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校共生”模式下地方高校服务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路径

2023-12-18 14:30郭丽红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省域共生中心

郭丽红

(曲靖师范学院,云南 曲靖 655011)

高校是城市的名片,城市是高校的沃土。地方高校长期以来肩负着向地方性应用型转型的重要任务,与所在城市形成“城校共生”模式具有必然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随着各省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号角吹响,地方高校也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好时机,以其在区域社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对省域副中心城市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深层次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尽管我国地方高校与所在城市共生发展已有一定摸索,但大学对城市发展的支撑能力不够,城市对大学包容性不够,导致存在战略融合机制不畅、文化和合理念不深、结构契合布局不优、利益整合体系不全、治理联合方式不顺、服务结合模式不新等问题。如何实现地方高校与所在城市之间的深度融合、互促共生、共建共赢,促进地方高校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名片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城校共生”模式下地方高校服务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实现路径值得深入探究。

一、“城校共生”模式的理论来源及特征分析

(一)“城校共生”模式的理论来源

对“城校共生”模式的理论研究不断被完善和补充,众多学者先后提出的三螺旋理论、四螺旋理论、共轭理论、社会互动理论、资源依赖理论、整体论理论、共生理论、耦合理论等,揭示了“城校共生”模式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为研究高校与城市关系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例如,最早提出的“三螺旋理论”揭示了大学、产业、政府之间互动关系(1)王成军.大学-产业-政府三重螺旋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5(1):89-93.;“四螺旋理论”在“三螺旋理论”的基础上,互动主体增加了公民社会,从人文生态领域探讨了“城校共生”运行机制(2)郄海霞,李欣旖,王世斌.四螺旋创新生态:研究型大学引导区域协同创新机制探析:以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2):190-196.;“共轭理论”从新视域宏观分析了高校与城市的共轭关系(3)涂宝军,丁三青.场域、动力、价值:高校与城市的共轭关系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4):57-65.;“社会互动理论”从互动角度阐释了高校与城市社会结构关系(4)杨耐寒.大学与城市社会结构互动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4.;“资源依赖理论”阐明了校政企合作本质是资源交换(5)孙科技.“双一流”建设中的政府与大学关系协调:基于资源依赖视角的分析[J].教育与经济,2022,38(1):69-77.(6)蔡安宁.资源依赖理论视角下应用型院校校企合作的现实困境与出路选择[J].教育与职业,2019(21):57-60.;“整体论理论”从城市整体视角逐步解析高校与城市的结构关系(7)王银花.整体论视域下大学与城市互动的分析逻辑[J].重庆高教研究,2014,2(1):37-40.;“共生理论”从共生背景、共生单元、共生模式等方面构建了高校与城市共生关系的理论体系(8)束霞平.大学与创意城市发展共生系统的建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4(6):103-109.;“耦合理论”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定量进行了校城融合实证研究(9)王修志,孔胜雪,周桂明.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与高校融合发展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1,39(4):25-30.。陈茜等曾精辟生动地解释了以上模型的特点及优缺点,用Lotka-Volterra模型进行校城融合发展研究(10)陈茜,肖钦文,张宏霄.基于Lotka-Volterra模型的校城融合发展研究——以北京、天津、上海、重庆为例[J]. 高等理科教育,2023(01):87-96.;史秋衡等提出了校城共同体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与城市共生关系新范型(11)史秋衡,周良奎. 校城共同体: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与城市共生关系新范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4):128-134.。无论哪一种理论均深刻揭示城市与高校协同发展的新内涵、新要求,“城校共生”模式构建是以地方政府、地方高校、企业和市民社会四大主体为支柱,而政校关系在校城共生中处于主导地位,对其他关系产生塑造作用。地方高校与所在城市之间只有同频共振、同向同行,才能相互滋养、相互赋能。“城校共生”模式是地方高校与所在城市两者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尤其是对于积极创建地方大学的高校与正在建设省域副中心的城市两者之间更为重要。

