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当代舞蹈的叙事手法

2023-12-18 12:54彭慧莹
戏剧之家 2023年31期
关键词:舞蹈动作

彭慧莹

(黄淮学院 河南 驻马店 463000)

一、叙事性舞蹈的特点

(一)以事抒情

在叙事舞蹈中,叙事并不是目的,而是抒发情绪的一个过程。尽管它都在通过动作、音乐、灯光给你塑造人物、再现故事,但是编导的最终目的还是想通过这个故事找到与观众的情感共鸣,与观众进行情感对话。叙事抒情一般都会比单纯抒情更能进入到观众的内心深处,靠的就是叙事过程中的渗透。从人物形象、到人物关系、再到人物遭遇,都在悄悄地融化你,让观看者有一种身陷其境的感觉。也可以说,情绪舞蹈用的是“情、景交融”,而叙事舞蹈用的是“事、情交融”。在叙事过程中,每一个动作都可作为抒情的载体,在舞台上限定情景里,一个延伸也可让观众感受到浓浓的情绪。简单来说,叙事舞蹈就是以情节、事件的发展来反映生活内容,而表达的却是人物的思想情感。

(二)时空的把握

表情、节奏、构图是舞蹈的三要素。其中,节奏可表达为时间,构图可表达为空间,而时空视角,也是诸多舞蹈中,最吸引人注目的。早在第一步芭蕾舞剧诞生时,它的实践者已经清楚地知道这种艺术对于时间以及空间的依存关系。《皇后喜剧芭蕾》的总编导博若瓦叶就在节目单上写道“谐和于多种乐器,而由多人舞蹈的几何性图形的混合。”节奏自舞蹈产生之日起,便是它最可靠的伙伴。因此时间概念自然地进入了舞蹈本体领域,也可说舞蹈是“存在于时间内的动态现象”。节奏的运用在舞蹈中是至关重要的,同一个动作快做和慢做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效果,反映到观众身上的便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感触。而所谓舞蹈空间的构成实际需要两个必要条件:图形、舞台。在博若瓦叶那个时代,几何学这个概念就非常时髦了。这位艺术家利用当时芭蕾特定的表演环境让人们观赏到各种美妙的舞蹈几何图形。但到了现代剧场的视觉范围,人们的视角从俯瞰变为直视,舞蹈的调度方式也发生了悄然的改变。这二者结合才可做出变化多样且符合观众审美视角的舞台调度。在叙事舞蹈中,以队形来表现故事内容,通过动静节奏的对比来渲染氛围情绪,是常见的一种方式。

(三)“精”美

叙事性舞蹈不同于舞剧,可长篇大论、不慌不忙地叙事。在较短的舞台表演时间里,运用较少的舞台道具,需要将故事讲清楚,这就是叙事舞蹈所需的“精”。这就要求作品能够紧紧抓住故事的精髓,以精湛简练的动作语汇讲事抒情。选择多大的故事,选取几个主要、次要人物,选择谁的视角,都需要根据叙事的具体内容和想表达的思想情感来择定。像《鸡毛信》,文学、影视皆有塑造过,再看舞蹈时,观众即可快速地融入,体会到更深的感情。美,是每一个舞蹈都需具备的特性,但在叙事舞蹈中,需要的有故事美、动作美、舞美美。故事首先是勾起兴趣的必备要素,有一个或美丽或感人或大气的故事,才能撑得起情感表达时的输出。

二、叙事类型

(一)顺叙

顺叙是线性结构叙事的一种,即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叙述。这是一种最常见,最基本的叙述方法。其特点是能使舞蹈的层次与生活实际相一致。运用得当可使作品眉目清楚,条理分明,有头有尾,结构完整。这种结构一般由起承转合四个部分构成,“起”为开启;“承”为发展;“转”为转折;“合”为结束。《中国妈妈》便是一部非常经典的顺叙型叙事舞蹈作品,从一开始“妈妈们”的控诉和抗拒;到对日本女孩的接纳;再到女孩长大成人;最后告知她身份,与她离别。这四部分紧紧贴合着开始、发展、高潮、结尾这四层关系,把事情讲述清楚,把情感抒发到位。运用大量动作重复的细节,描绘出一个母亲最伟大、最本真的胸怀,和对每一个弱小生命的珍视,令人潸然泪下。

