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州窑青瓷解读与生活化应用研究

2023-12-19 06:43滕娇唐果许媛媛唐齐南华大学湖南衡阳421001
绿色包装 2023年11期
关键词:青瓷生活化文化

滕娇,唐果,许媛媛,唐齐(南华大学,湖南 衡阳 421001)

1 研究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让文物活起来,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非遗“活起来”就是要让其回归生活,通过分析、思考传统文化与新时代人们生活方式的关系,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融合以实现活态应用。

湖南境内最具代表性之一的衡州窑是继唐代长沙窑之后突然兴起的唯一彩瓷窑口,以烧造青瓷为主,始烧于晚唐,盛烧于五代,终烧于宋。窑场烧制的青绿釉色瓷,堪比越窑。本文旨在探讨将衡州窑青瓷文化与当代审美和精神需求结合,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不断赋予衡州窑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方式,使之与现代生活相适应,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其魅力。当下,如何从文化的深层追寻其传承的生活之“根”,使其从文物态向生活化转变显得势在必行。

2 研究现状

近年来,笔者通过文献研读、实地调研、藏家访谈等方式进行现状分析与了解。如著名学者冯先铭先生于1994 年出版了《中国陶瓷》一书,书中介绍了隋代湖南湘阴窑、唐代湖南长沙窑、宋代湖南衡山窑,但其中并没有单独介绍衡州窑。而针对湖南陶瓷,著名学者周世荣先生于1988 年出版了《湖南陶瓷》一书,在这本著作中,作者简单介绍了衡阳青瓷。2008年,周世荣先生又在《湖湘文库——湖湘陶瓷》一书中将衡州窑青瓷作为重要章节进行了具体介绍。笔者对知名收藏家展开问卷访谈,对衡州窑青瓷的收集历程、器型和用途、釉色和工艺等问题进行搜集并汇总,以期形成对衡州窑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化。

综上所述,在调研中发现对衡州窑青瓷相关研究主要停留在考古发现、器物考证、文化推测层面,针对衡州窑文化创新方式的系统研究较少,尤其是对其生活化应用的研究少之又少。

3 衡州窑青瓷解读

3.1 衡州窑青瓷价值解读

衡州窑青瓷的出现体现了其民生之本、民生之需、民生之用三个价值。首先,远古先民制作的陶器主要是实用性器皿,王阳明的弟子王艮说过一句话“百姓日用即为道”。衡州窑自身的属性体现了地方生活的历史,也体现了当时民众的生活实际,以人为本、返璞归真是其民生之本价值的体现。其次,衡州窑制作的陶器主要是实用性的器皿,团土成型,烧制成物。衡州窑基于实用需求而产生了茶具、酒具、文房用品三种实用器具。这些器物其本质是生活化的,体现了本能的物质需求,伴随着人的社会活动,衡州窑产生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体现了精神需求,这是衡州窑民生之需价值的真实体现。再次,衡州窑其器型主要有碗、盏、盏托、盒、钵、壶、瓶、樽、坛、灯台、砚、网坠和棒形研碎器等,这些陶瓷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是衡州窑民生之用价值的体现。

3.2 衡州窑青瓷空间与生态解读

衡州窑青瓷以土为胎,以水陶泥,以火烧制。山地环境与土地资源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对衡州窑青瓷的生产具有重要影响。衡阳古称衡州,它位于湖南省中南部,湘江中游,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衡州窑窑址大多分布在湘江两岸,这为生产瓷器提供了必要的水源,也为瓷器运输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衡阳属丘陵地区,山地较多,古代的衡阳植被覆盖率极高,柴薪丰富,为窑场提供了充足的燃料。除此之外,衡阳又是全国四大优质瓷泥产地之一,矿源绵延30 余里,且瓷泥含铝量多在20%以上,最优质矿源含铝量超过35%,品质极佳。上述诸优异条件使衡州窑形成规模,且衡州从唐、宋、元、明、清至民国都是全国重要的瓷业基地的关键因素。

人在与土地、水、树木的交互中提升了生态认知,衡州人民基于湘中南的地理环境与气候,不断调整和改善,最终孕育了极具地方代表性的衡州窑文化。

3.3 衡州窑青瓷历史与人文解读

衡州窑瓷器器形丰富,釉色多姿多彩,其工艺特征包含了长沙窑、越窑、耀州窑、钧窑等名窑的工艺艺术特征,这与晚唐、五代、南宋时期文人和制瓷工人的南迁有重要关系,大量人才的涌入为衡州窑的生产和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便利条件。除此之外,唐宋时期茶业的繁盛,酒业的发达,文人雅士的聚集,成为衡州窑青瓷以茶具、酒器品种最为繁多,器形最丰富,釉色水平最高的原因所在。纵观以上几点,深厚的湖湘文化、稳定的政治格局、繁荣的地方经济为衡州窑的兴盛创造了条件。

