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探讨

2023-12-26 23:04孟婷婷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3年33期
关键词:清水气泡模板

孟婷婷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00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作用下,建筑行业也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许多新型的施工技术的出现与应用,使得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则是其中一种有着较为显著应用优势的新兴施工技术。虽然清水混凝土施工具备较高的技术含量,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也存在较大难度,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性提出更高要求。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在混凝土结构硬化之后不需要进行建筑的装饰与额外的硬化处理,便能获得较好的建筑装饰面效果。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需要重视做好对结构施工的平整度、垂直度的控制,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对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产生较大影响。这就要求相关单位人员必须加强对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分析、研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清水混凝土施工问题,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效。

1 建筑工程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相关概述

清水混凝土,又称为装饰混凝土,主要是利用优良的材料质感,进行建筑表面的装饰施工,进而获得较好的建筑装饰美观效果。清水混凝土能够在建筑表面浇筑之后凝固成形,而不需要进行额外的建筑表面装饰物施工,呈现出较为自然的表面装饰效果。较之普通的混凝土施工,清水混凝土具备表面光滑、色泽均匀、棱角分明等应用特点。为避免清水混凝土受到污染、损坏,往往需要在其表面涂刷一层保护剂,清水混凝土施工也因此具备较好的绿色环保性,符合建筑工程建设的主流发展,并且在各种建筑工程中都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清水混凝土施工操作较为简单,有助于提高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但是在施工质量控制方面有着较高要求,因此施工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施工水平[1]。

2 建筑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要求

2.1 质量要求

首先,在表观质量方面。建筑工程中清水混凝土施工后不需要进行额外的外表面装饰施工,因此在外表面施工方面的质量控制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清水混凝土的表观质量控制需充分做到两个方面,一是确保清水混凝土表面的色泽均匀无明显色差;二是要求确保清水混凝土结构密实坚固,表面清洁平整。并且在拆除目标之后不会出现表面脱落、污染等问题;三是清水混凝土解耦股棱角需确保平直无破损,交角与交线都较为清晰,外表面没有明显的气泡、蜂窝、裂缝问题,整个施工平整度符合标准要求。其次,在结构尺寸质量方面。由于清水混凝土施工不需要进行饰面施工,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浇筑施工控制,以确保外观结构尺寸等充分满足设计要求,尤其是要避免出现胀模、漏浆等问题而导致结构尺寸发生变化。在进行具体的控制过程中,需重视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控制,一是确保结构曲线、构件几何尺寸的准确性,以及确保阴阳角整齐无损坏,严格安全要求进行角度设计,外部结构线条顺直、无错位;二是在模板的拼缝位置需确保严密平整,不能出现接缝茬痕;三是要确保清水混凝土施工的垂直度与、平整度充分满足建筑工程的设计标准要求,以免对建筑整体的美观设计产生不良影响。

2.2 配比原则及施工技术要求

清水混凝土的混合配比设计需要严格遵循以下三方面的原则:一是严格把控材料耐久性,确保建筑工程较长的使用寿命;二是确保混凝土较好的抗碳化性能,能够长时间经受住空气中有害物质的腐蚀;三是控制配合比确保清水混凝土较好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施工裂缝。较之普通的混凝土施工,清水混凝土施工有着较高的技术标准,尤其是需要额外满足以下五个方面的技术要求:一是清水混凝土与其他结构混凝土施工的颜色需确保较小色差,确保颜色的整体统一;二是确保表面光滑平整无裂缝,或者需将裂缝宽度控制在0.2 mm 以内;三是要控制混凝土气泡比例,大小小于3mm,且气泡均匀细小,气泡面积合理;四是严格控制抹灰质量确保清水混凝土平整度偏差小于2 mm;五是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光滑、平整,无明显冲刷或其他痕迹。

3 建筑工程中清水混凝土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普及程度较低

清水混凝土属于近年新兴的建筑装饰施工类型,能够塑造建筑表面光滑细腻、天然庄重的感觉,并且风格、色彩丰富多样。然而清水混凝土施工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尤其是随着人们对于建筑外观的要求越来越高,设计变更较为常见,甚至由于个人喜好而随意选择施工材料的现象较为常见。一味追求施工美观而忽视施工质量,使得清水混凝土施工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对建筑工程使用寿命造成不良影响[2]。

