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生”教研模式 助力教师“三度”成长

2023-12-18 12:02武汉市江汉区晶晶幼儿园
成才 2023年18期
关键词:三生研修导学

■ 武汉市江汉区晶晶幼儿园 洪 媛

园本教研是以幼儿园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幼儿园教师为研究主体,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所开展的旨在促进幼儿园发展的研究活动。我园以“教师队伍建设”项目为抓手,构建了“三生”教研模式,有计划地开展教研活动,助力教师实现“三度”成长。

一、激活生长点,启发式经验确保教师“长度”发展

我园有一支年轻的教师团队,多数教师因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还需要不断充电来提升专业技能。为此,我们制定了“教师(种子)培训计划”,把园所的“教师(种子)培训计划”与幼儿园教师发展规划有效衔接,通过“教师成长清单”,为青年教师搭建研学实践与拓展基地。

对于教师而言,每个人均有着强烈的成长愿望。在学期初,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都会认真规划填写自己的“个人成长清单”,如:今年入职的新教师,其愿望是有机会上一次园级公开课;有着五年带班经验的教师,其愿望则是申报自己的个人课题;具有音乐专业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其愿望是在“园本音乐课程游戏化”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带领幼儿合唱团取得不俗成绩等。针对这些教师,园所从教师特长入手,帮助他们厘清个人成长清单,并通过改变教研学习模式等途径生成个人经验体系,不断完善个人成长规划,使其不断向教育的“长度”发展延伸。

二、增强生长力,阶段式互鉴确保教师“强度”发展

一所幼儿园必然承担着促进教师成长的责任,但园所的发展不能仅仅止步于一个个教师的简单集合,而应着眼于教师团队的整体发展,通过不同举措打造一个有灵魂的教师成长共同体。只有这样,园所的保教质量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才能实现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的整体发展。

1.每周都有“真分享”,让成长时时发生

幼儿园每周都会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每次的教研讨论,教师们都会积极参加,通过观点碰撞,交换经验,互促共进。如某周的教研活动中,中一班教师分享了主题审议的观念和策略;大二班教师分享了自己在使用电子表格时的点滴感悟;大一班教师分享了一日活动中的各种趣事。不管是教研组团队、班级团队,还是幼儿园团队,每位教师都乐于分享自己在不同岗位上的工作经验,通过取长补短,实现互促共进、协调合作。互助分享的和谐氛围,群策群力的工作态度,常态化的教研分享,让教师的成长时时发生。

2.每月都有“真行动”,让成长处处高效

我园作为“种子教师”研学的实践与拓展基地,一直致力于将“种子”行动与教师成长规划有效衔接。我们建立了“种子教师成长档案”,帮助教师记录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从中不断悟化“种子”的内涵。如:“种子教师”万长莹与新手教师周林子结对互助。万老师每周随机观摩周老师的一节集体教学活动、一个游戏活动、一个生活活动,努力把“种子班”学习的理论知识传递给周老师。通过一起梳理问题、结对共研,共生实践智慧,万老师充分发挥了“种子教师”的“传递”作用,带动青年教师共同成长。借助“杨杨音乐工作室”,幼儿园每月有专人负责蹲点班级音乐活动,深入了解教师音乐教学技能和用音乐指令组织活动的水平,及时依据调研现状发布更新更适用的、更接地气的理论和具体做法。这种有明确任务指向的“真行动”,实用、高效,让所有教师得到了真成长。

3.每学期都有“真支持”,让成长辐射蔓延

教师的成长需要彼此的支持共生。为此,我们努力让每位教师明白,自己可以在教师团队里获得“真支持”。“我可以为教研团队提供怎样的经验?”成为每个教师必须回答的问题。在这样的压力下,我们的教师团队不只享受获得的喜悦,同时也必须承担为同伴提供智慧分享的责任。例如:“杨杨音乐工作室”的杨杨老师对竖笛教学颇有研究,就推出了《幼儿园竖笛教学实践》的主题讲座;大二班佳莹老师班级管理经验丰富,就组织实施了“最佳五星班级”半日活动示范引领;中二班媛媛老师喜爱编排幼儿早操,对音乐编辑有兴趣,就整理出了《幼儿趣味手指操》……教师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们自己也可以很专业!互促共享,让教师们不仅体验了抱团成长的快乐,更强化了他们各自的专业优势,加上园长的梳理引领,有效实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的辐射蔓延,形成了幼儿园非常丰富的团队共享资源。