(二)“城校共生”模式的特征分析

随着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已成为实现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战场,“城校共生”模式也呈现出新动向、新特征。地方高校与所在城市需要在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中深化融合理念、创新共生方式。共生模式是指在共生环境的影响下,共生单元之间彼此影响或作用的形式,主要分为组织模式和行为模式(12)陈丽君,张晓霞. 共生理论下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职教通讯,2020(06):53-62。共生组织模式包括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模式(13)陈辉,隋维林.共生理论视域下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问题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2,31(04):15-20。点共生模式具有不稳定且随机的特点,例如,高校将外包装的实用新型专利以有偿的方式转让给当地的食品企业的一次合作关系;间歇共生模式具有较为稳定、多次合作的特点,例如高校与政府组织机构订立合同,在双方约定时间内完成合同内容的行为并取得一定报酬的合作模式;连续共生模式具有连续性和牢固性的特点,例如,高校与城市组织在连续时间内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进行联合研究的合作关系;一体化共生是指共生主体之间形成高度融合的多方交流机制,形成长久的战略伙伴关系,例如大学与城市企业、政府部门共建现代产业学院、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研究基地、科普基地等。点共生、间歇共生以及连续共生是目前城市与高校合作的常见模式,一体化共生是共生组织模式的最可持续性的模式,是未来努力的方向。“城校共生”的行为模式包括寄生共生、偏利共生、非对称互惠共生模式、对称互惠共生(14)陈辉,隋维林.共生理论视域下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问题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2,31(04):15-20。其中,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最稳定,共生主体各自的优势高度互补,利益高度整合,能量和信息都达到最大效率状态,是最优的“城校共生”的行为模式。从高校服务副中心城市建设来看,一体化共生的组织模式和互惠共生的行为模式是“城校共生”的必然选择,具有稳定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可有效从内部提升与外部调控两方面建立共生共赢共荣机制。将共生模式应用于地方高校与所在城市之间的关系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地方高校在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针对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特征和内涵,很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省域副中心城市理论”,该理论被认为是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有关理论的持续深化和创新应用,其建设的关键在于起到纽带作用,对其周边城市具有辐射和引领作用(15)滕静. 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与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思考——以襄樊市为例.[J]学理论,2010(12):220-221.(16)周秘,刘多. 关于汕头市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路径研究[J]. 广东经济, 2023(02 ): 46-49。因此省域副中心城市仅次于主中心城市的地位,在经济体量、人口规模、科技创新、区域文化、国际交流等指标上相对于周边城市应具有明显优势。

从国内外的城市发展规律看,优秀的地方高校常被认为是所在城市的品牌和象征,为城市建设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对于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地方高校的实力往往是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动力,因此,地方高校的作用在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在当今社会,一座城市建设不仅为区域内地方高校提供了广阔的生存空间,更为地方高校提供发展所需的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地方高校则需要主动担当作为,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为城市发展育人聚才,提供科技创新动力源泉,以大学文化引领城市精神方面参与城市建设。有些省域副中心城市往往仅有一所本科院校,例如云南省曲靖市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仅有曲靖师范学院一所本科院校,从办学定位和发展战略看,曲靖师范学院坚守师范底色,以地方性、应用型为核心定位,以校城共生为生存发展战略。因此,曲靖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需要充分发挥曲靖师范学院在人才培养上的支撑作用、在区域政治上的稳定作用、在经济增长上的牵动作用、在科技创新上的引领作用、在创新文化上的传承作用和在国际交流上的先导作用来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稳定和有序的发展。

三、地方高校在服务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在“城校共生”模式下,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在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中的推动作用,形成高校与城市之间的互动共赢的局面,这是双方共同追求的发展目标,但目前实际情况与理想情况存在差距,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高校与城市管理体制存在错位

高校与城市管理体制错位具体表现在政府支持和引导力度不够、政府社会服务保障制度不健全、高校服务地方信息不对称、高校服务社会评价体系不健全、高校外部合作机制不配套、高校内部创新机制不完善、地方高校与企业合作观念错位、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完善、合作交流平台缺乏、校园空间与城市空间割裂等方面,影响了城校共生的最大效益发挥。