3.2 浇筑施工问题

虽然较之普遍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清水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更具优势,但是在实际施工中仍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清水混凝土的摊平、振捣、抹面、修正等具体施工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任一环节出现质量问题,都会造成整体施工质量、进度受到影响。同时在实际施工前未充分做好施工准备,尤其是未能针对施工的重点、难点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如模板湿润工作不到位、排水措施不充分等,都对清水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产生较大影响,使得实际施工与设计效果之间的较大偏差。

3.3 模板安装专业性不足

在建筑工艺方面,清水混凝土施工的优势较为明显,尤其是对模板安装与拆卸环境进行了合理的改革、创新,更好地迎合了现代工程施工要求。但是,就当前的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而言,在安装方面的专业性普遍不高,甚至许多工程施工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模板施工,影响了清水混凝土整体施工质量。

3.4 清水混凝土施工常见质量问题

在清水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较为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蜂窝麻面。建筑工程施工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有着较为显著的优势,但是实际操作时存在较大的技术难度,控制不当极易出现蜂窝麻面问题。例如,施工人员缺乏对施工原材料颗粒级配的正确把握,细骨料的使用比例过低,进而导致了实际施工的蜂窝麻面现象。或者是在进行振捣施工过程中的密度把控不当,使得混凝土与模板接触面出现气泡,进而使得混凝土结构出现严重蜂窝麻面问题。此外,在进行模板涂刷过程中,脱模剂涂刷均匀性不足,导致了混凝土与模板之间较为严重的黏结现象,脱模操作存在较大难度,也会使得混凝土表面在脱模过程中出现损伤,也就导致了蜂窝麻面的问题。二是色差问题。在清水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表面色差是较为常见的质量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较为复杂。包括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混凝土搅拌不充分,水泥水化程度不足,以及浇注施工过程控制不当等,使得清水混凝土浇筑施工出现离析。除此之外,缺乏全面的养护管理,例如养护时间不足,养护材料受到污染等,也会导致清水混凝土表面的较大误差。三是气泡问题,这也是清水混凝土施工较为常见的问题之一。气泡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施工人员未能实现对各种施工原材料及其添加比例的合理控制,造成混凝土砂率过大而出现施工气泡。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模板的透水效果较差也是清水混凝土施工产生气泡的重要原因,以及在混凝土浇筑、振捣施工过程中的振捣力度、时间等未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控制,甚至出现漏振、过振等现象,进而在混凝土内部、表面产生诸多气泡[3]。

4 建筑工程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

4.1 配合比

材料的防腐、耐磨效果以及清水效果,是清水混凝土施工需要慎重考虑与选择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在进行清水混凝土配比过程中需要结合对施工耐久性、美观性以及施工强度的综合考虑,通过施工试验等方式选择合适的材料与配合比。例如,水胶比过大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孔洞,因此需要从整体性能考虑,合理运用矿物掺合料避免此类问题,尽可能地降低材料缺陷,提高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

4.2 模板安装

确保模板安装质量充分符合标准要求,是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重要前提。在实际的模板安装过程中,要求技术人员对模板安装顺序、各项参数等进行标准化检验、检查,结合模板安装顺序进行全面的模板清理,避免存在墨迹、油渍等问题,确保后续浇筑施工的顺利进行。除此之外,还需对模板安装的零配件数量、质量等进行严格把关,合理规划设计模板标高以及后续的脱模施工。

4.3 钢筋工程

钢筋工程是建筑施工质量和耐久性的重要结构,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钢筋工程捆扎材料,并确保每一个钢筋的交叉点都必须绑扎牢固。绑扎的尾丝向内,避免拆模后出现锈蚀现象。其次,在钢筋工程施工时需于钢筋下面铺设一层垫块,并设置成为梅花形状,以及不能采用钢筋作为垫块,以确保混凝土垫块与混凝土的颜色统一[4]。

