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重防寒

2023-12-15 06:49
祝您健康·养生堂 2023年12期
关键词:大椎穴阳虚羊肉

受访专家

许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第六批全国(及第五批北京市)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生育力保存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妇科分会常务委员。擅长治疗闭经(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功能早衰)、崩漏(异常子宫出血)、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癥瘕(子宫肌瘤)不孕症、绝经期疾病等。

门诊时间:周二下午,周五、周日上午

冬季是一年四季中最寒冷的季节,寒风凛冽、气温骤降。在这个季节里,如何有效地防寒祛寒,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即便同样处于严寒环境,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表现。

冬季防寒各显神通

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对寒冷的抵抗力相对较强,又喜欢追求时尚,通常会选择一些既保暖又时尚的衣物,如内搭T恤、薄款修身打底衫,外套羽绒服、棉服等,通常衣服不超过3件。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他们的抵抗力相对较弱,更加注重保暖,会选择如保暖内衣加厚羊毛衫、羊绒衫,再加羽绒服等保暖性能较好的衣物。孩子们的抵抗力则各不相同,身体健壮些的孩子穿得较少,也喜欢贪凉;身体相对较弱的孩子,除了靠衣物保暖,家长往往还会为他们准备一些其他保暖方式,如喝热牛奶、热巧克力等,准备暖手热水袋,衣服上贴暖宝宝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的国家级名老中医许昕主任指出,冬季穿多穿少的差异源于不同人的身体状况。冬季严寒属于外寒,而我们的感受和易病程度与体内寒热状态密切相关。因此,不同人群的防寒祛寒方法也各具特色。

阳气内闭也易受寒

在寒冷的冬季,我们常常会感到身体不适,甚至患上感冒,这背后的原因其实与我们体内的阳气有关。许主任接诊过一位不怕寒冷、只怕炎热的患者,即便冬日已至,这位患者仍对秋裤敬而远之,一旦踏入室内,便如坐针毡,仿佛热得难以忍受。许主任告诉我们,虽然这位患者不怕冷,但也容易受寒,并且这类人如果不注意添衣保暖,反而比普通人更容易感冒。

阳气,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代表着人体的生命力和活力。在正常情况下,阳气会在我们的体内流动,为我们的身体提供温暖和保护。然而,当阳气闭藏于体内时,体表的阳气就会不足。這种体表卫阳不足的状态,就像是一座没有防御的城堡,无法有效抵御外界的侵袭。

中医讲究天人相应,认为人体与季节、气候等自然环境是相互关联的,冬季大环境中阳气减弱、闭藏,与之相应的人体阳气也处于闭藏、相对不足的状态。这一时节有一种现象常常被忽视,那就是内热。内热可能表现为不怕冷,感觉身体内部像被一团火包围。然而,这其实是一种阳气闭藏于体内,体内阳热旺盛的状态。冬季阳气闭藏于体内,体表的阳气往往就会不足,这种体表卫阳不足的状态会导致人体对外邪的抵御能力降低,这种内外寒热交杂的状态就容易感受外邪,发生外感疾病,最典型的便是感冒。

感冒可以分为风热、风寒两大类,不同的季节有各自更易感的感冒类型。风寒感冒通常在秋季和冬季更为常见,因为这两个季节的气温较低,人体外感寒邪后,如果防御机体的卫气不够充盈,便容易引发人体的风寒症状,如怕冷、鼻塞、流鼻涕、头痛、咽痛、肌肉酸痛等。这些症状就像一阵寒风,让人感到寒冷和不适。但寒邪有可能依据个人体质以及处理方式的不同发生转化。有些人属于热性体质,寒邪有可能入里化热,很快症状就由流清鼻涕变成流黄脓鼻涕,出现了口渴、咽痛等热证。有些人在感受寒邪后,会盲目地喝姜汤、吃辛热的食材,这也有可能导致风寒感冒向风热感冒转变。

我们的颈部后面有一个大椎穴,它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重要穴位,位于人体颈部的第七椎骨下凹陷处。在中医理论中,大椎穴具有通阳行气血、祛寒的作用。

首先,大椎穴是一个重要的气血运行通道。在中医理论中,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运行畅通则身体健康,反之则会出现各种疾病。大椎穴是手太阳经的交会穴,手太阳经是十二经脉之一,其主要功能是调节气血运行,因此刺激大椎穴可以促进气血的运行,达到通阳行气血的作用。

其次,大椎穴具有祛寒的作用。在中医理论中,寒邪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寒邪侵入人体后,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大椎穴是手太阳经的交会穴,手太阳经与足太阳经相表里,足太阳经主表,手太阳经主里,因此刺激大椎穴可以祛除体内的寒邪,从而达到祛寒的作用。

总的来说,大椎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其通阳行气血、祛寒的作用在中医治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穴位的刺激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医生进行,以防止不当的操作导致伤害。

● 大椎穴

【定位与取穴】位于颈椎第七椎骨下缘凹陷处。取穴时一般让患者坐直或站立,双手自然垂放于身体两侧,用手指触摸颈椎第七椎骨的下缘,可以感觉到有一个凹陷处,这就是大椎穴的位置。