三、共建生长平台,问题式研讨确保教师“宽度”发展

1.教研组常规教研

我园教师分为教研一组和教研二组,在每周三的上、下午定时开展教研活动,根据每学期初制定的教研工作计划,以问题为线索,保持教研前后的关联性和递进性。每次教研活动由本组教师轮流作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要做好前期准备,如当次教研所需资料,还要做好主持与文字记录整理等工作。每位参与活动的教师都要做好发言准备,并为发言做好理论及材料的支撑,每次教研活动后要梳理出有效经验和提升策略。如:在常规教研活动科学(数学)研磨活动中,大家对大二班陈舒曼老师所执教的数学活动“我是绿道志愿者”中的两个环节发生了很大的争议,有的说开头太唐突,有的说语言有些生硬,还有的说给幼儿提供的线路图内容太多,不便于幼儿去观察重点。结合教师们提出的问题,大家进行了教学研磨,提议将教学活动中的环节一改成了游戏导入,环节二则舍去了地图上不该有的内容。这样的研磨活动让教师思维方式得到了极大改进,教学过程变得更为清晰,同时教学技能也得到了快速提升。业务园长在园所教研活动的开展中,根据“梳理形式,融合共生,以道驭术,形成智慧”的策略,引导教师关注强化观察、判断能力,将各种观点、各种思想、各种形式进行整合梳理,形成一个有价值并具共性的解决方案或理性认知,以便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唤醒教师自主发展的意愿,激发教师积极实践的状态,充分发挥以道驭术的教育功效。

2.片区联盟式教研

江汉区幼儿园将公办园和民办园帮扶划片形成6个片区,我园属北湖片区。本学期,北湖片区发展共同体的工作要点聚焦“两个一”微工程深入推进。我园与帮扶园江汉区海虹景幼儿园一起搭建共建平台,实施“一个帮扶计划”,以“创造性游戏支持与指导”为主题,开展共建式教研活动。学期初,在我园二楼新增了角色游戏体验区,设置了“晶味美食街”“晶巴克”“晶悦梦剧场”“晶彩摄影棚”“晶彩艺苑”等公共区域活动室,邀请片区帮扶园以“聚焦角色游戏中的观与察,让支持落地”为主题,通过分享、观摩游戏活动、现场交流反馈等三个板块展开思想碰撞,引发大家对教师在游戏活动中“观”与“察”的思考,并共同分享了各自的“观察与解读”。在“创造性游戏支持与指导”的研思中,运用问题式研讨,找准切入点,总结游戏中支持幼儿游戏水平有效提升的策略与方法,达成联盟式共进效果。

3.园际导学式教研

我区教育局学前教育科开展了“园际导学”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项目,积极探索教师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通过建立“师徒双优”的导学组合,打破区内幼儿园壁垒,在全区幼儿园“滚动式”遴选一批保教能力优秀的“导师”、专业潜力优良的“学员”,结合教学气质、研究兴趣、工作岗位、发展方向等因素,组成志同道合的“一带一”或“一带N”的跨园际型“师徒对子”。如:武汉市常青实验园保教主任陈志斌作为“导师”,采取“自主研培”的导学机制,与我园教研组长万长莹结对。项目量身定制了《园际导学研修工作计划》,从成长目标、导学项目、研修途径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压实研学过程,实现“师徒共长”。导师树立“遵循常态”的意识,在自己的常规工作轨迹中对学员进行培训。学员和导师定期到对方幼儿园跟岗研修,通过现场观摩、问题研讨、课程共学、返岗实践等方式,促进学员与导师、已有工作经验与跟岗新经验的冲突与融合,达成成长目标。项目实行“跟岗研修”的导学模式,导学研修周期为两年。每学期末进行“阶段考核”,实行“师徒互评”的反思机制,由导师命题考察学员跟岗学习的效度;每学年末进行“师徒互评”,形式自定,通过导师与学员的互评了解,反思“导”与“学”中存在的问题或需求,对后续导学的内容与模式进行调整优化。研修周期满,导学组联合撰写《园际导学研修工作总结》,突出对导学策略的提炼以及学员专业能力提升的呈现。这种园际导学式同研共进项目,形成了导学式园际辐射引领,促进了教师多方向的宽度发展。

激活教师生长点,增强教师生长力,为教师共建生长平台,“生长式”教研模式所呈现的是我们对教师成长的认识。倾听教师的真实成长需求,展现教师的无限教育潜能,匠心助推教师梯队成长,让“思”与“行”同步,才能助力教师的“三度”成长。

猜你喜欢
三生研修导学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三角函数考点导学
“概率”导学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函数知识快乐导学
浅析初中英语课如何融入“三生”教育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三三”法
浅析“三生”德育有效整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