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维度研究与实践

2023-12-20 01:04郑少燕谢洁芬
大学·课外阅读 2023年11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遗传学立德树人

郑少燕 谢洁芬

摘  要:高校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遗传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核心课程,蕴藏丰富的思政元素。文章在对当前高校遗传学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学课程的发展与教学改革,聚焦学校作为农林类“双一流”建设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遗传学自身独特的学科特色,探讨通过构建遗传学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育人体系、深挖思政元素建立思政教育资源库,以及提升遗传学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融合度等三重维度,推进优化遗传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力度,以期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的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实现遗传学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落实,旨在为高校相关生物类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提供经验和参考。

关键词:遗传学;课程思政;立德树人;协同育人;维度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33-0077-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水稻OsAGO2调控叶片衰老的机理研究”(项目编号:32000457)。

作者简介:郑少燕(1988—),女,博士,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作物遗传育种学;谢洁芬(1980—),女,硕士,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实验师,研究方向为生态学。

当前,课程思政的理念在高校中已逐渐形成广泛共识。高校应不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人才培养是关系国家未来发展的一项重大系统工程,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战场”,培养具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既要夯实科学理论知识,又要注重德育与创新精神。课程承载着教育内容,蕴含着对人的教育期望,价值属性鲜明。对于高校课程建设而言,思政课程是关键的组成部分和载体,在能力培养和专业知识传播中,实现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领[1]。高校要发挥好教师队伍的“主力军”作用,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唱好思政教育“主旋律”,使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真正实现同向同行。

有效开展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必须聚焦学校特色和专业课程特点。华南农业大学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地带,是华南地区唯一一所农林类“双一流”建设高校,具有鲜明的农林特色和学科优势。在2023年1月28日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华南农业大学刘雅红校长提到,学校将以培养一流卓越农林人才为目标,积极推进人才培养的创新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夯实高质量人才支撑,打造一流高等农业教育,全面服务广东高质量发展,助力广东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路径。其中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因此,聚焦华南农业大学特色,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专业人才迫在眉睫。当前,课程思政成为高校教学的新理念,是推进课程建设的新动能,继续深入挖掘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深度融合点,充分发挥课程价值教育功能和育人功能是落實华南农业大学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也顺应新时代华南农业大学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遗传学是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核心基础理论课程,是探索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机理,研究生物遗传变异和遗传规律的学科。遗传学极具鲜明的学科特点和曲折却又充满魅力的发展历程,是一门充满逻辑,其拥有哲学思辨的科学,在不同思想和观点的碰撞、借鉴、融合中,推陈出新;也是一门来自生活的学科,历代遗传学家从实践中归纳生物的遗传学定律,形成理论;还是一门能够从基础到应用的学科,遗传密码的揭示和基因工程技术的诞生引领了生物技术时代的来临,造福人类;更是一门交叉融合的学科,不断吸取其他学科营养,形成“杂交优势”,能为其他学科发展提供思想、理论技术和方法等[2]。作为21世纪发展最为快速的学科之一,遗传学在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上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一、遗传学课程思政建设现状分析

目前,遗传学是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两个本科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也是国家精品课程。学院自2005年起由本院专业老师独立讲授遗传学理论(48学时),共十三个章节,涵盖经典的遗传学和现代遗传学,以遗传分析思想为导向,以基因型和表型分析为核心,以基因结构与功能为主线[2],全面系统地讲授了遗传学基本原理和遗传分析的基本方法,介绍遗传学发展前沿,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近三年来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学理论课授课成效评估结果的分析,发现总体上较好地实现了教学大纲中专业教学的目标,但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一定程度上仍存在“两张皮”现象,特别是在思政引领与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的融合度、挖掘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及精神内涵的纵深度,以及专业课程拓展的深度、广度、维度等,仍存在诸多亟须改进的地方。

(一)缺乏遗传学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育人体系

目前华南农业大学遗传学理论课程授课按照2020年修订的最新教学大纲,虽然重视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层面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专业课程内容的具体传授,并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做到以问题的提出为导向嵌入思政元素作为课程目标的支撑,但整体上的教学模式仍然是沿用较为传统的方式,即以具体的遗传学理论课程章节为主导,辅助较为零散的思政元素和案例,缺乏形成思政教育作为隐性教育的内在主线和体系架构,没有形成一套镶嵌融合的育人体系。任课老师在专业与思政融合的课程设计上缺乏内驱力,学生在汲取思政教育上缺乏主观能动性,两者均存在“重专轻政”现象。