(二)倒叙

倒叙这种手法是指先将结果呈现在观众面前,引起观众的触动和疑问,然后再将整个故事娓娓道来。其优势在于能够抓住观众的心,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淡和结构的单调。这种手法通常用在第一视角的回忆中,如三人舞《金达莱的微笑》,舞蹈一开始便有一位中国军人身边垂着一只空荡荡的袖管,拿着一只包裹在追寻着黄色灯光里的一对母子。然后舞蹈便开始解释军人为什么少了一只胳膊、那包裹里是什么、那对母子是什么人。随着谜底的慢慢揭开,答案随之而出:战争受伤、情报、帮助了军人但牺牲了的母子。而此时观众心里也都有了一个感人的战争故事,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触。

(三)插叙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在顺叙进行中的基础上,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从而使舞蹈情节得到有益的补充和延伸,很多时候能够起到醍醐灌顶、画龙点睛的作用。《鸡毛信》中就有一段是极为明显的插叙运用:在众人都已得知女子牺牲之后,男子又在自己的回忆中讲述了两人曾经的美好爱情,也重现了女子被俘虏以及牺牲的具体场景。在把故事清晰化的同时,编导也表达出了地下工作者们对女子的思念和哀悼和对敌人的愤恨。

(四)分叙

分叙法是指叙述两件或两件以上在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也叫平叙法,把一个整体分成若干个部分,将其一一列出,达到一目了然的目的。分叙时可以先叙一件事情,再叙另一件事情,也可以几件事情进行交叉地叙述。运用分叙时要根据作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需要来确立叙述的线索,还要交代清楚每件事情发生和发展的时间。像是舞剧《丝路花雨》中,就有一小段运用了分开叙事的手法,讲述了英娘为逃避掌管贸易的市曹,跟随伊努思去到了波斯,并互授技艺;而她的父亲则是继续留在了莫高窟完成自己的壁画。在英娘随商队回国时,这一对父女才又相逢,这两段分支的故事线才又最终合到了一起。在这段分叙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这对父女对对方的挂念,也能体会到他们的身不由己。总之,分叙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思路理清楚,让作品更加清晰明了。

(五)补叙

补叙,也叫追叙,是作品中用舞句或舞段对前面的人或事做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通常是中心事件的有机组成部分。补叙和插叙虽然都是对主要情节的补充和交待,但它们也有不同。补叙大都无情节,前后不必有什么过渡的话。这种手法目前来看甚是少见,如作品的结尾,在气氛逐渐凝固,一切即将归于平淡之时,突然地一句“对了,……”。或许会打破你的以为,在一片惊奇中,气氛又逐渐高涨,一切又变得有趣了。

三、叙事手法

(一)身体叙事

身体作为舞蹈的本体,在舞蹈中担任着表现者、传输者的工作。所以在叙事舞蹈中,身体表现也是讲故事的一种手段。具体来说,身体叙事包括造型和动作两个方面,即静态动作和动态动作。舞蹈中的每一个造型都是编导们精心设计的,往往都是具有特殊意义的指向性的,当舞者以一个静态造型面对观众时,他大概率是要通过这个造型传达给观看者某些信息。如《汉宫秋月》这一作品在开场时就以一个静态造型示众:众人紧贴围绕出一个横放的“S”型,一位老宫女跪坐在地上似在擦地。这一个场景便会让人想起宫廷里那长长的宫墙,绵绵不绝,外头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也出不去。这一个开场造型便点题式地传达给了观众作品的舞蹈背景、艺术风格和题材。可以说,不管编导是无意之举还是有意为之,姿态本身都可作为叙事过程中的一句话。

再看动作,都说舞蹈是肢体的语言,那叙事舞蹈便是在用肢体讲故事,举手投足间都是细细私语,娓娓动听。肢体语言又可分为叙事动作、表意动作和装饰动作三种类型。叙事动作是叙事性舞蹈作品的主体,通常也是整个舞蹈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最精华的动作。如《汉宫秋月》里老宫女跪地擦地的动作,贯穿了整个作品,形象地表现出老宫女地位的低下和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动作却始终看不到尽头的凄惨。表意性动作,也叫说明性动作,主要在叙事过程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最经典的像是《鸡毛信》中的开场,一群人双手举过头顶缓慢走出,观众一看便了解到这是在投降,前面有敌人在威胁着他们,生动说明了当下的遭遇。最后是装饰性动作,也叫连接性动作,主要起到辅助、装饰和衬托的作用,也是叙事动作和表意动作之间的连接和过渡,同样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看出,当舞蹈者用肢体动作来替代自己的声音后,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便都带有了叙事的意味和效果。

