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FV600E、CK19、HBME-1和CD56四种抗体联合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3-12-15 01:54姚丽倩顾婷婷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20期
关键词:准确性良性标志物

姚丽倩 顾婷婷

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江苏昆山 215300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内分泌器官恶性肿瘤,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是最常见类型[1]。虽然大部分PTC恶性度低,预后良好,但是仍有10%的患者发生侵袭及远处转移,且发病人群年轻化[2]。目前临床上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细胞学是诊断PTC的有效方法,但因超声穿刺取样、人工制片及病理医生阅片等多方面的原因,只有70%~80%的患者得以确诊[3]。研究表明,特异性分子标志物可提高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准确度。近年来,已有研究建议将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BRAF)、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19,CK19)、人骨髓内皮细胞标志物(human bone marrow endothelial markers,HBME-1)和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 56,CD56)等分子标志物用于临床诊断PTC,但这些标志物的可靠性还存在较大的争议[4]。本文旨在探究BRAFV600E、CK19、HBME-1和CD56四种抗体单独和联合检测诊断PTC的效果,确定其在临床诊断PTC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本院)病理科179例甲状腺手术标本,其中6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腺瘤等结节为良性组,117例PTC结节为恶性组。良性组男10例,女52例;年龄25~78岁,平均(52.9±13.48)岁;平均病程(16.85±6.21)个月。恶性组男36例,女71例;年龄26~76岁,平均(43.45±11.71)岁;病程(12.95±4.25)个月;肿块直径0.1~3.8 cm,平均(0.92±0.35)cm。纳入标准:无其他肿瘤病史、免疫系统及感染性疾病史;无手术史及放化疗史。排除标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指标不完整;术前合并髓样癌、滤泡癌等其他类型肿瘤。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伦理审批号:2021-06-040-K01)。

1.2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常规石蜡制片,厚度3~4 μm切片备用。EnVision法染色,DAB显色,苏木精复染。一抗BRAFV600E抗体(克隆号VE1)购自Roche公司,CK19、HBME-1、CD56单克隆抗体均购自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1.3 结果判读

显微镜观察切片染色情况,无着色0分、黄色1分、棕色2分、褐色3分。阳性细胞数<5%为0分,5%~25%为1分,26%~50%为2分,>50%为3分。着色强度与阳性细胞数百分比两项所得分数相乘,0~1分为阴性(-),2~3分为弱阳性(+),4~6分为阳性(++),>6分为强阳性(+++)[5]。结果由两名高年资医师判读。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TC病理巨检及苏木精-伊红染色特点

PTC结节肉眼观察多为灰白、实性、质中,与周围甲状腺组织界限欠清。组织学上PTC细胞呈乳头状结构及腺管样结构,细胞核偏大,呈毛玻璃状,可见核重叠、核沟及核内包涵体。

2.2 BRAFV600E、CK19、HBME-1和CD56抗体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表达

对179例甲状腺结节行免疫组化染色,BRAFV600E表达定位于PTC细胞胞质,多呈中-强阳性(图1A);CK19表达定位于PTC细胞胞质,多呈弥漫强阳性(图1B);HBME-1表达定位于PTC细胞胞质及胞膜,呈中-强阳性(图1C);CD56表达定位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胞膜,呈强阳性,PTC细胞为阴性(CD56在PTC细胞膜染色阴性作为诊断PTC的阳性判断)(图1D)。

图1 PTC细胞BRAFV600E、CK19、HBME-1和CD56抗体免疫组化染色

BRAFV600E、CK19、HBME-1和CD56在PTC结节和良性结节中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本组117例PTC中,BRAFV600E阳性100例(85.47%),CK19阳性117例(100.00%),HBME-1阳性116例(99.15%),CD56阴性109例(93.16%);62例良性结节中,BRAFV600E阳性3例(4.84%),CK19阳性26例(41.94%),HBME-1阳性5例(8.06%),CD56阴性6例(9.68%)。见表1。

表1 BRAFV600E、CK19、HBME-1和CD56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表达率比较

2.3 BRAFV600E、CK19、HBME-1和CD56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效能

BRAFV600E、CK19、HBME-1和CD56联合诊断PTC时,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均高于各项指标单独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灵敏度=真阳性例数/(真阳性+假阴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真阴性+假阳性)例数×100%;准确性=(真阳性+真阴性)/总例数×100%。见表2。