4.4 浇筑与振捣

清水混凝土施工浇筑振捣通常需要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进行施工,首层浇筑为对最小层底板的浇筑,接着是进行副板、翼板的浇筑,最后回收进行顶板的浇筑。在浇筑施工中需严格把控浇筑施工顺序,控制浇筑速度不宜过快,避免出现空鼓。完成浇筑事后便是进行混凝土的振捣,需要专业人员借助专业设备进行振捣,直至混凝土停止下沉,并且表面气泡消散为止。除此之外,还需重视加强对施工坍落度的控制,以免对清水混凝土施工外观的美观性造成影响。对此,在进行浇筑与振捣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清水混凝土充足的砂浆量,严格控制砂浆粗骨料粒径在25mm以内,将灰沙配比控制在1:2以上,严格控制振捣的密实度与表面气泡数量,确保整个施工过程一致的坍落度,避免出现不同坍落度而导致施工色差,影响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效果。

4.5 混凝土养护

养护管理是确保清水混凝土施工较好的质量的重要措施。在混凝土浇筑初凝后需要在表面覆盖塑料布、棉毡等进行两周以上的养护,确保整个过程混凝土内外温度一致,以免出现表面裂缝。混凝土强度未达2.5 MPa时,禁止行人、行车,现浇混凝土的强度未达到1.2 MPa 前,不可进行其他安装、冲击施工。一般来说,清水混凝土浇筑施工后12h内需对模板进行浇水养护,确保模板较好的湿润状态,直至48h后方可拆模。

4.6 表面缺陷处理

在进行模板拆除后需对混凝土表面情况进行检查,对于存在缺陷的位置需及时请相互表面污渍与杂质,选择相同品种,或者是强度相同的水泥进行弥补,待材料完全硬化之后再使用砂纸进行打磨抛光。材料质量、浇筑施工控制等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施工裂缝问题,在进行材料选择时需适当提高粗细骨料的比例,并进行充分的施工前试验确保材料配比合格,以及做好施工环节的精细化控制,规范、标准施工,避免出现施工质量问题。此外,还需做好棱角的修补工作。对于棱角损失较小的情况可采用钢丝刷进行清洗处理;而对于棱角损失较大的情况则需对松动的混凝土进行全面清理、清除,并采用与原来颜色、强度相同的混凝土进行修补,最后采用细砂进行打磨平整[5]。

5 优化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质量的相关策略

5.1 重视做好原材料控制

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使得清水混凝土施工额美观性、经济性优势越发凸显。尤其是高层建筑数量、规模的不断扩大,清水混凝土施工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建筑施工要求。较之传统的混凝土施工,清水混凝土施工在材料应用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特殊性,需要对这些特殊材料进行加强管理。在进行材料采购前,需进行全面的市场调研,掌握材料价格动态变化情况,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施工材料,并做好材料的进场验收与妥善保管。

5.2 加强技术标准控制

与普通的混凝土施工相比,清水混凝土施工要求较高,并且在整体施工中需将色差控制在4m内无色差的标准以内。以及要确保混凝土表面无气泡,或者是气泡范围极小,不能对清水混凝土的整体美观性造成影响。此外,还需在模板及其他环节施工中做好开缝预留措施,避免出现较大的裂缝问题。

5.3 重视建筑工艺创新

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存在较为明显优势的同时对于施工工艺的应用也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这就要求去施工人员在进行实际施工之前必须做好清晰、明确的施工规划,全面掌握整个施工环节的施工重点、难点、要点,掌握各个环节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施工工艺与质量管理的创新、完善,更好地保障清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6]。

6 结语

在建筑工程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它不仅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可靠性,还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和施工周期。通过对清水混凝土的材料选择、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合理应用,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清水混凝土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当然,要想在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上取得更好的效果,需要企业和从业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他们应该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不断学习和研究清水混凝土技术的最新发展,掌握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技巧,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猜你喜欢
清水气泡模板
战灭歼菌细
只为清水润万家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SIAU诗杭便携式气泡水杯
浮法玻璃气泡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冰冻气泡
清水一盏可供莲
清水芙蓉不自夸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