【按摩方法】取坐位,使用一手食指指尖垂直按压在大椎穴上,逐渐用力深按,按而留之,每次按压30秒。然后沿穴位作旋转式按揉,力度由轻渐重,方向先顺时针,后逆时针,各30圈,防局部潮红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5次为一疗程,此法多用于日常调理、放松。

平日洗澡时,也可以用热水冲刷大椎穴5分钟左右,可以起到补充阳气的作用。如果家中有红外线灯,也可以烤一烤大椎穴,起祛寒的作用。

冬季阳虚易生内寒

冬季是一年四季中外在阳气最弱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会随之减弱。如果身体本身阳气不足,就容易出现阳虚的情况。

阳虚的人体内阳气不足,无法抵御外界寒冷的侵袭,则容易遭受外寒的入侵,也更容易出现手脚冰凉、乏力无力、精神不振等症状。此外,阳虚还容易导致内寒的产生。阳气是人体内部的温热之源,如果阳气不足,就会导致体内阴寒之气过盛,人体失去正常的温度调节能力,从而出现手脚发凉、腹部胀痛、腹泻等内寒症状。

阳虚多由气虚进一步发展而來,或久病损伤阳气,久居寒凉之处,或过服寒凉清苦之品。阳气有温暖肢体、脏腑的作用,如阳虚则阳失温运与固摄无权,容易出现虚寒的征象。常见的有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形寒肢冷、四肢厥逆、神疲乏力、心悸气短、水肿、便溏泄泻、小便清长等。

张仲景的《伤寒论》中出过一张方子,仅用三味药就能化解阳虚内寒的诸多不适。这个方子名为四逆汤,主要功效是温中散寒。

● 四逆汤

【药材】甘草、干姜、附子。

【功效与主治】温中散寒、回阳救逆。主治阳气不足、寒邪内侵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的阳虚寒凝病症,具体表现有身体乏力、周身怕冷、手脚冰凉、脸色苍白、舌质淡白等。

【方义】方中生附子大辛大热,温壮肾阳,祛寒救逆为君;干姜辛热,温里祛寒,以加强附子回阳之效为臣,可驱散体内的寒邪,恢复阳气,从而缓解寒邪引起的症状;炙甘草甘温,具有和中益气、清热解毒、调和诸药的功效,并缓解附、姜燥烈之性,在此方中为佐、使。三味配合,通过补充元气、驱散寒邪、补充气血、调和药性等多方面的作用,来达到治疗寒邪内侵引起的病症的目的。

【使用禁忌】阴虚火旺、热盛血瘀等病症不宜使用。

【注意】此为专业中医处方,在使用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注意剂量和服用时间,以确保安全有效地治疗疾病。四逆汤也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时应注意剂量和服用时间,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气郁阳阻难御寒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阳气通常被认为具有温煦、推动和防御的作用。当阳气被郁遏在体内,不能顺畅地到达四肢时,人体可能会更容易受到外界寒邪的侵袭,从而导致手足不温、乏力等症状,也会因阳气不足难以抵御外寒。

然而冬天还有一种人也十分怕冷,他们主要表现为容易手脚冰凉。这类人群可能不是真的阳虚体质,而是气郁造成体内气机不畅,引起气血周流迟缓,导致气血不能到四肢末端,表现的症状就是四肢发凉。

具体来说,气郁的症状包括情绪低落、抑郁、烦躁易怒,甚至出现焦虑和恐惧等情绪问题;胁痛、胸闷憋气、心悸、呼吸困难等身体不适感;头痛、头晕、眼花等头部不适症状;失眠、多梦、早醒等睡眠问题;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胃脘部等消化系统问题,有些人还会经常感到四肢冰凉,喜善太息,以及有梅核气,即总觉得嗓子里有东西,咳不出来咽不下去。

许主任告诉我们,气郁的人群不适合用四逆汤,反而适合用通阳解郁的四逆散。

● 四逆散

【药材】柴胡、芍药、枳实、甘草。

【功效与主治】疏肝和脾、解郁透热。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寒、阳虚水泛、阳虚外感等寒邪侵袭引起的疾病。

【方义】本方为疏肝解郁、调和肝脾的祖方。方中柴胡既可疏解肝郁,又可升清阳以使郁热外透,用为君药;芍药养血敛阴,与柴胡相配,一升一敛,使郁热透解而不伤阴,为臣药;佐以枳实行气散结,以增强疏畅气机之效;甘草缓急和中,又能调和诸药为使。其中的枳实、芍药本身可以组成经方——枳实芍药散,可以治疗产后腹痛等,有很好的行气之效。

【使用禁忌】四逆散属于温热性质的药物,对于阳盛火旺、阴虚火旺等病症不宜使用。

【注意】在使用四逆散时,应根据具体病情和体质,遵循医生的指导,合理用药。切勿自行用药。

冬季不同人群的祛寒饮食方案

冬季畏寒如虎者,多因体质失衡。若体质失衡不重,可以通过日常饮食来调理。

1.气郁畏寒者适食酸甘

气郁与肝相关,以肝郁气滞为主,而酸味能入肝,有很好的收敛作用,甘味能够缓急止痛。许主任推荐了一款代茶饮——暖身行气乌梅茶,其甘味可缓急止痛,所用的乌梅性质收敛,入肝经,最能缓解肝郁气滞。