3.4 衡州窑青瓷器型、釉色及纹饰解读

器型:衡州窑青瓷器型主要有碗、盏、盏托、盆、钵、缸、壶、瓶、樽、坛、灯、砚以及网坠、擂钵和轴顶帽等[1]。从器型功能上可划分为茶器、酒器、文房用品和生活用品四大类。品种丰富,器型多样,其中以茶器、酒器居多,如酒器执壶品种就多达40 余款。衡阳窑茶具器物如碗、盏、托、盘、壶、碾槽、碾轮、茶臼、杵等等,品种多,类型齐全。除此以外的碗、盘、罐、盆等则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

釉色:衡州窑瓷器胎质细腻,釉色有青釉、黄釉、褐釉、白釉等,大多有细冰裂纹开片,有独具特色的衡山窑釉上粉彩,有云集、茶山窑的双色或多色花釉瓷,也有褐点彩绘。器形丰富,修饰简朴、自然、淡雅,素面见多,但釉色莹润,色泽光亮,透明感强,这些成为衡州瓷釉色的主要特征。

纹饰:衡州窑作为生产日常器具的瓷窑,其装饰纹样记录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福,是社会生活的真实表达。衡州青瓷的装饰纹样以动植物、几何、文字等纹样为主。动物类纹饰中有龙、凤、鱼、虎、熊等寓意吉祥的纹样,植物类纹饰中有莲花纹、菊花、梅花、兰花等花卉题材纹样;几何纹样有几何纹、水波纹和自然肌理等装饰纹样;文字纹样以民间故事、记录性主题纹饰符号为主。这些植物、动物以及文字等图案兼具生活气息与艺术气质。

3.5 衡州窑青瓷工艺解读

衡州窑工艺特点除素釉外,多采用刻花、印花、雕塑纹饰,个别碗加彩书写文字。

刻花与印花:衡州窑器物装饰手法,以刻划花为主,也有模印花。刻划花纹多见于壶的腹部,印花多见于碗、盘、盏、托盘的器心与壶鋬等。衡州窑的生产与装饰工艺也是不断变化进步的。

雕塑:衡州窑器物有浮雕与圆雕两种、浮雕多莲花瓣装饰,而圆雕则有乌龟、猪、牛、羊、马头、龙头、桃实等[2]。香炉类的器物外壁四周以雕塑纹样居多,大件的瓶腹部和壶口、壶柄处的纹饰则更加立体鲜明、变化多样。

彩釉:衡州窑器物以青瓷为主,极少数器物使用其他彩色,如乌龟形彩塑,使用了赭色无光釉。

总体来说,衡州窑青瓷的方方面面都体现着独特的生活气息与美学价值,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与符号化的体现,生活与艺术的融合也展现出人们简约朴素的生活美学。

4 基于衡州窑青瓷的生活化应用实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活态传承的意义是让传统融合在我们的生活中,融合在我们现代的创造和设计中,成为我们现实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我们现代社会肌体的一部分[3]。以上通过对衡州窑青瓷的解读,从功能、纹理、色彩等方面提取其不同层次的文化特征,以新式茶饮品牌产品与空间作为生活化应用载体,融合节气特色概念与衡州地域文化,通过重构、象征、融汇、借喻等手法对衡州窑青瓷进行生活化设计更新实践,实现对衡州窑青瓷文化的延伸与创新。

4.1 衡州窑青瓷生活化设计应用实践

4.1.1 品牌简介

衡州茶业自古以来就较为发达。《神农本草》云“茶之为饮,发乎于神农氏”,神农氏被视为茶祖,而神农氏墓炎帝陵就在当时的衡州府。唐代陆羽《茶经》中也三次提到衡州茶;唐宋著名诗人李群玉、梅尧臣、朱熹、杨万里等诗文中也多次提到“衡州茶”等。基于衡州茶文化与衡州窑青瓷的渊源,笔者及团队打造了一个新式茶饮品牌“茶纪”。茶纪品牌产品的灵感源于衡州窑。茶纪品牌将传承优秀的衡州窑文化并对其不断探索与创新,以新式茶饮切入与传递文化意象,使人们更喜爱衡州窑青瓷文化。

