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成因及对策研究

2023-12-25 21:49李容晨
校园英语·上旬 2023年4期

摘 要:在全球经济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英语课程是大学阶段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但是,大学生在英语口语学习过程中存在口语焦虑问题。为了解决大学生口语焦虑问题,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让教师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本研究提出了环节口语焦虑的策略及相关教育教学启示。

关键词:口语焦虑;中国大学生;教育教学启示

作者简介:李容晨,西安外事学院。

一、引言

在全球经济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我国从小学到大学,各个教育阶段都开设有英语课程。英语是大学阶段的公共必修课程。但是,很多大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会感到焦虑,不敢张口说英语。外语焦虑很可能是影响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主要探讨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的成因,并提出缓解口语焦虑的策略及教育教学启示。

二、焦虑与外语焦虑相关理论

焦虑是人的一种情绪,Ellis将焦虑分为三种类型,即特质焦虑、状态焦虑和情境特定焦虑。特质焦虑是指一个人处于长期焦虑的状态,属于个体的个性。状态焦虑可以被视为一种恐惧的心理,它在特定的情况和环境中产生。情境特定焦虑是与状态焦虑结合在一起的,指人会在特定情境中感到焦虑。语言焦虑属于情境特定焦虑。而外语焦虑是影响外语学习者的重要情感因素之一,是指外语学习者无法克服外语学习困难,不能达到自身的学习目标,从而变得不够自信,并伴有紧张、焦虑和恐惧的情绪状态。李炯英认为,外语学习焦虑主要是指学习者用目标语言进行表达时产生的恐惧或不安的心理。李青认为,外语焦虑属于特定情境焦虑,是学习者对外语学习这种情境产生的消极情感与负面情绪。王才康的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的外语焦虑的主要包括担心、紧张不安、害怕说英语和害怕课堂提问四个方面。担心是指担心学不好英语,担心英语考试不及格;紧张不安是因为担心产生的各种情绪性反应。

三、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的成因

(一)内部原因

1.学生英语基础薄弱。造成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的一个原因是学生自身有限的英语水平和薄弱的英语基础。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加上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师注重听力、写作、阅读的教学,对口语教学有所忽视,导致学生的英语口语基础较为薄弱。因此,学生害怕用英语交流。管海方认为,英语与汉语是不同的语种,英语中的重读、连读、弱读等读音规则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学习困扰,尤其是词汇匮乏的学生,若在口语表达时词不达意,容易产生焦虑情绪。由此可见,学生自身有限的英语水平及薄弱的英语基础给他们的口语交流造成了阻碍。

2.学生害怕负面评价。中国人的自尊心较强、好面子,所以大部分人不太愿意接受别人的负面评价。管海方表示,中国教师习惯于在学生口语表达后纠正学生的错误,学生会为此感到沮丧、失落,在以后进行口语表达时不免会产生焦虑感。一般来说,学生被提问是在课堂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被提问者身上,自尊心较强的学生会担心自己说错话被同学笑话。另外,当学生犯了错误受到教师的负面评价后,学生会感到很焦虑,尤其是教师让学生参与其不熟悉的话题讨论时,本就有焦虑情绪的学生在得到教师的负面反馈后会更加焦虑。

3.学生缺乏自信。不少大学生因英语基础薄弱等原因,在英语学习中缺乏自信,所以怯于口语表达。He发现,缺乏自信是导致学生英语口语水平较差的主要因素。例如,一个学生因为英语词汇量匮乏,在口语对话中通常无法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导致口语焦虑。张晓君研究发现,较为自信的学生焦虑感相对较低,他们性格开朗、热情、大方,在英语交流中不害怕出错,能够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长此以往,他们锻炼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形成良性循环。而不太自信的学生,焦虑感较高,他们不敢开口说话,长此以往,他们越来越自卑,越来越不敢开口说英语,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加重焦虑情绪。

4.学生自身性格因素。学生自身性格是导致其英语口语焦虑的因素之一。有的学生性格开朗,善于交际,也愿意主动交流,因此会获得更多口语练习机会,并且口语水平也会因为实践和练习而提升。而性格内向的学生不喜欢交流,这就会影响其英语口语学习。这类学生通常不善于表达,也不喜欢展示自我,在进行课堂展示或者口语练习时,会产生胆怯、焦虑心理,所以会错过很多练习口语的机会。由此可见,学生自身性格对英语口语学习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二)外部原因

1.教师不当的教学方式。口语焦虑的产生不仅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师喜欢管理和控制整个课堂,学生的学习氛围并不是很轻松。有压力的课堂氛围以及教师控制者和支配者的角色容易让学生产生焦虑情绪,承受较大压力。虽然大多数教师致力于教学改革,优化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日常课堂表现,但是受传统教学方式影响,仍有部分教师扮演着课堂支配者的角色。这种不当的教学方式加重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从而产生口语焦虑。当前很多大学英语教师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口语展示或者作业分享,如果教师过度纠正学生的语法、发音等错误,也会使学生产生口语焦虑。

