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审计中的风险因素与发展信息化审计策略研究

2023-12-16 18:40程彩霞杨寿有
审计与理财 2023年9期
关键词:财经审计工作信息化

■程彩霞 杨寿有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财经审计工作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对信息化审计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在以往的财经审计中,因外部和内部风险因素而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随着这些审计风险的出现,传统财经审计方法已经不适应现在的需求。而在信息化背景下,将信息技术融入财经审计工作中,是一个新的发展路径,能够有效控制和消除风险,保证财经审计工作的高效性、安全性、稳定性。

一、财经审计风险的外部因素

1.完全市场竞争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各种外部因素形成制约,对于各个行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自主创新型企业的结构逐渐转变,应用多种方式保证业务发展科学合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越来越多国外企业进驻,对市场产生巨大影响,加剧了市场竞争,对企业发展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很多企业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技术,提高审计水平,增强竞争力。但大多数企业只关注员工绩效效率,忽略不确定因素,导致行业风险大大增加。

2.缺乏法律依据

我国当前对于财经审计的相关制度仍然不够完善,很多法律法规都处于细则尚未完善的阶段。因而在审计风险发生后,法律文件无法参照有效执行,导致审计风险管控难度大大增加。财务会计对于企业治理发展非常重要,需要在财务管理中应用最新形式的技术。但是在实际发展中,由于市场经济因素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企业管理者、经营者在财务会计管理中更多的考虑自身利益,导致财务管理的效率性、科学性受到影响,进而导致企业风险增加。

3.对象内容扩展

审计范围主要包括了被审计单位全部经济活动,审计对象则是监督范围内的实体单位及领导干部任期内的经济活动等。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全球化业务不断普及,审计业务国际化倾向也更为明显。不同国家之间的企业交流日益密切,经济利益的增加,审计业务范围及内容也不断扩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不能够快速提升信息化能力和人员力量,数据的安全性准确性将难以保证,审计工作的开展效率也会下降,因而面临着较大的风险。

二、财经审计风险的内部因素

1.审计成果运用效率不高

我国当前的信息化审计发展仍在初级阶段,审计人员对于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仍局限在调取数据、核查、检查等方面开展绩效评估、内控测试等工作,根据审计流程,对审计报告进行提交。但是对于被审计单位意见,以及后续实施整改及更正等却关注较少,缺乏对相应情况的后续审查。审计方式上仍然沿用了传统方法,对后续针对未按规定进行更正和完全整改的单位、部门,没有关注责任追究机制。因此,对于审计机构的审计质量将造成影响,导致审计风险增加。

2.审计人员能力素质不足

信息化背景下,对于财经审计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足够的专业技能才能符合工作要求。不过,我国当前财经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存在一定的不足,很多审计人员甚至对于基本财务业务知识都没有完全掌握。难以应对复杂的审计工作转型,因而导致审计工作面临风险。由于审计人员能力素质不足,可能造成审计结构偏差,对被审计单位造成损失,审计行业发展也随之受到了限制。

3.审计业务重视程度较低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大多数企业都只重视经济运作,追求经济利益。而对于审计工作存在一定的认识缺陷,企业在审计转型阶段,未能发挥支持作用,难以配合审计单位及时发现隐患。很多企业只在工作方向上对审计机制予以承认,但对于审计机制的重要性没有清晰的认识,重视程度较低。审计工作对于企业具有很高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企业领导阶层没有对审计工作的充分认识,重视程度较低,导致工作开展受到限制,面临诸多风险。

三、财经审计发展信息化审计策略

1.科学制定信息化审计准则

为保证审计工作有效开展,应当强化掌握熟悉市场环境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扎实的审计制度规范,在规定范围内,规范化开展审计工作。政府审计部门需要对审计准则健全完善,常态化监督财务信息审计,及时发现问题,对风险隐患加以纠正和改进。运用信息化审计方式,推动财经审计政策的落实。此外,对于审计原则尺度要准确把握,有效规避审计风险,实现信息化审计标准化。

2.加强信息化审计人才培养

专业人才对于发展信息化审计是至关重要的,需要在完善的信息系统下充分发挥工作技能。信息化审计工作比较繁琐、复杂,对于专业知识要求较高。信息化审计不但需要计算机专业知识作支撑,也要掌握丰富的法律知识、财务知识等,要具备良好的数据分析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另外,考虑到审计职位具有较大的获利机会潜力,因此必须保证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才能保障企业利益。加强人才培训指导,提高各项专业技能,满足信息化审计的需求。

3.发挥审计监督的内控作用

应当在企业中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对企业内部的工作流程、经济活动等实时监控。保证细化的职能分工和工作职责,促进各个岗位人员提升使命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实现更为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内部审计监督的执行,能够确认企业制度的执行情况,企业员工是否有违法违规行为,可以对各个岗位人员行为进行预测,同时对各类风险系数加以制定。发挥审计监督内控作用,借助信息化渠道,避免员工错误行为,防止出现错漏舞弊的不良情况。

4.防控检查风险和人为舞弊

企业管理者对于企业利益非常关注,所以需要从领导层开始,提升对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肯定审计工作作用的发挥,以确保能够有效实施审计工作。可以将内部审计部门薪酬适当提高,同时加大力度对外部审计项目统筹及投入资金,使审计部门、审计人员积极性提高,确保审计工作作用的发挥,取得理想的审计成果和审计质量。运用信息化的力量,实现科学审计和依法审计,对审计项目合理安排,审计力量科学统筹,进而充分发挥出鉴证、评价、监督的职能,有效防控检查风险,杜绝人为舞弊。

结束语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于很多行业和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信息化背景下,传统财经审计工作方法已经不再适用,审计工作也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发展环境,面对着各种外部及内部风险因素。针对此种情况,应当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与财经审计工作相结合,积极开展信息化审计,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质量、水平,提供更大的保障。

猜你喜欢
财经审计工作信息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月“睹”教育信息化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财经日历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财经阅读时代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财经神回复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