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互动”:聚焦学生英语读后续写能力提高的教学实践解析

2023-12-25 22:21李烨
校园英语·上旬 2023年4期
关键词:语言输出读后续写高中英语

摘 要:新高考英语试卷中出现了读后续写这一新题型。针对这一新题型开展教学后,学生反馈比较多的问题是材料看不懂,看懂了却表达不出来,对文章主题把握不到位等。为提高学生的英语读后续写能力,笔者尝试运用“文体互动”策略。本文以“The Christmas witch”为例,对“文体互动”策略在读后续写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究,提出“精读与泛读,整体理解把握”“协商与推测,思维框架构建”“细节与情感,文体风格模仿”“讨论与互评,输出协同评估”等建议,以期提升学生的英语读后续写能力。笔者认为,要提高“文体互动”策略的有效性,教师需要提前对原文进行解读,课上需要帮助学生梳理原文语言风格特点,引导学生开展语言模仿训练和情感表达迁移。

关键词: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文体互动;语言输出;协同整体

作者简介:李烨,杭州市塘栖中学。

读后续写是新高考英语试卷中的题型,这一题型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等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读后续写试题为考生提供一段 350 词左右的语言材料,要求考生依据该材料内容、所给段落开头语和所标示关键词进行续写(150词左右),将其发展成一篇与给定材料有逻辑衔接、情节和结构完整的短文。考生不仅要读懂原文、理清文章的脉络和关系,还要基于文章思路发挥想象对后续情节进行合理性预测,从而最终完成高质量的文本输出。一般而言,阅卷评分主要从作品与所给短文及段落开头语的衔接程度、内容的丰富性、所应用语法结构、词汇的丰富性与准确性以及上下文的连贯性等方面进行评定。总之,读后续写是学生通过原文本解读、思维框架建构、语言风格模仿,从而合理写作输出的过程。在提高学生英语读后续写能力的教学策略上,“文体互动”策略很是有效。“文体互动”是指学生在进行写作时可以寻找作文与原文在价值理念、层次结构、思想情感方面的联系,使创作出的文章内容能够与原文保持和谐统一,主要体现在作文与原文本间的互动、作文与原体裁间的互动和作文自身文本与体裁之间的互动。有关读后续写的考试或日常教学中,学生反馈比较多的问题是材料看不懂,看懂了却表达不出来、对文章主题的把握不到位等。为此,本文以“The Christmas witch”为例,对“文体互动”策略在读后续写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究,旨在交流与共勉。

一、精读与泛读,整体理解把握

“The Christmas witch”

Every kid in my neighborhood knew about the Christmas Witch. She was an elderly woman who left her Christmas decorations up all year long...

Paragraph 1: “It was because of my son, Anthony, who died in the war,” said Mrs. Wright.__________

Paragraph 2:The doorbell rang and my mother arriv-e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阅读材料介绍了作者所居住小区内有一位老妇人,她家中长年摆放着圣诞节饰品,周围的孩子都称她为“圣诞女巫”并且不敢靠近她家。但是,有一天作者因为要完成递送报纸的志愿者工作,不得不靠近她家。因为紧张与害怕,作者在她家门前摔倒了并且被她領进家门照顾。在等母亲前来接自己回家之前,作者与这位老妇人进行了简短的交谈,并且提及了她家的圣诞节装饰。

“文体互动”是指作文和原文本之间、作文和原体裁之间以及作文自身文本和体裁之间的相互作用。Campbell认为,经验丰富的读者积极阅读文本,在阅读过程中,他们不断思考、想象,有疑惑,有评估。“文体互动”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全身心投入文本,理解得更透彻。因此,在读后续写教学中,在理解原文大意、抓取其主题后,教师需指导学生合乎逻辑地去续写故事,选用与原文风格统一的语言。要提高学生的读后续写能力,关键的第一步就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只有先读懂,知晓文章的中心思想,明确文章的写作风格,才能为接下去的续写做好铺垫。教学实践证明,精读可以促进学生做到精细琢磨、理解词汇句型、把握文章结构、领会文章内涵,泛读可以让学生的语感以及英语综合素养有所提高。针对这一阅读材料,笔者首先组织学生精读与泛读,抓取其基本信息(who、when、 where、 what等),其次按遇到“圣诞女巫”前后进行分段解读。其间,笔者通过问题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T: Who was the Christmas Witch? What's my attitude to her?