2.教师不重视口语教学。多数大学生在与教师和同学用英语交流的过程中会感到紧张,这与我国的传统英语教学方法有一定关系。第一,课堂上,大部分教师还是以课文讲述和知识讲解为主,与学生进行口语交流的机会比较少,学生课后也很少进行口语练习。第二,大学英语课堂的学生人数较多,加上课堂时间有限,教师通常不会给学生留出太多的时间进行口语练习。相较于听力、写作和阅读教学,教师对口语教学的重视程度较低。另外,大学生参加的大學英语等级考试中并不包括口试,因此学生不注重英语口语的练习,口语逐渐成为他们英语技能中最薄弱的一项。

四、缓解口语焦虑的策略及教育教学启示

(一)学生夯实英语基础,教师正确引导

大多数中国大学生到了大三、大四年级英语水平明显下降,加上口语基础本就薄弱,更难开口用英语交流。英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加强对英语发音规则和语用习惯的学习,并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发音,如哪些地方重读、弱读、连读等。另外,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重视英语日常用语和词汇的积累。很多学生因为一个单词的发音不准确或者某个句子中有语法错误导致口语表达不够流利,进而产生焦虑心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更多放在表达的内容上,避免由于过于关注语法或发音问题而忽视交流的原本目的。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多看一些英剧、美剧,让学生模仿台词的发音,了解英语的发音规则与地道表达,从而提升口语交流的流利度和连贯性。

(二)教师多加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不仅小学生希望在课堂上受到表扬,大学生也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在课堂上,若学生犯了语音、语调或语法错误,教师不应该不停地纠正或者批评学生,这样做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该多鼓励和表扬学生,哪怕学生只有微小的进步。学生受到鼓励后,信心倍增,会更愿意突破自己、摆脱焦虑,开口说英语。教师应在课堂上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展示自我的机会。例如,教师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设计符合学情的活动,让学生把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发挥出来,从而增强学习动力,缓解焦虑情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犯了错误,教师应该尽量用委婉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

(三)学生寻求同伴互助,教师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大学生若遇到英语口语学习方面的困难,可以向教师和同学寻求帮助。Wei经过研究指出,大学生可以从教师、同学那里寻求帮助。在对学生的访谈中,一些学生表示,相比父母,自己更愿意从同伴那里获得帮助,因为同伴会掌握一些父母不懂的知识。此外,很多学生愿意向同伴倾诉自己的心理问题,寻求帮助并得到一些有用的建议。在Hurd和Xiao的研究中,接受访谈的学生表示,得到教师的指导后更自信了,不那么焦虑了,收获了更多的建议、鼓励和关心。由此可见,教师应该多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教师应该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产生焦虑的原因,安排学生喜欢和感兴趣的学习任务,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

(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会比较严肃、严厉,课堂氛围较为压抑,学生会感到压力较大,从而产生一定程度的口语焦虑。因此,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手段,积极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相较于高中的学习环境,大学的学习环境更加轻松,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或者讲一些幽默的笑话和案例来活跃课堂氛围,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使学生放松下来。因此,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手段,做到因材施教,缓解学生的口语焦虑。

五、结语

本研究从口语焦虑的相关理论出发,探讨了口语焦虑的影响,分析了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的成因,包括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从而提出缓解英语口语焦虑的策略及给予教师的教育教学启示。英语口语焦虑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除了学生自身的努力以及心态的调整以外,还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同伴互助。

参考文献:

[1]Aida Y. Examination of Horwitz, Horwitz and Cope's construct of foreign language anxiety: The case of Japanese[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94(2):155-168.

[2]Beck A, Emery G. Anxiety Disorders and Phobias: A cognitive perspective[M]. USA: Basic Books,1985.

[3]Ellis R.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and language pedagogy[M]. Oxford: Wiley-Blackwell, 2012.

[4]管海方.如何克服非英語专业大学生英语口语焦虑[J].文教资料,2018(23):219-220.

[5]He D. What makes learners anxious while speaking English: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perceptions held by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teachers in China[J]. Educational Studies, 2013(3):338-350.

[6]Hurd S, Xiao J. Anxiety and Affective Control Among Distance Language Learners in China and the UK[J]. RELC, Journal, 2010(2):183-200.

[7]李炯英.外语学习焦虑的心理学和神经生物学分析[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4):46-51.

[8]李青.高校学生外语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8.

[9]Na Z. A Stud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Anxiety[J]. The Asian EFL Journal, 2007(3):22-34.

[10]王才康.外语焦虑量表(FLCAS)在大学生中的测试报告[J].心理科学,2003(2):281-284.

[11]Wei J. A Study via Interviews of the Chinese Bouyei College Learners' EFL Classroom Anxiety Coping Strategies[J]. Theory and Practice in Language Studies, 2013(4):660-668.

[12]张晓君.英语课堂语言焦虑对大学生话语产出水平的影响[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4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