茶纪品牌设计运用了衡州窑色彩、纹理以及二十四节气色彩,通过与这些元素结合对产品进行不断创新与改良,以窑器上的花纹样式及釉韵色彩与传统节气色作为产品包装、IP 形象设计,充分发挥衡州窑的文化特色。

4.1.2 品牌文化理念解读

茶纪品牌文化定位基于衡州窑青瓷地方特色,采用了一系列本土文化构成品牌文化要素。除了独特的衡州窑青瓷美学元素,还融入了以“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为意境的衡阳雁城文化,以南岳云雾茶为代表的本地茶饮文化,以及代表了古人对自然、生活、哲学的理解的二十四节气文化,赋予了茶纪品牌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鲜明的品牌定位。例如“茶纪”商标设计的图形组成结合了衡阳雁城文化与茶文化,运用简化后的雁和茶叶的造型进行结构重组,其组合体则形成衡州窑陶瓷器型剪影,表达出将雁城瓷器文化与茶文化共同发扬传承,打造本土特色茶饮品牌的理念。而品牌包装和店面空间的设计则着力打造国潮风,在传统文化中注入新意,以创意将传统带入现代生活。

4.1.3 产品研发探索

1)产品探索

“茶纪”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衡州窑”、“二十四节气”与茶饮包装以及文创产品有机结合。具体结合衡州窑纹理、颜色以及“节气色”制成产品包装,对于消费者对茶饮体验有更好的感受;一方面,产品宣扬了非遗文化,十分具有民间艺术气息,另一方面,以“节气茶”作为主打产品,突出产品的“新鲜”,给予顾客更为直观的感受。

2)Logo 设计

“茶纪”品牌文字Logo 整体以纂刻印章的形式呈现,体现了东方的古典美,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主体采用“茶纪”的古文字体,体现衡州窑文化和茶文化渊源的历史。内部构成上,将部分图案以茶叶的形状与颜色,融合于文字当中,体现茶文化与衡州窑文化的结合。酡红与茶叶绿的颜色搭配,既是中国传统色的搭配,给人沉稳、内敛、典雅、复古之感,如同一张古老的羊皮画卷神秘而源远流长;也是对比色的搭配,体现了雁城传统文化的张力和勃勃生机,以及雁城文化与茶文化的碰撞融合(图1)。

图1 茶纪品牌Logo 设计

3)产品包装设计

将节气文化、节气诗词、节气康养饮食、节气颜色运用于茶饮菜品的制作之中,让人们在喝健康节气茶的同时,感受节气文化的魅力。

本产品按节气时令不同分别推出应季的主打产品:春季以南岳云雾茶作为主打特色产品,南岳衡山自古盛产云雾茶,产品包装设计体现云雾茶主题特征,春回大地,大雁归来,包装主色调为——碧山、葱倩、绿云;夏季以黑茶作为主打特色产品,产品包装设计体现黑茶主题特征,夏日碧空,蝉鸣树下,包装主色调为——云黄、黄螺、青鸾;秋季以水仙茶作为主打特色产品,产品包装设计体现水仙茶主题特征,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包装主色调为——缣缃、田赤、地赖;冬季以普洱茶作为主打特色产品,产品包装设计体现普洱茶主题特征,日长一线,傲雪凌霜,包装主色调为——二目鱼、吉量、韶粉(图2)。

4.2 衡州窑青瓷文化的生活化设计转化分析

基于衡州窑青瓷文化的茶纪茶饮品牌设计方案的目标即为实现文物形态的传统文化向生活化转变。通过对衡州窑青瓷的解读,从功能、纹理、色彩等方面提取其不同层次的文化特征,以茶饮品牌为载体,在日常消费品和生活化空间的使用与体验中融入文化意象,使人们感受传统生活智慧的时尚意态。

传统文化内蕴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增添了文化的故事性,从而实现衡州窑青瓷文化的延伸与创新。

5 结语

衡州窑青瓷是湖湘地域文化的优秀代表,是唐宋湖湘人民文化意象的传递,但随着时间和社会的发展也面临着逐渐衰退的现状。如何合理利用资源、依托创新创意实现其活态传承成为不容回避的课题。将衡州窑文化与当代审美和精神需求结合,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不断赋予衡州窑青瓷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方式,使之与现代文化相适应,让人们在生活中感受其魅力,使之从文物态向生活化转变。当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相结合,真正融入我们的生活并成为我们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可大力增进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并实现传递文化自信的终极目标。

猜你喜欢
青瓷生活化文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龙泉青瓷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谁远谁近?
青瓷出越窑
先有青瓷还是先有白瓷
龙泉青瓷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