● 暖身行气乌梅茶

【食材】乌梅1—2枚、生姜3—5克、白梅花3—5克、冰糖或蜂蜜适量。

【方义】生姜辛温发散,可以宣解气郁;白梅花又称绿萼梅,可以行气解郁,也可以用月季花;乌梅酸味入肝,生津止渴;冰糖改善口味,也可以换成蜂蜜。

【做法】乌梅洗净,鲜生姜去皮切片,与白梅花与少量冰糖一起放入壶中,以沸水冲泡代茶饮即可。上述用量为200毫升左右茶杯冲泡一杯的量。

2.阳虚人群适食辛温

阳虚之人可以适当多吃一些辛温的食材,以起到扶助阳气的作用,如洋葱、羊肉、茴香等。洋葱和茴香都是辛温发散、温中暖胃的食材,洋葱还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对养护血管有益。羊肉温阳,阳虚人群冬季可多吃羊肉进补。许主任推荐了一道飘香四溢的佳肴——葱爆羊肉。

● 葱爆羊肉

【食材】羊肉、洋葱、大葱、蒜、食盐、胡椒粉、生抽酱油、老抽酱油、料酒、香油。

【做法】

(1)取新鲜的羊后腿肉,去除筋膜,这一步的目的是避免筋膜影响羊肉的爽嫩口感并导致膻味过重。随后顺着纹理将羊肉切小块,并垂直于纹理将羊肉块切为硬币厚度的薄片。

(2)将羊肉片置于清水中,加入少许小苏打抓洗干净,可用清水多洗几遍,挤干水分后加入鸡蛋清、少许食盐、白胡椒粉、生抽酱油、植物油、淀粉进行腌制。

(3)将洋葱洗净,切为细条备用。将大葱洗净,取葱白部分,以滚刀块切段备用。将3—4个蒜瓣拍散后切为蒜末备用。

(4)碗中加入适量食盐、胡椒粉、料酒、生抽酱油、老抽酱油、香油,调味料汁。

(5)锅中加油,待烧至五成热后将羊肉片滑入锅中,不要立即翻动,避免羊肉片粘锅、破碎,待羊肉表面变色成熟后拨散,炒至羊肉七成熟后捞出沥干油备用。

(6)热油倒出后加入少许底油烧热,放入蒜末爆香后下入洋葱、大葱段,翻炒几下后加入羊肉片,将刚刚调好的料汁沿锅边淋入,转为大火爆炒至菜品成熟、炒出锅气后即可盛出裝盘。

3. 内热人群适食咸寒

如果体内有内热,许主任建议可多吃咸寒的食品。此处的咸,是中医五味中的咸味,有润下降火之效。如今大家日常饮食中盐摄入量较高,并不需要额外食用咸味食物。如果内热过盛,则建议前往专业的中医医院就诊,由医生辨证开方,辨清类型,针对性用药。

如果仅仅单纯有些内热,没有实质性的病变,在冬季不怕冷的情况下不需要额外的处理,出门穿得暖和一点,不要受寒就足够了。

冬季防感冒小贴士

1.勤洗手:冬季气温低,人们更容易在公共场所接触到病毒,因此要经常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设施后。

2.多喝水:冬季空气干燥,容易导致口干舌燥,因此要多喝水,保持身体水分充足。

3.注意饮食:冬季要注意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增强免疫力。

4.避免疲劳:冬季气温低,人体消耗能量增加,容易疲劳,因此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5.室内通风:冬季室内空气容易污染,因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6.不挤公共交通工具:冬季公共交通工具上人员密集,容易传播病毒,因此尽量避免挤公共交通工具。

7.穿暖和衣服:冬季气温低,容易感冒,因此要穿暖和的衣服,尤其是保护头、颈、手、脚等易受凉的部位。除了根据温度决定衣服厚度外,还要考虑衣服的防风性质,有些地区冬季风大,体感温度会远低于实际气温,需要选择较为防风的大衣、冲锋衣等。

同时,身体裸露部位也是寒邪入侵人体的重要窗口,所以身体裸露的部位都做好保暖,比如脖子、头、耳朵、脚踝等,建议戴围巾、耳罩以及足够保暖的帽子,不建议在冬季穿袜筒特别低的袜子,做好脚踝的保暖。尤其需要注意并不是不怕冷就可以减少衣物,不注意裸露部位的防寒了。如果本身有内热、不怕冷,注意防风保暖相当于为体表屏障又加固了一层,防止寒邪入侵。

(编辑    王    幸)

猜你喜欢
大椎穴阳虚羊肉
“扒羊肉”
心衰协定方联合西药治疗心阳虚衰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大椎穴贴敷配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过敏性鼻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
阳虚了会有这些表现
刮大椎穴可辅助退烧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开春食羊肉,滋补健体
冬补一宝 羊肉
感冒露苗头 速按迎香、风池和大椎穴
羊肉宴引发的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