(二)地方高校定位不够清晰

部分地方高校自身办学定位与城市发展战略不够协调,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管理机制等方面还不能适应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需要,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发展需求结合不够紧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不够吻合,科研项目与社会需求脱节、协同创新平台层次低,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不高等,致使地方高校不能有效服务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

(三)地方高校服务意识比较薄弱

地方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比较弱。不同层次管理者在认识、理念、意识上不能与时俱进,教师在认识、精力、能力、创新上存在不足,学生在知识、技能、创新、创业上与社会结合不够紧密,促进师生参与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制度有待完善,激励改革开放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同时政府和企业的态度、接纳度、认可度也影响高校服务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质量。

以上问题是地方高校在服务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中必须正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又将在校城共生视域下予以研究和解决。

四、“城校共生”模式下地方高校服务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实现路径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对外交流、服务社会等方面的重要功能,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地方高校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善于从变局中开新局、坚决把办学思想转变到不求最全、但求适应社会需要上来,把办学思路从学校内涵发展的小逻辑转到服务区域战略发展的大逻辑上来,准确定位、提升质量、彰显特色,更加积极、更加广泛地嵌入地方发展进程,扎根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在合作中服务,在服务中求发展。地方高校需要深刻把握地方高校与城市的共生关系,深入研究服务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实现路径,努力在服务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中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一) 畅通“城校共生”战略融合机制

“融合”在社会意义上指的是将两个或多个不同的主体合并形成一个新的整体。战略融合是从全局出发,为了实现共同目标所制定的行为规范和所实施的合作策略。将学校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融合于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战略不仅有助于加快构建与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相适应的发展新格局,而且有助于构建“城校共生”的命运共同体。城校融合发展的质量越好、水平越高,对双方就意味着更大的机遇、更好的双赢。为此必须畅通“城校共生”战略融合渠道,健全战略实施沟通协同机制。

首先,城市要建立常态化政校沟通机制。地方党委和政府应充分认识校城共生的重要实践意义,加强统筹战略规划,探索建立或明确具体联系地方高校的联络领导机构,将地方高校学校发展目标纳入所在省域副中心城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定期听取学校重点工作汇报、专题研究学校发展规划,将学校发展的重点工作分解为年度目标任务,统筹纳入政府年度工作计划,形成政校间信息交互闭环,完善政校间的战略协同。同时从政策、经费、资源等多方位积极支持地方高校的跨越式发展,激发地方高校积极融入城市、主动服务城市。目前根据《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曲靖市建设云南省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的决策部署中,提出了全面贯彻落实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支持曲靖师范学院创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曲靖师范大学”等政策措施(17)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曲靖市建设云南副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N〕云南日报,2022-08-11(04),把曲靖师范学院与曲靖市的发展战略紧密相连,为构建“城校共生”的战略融合共同体打开了良好的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学校要牢固树立“城校共生”办学理念。学校主动融入区域发展战略,积极参与“一州市一高校”建设行动,利用转型改革的契机,推动成立社会服务专门机构,及时向具体联系地方高校的联络领导机构反馈学校发展规划情况,要使学校的发展战略与地方党委政府施政方略、产业转型升级相呼应,创新推进服务社会的管理模式及激励机制,架设起“学校-政府-企业”沟通和联系的平台,为服务社会工作提供条件保障。同时,积极将城校共生的发展模式作为学校坚持的发展战略写入学校章程和发展规划中,充分利用学校人才、科技、智力等优势与地方政府形成奋斗共同体,积极建设省域教育次中心,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添砖加瓦。

最后,构建政校企合作的战略合作关系。在政府的指导、高校的努力和企业的参与下,应当确立政校企合作的长远战略眼光,发挥政府的权威性与合法性,为学校发展提供赖以生存的生存环境、物质资源、社会资本等。同时,政府作为城市的主要管理者,通过发挥政府激励作用,引导更多企业参与城校共生实践,将地方高校作为企业技术研究开发及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高校发展也将与行业升级同步、与企业创新同行,两者之间建立起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政府部门、高校与行业企业以签订合作协议为抓手,在人才培养模式、科技创新机制、培训咨询服务等方面达成一致,通过共建共享的方式开展合作,不断推动高校与城市实现实质性共生。