表2 BRAFV600E、CK19、HBME-1和CD56诊断PTC的效能(%)

3 讨论

甲状腺结节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女性居多,患者多无明显症状,少数会出现咽喉疼痛不适感[2]。PTC多分化较好,易与良性增生病变混淆。其次甲状腺炎症时,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又易导致临床发生误判。免疫组化是目前临床病理普及的方法,当多种抗体优化组合能更有效地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BRAF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中,通过激活P21从而修复基因损伤,是一种抑癌基因。甲状腺中,该基因突变导致编码蛋白异常,使其失去抑癌作用,进而引起细胞发生异型增生,导致癌变[6]。目前与BRAF基因突变相关研究多建立在基因水平上,而禹乐等[7]研究表明,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RAFV600E表达产物(单克隆抗体VE1)与BRAFV600E基因突变有高度一致性。本研究中,良性组BRAFV600E抗体阳性率为4.84%,且染色均为轻-中等强度;恶性组BRAFV600E阳性表达率85.47%,明显高于良性组,且染色均为中-强阳性。BRAFV600E诊断PTC特异性达95.16%,灵敏性85.47%,准确性88.83%,是诊断PTC的可靠标志物。CK19是一类低分子量角蛋白,通常表达于胆管、胰腺等上皮细胞[8]。近年来研究发现,CK19在PTC中表达水平较高,多表现为中等及以上强度表达,灵敏度高达100%。但是,CK19特异度不高,在甲状腺良性病变也可呈阳性表达,只是表达强度及阳性率不稳定[9]。结果显示,CK19在PTC结节的灵敏度也为100%,但其特异度仅58.06%,诊断准确性为85.47%。值得注意的是,CK19在良性结节中的阳性率虽达到了41.93%,但其染色均为中等及以下强度,而在PTC结节中,均为弥漫强阳性,说明CK19中等以上强度着色对PTC有较好的警惕性作用,但其低特异性导致其在临床应用受限[10]。HBME-1是一种特异性抗原成分,存在于间皮细胞表面微绒毛,常在间皮瘤和一些腺癌细胞中表达,在肿瘤中起促进血管形成及细胞增殖作用,进而促进肿瘤进展[11]。相关研究报道,HBME-1在PTC组织中特异度和灵敏度均较高,且多呈中度或强阳性表达,而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等良性病变中很少表达,其在PTC结节和甲状腺良性结节的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2]。本研究结果中,HBME-1在甲状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99.15%,在甲状腺良性结节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06%,诊断PTC的特异性为91.93%,准确性高达96.65%。可见,HBME-1在用于PTC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时,是比较理想的标志物。临床诊断中,可选择特异度高的HBME-1和灵敏度强的CK19蛋白联合诊断PTC,大大提高其诊断准确性。CD56在NK细胞、星形细胞、施万细胞、神经元及少量活化的T细胞中表达,是神经细胞黏附、神经外胚层及神经内分泌组织细胞的介导因子,CD56表达缺失或降低可促进肿瘤的增殖和迁移,还与患者预后相关[13]。研究显示,CD56蛋白在PTC中表达缺失,在甲状腺正常滤泡上皮细胞及良性病变中呈阳性表达[14]。本研究结果表明,恶性组CD56阴性表达率为93.16%明显高于良性组的9.68%,CD56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均高达90%以上。郭宏义等[15]研究表明,合理地联合应用分子标志物能显著提高临床诊断PTC的准确性。这一结果与本研究结果相吻合,具有可信度。同时提示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从抗体的表达水平,抗体的染色强度等多个角度综合判定,可大大提高PTC的诊断准确性。本研究中BRAFV600E、CK19、HBME-1和CD56联合抗体诊断PTC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均达到100.00%,诊断效能均高于各个抗体单独使用,说明抗体合理地联合使用是诊断PTC的极可靠的辅助工具。

综上所述,BRAFV600E、CK19、HBME-1和CD56是甲状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重要辅助指标,CK19阳性表达是诊断PTC的敏感性指标,BRAFV600E、HBME-1异常过表达和CD56表达缺失是诊断PTC的特异性分子标记,合理运用这四种标志物组合,联合检测有助于临床提高PTC的诊断准确性。同时,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RAFV600E突变较基因测序成本低、效率高,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准确性良性标志物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美剧翻译中的“神翻译”:准确性和趣味性的平衡
论股票价格准确性的社会效益
甲状腺良性病变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在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