表情也是身体叙事的一部分。表情,就是表现在面部上的思想情感,人的脸部可以传输信息。情绪的转换总是先于动作在脸上表现出来,人们也会习惯性地通过做一些表情把内心的感受表达给对方看。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表情是胜于动作的,一个挑眉、一个微笑、一个皱眉,都能直接展现出舞者此时的内心世界。所以在叙事时不应该只局限于动作,表情、音乐、舞美都是一把好手。

(二)音乐叙事

音乐是舞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除了能够营造艺术氛围、塑造人物形象之外,在叙事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音乐在叙事舞蹈中又可分为配乐和音效两种:配乐的使用基本上是每一个舞蹈都会涉及的,舞蹈本身是一门视觉艺术,而配乐的融入,则将原本单纯的视觉变为了视听合一。如河南大学的作品《师情话意》中的音乐就极其富有感染力,作品第一段音乐选用了悠扬的笛声,聆听之时,眼前便好像浮现出一个幽静的小乡村,村子里的孩子们单纯干净的眼眸中都是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老师浓浓的不舍;第二段音乐明显欢快起来,节奏点也逐渐强烈,主旋律中还融入了乐器“镲”的配合,将欢快的课堂氛围、孩子们插秧、玩耍嬉闹的热闹场面生动地描绘了出来。第三段音乐在欢快之时有一个明显的停顿点,情绪的快收一下子将观众从刚才的情绪中抽离出来,将时间定格的画面呈现出来,加之后面的时光倒流,使观众清楚地明白这是一段插叙的表现。最后一段的高潮,依然是那段笛子的旋律,但是融入了鼓点和大提琴的演奏,以及一小段的萨克斯,像是点燃了火炬一般,氛围瞬间被推至顶端。

音效就是指由声音所制造的效果,是为进一步增进场面的真实感、气氛或戏剧讯息所使用的声音。这是比配乐更加真实的一种音乐存在,可以让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各种叙事信息。《师情话意》这一作品中也有音效的运用:一群稚嫩的声音齐声朗诵着古诗。这段音效一共在舞蹈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就是开场时,整个舞蹈由这一段读书声带入,直接点明故事的背景和主人公;第二次的读书声是和笛声一起出现,这一段的读书声在主旋律中念出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对可以继续上学的向往,感动便从这里开始悄悄蔓延;最后一次的读书声是在高潮音乐逐渐平息后,孩子们仿佛又回到了课堂,声音更加坚定有力,在告诉观众他们一定会好好学习的信念,与开头相呼应。

(三)舞美叙事

所有舞蹈作品都是在一定的舞台环境下展开的,舞台设计、道具、服装等舞美因素,同样能够在叙事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比如服饰、道具,作为与舞者身体联系最为紧密的非语言传播者,其在叙事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效。在欣赏《红梅赞》时,我们就为其中的道具运用所折服。大铁链子、手铐、牢笼等这些看起来很有限制性的监狱元素,却被编导赋予了新的意义。大铁链子是当时黑暗社会中嘴脸丑恶的爪牙;手链铐住了一个共产党员,但还有千千万万个自由的灵魂在外面战斗;牢笼看似冰冷,但它被小萝卜头当成了家,被编导当成了可切换空间的工具。既表现了监狱黑暗冰冷的氛围,又让观众对这个空间产生了无限遐想,是极为经典的。还有灯光,也是舞美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鸡毛信》中女主角在牺牲时,头顶放射下来一束白光,而她在那笑着,笑容很安静很美好,她是在向着光明去,仿佛一个天使。这一场景在整体基调沉闷紧张的作品中仿佛白月光的存在,让人心痛惋惜。可以看出,在当代舞蹈作品中,舞美已经不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品,特别是在叙事方面,能够以直观、简练而精准的方式进行无言的诉说,并获得了自然、真切的叙述效果。

猜你喜欢
舞蹈动作
你可曾见过父亲的舞蹈
下一个动作
冰上舞蹈搭档
动作描写要具体
让动作“活”起来
我和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