(二) 秉持“城校共生”文化和合理念

“和合”是实现“和谐”的有效途径,“和谐”是“和合”的最终目标。文化和合理念有助于形成“城校共生”和睦同心的价值观。地方高校与省域副中心城市通过共享包容性文化价值体系,使大学精神、城市精神分别代表不同主体的文化价值追求最终趋于共同目标,达到和谐共生的状态。

首先,要发挥城市精神的灵魂作用。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具有丰富性、多元性、区域性、时代性的特点,对大学文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城市精神润物无声地将其推崇的道德规范和精神文化灌输给城市市民,大学教师作为城市市民的一份子,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逐步转化为行动自觉,通过思政教育和课程思政积极推动城市精神进校园、进课堂,与大学精神在文明素养和道德理想上达成共识,进而成为学校层面的精神价值取向和师生个体的追求人生境界,塑造出地方高校适应地方发展的独特风格和鲜明品格,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其次,发挥大学精神的辐射引领作用。大学精神具有超前性、批判性、自由性和开放性,要努力发挥大学文化在知识、智力、思想生产策源地作用,利用组织、大众、网络、学报等多种传播方式,积极向社会和企业宣传学校的标志信息、品牌信息、特色信息、质量信息,以及学校服务城市发展的办学理念与改革举措,以其特有的科学精神与城市精神形成良好互动,增强双方价值认同,引领促进城市精神和文化内涵发展。

最后,推动城市创业精神与学校创新精神融合。在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中秉持“城校共生”文化和合理念的关键是将城市创业精神与学校创新精神深度融合,形成城市吸引人才独特的创新创业精神。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形成了特有的城市创业文化。企业和企业家,是一座城市的宝贵财富,是城市发展的活力之源。当今城市之间的竞争,表面上是企业资源、发展要素的争夺,实际上是企业家智慧、企业家精神的比拼。年轻人如何奋斗、如何创业,是否向往这座城市,均是衡量一座城市的创业文化有没有活力、有没有希望的关键所在。而大学精神的灵魂在于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既是科学发展观的逻辑延伸,也是时代所必需的一种优秀的精神。在自主创新的进程中,高校要在区域的科技创新体系中主动作为,积极开展一些交流活动、共同探讨教育、城市、产业的协同创新发展之路,探索大学与城市、创新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深层内涵与实现路径,推进城市创业精神与学校自主创新精神有效融合,让创新创业精神流淌在城市血液中。曾有一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一位美国工程院院士,两名美国科学家被深圳的创新创业精神所吸引,将在深圳共同开展一项叫做“新一代人造眼”的新型生物材料、生物医学器件的研发和应用工作。目前曲靖也通过自己特有的创新创业精神吸引大量的专家为曲靖副中心城市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优化“城校共生”结构契合布局

“契合”指两个或多个事物间通过适应、兼容、融洽等方式,达到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状态。结构契合是指结构与需求的吻合度相一致,即学校内部发展结构要素与省域副中心城市主流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相协调。结构契合是形成“城校共生”模式的的必要条件,有利于促进“城校共生”有机融合。

首先,学校内涵核心要素与省域副中心城市产业结构相协调,构建学科群、专业群、产业群协同发展的模式。学科作为大学的基本单元,专业以学科为依托、学科的发展又以专业为基础。学科专业构成了学校发展的内涵核心要素。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转型,而转型的核心在于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在学科建设方面,学科建设体现前瞻性、创新性和适应性,需要创新一流学科建设思路,主动对接主导产业发展需求,打造交叉学科集群和新兴学科集群,着力打造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兴学科建设体系,例如曲靖师范学院结合学校与曲靖市的实际,构建了彰显学校特色,聚焦区域战略需求的四大优势学科集群,分别为:服务高质量区域教育体系建设的教师教育学科集群;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科学决策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集群;服务新能源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工交叉学科集群;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新兴学科集群;在专业建设方面,促进专业群对接产业集群,推动专业布局适应产业体系,以新文科、新工科、新农科建设引领专业结构优化和专业内涵提升,积极申报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新兴专业,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及保障机制,打造产业集群、专业集群、学科群三群协同推进的发展格局。