(二)缺乏深入剖析思政元素形成课程思政教育科学体系

在学院最新的遗传学教学大纲中列出的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关系表,其内容虽设置相应的思政元素,专业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应引入思政内容,但仍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教学大纲中涉及的思政元素过于泛化,未能真正有效提炼遗传学课程中的“文化基因”,缺少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体化、生动化的“教学载体”,没有形成全面系统性的教学模式和课程建设方案[3];二是思政元素所呈现的视觉单一,缺乏从多角度多层次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宝贵思政元素,未将其与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和有机融合,因此,导致授课老师在将其融入专业教学过程中有时略显生硬或违背“自然渗透原则”[4],甚至还可能出现“强行嵌入”或生搬硬套等,影响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同向同行。

(三)课程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融合度不高

在目前遗传学教学实践中,虽然大部分专业老师在教学设计中能有意识的渗透相关的思政教育,但在实际行动上却存在一定程度的分割性和滞后性[5]。特别是在信息网络和遗传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遗传学知识体系正在迅速更新,遗传学的内容与人们健康和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例如从亲子鉴定到性状的遗传与变异,从疾病的发生到治疗等方面,遗传学揭开了科学世界神秘的一隅;但生物安全和生物伦理等新问题也不断涌现,基因编辑婴儿和体外胚胎移植目前为止仍被人们所争论[6]。遗传学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储备和快速更新自身知识体系的能力,还要有高度的政治格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才能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在应对复杂的伦理问题时作出准确的判断。但研究发现,目前遗传学专业课老师中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即年长且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大多在前沿知识更新速度上相对滞后,而年轻老师虽能敏锐感知和快速吸收新的理论成果,但在将其内化为价值引领的能力和程度不佳。因此,专业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主角,自身专业能力拓展的宽度和思想政治格局的高度决定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融合度。

二、优化遗传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维度研究

基于上述现状分析,结合学院遗传学课程发展与教学改革,聚焦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和遗传学独特的学科特色,以及学院遗传学理论课程的实际情况,遗传学教学团队从以下三重维度进行探索并实践,进一步优化遗传学课程思政建设,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的引领性、时代性和开放性。

(一)构建遗传学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育人体系

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育人,必须具有一套科学化系统化的融合育人体系,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模块化融合教学。在遗传学中,在整合教学大纲具体内容形成主线开展显性教育的基础上,根据遗传学学科发展历史及特点进行全面梳理后,凝练内容重点并划分模块,如政治思想与职业发展、职业操作与职业道德、职业发展规划与树立个人三观等元素化模块化融合教学,通过分元素分模块的针对性融合教学,一方面专业教师可以针对不同课程内容和思政模块,将显性的专业教育与隐性的思政教育两条主线有机交汇融合,完善课程设计,将更加有效提高思政融合育人的专业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带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重视思政教育,潜移默化地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结合在一起。

(二)深挖遗传学思政元素建立思政教育资源系统库

由于遗传学学科特色及发展历程,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政元素。针对存在的问题,根据新时代高校育人目标,并在原有的教学大纲基础上结合教学内容,将遗传学思政元素分为不同方面,主要从增强政治认同、感受爱国情怀、赓续科学精神、关注学科发展、增强文化自信五个维度,深入挖掘和剖析遗传学思政元素,建立动态的遗传学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库,例如制作简史篇、人物篇、事件篇、前沿篇等,将一门专业课打造成为一本有诸多科学家汇集的史诗[7]、一部由无数里程碑式成果串起的影片、一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歌谣,可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剖析思政元素内涵,并进一步完善目前遗传学教学大纲中引入的思政元素的设计。其次,采取隐性教育方式实践思政育人,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结合[4],遵循自然渗透原则,以案例分析为主,结合情景教学、传统课堂、网络阵地,延伸至实践环节等,实现无缝对接,最终达到综合育人目标[8]。最后,完善教学设计驱动课程思政创新,主要通过分散元素,强化重点的方法促进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的融合过程,在实施案例教学中抽取思政元素,例如用多个案例阐释同一个问题,养成某一种能力与素养,培养同一种观念,达到“多因一效”的作用;或一个案例包含了各种思政元素,以达到不同的教育目的,表现为“一因多效”作用[9]。突出重点并统筹安排思政课程及内容,有助于对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合而引起的课时缺乏与教学内容的矛盾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三)提升遗传学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融合度

