合极具趣味性,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中,给予学生引导,让其全面思考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降低了其学习地理知识的难度。

(五)创设衔接性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在教学和备课之前需要以教材为基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会先为学生讲授简单的内容,当学生掌握了此部分内容后,再为其讲述有难度的知识,循序渐进,以此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加深对这一点的认识,学生均已掌握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和经验,在进行教学前,需要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为基础,向学生提一些他们尚未解决的问题,创设良好情境,以让学生主动求知,积极探索,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有效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课为例,在教学过程中,为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相关知识点,教师需要将先前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内容导入课堂,创设衔接性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之初,教师可以借助PPT的方式为学生展示和地理环境相关的图片,同时向学生提问:“上述景观属于哪一条自然带?”然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并尝试着回答问题。在学生思考一段时间后,教师为学生呈现其中两幅图片,并向其提问:“这两幅图处于中国地图上的哪个位置?”以此帮助学生充分了解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给予学生引导,让其积极主动探究差异性规律和成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衔接性问题情境進行创设,可以降低学生理解新知识的难度,使其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六)创设实验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

地理学科中囊括诸多地理现象,其中均蕴含着较为复杂的自然原理和规律。为了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这些抽象的自然原理,教师不仅可以借助景观录像视频和图片增强直观性,同时还可以采用实验教学的方式。特别是新课改背景下,对学生的亲身经历进行了强调,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实验活动之中,置身于实验情境中,多种感官受到刺激,降低复杂原理的理解难度,进而高质高效地掌握地理知识。

以“河流地貌的发育”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下述模拟流水侵蚀作用的实验。材料:一杯水、小旗以及一盒长、宽、高分别约为 40cm、30cm、15cm的砂土等。实验步骤:首先,稍微淋湿盒装砂土,将其堆成土坡形状;其次,将一面小旗插在土坡顶端;最后,从土坡上方往下浇水,如图1所示。在演示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河道有何变化?顶端小旗发生倾倒的原因是什么?”以此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实验。本课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是河流各河段不同的侵蚀作用,特别是溯源侵蚀,借助实验演示,学生很快便能了解知识,顺利突破本课的难点。

五、结论

创设问题情境,开展情境教学,主要目的是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地理的教学过程变成让学生从生活、学习中发现地理问题,同时使学生可以大胆提问、分析问题解决过程,在培养其团队精神的同时,也增强了其合作交流能力。新课改实施背景下,地理教师深入研究了地理问题情境创设,并在教学各个环节中进行了有效渗透,不仅以问题情境为着手点,还以课本知识为基础,着重增强能力,围绕解决问题,有效激活课堂氛围,最终高效完成了课堂教学,让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杜亮.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的研究[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2(3):71-72.

[2]李英.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中问题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研究[J].高考,2022(6):3-5.

[3]许浩峰.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问题情境教学探析[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6(19):60-62.

[4]张惠文.高中地理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研究[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21.

[5]宁玉鑫,郭志永.高中地理问题情境创设刍议[J].科技风,2020(22):29,34.

[6]陈宁.面向深度教学的高中地理问题情境创设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20.

[7]崔晓峰.基于问题情境的高中地理教学的探究与思考[J].高考,2020(15):118.

[8]卓国辉,吴月萍.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问题情境教学探究——以“热力环流”一课为例[J].考试周刊,2019(34):153.

猜你喜欢
问题情境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