其次,学校环境要素与省域副中心城市空间布局相协调,促使高校与城市实现互惠共生的环境支撑。地方政府应把地方高校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通过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优化资源空间布局的方式,支持学校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的升级改造,学校积极配合管理,做到对市民全面开放,把此项工作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同时,在大学校园的实习实训大楼或周边共建的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研发中心、检测中心、科研创新基地、新型智库等公共创新服务平台,不仅可以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基地,而且可以作为政产校科技创新的重要场所。

(四)健全“城校共生”利益整合体系

“整合”是将零散要素组合在一起,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共赢,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整体。利益整合的价值和效率取决于各合作主体对共同利益的期望,而共同利益期望值的大小与各主体合作意愿强弱呈高度正相关。

首先,在城校共生体系中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指导、监管作用。政府要加大对高校的经费支持,尤其是加大产学研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制度和政策,积极推进科技局、社科联、科研院所、企业与地方高校多方合作,制定相关政策,增强主体意识,明确机构的相应职能。目前在学校内政产学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是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利益整合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也是重要途径。例如,在曲靖师范学院建设曲靖绿色高端食品产业学院、曲靖数字经济产业学院、新能源材料与化工产业学院等现代产业学院等,推行政校企协同的合作模式,将政府产业培育、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企业技术创新紧密结合。

其次,在城校共生体系中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依托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构建区域创新体系。通过扶持、整合已有研究机构,提升学校科研平台的级别,吸收行业企业参与,面向产业集群建立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理科重点实验室、工科工程技术中心等。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企业的实体作用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可以使“产学研”合作达到优势互补以及资源配置的最优化,表现在“产”上是提升合作质量,区域企业直接利用地方高校科研人员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或者转化双方在技术联合研发中的新技术、新产品等;表现在“学”上是提升密切合作空间,一方面校企双方可以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由企业提供资金,企业选派人员到学校接受短期或长期培训;表现在“研”上是提升科技开发力度。地方高校与区域企业利用联合建立区域创新平台,进行有针对性地技术研究开发,进而推进产学研合作向纵深发展,形成一个个利益共同体,使利益整合达到最大化。

最后,在城校共生体系中建立人才要素共享机制。人才是大学高质量发展之根本、也是城市现代化建设重要资源。需要加强人才共享方面的建章立制,建立起高端人才“交流”制度和“互聘”制度,即高校的博士、教授有规律地进企业、进社区,企业的高管、高工有计划地进校园、进教室。积极聘用企业的高管高工为学校的产业导师,支持学校教授博士参与企业科技副总裁的选聘。同时,提供政策支持和有利条件,常态化地推进高校中层干部到当地的政府挂职、制度化地支持高校教授担任政府的顾问。在学校内部设立城市发展研究院作为人才“蓄水池”,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打通高端人才流通渠道。积极发挥高校智囊功能,创办区域发展咨询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和咨询服务,使高校人才下沉到生产管理一线,实现利益整合最优化。

(五)改进“城校共生”治理联合方式

“联合”是有效结合,有悖于分裂、分散、孤立等方式。治理联合是城校共生各主体同心共治,共同营造和谐稳定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环境。

首先,地方政府应建立合作共赢的治理模式。紧密对接“一州市一高校”的要求,地方政府积极与省教育厅签订“厅市共建协议”。根据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需要,在政府的主导下,制定符合地方与高校协同发展优惠政策,完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法规体系,完善技术标准服务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管理水平。支持推进校企合作模式,鼓励学校建立专项研发机构和职后培训机构。对于曲靖市来说,积极主导曲靖市、曲靖师范学院、中国农大、腾讯公司共建乡村高级职业经理人学院,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支持,这也是加快云南省副中心城市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健全目标考核制度与问责机制,做好保障和监督工作,也是合作共赢治理模式的关键环节。