S: I promised never to go near the house of the Christmas Witch...

根据My first day of delivery was a dark、freezing March morning,笔者提问“What can we infer from it about the auth-or's feeling? ”。

S: reluctant/ upset...

笔者引导学生找出原文中的一系列动词(approached、tiptoed、placed...),之后提问“ What can you infer from the verbs ‘tiptoed up‘quickly turned around?”。

S: The author wanted to flee the house quickly...

笔者引导学生找出描写老妇人的语言、表情和动作的句子,由此提问“What kind of person was the Christmas Witch? ”。

学生按遇到“圣诞女巫”前后进行分类:Before: weird, evil... After: considerate, kind-hearted, approachable...

笔者通过一系列提问,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找准“我”的情感对应情节的变化,理顺故事发展思路,为后文老妇人对圣诞装饰的解释以及“我”的反应做好思维框架建设基础,防止续写自由随意,保障了续写部分“文体互动”的协同一致性输出。

二、协商与推测,构建思维框架

推测的目的在于提高文本阅读理解的深度与速度。根据语用推测的过程,推测可以分为意义定向推测和意义获得推测。在推测中了解作者的交际意图是英语阅读语用推测的基本前提和必要准备。为此,笔者在“理清脉络,整体解读”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协商推测合理情节并构建思维框架,从而实现各维度思维与文体间的互动。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材料中各段落第一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构建思维框架。

第一段:“It was because of my son...” said Mrs. Wright.

T: (How and) when did Anthony die?

S: 3 days after the New Year Eve...

T: How was her son connected with the Christmas decor-ations?

S: Her son called her to leave up the Christmas decorations ...

T: Afterwards, what was my reaction to it?

S: Mrs Wright wasn't a witch...

针对续写部分第一段,笔者通过引导帮助学生发现“我”的情感态度的变化,与原文相联系,开展体裁互动,从而设计出符合逻辑的情节。

第二段:The doorbell rang and my mother arrived.

T: What did my mother do/say to Mrs. Wright?

S: My mother expressed her heartfelt gratitude to Mrs. Wright and said Goodbye.

T: What did I do to Mrs. Wright?

S: Since then, I visited Mrs Wright very often..

T: What did I learn from the incident?

T&S: Never judge a person before I knew the truth.

针对续写部分第二段,笔者引导学生围绕作者和母亲的行为、语言展开描写,要求与原文提及的母亲的态度进行呼应,最终形成闭环。教学过程中,笔者组织学生通过同伴协商的形式,合理推测故事情节的走向以及细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从而达成读后续写的“文体互动”。

三、细节与情感,模仿文体风格

笔者引导学生对原文的文体风格有所把握,之后进行模仿。课堂教学中,笔者组织学生回溯原文,引导学生发现作者運用动作描写表达“我”的情感。

T: What emotion can we infer from the actions?

S: reluctant/upset ...

T: So we can use the description of actions to express ones feeling. How will you express ones guilt through the description of actions?

S: Sb. drooped one's head./ Tears blurred one's vision ...

原文中还有丰富的人物语言描写和表情描写,笔者引导学生想象母亲与老妇人的对话,进行相应模仿训练。

完成上述教学步骤后,笔者通过回忆句型句式,借助语法手段和修辞手段,引导学生结合具体需求进行句式模仿迁移训练,从而丰富语用表达。课上,笔者展示了一张笑着的孩子的图片,并抛出问题“How does she feel?”。

S: She feels happy./ She feels delighted...

T: We are telling her feeling. It is too abstract. How can we make it more vivid?

