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23-12-26 23:04杨培苑亚丽李东哲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3年33期
关键词:遥感技术测绘土地

杨培 苑亚丽 李东哲

济南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山东 济南 25000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对土地资源需求越来越大。在这背景下,做好土地规划管理工作尤为重要。为确保土地规划和管理的科学性,有关单位需积极引入现代化技术提高对信息掌握的精确度,促使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发挥土地资源具有的价值。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化技术手段,将其应用在当前土地规划和管理工作中,有效避免大量土地资源浪费情况的出现,确保工作开展质量。

1 相关概述

1.1 土地规划

所谓的土地规划就是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和社会发展趋势,对现有的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开发和利用,同时还要做好各种问题的处理,严格按照标准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安排和布局,从而保证城乡土地资源规划工作开展的有效性[1]。在进行土地规划方面,需单位结合当地经济情况,选择适合该地土地运用的模式。在这环节中,土地规划不能够过于偏激,以免导致土地受到破坏。另外,在规划期间还要制定出合理的补偿政策。

1.2 土地管理

结合实际,土地管理涉及的范畴比较多,具体包括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用地保护、监督检查等。同时还有涉及到土地资源保护、科学规划等内容。土地管理是土地规划工作开展的基础和重要条件,因而需单位在管理方面予以重视。对需要保护的土地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对需要进行开发利用的土地则要全面开展检查和监督工作。为做好土地管理工作,必须要依法依章办事。

1.3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包含多个技术,常见的就有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该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可及时、有效收集各种空间信息和环境信息,因而在土地规划和管理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另外,在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下,各类先进的低空摄影软件和设备出现在市场中,如传感器设备、空间推理和数据分析等。这些设备具有小型化、轻型化特点,在具体应用中可有效保证数据信息获取的高效性,且设备操作也更为简便,显著提高工作效率[2]。

2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类型和作用

2.1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类型

2.1.1 地理信息系统

结合测绘工作情况,GPS使用较为频繁,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程序系统,根据测绘目标对空间图形进行测绘,从而有效把握空间数据信息,之后将数据储存在相应的数据库中,这在土地规划和管理中提供极大便利,促使相关人员能够及时掌握实时信息,准确把握测绘工作情况,进而能够对规划和管理方案做好针对性调整[3]。

2.1.2 遥感技术和3S集成技术

通过了解,遥感技术为探测技术,在电磁波理论支持下,利用传感器对探测目标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最后将其绘制为图像,该技术主要应用在地面各种景物的探测和识别。目前遥感技术应用在多个领域中,如资源环境、地质勘查、水文气候勘查中。另外,在土地规划和管理中也得到良好的应用。遥感技术作为现代化影像图测绘方法,显著提高土地管理工作效率。对于3S集成技术,则是对各项技术的综合,在使用中能够对各组空间信息和地理环境信息进行实时准确的收集,这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重要数据支持[4]。

2.1.3 室外数字化模式

大部分测绘工作主要在室外进行,由于室外环境较为复杂,容易受各种因素影响,使得测绘结果的精确度无法有效保证,这给土地规划和管理工作开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需相关单位在室外测绘工作中合理引入数字化测绘技术,如利用全站仪等测绘设备,在复杂的地形环境下有效获取相关测绘数据信息。目前我国资源部门已针对土地规划和管理工作创建具有标准化的管理系统、土地动态监测系统、卫生执法系统等。利用该系统可对基础土地信息进行有效保存和调用,确保后续土地规划和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2.2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中的作用

在土地规划管理工作中应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不仅实现数据多样性,还可有效节约成本,切实提高测量结果的精确度。由此说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规划和管理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5]。

2.2.1 实现数据多样性

众所周知,土地资源管理需要信息的支持,若缺乏精准的信息,则难以保证实土地规划的合理性。由此说明,信息化技术应用是进行土地规划的前提。在信息化技术的帮助下,可对土地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把握,具体包括土地资源周边环境、土地资源数据等。这些均可通过信息化测绘技术予以实现。将测绘技术与相关设备进行结合应用,可有效保障测量结果的精度。在具体测绘工作中,涉及比较多的环节和内容,为确保测绘结果的精确性,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测绘前需建立相应的数据库,以此保证数据稳定性,提高测绘数据利用效率。利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建立数据库系统,不仅能够容纳土地规划信息,还需包含地形因素、人口变化等数据,这样可确保测绘工作效率[6]。

2.2.2 有效节约经济成本

在土地规划和管理中通过开展合理的测绘工作,能够节约更多的经济成本。结合实际,相关人员在进行土地规划工作时需应用比较多的技术进行操作,而这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些都会增加单位支出成本。随着对测绘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促使工作能够自动发展,对各内容进行集中处理,有效降低工作中对经济的支出[7]。

2.2.3 提高测量准确性

在土地测绘中必须要达到规范性和标准性要求,确保数据进行统一处理。在规范作业用,可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数据处理出现误差情况。为此,相关人员在进行测绘工作时,必须要达到技术标准,且在土地规划中对涉及到的各项信息要严格执行。在利用数据进行操作时同样要在规范数据上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保证测绘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发挥测绘信息技术作用,提高测量结果的精确度。