其次,地方高校积极改进治理方式,优化高校内部权力配置,吸收地方政府官员、行业企业专家、社会知名人士以及优秀校友代表参与学校治理,构建多元治理主体,将自身嵌入所在城市特定制度环境中,增强办学地方性和区域性的特点。此外,作为地方唯一的本科院校,例如曲靖师范学院,可以牵头建立地方高校联盟,增强地方高校服务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合力。同时,通过新型智库、院士专家工作站等机构,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出谋划策,在省域副中心城市发展进程中呈现出有担当有作为的办学活力和治理水平。

(六)打造“城校共生”服务结合模式

“结合”是指人或事物间发生密切联系,凝结在一起组成整体。服务结合是“城校共生”互惠共赢的最终目标。政府应视地方高校为城市重要资产,应为高校人才提供智能服务和设施支持,使其成为服务社会的主力军。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是高校存在的条件和前提,地方高校需转变服务观念,破除影响服务社会的观念性障碍,不断增强社会责任,加强社会服务的组织建设,科学定位、确立服务范围和服务形式,明确服务对象,建立相应的服务组织机构,探索新途径,形成特色品牌,建立面向地方服务社会的体系。

首先,有序化地搭建服务信息交流平台。通过搭建面向政府、高校、企业以及市民共同参与的服务信息交流平台,克服高校服务地方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在不断加强政府、高校、企业以及市民交流的同时,可以成立大数据中心、合作共建办公室等,有效协调好各参与主体关系,积极拓宽信息平台受益面和精准性,为校城共生系统中合理分配共生资源提供信息支持。目前曲靖珠江源世界地质公园的筹建模式就是一种信息交流的有效模式。

其次,定期地举办“副中心城市发展论坛”。作为副中心城市最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品牌活动,该论坛需被列入省域副中心城市市委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建立长效机制,增强各主体服务社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论坛以政府主导,依托高校学术氛围,以“城校产共融,建设副中心”为主题,邀请政府、高校、企业专家学者通过主题演讲、圆桌对话、闭门研讨等形式,围绕副中心城市发展的理念与内涵、副中心城市发展的创新与实践、副中心城市发展的思考与展望,并联系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实际,为副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思想动力,为副中心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为提升副中心城市影响力、塑造副中心城市品牌特色发挥积极作用。

最后,有计划地打造公共协同创新服务平台。由于不具备中心城市的资源集中优势,作为副中心城市需要以政府为主导,动员和引导社会各种资金投向区域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中心、产学研工程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等公共科技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在保证科技资源安全的前提下,强化资源开放共享,推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以创新发展为主要驱动力的城市形象,增强城市吸引社会优质资源的能力,最终实现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目的。

结 语

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城市为大学发展提供了滋养的沃土,大学为城市建设贡献了有力的支撑。一座城市对高校的态度,实际上是对未来的态度,也预示着这个城市今后发展的高度。“城校共生”模式为地方高校与所在城市协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实践依据,曲靖市与曲靖师范学院的关系就是“城校共生”模式最好的例证。曲靖师范学院作为曲靖市区域内的唯一的本科院校,是曲靖市文化和活力的重要来源,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科优势与曲靖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形成互补,是城市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与曲靖市的发展密不可分。一直以来,曲靖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曲靖师范学院建设发展,持之以恒营造尊才、惜才、爱才的浓厚氛围,让学校心无旁骛创特色、放开手脚谋发展。学校今后将在“城校共生”模式下,进一步深化融合机制,在产业化基金导入、高能级创新平台打造、科技成果转化、人才招引等方面一体联动、双向发力,通过畅通“城校共生”战略融合机制、秉持“城校共生”文化和合理念、优化“城校共生”结构契合布局、健全“城校共生”利益整合体系、改进“城校共生”治理联合方式、打造“城校共生”服务结合模式等实施路径,着眼双方所需,竭尽双方所能,开展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大力推动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地衔接融合发展,瞄准卡脖子问题,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推出更多具有高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塑造高校和城市高质量发展新的优势,进一步增强服务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职能,在助推云南实现“3815”发展目标和“副中心城市”愿景中作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省域共生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省域高速公路网络信息安全动态防御体系研究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省域通用机场布局规划思路与方法研究
基于DEA模型的省域服务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