S: She clapped her hands. / Her eyes are twinkling...

T: By showing not telling, we can make the description more picturesque.

教学过程中,笔者帮助学生回忆读后续写中用于表达情感的句型(A surge of+情感名词+came in waves),结合前面已完成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产出“我”听到老妇人保留圣诞装饰原因后的愧疚感的形象描述“A surge of guilt coming in waves, I drooped my head, tears blurring my vision.”(结合分词作状语以及独立主格)。这是对原文中情感展示细节描写的学习模仿,是对续写部分情感走向的预设。通过对文体风格的模仿,不仅有效降低了续写的难度,也保证了语言语用的协同性输出。

四、讨论与互评,输出协同评估

协同是指所产出的语言与所理解的语言趋于一致,是语言输出向语言输入看齐,是由低向高拉平,缩小差距。协同落实于读后续写,就是学生通过对原文的认识与体验,对原文进行内化与协同,融入自己的续写创作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不断协同,重视文本、思维、语言的协同性,从而缩小学生语言输出和所给信息输入之间的差距。另外,理解大量材料后的有效输入是输出的必要保障。读后续写中的350词原文符合语言学家Stephen Krashen提出的可理解性输入理论。与之相对应的Swain的可理解性输出强调了语言使用的重要性。除了必要的可理解性输入,学生使用所学的语言进行输出,这样才可能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产生超越目前能力水平的结果。可以说,阅读是提高写作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要“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为此,笔者在“讨论与互评,输出协同评估”环节选取了体现“文体互动”的典型学生习作,组织学生通过讨论完成同伴互评。课上,笔者首先布置了同桌合作续写任务,其次提出了在保证前期引导思路统一前提下完成合作创作的要求。在展示学生作品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围绕故事情节设置是否合理、衔接是否自然、情节合理的基础上是否有创意、原文细节描写以及风格模仿是否落实等维度展开讨论。由此,让学生增强通过“文体互动”落实读后续写的体验感。同时,笔者结合“文体互动”策略与评分标准,对学生的续写文章加以点评,从而提高学生对“文体互动”的重视程度。

综上所述,读后续写是学生通过原文本解读、思维框架建构、语言风格模仿来合理写作输出的过程。笔者认为,要确保“文体互动”策略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有效应用,教师需提前对原文进行解读,在全面做好文本解读的前提下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文本主题与教学目标设计符合学生特色和学习需求的教学环节,助力学生对原文内容和思维的解读。另外,要确保“文体互动”策略在读后续写中协同性的体现,输出语言语用的一致性是关键。为此,教师需帮助学生发现原文语言语用的风格特点,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模仿训练和情感表达迁移,提高读后续写输出的熟练程度以及读后续写能力。学生是学习行为的主体,教师只起到引导作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促使其学习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因此,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本、构建思维框架以及模仿文本风格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读写能力的中心问题是阅读和写作之间的自然关系,读后续写是对阅读和写作之间的自然关系进行实践强化。读后续写语言的输出要整体输出,在原文的基础上内化语言,提高行文的准确性与一致性。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分析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创作输出能力的培养。总之,读后续写教学任重而道远,教师不仅要高度重视,更要积极探究。

参考文献:

[1]沈荣.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读后续写的融合策略[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24):59-60.

[2]丁芳.高中英語读后续写“文体互动”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生英语,2021(48):53.

[3]黄梅珍.浅析英语文学阅读在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23(2):46-48.

[4]Campbell C. Teaching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Interacting with Text[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

[5]韩学森.阅读能力培养之泛读与精读英语[J].校园英语,2022(14):151-153.

[6]刘磊.英语阅读语用推测策略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1.

[7]王初明.互动协同与外语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4):297-299.

猜你喜欢
语言输出读后续写高中英语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浙江省英语新高考首考卷写作试题的评析与教学建议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英语以读促写的教学实践
高中英语“以说促写”教学实践研究
优化综合语言实践项目课设计提高语用能力探究
读后续写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