在高校,专业课教师与学生接觸最密切,在树立学生道德感、影响学生心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会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10],这就需要专业教师加强培育学生的意识,找准教育学生的角度,不断提升育人成才的能力,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空上游刃有余地做到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确保思政建设落地落实。首先,必须重视专业老师自身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在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学教师团队中,通过进一步加大思政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搭建平台强化专业教学团队对遗传学“思政”案例学习、开展典型经验交流及现场教学观摩、依托学校思政平台进行专题教育等,使专业老师能更加稳重地挑起“思政担”;其次,由于近年来有更多年轻且科研实力强的专业教师加入遗传学教学团队中,特别要给予重视和培养,强化观念,使其深刻体会“人无德不立”的真正含义和“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与义务,应尽快提升青年老师的思想政治格局,使其对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育人的重要性真正内化于心,逐步摒弃长期以来“重术轻道”的教学理念,使“课程思政”成为自觉的教学理念,在实施课程思政时才能润物无声的外化于行,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潜移默化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11]。最后,由于遗传学专业内容相对复杂,信息抽象,在授课上确实存在一定难度,课堂讨论及互动效果一直较差[12],可借鉴国外专业基础课程的设计,在遗传学主课程的基础上衍生配套的讨论课,以学生对遗传学主课程的不同兴趣点组成小班讨论课,既能充分发挥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也有助于深化对重点难点的理解,为专业课中融入思政教育在时空上找到更多的切入点。因此,遗传学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融合度的提升将推动课程思政建设事半功倍,更好地消除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现象。

三、结语

华南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业科学、生命科学为优势,农、工、文、理、经、管、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已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为包括遗传学学科在内的多学科发展带来更多新的机遇。为更好适应当前国家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求和学科发展变化,聚焦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立足遗传学独特的学科特色,在遗传学课程中深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之一。

遗传学的学科发展走过的道路崎岖曲折,经历的事件重大众多,而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政元素,深挖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巧妙融入遗传学课程教学内容中,同时提升专业教师传授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内驱力,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在专业教育中隐性植入价值引领,真正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的课程思政教育本质[11],发挥课程思政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多维度育人功能,力争为我国取得遗传学在内的生命科学领域中更多从“0”到“1”实现引领世界的突破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科友,徐全乐,罗鑫娟,等. 课程思政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 中国林业教育,2020,38(03):37-40.

[2] 吳燕华,林娟,乔守怡,等. 聚焦学科和课程特色,推进遗传学课程思政建设[J].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2022,12(01):14-17.

[3] 杨玲,刘雯,左伋. 中国高校“医学遗传学课程思政”指南(2019)[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9,27(10):1279-1280.

[4] 勾晓婉,侯文倩,孙健英,等. 高校遗传学课程思政的探析[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0(01):68-70.

[5] 张丽娜. 高校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教育功能融合路径探究[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02):31-32.

[6] 贾利云,贺颖. 医学遗传学“课程思政”在研究生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21(02):81-84.

[7] 张巧仙,冉翠香,韩秀芳. 遗传学和思政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J]. 吕梁学院学报,2022,12(02):67-70.

[8] 耿华,魏留芳,周晶,等. 师范院校结构化学课程思政建设探索[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2(04):75-80.

[9] 李雅轩,张飞雄,赵昕,等. 思政元素在遗传学教学中的融合探索[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3(04):68-74.

[10] 邹永新,王婉茹,马宏峰,等. 课程思政进入医学遗传学课堂的实践与探索[J]. 高教学刊,2022(27):91-94.

[11] 李欢欢,刘文轩,夏宗良,等. 以遗传学课程思政教学为例探析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的有机结合[J]. 教育教学论坛,2020(31):107-109.

[12] 安丽君. 基于GSI辅助模式的“遗传学”教学改革探索高等农业教育[J]. 2021,4(02):112-115.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遗传学立德树人
例析对高中表观遗传学的认识
实验设计巧断遗传学(下)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