3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

3.1 遥感技术的应用

随着遥感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中的应用,可对土地整体利用情况进行有效测量、分析和评估。因遥感技术具有显著的特点,即范围广、成像速度快等,在进行信息采集环节中不需要与目标进行对接则可完成任务。另外,该技术可应用在地质环境比较复杂的区域,辅助相关人员对土地资源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为做好土地规划和管理工作,在应用遥感技术时需借助航片、航拍等手段对数据进行处理,之后经过制作后成为4D产品,最后按照相关要求对地图和专业底图进行合理转化。将遥感技术应用在土地规划和管理中,能够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帮助相关工作人员掌握土地环境变化情况,之后利用这一技术对土壤变化、污染情况及大气环境等进行检测。结合实际情况,遥感技术可对区域内的土地资源信息和土地资源分布信息进行有效采集,另外还可在计算机系统的融合下,直接在信息平台上进行土地规划和管理工作[8]。对获取的遥感影像数据可自动创建数据路,最后根据实际需求对土地规划数据信息进行随时调用。

3.2 全球定位信息系统的应用

全球定位信息系统在土地规划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就是能够为土地规划管理提供重要的地理空间信息。为合理应用这一系统,需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导出高精度的土地信息;二是,使用具有高精度的载波相位分叉技术确定目标位置和特征;三是,使用精准测量和定位技术根据获取的土地环境信息绘制图表,之后在这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从而保障土地规划的科学性。在全球定位信息系统的有效应用下,有效提高测量结果的精准度,且该系统使用的设备操作简单,确保土地规划和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3.3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在土地规划管理工作中,可对土地环境空间特征进行扫描,完成各个步骤后,为相关工作开展提供土地环境空间信息查询和获取功能。现阶段地理信息技术能够对土地的有关信息进行查询和存储。另外,这一技术具有较强的空间分析能力。针对地理信息系统在应用中具有的优势,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地理信息系统可帮助相关人员及时了解土地资源利用情况,掌握具体的土地信息数据,之后按照具体类型对土地进行汇总和整合,最后根据对相关资料的全面评估,挖掘和利用土地资源。二是,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利用计算机这一平台,通过信息获取的结果建立土地规划管理书籍信息库,这有助于工作人员查阅和利用信息数据,从而提高对土地规划和管理的效率。

3.4 3S技术在宅基地测绘中的应用

为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相关部门需安排测绘人员深入到农村地区,针对乡村宅基地进行测绘工作,通过获取相应的数据,确保测绘工作有序进行。在这过程中,工作人员可通过应用3S技术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对一些偏远地区,可适当结合GPS定位技术。在具体工作中应将GPS接收机合理设置在宅基地的不同位置后,将各个丈量点数据录入到计算机系统中,并由该系统进行计算,从而有效把握农村宅邸面积和方位情况。

3.5 3S技术在农田保护中的应用

在现阶段农业发展中,随着3S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当前土地规划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人均土地占有量。在具体管理中,应做好对基本农田的科学划分,加强对农田的保护力度,坚守耕地红线,科学开发高标准农田。为此,相关人员可通过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获取相关数据,切实做好有关良田保护的基础账工作。

4 关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在现阶段土地规划管理工作中,为充分发挥出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具有的优势,相关人员应结合具体策略进行工作。

4.1 科学规划

针对当前土地资源开发和利用中面临的资源供需不平衡问题,需相关人员在土地资源管理中要全面做好相应的规划和布局工作,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处理问题。期间,还应结合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土地利用和规划情况,做好对这方面的监测。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可通过对先进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运用,不断提高土地规划和管理效率。在具体工作中通过对相关数据分析、地形绘制等环节为土地规划和利用提供重要指导。另外,在这技术的使用下,还可对土地情况进行有效勘察,促使工作人员能够更好检测土地环境污染情况,及时做好处理。

4.2 加强管理

在整个土地利用和开发环节中,土地规划是对土地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条件,相关单位必须要对此予以重视。为能够做好土地方面的精细化管理,首先要做好前期规划和后期的测量和勘察工作。在土地管理中,相关人员应对当前所采用的土地利用模式进行科学布局和规划,按照因地制宜原则进行。在这期间,应合理应用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及时获取相关数据信息,并对涉及到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计算,确保各项工作开展有相应的依据和标准支持。

4.3 加强动态监测

随着土地规划管理中对遥感技术的应用,相关工作人员可及时掌握各地区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同时还可能够对土地性质、土地环境污染等信息进行监测和采集,这为后续土地治理方案制定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另外,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还可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规划,确保土地规划管理实现数字化目标。为做好动态化监测,需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一是,通过利用RS和GPS定位技术对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进行编译;二是,对图像数据进行叠加分析,从而获取土地利用变化图;三是,利用GIS系统对土地利用变化图进行空间分析,之后建立数据库;四是,做好实时监测,及时更新土地利用数据库。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土地规划管理中,通过引入先进的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有效突破传统测绘手段在应用中的弊端,并取得良好效果。为有效发挥出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规划和管理中的作用,相关人员则应立足实际,合理选择信息化测绘手段,确保工作有序进行,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切实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满足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

猜你喜欢
遥感技术测绘土地
我爱这土地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与数字国土
遥感技术在微生物复垦中的应用研究